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苏联入侵阿富汗为何失败

苏联入侵阿富汗为何失败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666 更新时间:2024/1/24 4:12:56

说起阿富汗,相信大家都很耳熟了,就算不了解,也绝对听说过。这个国家是全世界当中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由于这个国家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因而闻名全球,也一直被人们戏称为“帝国坟场”。光是在近代历史当中,就有三个世界强国,其中还包含了美国跟苏联这样超级强国,另外一个是英国,都在这不大也不算很小的这阿富汗地界吃了瘪。不得不说,阿富汗绝对是这几个大国的绊脚石,这三个国家都在阿富汗留下了无法言说的伤痛。

1979年的时候,阿富汗国内政权迎来巨变,部长会议注意哈菲佐拉·阿明取代努尔·穆罕默德·塔拉基成为国家元首。不久后另一股由巴布拉克·卡尔迈勒所领导的势力通过政变上台,此时的阿富汗内部政权并不统一,滋生了许多的武装分子。

1979年12月27日,苏联10万军队入侵自己的邻国阿富汗。当时任命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已经处于重病晚期,就连与苏联对抗的命令都是由苏联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和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一起下达的。

苏联军队为入侵阿富汗实行兵分两路,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对阿富汗实行武装入侵。仅仅在7天之内,就攻占了阿富汗国所有重要城市跟据点,迅速完成了军事占领,并扶植了傀儡政权上位。

接着,苏联军队受到阿富汗人攻击,在阿富汗境内持续开展了的反游击战,在此期间,美国并未袖手旁观,开始全力援助阿富汗游击队,背后出钱出力,以至于苏联深陷战争长达10年之久。

在苏联与阿富汗持续战争的10年时间里,苏联并没有获得任对苏联有利的战争果实,而阿富汗在这个战争泥潭中,虽然表面拖延了苏联进攻的步伐,但一定程度上也给阿富汗带来重大危机。

苏联究竟为什么要侵略阿富汗呢?为什么苏联在攻打阿富汗时并未取得军事胜利?

1、阿富汗王国

阿富汗地处亚洲大陆腹地,为连接印度、中东、中亚等国家战略要地形成了一个交通枢纽,所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正因如此,历史上有许多强大的国家都曾企图通过战争方式占据阿富汗,以阿富汗为跳板,实现横扫亚洲大陆的宏图霸业。

苏联之所以不顾一切想要入侵阿富汗,在于阿富汗重要的战略位置,虽然这是一个贫穷的内陆国家,但却能轻易接近印度洋和波斯湾,这无疑是为切断西方油路,控制霍尔木兹海峡,直捣世界油库波斯湾,西入伊朗,做了很好的桥梁。

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南翼包抄战略重点欧洲,甚至可以从南面穿越巴基斯坦,直下印度洋,逼进马六甲海峡,与苏联从远东海上南下战略相结合。因此,阿富汗一直被苏联所觊觎。

可是阿富汗封闭的环境和传统的社会形态,让苏联无处下手,直到1953年,机会来了。

2、红色亲王

1953年,阿富汗还是一个王国时代,但在这一年阿富汗发生了一件事情,国王查希尔任命了一个新首相——达乌德亲王,决议两人携手改革。

但随着新首相上任改革的进行,达乌德进步主义与封建国王查希尔的身份格格不入,这让国王手中权利不断受到达乌德来自现实的挤压,时间一长,使得两人关系逐渐疏远,并逐渐走不可收拾的地步。

为此达乌德亲王在阿富汗还有个大名鼎鼎的称号,叫做“红色亲王”。

作为亲王,达乌德一上台就与苏联取得联系。苏联为了支持达乌德,1954年开始,对阿富汗进行全面援助,从粮仓到高速公路,仅仅一条公路就耗费苏联八千万美元,这让苏联一跃成为了阿富汗的后盾。

阿富汗王国是传统的亲美国家,美国看到苏联的挖墙脚行为,也为阿富汗提供了一亿多美元的援助和数十万吨小麦,想要挽回阿富汗。达乌德通过美苏的争抢,反复利用地理优势,实现双赢。

阿富汗政府在苏联和美国的扶持下成为富强国家,可在进行激烈的社会改革期间,需要有强大的执行力,这正是阿富汗政府所缺的。

为此达乌德改革引起了阿富汗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弹,加上他本人功高震主,查希尔过往与1963年将他罢免,终结了阿富汗历史上著名的“达乌德十年”。

