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北伐军是如何击败北洋军阀的?是如何以少胜多的?

北伐军是如何击败北洋军阀的?是如何以少胜多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893 更新时间:2024/1/25 12:33:39

说起我国近代历史上民国时期的北伐战争,可以说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意义非凡的战争。这场战争彻底结束了民国初期各路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旧中国也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在这场战争中,北伐军队一开始的总兵力只有10万出头,而北洋军阀却坐拥70万大军。在如此悬殊的兵力差距之下,北伐军为何还能够完成统一呢?

1926年,张作霖吴佩孚阎锡山张宗昌组建联军,一起对冯玉祥发起了进攻,史称“南口大战”。面对兵锋强劲的联军,冯玉祥的国民军被打得伤亡过半,弹尽粮绝,最终只能向包头一带撤退。

就在吴佩孚喜滋滋地瓜分胜利果实之时,国军却于1926年7月在广州誓师,气势汹汹地向湖南挺进。

要知道,吴佩孚同冯玉祥积怨已久,为了打垮冯玉祥,吴佩孚几乎将大部分精锐都带去了南口参战,他压根就没有在湖南留下太多人马。

吴佩孚当然不是一个莽夫,他之所以敢大举进攻冯玉祥,主要是因为国军当时只有10万的军队,他料定这点兵马不可能翻起什么风浪。而且哪怕国军真的倾巢而出,吴佩孚也有自信,能在留守军队失败前赶回救援。

然而,战争的过程之快,远远超出了吴佩孚的想象。国军派出的先头部队是由李宗仁白崇禧率领的桂系第7军,基本可以说是战斗力最强的一个部队。在桂系第7军的进攻下,湖南守军根本就毫无还手之力。

等湖南已经全军覆没后,吴佩孚才火急火燎地赶到了武汉。此时的吴佩孚仍有20万的大军,在他看来,这支军队是足够在数量上压制对手的。然而,国军在占领湖南后,却在当地进行了一波疯狂扩军。部队的兵力从出两广时的10万人,暴增到了近30部队。

此时的吴佩孚感到了危机,便开始向之前合作过的军阀求助,但却没有起到什么帮助。双方军队一交火,吴佩孚部队直接遭到毁灭式打击,差点被全歼。

吴佩孚随即去河南寻求靳云鹏帮助,结果靳云鹏反而收编了他的残军。

吴佩孚有苦没处说,最后只能去天津租界。

在控制住两湖地区后,国军开始向孙传芳动手。

孙传芳的嫡系部队战力不俗,国军战力强劲的第7军在损失了4000人之后,最终还是拿下了江西。与此同时,国军也对浙江和福建发起了进攻。这两省的军队严重缺乏战斗欲望,国军兵不血刃又拿下了这两个省。

在接连失败之后,孙传芳开始向张作霖求援。张作霖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随即联络了张宗昌一起向北伐军发起反攻。但张宗昌军队的实力实在有限,军队战斗力太差。在国军和工人武装的攻击中,上海和南京也落入了北伐军手中。

1927年4月,蒋中正开始实行肃清政策,新成立了南京政府,并同武汉政府对峙,史称“宁汉分裂”。随后桂系开始倒蒋,蒋中正不得已宣布下野,武汉和南京政府不久之后重归于好。

在这段期间,张作霖趁着国军内乱,与孙传芳进行了一次反攻。但反扑行动基本没有任何成效。随着北伐军的“龙潭大捷”,孙传芳部队基本上遭到了全灭。

眼见北伐军所向无敌,冯玉祥和阎锡山也先后加入了国军队伍中。经过整编之后,北伐军拥有了70万大军。而仅剩的对手张作霖和张宗昌却只有40多万。

双方很快在战场上交手,张作霖遭到完败,北伐军攻占北京。在撤军的途中,张作霖不幸被日本人在皇姑屯炸死。此事之后,北伐军同奉系进行了谈判。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北伐战争由此正式结束。

说起来,北伐军能以10万兵力起家并获得成功,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北伐军的战略正确。从战争一开始,北伐军就采取了各个击破的战略。他们首先是以打倒吴佩孚为目标,暗中同孙传芳保持联系。而张作霖离得太远,北伐军暂时没有考虑。等吴佩孚倒下后,北伐军也是专打孙传芳的地盘,目标相当明确。

第二,北洋军阀不团结。自民国以来,北洋军阀一直打得十分热闹。为了争夺北京政权,直皖奉三系鼎立,先后爆发了数次战争。多年的争锋无疑损耗了各派系的实力。等他们认识到北伐军厉害的时候,已经为时太晚了。

第三,北伐军战力更强。北洋军队只是一群雇佣兵,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当兵只是为了讨生活。相比之下,北伐军中有大量黄埔军校的人才,有苏联的武器装备和训练顾问,他们有自己的理念和信仰,双方的战斗力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韩复渠在抗战的时候为何一枪不发就跑了?真的是为了保存实力吗?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战争

