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蓝田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蓝田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738 更新时间:2023/12/10 5:16:52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历史上的蓝天之战,是由秦国和楚国之间的战役。最重要的是,这场战役秦国可是赢了,而且完全控制了汉中。对于这场战役的经过,很多人都非的好奇秦国是怎么打赢楚国的吧?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蓝田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

蓝田之战,又称秦楚丹阳、兰田之战,指公元前312年,秦国和楚国的一场战役。

楚国大败可能使得当时的秦国君臣认为楚国短时间内不会再次开战。而且事实上丹阳之战是当时系列大战的一部分,在秦楚激战的同时,齐国趁机联合国攻魏,形成了以齐宋联军对秦韩魏联军的东线战场。

齐宋联兵攻至魏煮枣。秦国派大庶长樗里疾与韩将韩冯率领秦、韩两军迅速回攻救魏,齐军在濮上遭遇惨败。这在客观上减弱了秦国可以动员的兵力。

此时的楚国,面对败局并不甘心,在丹阳之战后不久,即“悉国兵复袭秦”,这意味着集中了几乎所有精锐的孤注一掷,这十分冒险,因为其国家完全可能趁机偷袭。

但楚国的军事冒险取得了成功,不仅收回了全部失地,而且击破了武关,到达距离咸阳百里左右的蓝田。蓝田是商於之地北侧的关隘,是防守咸阳的重镇。

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北宋年间出土的《诅楚》表明当时秦国战局已经很不利,秦甚至要祭天祈求诸神保佑“克剂楚师”(诅楚文年代等有争议,这里取郭沫若的说法)。

秦国面对危局,一方面从各地调集军队,另一方面,动用外交手段请韩、魏两国出兵进攻楚国后方。蓝田之战的过程缺乏记载,有说楚军大败,也有说秦战不利。

而且此时韩魏等国虽然与秦国是盟国,态度一度也很暧昧,战后据称秦王就曾抱怨韩国先助秦,后秦师不利,又与楚国眉来眼去。

蓝田之战的最终结局并非在蓝田战场上,由于楚军精锐尽出,忽略了南阳的防守(也有可能是实在无兵可调)。韩国、魏国联军攻占召陵(今河南漯河境内),直逼邓(今河南南阳境内),而此时齐国兵败,无力支援楚国。

这意味着楚军的后路即将被切断,而秦军的顽强也使得楚军几无可能在后路被断之前击破秦军,楚军面临前后夹击的危险。楚军只能连夜撤退并秦国割地求和。

2、蓝天之战对楚国的影响

蓝田之战和此前的丹阳之战使得楚国军力损失惨重,楚国几大家族之一的屈氏宗族更是元气大伤,将领被虏,封地被夺。屈氏一族在楚国中的威望也因此而一蹶不振。而且这两战使得秦国完全控制了汉中,这一带乃秦、楚、巴蜀之间重要的战略地带,秦得汉中后,能加强对巴蜀的监控,进一步将汉水流域与长江流域打通,彻底排除了楚对秦国核心地区关中地区的威胁,并且掌握了对楚军事行动中的战略主动权。而对于楚,失汉中,几乎等于失去了西边的门户,此后遇秦必败的恶性循环开始上演。在外交上,楚国更是由完全的大国转向了一种混乱和投机。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楚的最后战败正是由丹阳、蓝田两战开始的。

3、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蓝田之战的最终结局并非在蓝田战场上,由于楚军精锐尽出,忽略了南阳的防守(也有可能是实在无兵可调)。韩国、魏国联军攻占召陵(今河南漯河境内),直逼邓(今河南南阳境内),而此时齐国兵败,无力支援楚国。这意味着楚军的后路即将被切断,而秦军的顽强也使得楚军几无可能在后路被断之前击破秦军,楚军面临前后夹击的危险。楚军只能连夜撤退并向秦国割地求和。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白马之战关羽为什么帮曹操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这个白马之战,大家都知道,这场战役是在官渡之战的初期,最开始的时候曹操和袁绍之间争夺这个白马而发生的战役。但是在这场战役中,本来袁绍的大奖颜良打败了曹操多名大将,可是最后关羽竟然出来帮助曹操击杀了颜良,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白马之战关羽击杀颜良在白马之战中,曹操假装要袭击