1976年事情发生了转变,苏联支持达乌德发动了一场政变。达乌德推翻了阿富汗国王,建立了阿富汗共和国,成为了阿富汗真正的领导者。

达乌德上任后迅速推行当年没执行彻底的改革措施“没收王室和贵族的田产,推动全国土改和企业国有化”。达乌德这些改革的效果立竿见影,迅速引起了全国反叛。

达乌德政府的激烈改革完全破坏了阿富汗传统社会形态和经济基础,没有很好调配好资源,导致社会经济每况愈下,很快全国四处叛乱,达乌德几乎得罪了所有阶级。

1978年阿富汗面临政治危机,苏联紧抓机会不放手开始进行秘密部署,为后续发动战争做足了准备,直到1979年12月份,苏联军队如同钢铁洪流浩浩荡荡进入阿富汗,随即双方展开激烈交火。

理论上来说,两边实力悬殊差距太大,阿富汗没有胜算,结果万万没想到,苏联的悲剧就这么开始了。

3、苏联入侵阿富汗惨败

苏联于1979年12月25日向阿富汗空运10万军队,27日全面出兵,苏联在全国坚持说:“自己是受邀来保护阿富汗公民免受中国和美国军队频繁侵扰的”,然而这样赤裸裸的军事入侵事件,受到了来自全世界范围的抗议,尤其是与阿富汗交好的美国,强硬要求苏联立即撤军。

苏联不但没听劝告,还在入侵阿富汗后,很短时间内通过战争、抢掠取得了阿富汗境内大多数城市和地区的控制权,让阿富汗人民很被动,可是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阿富汗内的两股势力在来回游走。

美国也不是吃素的,在此期间不会任由苏联人抢占阿富汗这块宝地,背地里开始偷偷给苏联“放血”,一方面快速有效地训练阿富汗游击队,然后又丢给游击队毒刺防空导弹。

毕竟阿富汗山区多,交通不方便,苏联人很依赖直升机,而毒刺这种单兵筒子拆直升机简直不要太舒服。阿富汗游击队员只需练习10分钟,便能百发百中打中苏联人的直升机,在对战过程中取得了片刻的胜利。

因大部分反对派武装分子依旧隐匿于山地地区开展游击战,灵活采取各种手段,不断给苏军强有力的打击,为此苏联不得不派出军队前往山区和武装分子进行战斗,这一战斗就是数十年的时间,使得入侵阿富汗的苏军和阿富汗政府军遭受到了巨大损失。

苏联于1980年初,看准时机先后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扫荡进攻,全部都是对准阿富汗武装分子发起的战斗。反对派武装分子在战斗中利用对地形熟悉方面的优势,和苏联军队展开了山地游击战,期间让苏联的摩托化部队难以有派上用场的机会,并且在多次战斗中减员损失严重,最终苏联方只能被迫停止了进攻任务。

阿富汗反对派武装分子在跟入侵的苏联军队对抗时,除了得到西方强有力的援助之外,还靠着伊斯兰世界这方拥有了一套完整的经济与物资体系,为跟苏联军队抗争积累了大量物资,由此发动一场长期战争。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武装分子主要都是来自附近巴基斯坦和伊朗境内的阿富汗难民营,当时战争开始殃及公民,导致那里居住着500多万阿富汗人。

这些难民里一部分人是因为苏联扶持人民民主党推进挤进改革的产物,当时造成了大量流血的惨案,让很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前往国外生存。

1985年,戈尔巴乔夫曾经宣称说,苏联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这一点从双方的死亡人数足以反映出差距:“1万苏联兵阵容却让阿富汗100万人丧命”。但军事上的胜利不能挽回整个败局,戈尔巴乔夫根据局面最终下达决定,苏联必须以最尊严的方式从阿富汗内快速撤出。

苏联军队没想到的是,阿富汗人也是一盘散沙,在遭到入侵前反对党们都是各自为战。就连最大反对党领袖希克马蒂亚尔和著名的马苏德两人之间也发生过争吵,闹得不欢而散,从而导致政权紊乱,恰恰是苏联人的大举入侵,把他们团结在一块。

也就是说,苏联人干涉阿富汗政权看似体现出自己是一个大国的强权,但实际上无形中给自己创造了一个难缠的对手。由此不难看出,阿富汗战场是最消耗苏联实力的地方。

相比较苏联为战争的大量消耗,反苏阵营的投入其实微乎其微,却因苏联的资源不足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苏联与阿富汗战争背后,正是有反苏阵营为阿富汗抵抗苏联源源不断输送物资,才让阿富汗战争成了“苏联流血的伤口”,没想到苏联这伤口一流就流了10年,等到血彻底止住时,苏联也将分崩离析。

反观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大部分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平时都需要从苏联那里得到援助,苏联不但需要花费大量金钱物资,还要给这些社会主义国家提供援助,就在这个空隙非容易遭受到敌人袭击。