    韩复渠在民国时期,所说不算什么大军阀,但也不算小,手底下还是有些实力的,虽然说跟蒋介石、冯玉祥以及阎锡山相比都是马前卒的角色,但是好歹韩复渠也算是一省之主了。这样的实力在民国到底大不大,为什么敢不听老蒋指挥,说跑就跑呢?其实他并不是为了保存实力那么简单,看看老蒋都干了啥?韩复渠是河南霸县人,1890

  • 二战德国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真的是最仁慈的集中营吗?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座纳粹集中营与其他的集中营与众不同。在这个地方,党卫军看守会对犹太人以礼相待,会称呼这些人为先生或女士,会主动上前帮忙拎行李。而且被关押在这里的犹太人伙食和医疗条件非常的不错,甚至不用所有人都去干活,可以优先的看书晒太阳。听到这,你一定会斥责我胡说八道、美化纳粹,但这是历史

  • 为什么汉奸们都喜欢骑自行车?而日本军人却在地上跑?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战争

    如今我国在拍中国抗日这段历史的影视剧可以说是遍地开花了,但是很多都是添加了艺术色彩在其中的,不非还原了真实的抗战历史,而是采取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来博取观众的眼球。不过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一些抗日剧还是存在真实性的。尤其是一些年代较老的抗日电影,在这些电影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画面,那就是汉奸骑着自行车在前

  • 明英战争是怎样的?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战争

    从清末鸦片战争开始,满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的战争多半都是以战败赔款为收场,很少有打胜的情况,但是打胜了的最终结果还是赔款,简直就是窝囊到了极点。稍有点血性的中国人,都对这段历史愤懑不已。其实,鸦片战争并不是中英第一次开战,早在那时的200多年前,中国和英国就干过一仗,结局您猜猜看,赔款的是谁?是英国

  • 古德里安的闪电战有多快?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1940年5月份,已经在齐格菲防线等待了7个月之久的德军终于开始向法国展开进攻了。之所以拖着迟迟没有向法国展开进攻,并不是因为德国没有做好战斗准备,而是因为缺少一个能够速战速决的作战方案。后来直到曼施坦因设计出了一个堪称完美的作战计划才算是拉开了进攻的序幕。然而,进攻的成功与否,在于三个关键点,一个

  • 长平之战如果赵国赢了会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战争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长平之战如果当时这个赵国要是赢了会怎么样呢?这个问题其实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其实有人这样问,是因为当时赵国还真的是有机会赢的,所以才有这样的假设了,那么我们下面就一起来分析看看,这个长平之战如果赵国赢了到底会怎么样吧!长平之战如果赵国胜了,秦国最有可能东山再起,赵国没可能一家独大。

  • 德国入侵波兰时为何法国不帮忙?与马奇诺防线什么关系?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战争

    1939年9月,波兰被纳粹德国打灭国了,这是欧洲历史上德国与波兰第四次瓜分波兰,并且终于消除了东线的隐患,避免了腹背受敌的危险,为下一步全力进攻法国创造了条件。消息传来,德国上下无不欢欣鼓舞,人们上街狂欢祝贺,并将英、法两国的无能作为嘲笑的话题。原来,战前英、法两国与波兰结成军事同盟,一幅&ldqu

  • 人海战术是谁提出来的?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战争

    很多人都觉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之所以能够打赢德国,纯粹靠的就是人海战术,拿人不当人,把人堆上去才打赢的,毫无战术可言。人海战术自古有之,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其实打仗从战术方面来讲,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便是机动性,其二便是火力的配备。当然在冷兵器时期,除了我们所见到的弓弩之外,它的射程比较远

  • 二战结束后瓜分战败国,为何苏联拿下北方四岛就止步了?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战争

    1945年2月份,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克里木半岛举行了制定新世界秩序的雅尔塔会议。在这次会议当中,主要讨论了二战后德国、波兰、日本等地区的利益瓜分问题。其中德国由美苏英法四个国画瓜分,日本则是由美苏中英四个国家进行分治。二战结束后,德国领土按照协议被美苏英法占领,但日本的分治方案却并没有实行。在麦克阿瑟

  • 二战法国投降之后,所属的殖民地是站哪一方的?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战争

    1940年5月份,纳粹德国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了整个荷兰和比利时,同时以曼施坦因计划为蓝本出兵到阿登森林,将整个法国主力部队围歼于北部地区。在古德里安强大的闪电战下,法国人的反击仅仅持续了38天。之后贝当元帅代表着法国签署了投降协议,而戴高乐则逃亡了英国继续组织着抵抗运动。如此一来法国便一分为二,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