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二战日本美苏都敢打,为何却不敢打印度呢?这其中有何源于?

二战日本美苏都敢打,为何却不敢打印度呢?这其中有何源于?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947 更新时间:2023/12/24 9:15:34

我们都知道,在历史多年以来,印度一直都是女皇冠上的一粒明珠,这里是一块丰腴之地,拥有着数不尽的资源。若是二战期间日本占领了印度,那么增强日本战斗力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而且印度也是二战期间中国唯一能够获得国际援助的通道,这便是我们熟悉的驼峰航线和中印公路。同时也是支撑英国战斗下去的重要资源基地,所以打下印度对轴心国的战略帮助很大。

二战时期,日本犹如一只小强,几乎打遍了世界上的大国,先后与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国交战,论及疯狂程度,日本当属第一。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既然印度如此重要,既然日本敢打美苏,能够横扫东南亚诸国,为何不敢攻打印度,难道因为英印联军太强大?

其实,不是日本不敢打,而是在1944年打过一仗,即英帕尔战役,只是这一仗之后,日本是真的不敢攻打印度了。原因很简单,不是英印联军太强,而是日军遭遇了另一个恐怖敌人!

1943年,库尔斯克与瓜岛战役结束之后,轴心国丧失了战场主动权,为了扭转不利局面,德国要求日军在印度发动场攻势,打乱盟军部署,获得重新扭转战局机会。为此,日本大本营于1944年1月7日以“大陆指第1776号”的指令,下达了代号为“乌”号的英帕尔作战计划。

所谓英帕尔,就是印度东部与缅甸交界地区的一座边境城市,位于吉大港(今属孟加拉)通往印度东部阿萨姆邦的交通干线上。更为重要的是,打下英帕尔,不仅可以切断中印公路,威胁盟军重要补给基地迪马布尔等,还能从战略上分散盟军兵力,让盟军将更多兵力配置在印度。

日军担任进攻任务的是缅甸方面军第15军,由素有“小东条”之称的牟田口廉也(见上图)中将指挥,辖有第15、第31和第33师团,以及其他零散部队,共9.2万人。盟军参战部队主力为英军第14集团军(指挥官是威廉·斯利姆,曾从缅甸战场成功“撤”到印度,见下图)的第4、第33军,并有中国远征军协同作战,以及印度军队,共计15万人。

从兵力上看,日军虽然不占优势,但实际战斗力却更强。原因很简单,二战英国除了海军还能看,陆军几乎毫无建树,尤其东南亚英军,可谓一溃千里。缅甸战场上,中国远征军之所以损失巨大,根本原因就在于英军战斗力太差,而且还很自私,私下逃走导致中国远征军被日军包围,而不得不远走野人山。因此,按照正常战争结果来看,英帕尔战役应该是日军获胜、英军败退。

当时,日本指挥官牟田口廉也宣称:“陆军现已达到天下无敌的地步,太阳旗将宣告我们在印度肯定胜利的日子为期不远了。”固然有口出狂言之嫌,但对比当时英军战斗力来看,牟田口廉也说得并非没有道理。

然而战争结果却出人意料,经过数月惨烈的战斗,日军的进攻遭到惨败,1944年7月10日日军大本营下令停止英帕尔战役。此役,日军伤亡2.5万人,英印军伤亡1.6万人。

自此之后,日军再也没有图谋印度!

从战损上看,英印军好像比日军强大,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日军还面临一个强大的敌人:疟疾!

关于疟疾,美国麦克阿瑟将军,曾发过一句经典的牢骚:“我的士兵 1 / 3 得了疟疾,1 / 3 在照顾疟疾患者,只有 1 / 3能战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热带地区岛屿争夺战中,疟疾双方头疼不已!

英帕尔战役还未开始时,10万日军就有6万余人患上疟疾,非战斗损失极为严重,这导致日军实际参战人数和战斗力大幅度下降。所以,从英帕尔战役结果上,才表现出英印军战斗力更强。

只要无法解决疟疾问题,日军就无法放开来攻打印度。所以,不是日军不敢攻打印度,而是当地自然环境过于恶劣,让日本望而却步。

这个问题延伸一下,即古代中国那么强大,为什么没有占领东南亚?其实,除了其他一些政治考量之外,疟疾、瘴气等就是关键原因之一,古代中国征讨东南亚时,所留下的书中,几乎都有“军中大疫”的类似记载,最终导致军事行动受阻。唐朝征讨南诏时,白居易有诗云,“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定国在南方抗清失败,有一个关键也是因为疟疾,时常还没有打仗,士卒死者十已七八!