  • 八百壮士历史真实事件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战争

    《八佰》这部电影相信很多朋友们都有看过了吧,这部电影让我们了解到淞沪会战战败之后依旧有着那么一批热血的将士们坚守着上海,抗击日本的侵略,让我们了解到了那一场力量悬殊极大的生死之战。虽说号称是八佰壮士,但是实际上仅仅只有400余人。不过在四年之后的缅甸战场当中,却发生着一场800人对4000人的血战!

  • 官渡之战的过程是什么样的,袁绍大军失败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这个官渡之战,那可是东汉末年发生的三大战役之一,这场战役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曹操2万兵力战胜了袁绍的11万。不得不说,曹操真的是非常有战略头脑。最后也是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那么这场官渡之战的过程是什么样的呢?袁绍为什么失败了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官渡之战的过程是什么样的袁绍

  • 七年战争普鲁士四面受敌为什么还能赢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德国,相信大家最深的印象就是2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同时也是战败国。2次都战败的原因除了战略上的失误之外,再就是军事盟国数量太少。在一战期间,德国的同盟只有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土耳其这三个。而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却有着27个盟国。带了二战时期,对德宣战的国家更是高达57个,而自己的盟国中

  • 乌斯满匪帮的罪行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战争

    1949年9月25日,驻守在新疆的陶峙岳已经意识到国军已经无力回天,于是便率领着10万兵力起义了,新疆终于是和平解放了。也就在全国人民都在庆祝的时候,新疆本地的大土匪乌斯满却开始暗中盘算去了阴谋。在早年的时候,乌斯满就率领着一众土匪在兰新公路一代抢劫着过路的商队。随着队伍的人数逐渐壮大,甚至胆子大到

  • 东兴之战发生于哪一年,导火索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战争

    在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东吴与蜀国联合北伐曹魏,在这其中,东吴有一场大胜利不得不提起。这一场大胜利就是由诸葛恪所指挥的“东兴之战”。在这场战役当中,东吴取得的战国远远找过了北伐时期的其他战国,甚至逼得曹魏不得不简化丧礼。单从这一点来看,可想这场战争有多么的惨烈了。那么接下来小

  • 陈庆之真的那么厉害吗,陈庆之北伐北魏如何获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战争

    白袍将军陈庆之真有那么厉害吗?网上有不少网友提出过这个问题,大部分的回到都是是的。陈庆之仅仅率领七千士兵就击败了强大的北魏军队,这难道还不厉害吗?单看这一次战役,那陈庆之的确厉害,但综合他一生的战绩来看,可能陈庆之并不是一个很顶级的将领。根据古籍中的记载来看,陈庆之身体文弱,不善骑马,但他拥有过人的

  • 苏德战争爆发前为何斯大林不愿意听从德军进攻的警告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苏德战争,这是二战期间非常重要的一场战争,一场决定性的战争。但毫无疑问的是,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苏联方面已经是得到情报德国要展开进攻了,甚至把日期都具体到了6月22日。然而此时的斯大林并没有采取行动和人和措施。那么这是为何呢?其实原因也不奇怪,而且非常的合情合理。1、斯大林早

  • 为何和苏德战争被苏联称之为伟大的卫国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苏德战争,站在苏联的角度来看,那肯定就会被称之为卫国战争了,毕竟是纳粹德国侵略苏联,被称之为卫国战争合情合理。不过就第三方的视角来看的话,也同时能体会到这场战争对于人类的历史有着多么伟大的贡献。之所以伟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国家动员苏德战争,苏联进行了

  • 一战德国和二战德国哪个强,有什么区别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战争

    众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德国发起的,不过非常巧合的是,两次世界大战德国的对手都是英法美俄(苏)。通过当时的实力对比以及战果来看,二战期间的德国表现的要比一战中更加优秀。那么在这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战德国与二战德国哪个要更强一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盘点一下。1、一战的时候的德国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