1989年苏联撤走,两年后苏联崩溃瓦解,与美国战就此告终。最终苏联不得不在关于阿富汗问题的日内瓦协议上签字,从此与阿富汗长达10年的对峙消耗战才画上一个句号。但此时的苏联经过拉锯战已不再具备与美国抗衡的能力,所以阿富汗战争被视为苏联外交史上极大的失败。

此后美国政府也放弃了阿富汗,开始扶持之前一个普什图武装组织迅速掌握了局势,这个武装组织后来被成为“塔利班”。到了1997年,塔利班经过美国帮助已经全面控制了阿富汗全境。

在911事件过后,阿富汗由于包庇基地组织,遭到了以美国为首多国部队的联合攻击。随后在美国的帮助下,阿富汗成立了新政府,但这个政府起不到任何作用。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宁锦之战经过是怎么样的,皇太极为何败的那么惨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战争

    一年以前,宁远城下,后金被三军夺帅,努尔哈赤败下阵来。一年以后,皇太极认为“雨住了、天晴了,咱们后金又行了”,悍然发动了宁锦之战。据史载,他被明军实打实地打哭了。公元1626年,大年十四,元宵节都没有过,努尔哈赤举倾国之兵六万八旗,与袁将军会猎于宁远城下。明军足不出城,利用红

  • 二战中日本如果不搞其它的只配合德国进攻苏联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二战时期的日本,其实骚操作还是非常多的,比如说当时进攻珍珠港,去惹美国,很多人在想,当时如果日本没有自己的小九九,非常完美的配合德国进攻苏联,会有什么样的结局,是不是不会被原子弹打击啊什么的,对于这个问题,感兴趣的网友可以一起来简单的讨论讨论。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出动550万军队、分三路

  • 明朝和清朝之间的决战为何明朝全军覆没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明朝和清朝之间的决战,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了。虽然我们知道最后的结果是明军输了,但是为什么明军洪承畴所带领的13万军队竟然全军覆没,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两军之间的差距那么大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先放下洪承畴指挥的以明军惨败而告终的松锦大战不说,我们看看历史上两个典型的案例。一个是岳飞元帅带领

  • 二战期间日本关东军为何在苏联面前不堪一击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二战时期的日本,大家应该都知道,他作为侵略者,他们的关东军可是非常的非常厉害的,而且是日军引以为豪的部队。那么为什么在二战期间,日本的关东军在遇到苏联的军队之后竟然不堪一击?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一起来看看吧!1、关东军实力遭到严重削落日本关东军的规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战场形势关东

  • 函谷关之战为什么秦国赢了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这个函谷关之战,大家应该都知道,这场战役可是楚魏赵韩燕五国一起攻打秦国的战争。不得不说,这场战役真的是让人不敢相信,秦国凭借着函谷关,击败了五国联军!那么这场战役为什么秦国能赢呢?确实有点不可思议,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五国联军内部各有所图,心口不一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长平之战廉颇输在哪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这个长平之战,大家应该都知道,秦国进攻赵国,赵国输了,赵括也输了。在这场战役中,不得不说赵国真的是损失惨重,毕竟被全军覆没。但是这个长平之战,廉颇到底是输在哪了?是不是真的输了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关于长平之战,廉颇本来作为赵国的名将,应该由他来负责指挥战斗,而且当时廉颇所用的战术也

  • 历史上垓下之战发生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战争

    其实说到这个垓下之战,大家应该都知道,这场战役是在楚汉战争时期,当时在的情况还是比较紧急的,而且这场战略决战更是非常的精彩,最后度结果是汉军胜利,项羽自杀。不得不说,这场战役却确实是让汉朝崛起的起点。那么这个垓下之战发生在哪里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首先,这个垓下之战所发生的地点就是现在安徽省

  • 古代说的兵马十万,是指的兵加马十万还是单纯的指兵十万?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战争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古代兵马的事情,小编一直非常的好奇,古代打仗都是说兵马十万,兵马二十万这样的,古代打仗也是要马匹的,所以这个兵马十万是指的兵十万,还是兵加马十万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吧。所谓“十万兵马”的说法大部分出现在小说和影视剧中,在专业史学著作中基本不会

  • 二战期间日本占领东南亚后为什么没打印度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二战期间,大家应该都知道,日本作为侵略国,东南亚基本上已经占领,而且也是朝着他们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所靠近。但是为什么日本既然占领了大部分东南亚地区,唯独没去打印度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日本没进攻过印度?开什么玩笑!日本并非没有攻击印度,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拖到了

  • 德国两次战败一共赔了多少钱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战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两次世界大战全都是因为德国发起的,不得不说,这两次世界大战对于世界来说造成的损失已经不能用成千上万来形容了。不过最后,德国最终都是输掉了战争。那么对于这两次战败,德国一共赔了多少钱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919年6月28日,以英法美为首的协约国在法国凡尔赛宫签订了《凡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