说到底,英帕尔战役试探之后,恶劣的现实环境,加上此后战争形势变化,彻底打消了日军攻打印度的企图!当然,这其中肯定有英军的顽强抵抗,因为印度对英国太过重要,实在不容有失,这里拥有大量资源和人力供应英国继续战斗下去,是英国的“吊命人参”。但要说日军不敢攻打印度,完全是因为英军的强大,这就吹过头了。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南京大屠杀期间为何被俘的将士们不奋起反抗呢?总归是一死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918事变,相信每一位中国人都不会忘记,918是我国抗日战争的开端,不过当时日本只是对中国的局部入侵。要说真正进行全面入侵的时候,那就要从卢沟桥事变说起了。卢沟桥事变之后就是淞沪会战爆发,扬言三月灭亡中国的日本人在上海受到了我们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双方交战了将近三个月。在1938年的11月12日

  • 越南中美国士兵死亡6万,为何回国之后又有10万士兵自杀?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越战小编想到的是越南人的坚强,其实谁想战争呢?但是有些国家非要发起战争没有办法啊,但是战争带来的不好后果,其实谁能承受呢?当时在越战中美国士兵是死亡了6万人,但是这还没有完,话说当时战场的士兵回国之后又死了接近10万,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一起分析揭秘看看!越战,是美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打胜

  • 大佐仅仅只能统兵3000,为何还那么多日本人争着当呢?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战争

    反应抗战时期的电视剧相信大家都看过不少了,在日本军队中“大佐”这个军衔的军官相信是经常听见的,也是一个经常出现的角色,而且几乎每次出现的时候都是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通常情况下是骑着高头大马,身边一群士兵拥护着,看起来很是威风。但是我们知道,大佐并不是日本军中最高的官职。在二

  • 历史上打的最久的内战是哪一次?到现在都没有结束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战争

    在人类的历史当中,从古至今,战争就从来没有结束过,不论是什么时候,战争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而区别战争的规模就是看战争对世界的影响大小。即便是现在,非洲还有很多依然是在交战当中。叙利亚内战还在持续,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亚等国,恐怖主义形势严峻,冲突流血事件时有发生,随时都有人在袭击或者冲突中丧生。这就是

  • 越南战争中美国投入了多少军队?伤亡了多少人?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战争

    相比于更早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给予美国人的心里阴影要更加的深刻。二战期间以及二战之后的婴儿们已经都成长成人了,本应是幸运的躲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是却撞在了越南战争。那么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动用了多少兵力呢?伤亡了又多少人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975年美国媒体发布了一份统计数据,20年的越

  • 法国的马奇诺防线为何忽略了比利时方向?这背后暗藏了什么玄机?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战争

    自法国大革命以及拿破仑战争结束以来,连接世界各地的全球秩序体系便初步建立了起来。英国凭借着先进的工业实力和海上的霸权成为了能够左右全球事务的主导力量,史称“不列颠治世”。不过随着1871年普鲁士对德意志土地的统一,欧洲的均势秩序就被打破了,德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迅速崛起

  • 美国打越南那么难?为何打伊拉克那么容易?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战争

    最近很多人在说一个事情,那就是这个美国当时打越南的时候是真的难,但是后来打伊拉克就简单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为什么美国打越南那么吃力打伊拉克却很容易?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咋一看,的确很奇怪,当初的越南穷得叮当响,和我们“小米

  • 一战中德国有哪些黑科技?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战争

    战争虽然血腥残酷,但是我们都知道,战争就是科技进步的温床。尤其是过去那个战争年代,为了能够赢得战争,双方都会竭尽全力的去研究更加全新的武器投入到战争当中。而在一战当中,也有不少尖端的“黑武器”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搅动了当时的战局。当萨拉热窝事件爆发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如火如地

  • 加利波利战役是怎样的?揭秘奥斯曼帝国最后的辉煌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战争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了君士但丁堡,神圣罗马帝国覆灭,从此君士但丁堡成为了伊斯坦布尔。随着苏莱曼大帝的统治,奥斯曼帝国达到了颠覆,成为了中东最强大的帝国。从19世纪开始,随着西欧各国列强的崛起,奥斯曼帝国也开始逐渐衰落了,甚至还被戏称为“欧洲病夫”,不断受到列强们的欺压。一

  • 阿尔贡森林战役有多艰难?一只叫做彻尔·阿米鸽子为何被称为民族英雄?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战争

    1918年10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进入到了尾声,以英、法、美为核心的协约国已经取得了军事上的节节胜利,已经开始进入了大反攻的阶段。而另一方的德意志与奥匈帝国为核心的同盟国则是像是发疯的赌徒一般,不惜用千百万人民的生命以及财力作为赌注孤出一掷。这场西方世界帝国主义之间狗咬狗的战争已经快要结束了。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