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1999年俄空降兵为何远程奔袭科索沃机场?

1999年俄空降兵为何远程奔袭科索沃机场?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685 更新时间:2024/1/22 22:18:07

1999年的6月11日到12日,俄罗斯的空降兵穿越北约,秘密的潜入进了斯拉蒂纳机场,将机场牢牢的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对于一认为自己是主人的美国人来说,这种事情是他完全意想不到的。这次军事行动在历史上被称之为“进军”普里什蒂纳。由此,莫斯科有了南斯拉夫冲突调节权。

北约于1999年卷入南斯拉夫战争,从空中对塞尔维亚的军事民用目标实施轰炸,造成平民伤亡。但当时的北约和时任南斯拉夫领导人的米洛舍维奇都不想让步。国际社会试图让双方坐到谈判桌旁,但没有任结果。最后,南斯拉夫军队不是对手,被迫从科索沃撤军。作为交换条件,保持科塞尔维亚的完整,国际维和部队进驻科索沃。

6月10日,南斯拉夫从科索沃撤军后,北约宣布终止在巴尔干半岛的军事行动,对贝尔格莱德的轰炸也结束了。但普里什蒂纳的局势稳定问题需要解决。莫斯科期望控制科索沃北部冲突的调节权,因为这里大多数居民是塞族人。此前,美国人承诺将俄罗斯纳入维和进程,但后来突然拒绝了。

"在科索沃,我们将在联合国安理会第1244号决议框架下按需要采取行动。"俄罗斯国防部国际合作局局长列奥尼特·伊瓦绍夫上将宣布说。

按计划,英国人应在6月12日经斯拉蒂纳机场进驻科索沃。但莫斯科封锁了科索沃机场,不允许外国军人进入普里什蒂纳。为此,俄方制定秘密计划,比英国人早一天向斯拉蒂纳机场投下了空降兵。

从1995年开始,俄罗斯在科索沃北部、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乌格列维克市派驻一个旅的空降兵。波斯尼亚发生战争后,这支部队被列入北约维和部队,监督塞族、克罗地亚和波斯尼亚穆斯林之间的停火情况。

俄罗斯军事领导层决定,动用这股力量实施秘密军事行动。但维和部队的指挥官是美国将军,很难说,他会同意这支部队到临近的塞尔维亚执行特殊任务。在经过补充磋商后,莫斯科秘密组成了混编营,投向普里什蒂纳。

200人组成的混成营闪电般地进军斯拉蒂纳机场,以制止英国军人进入科索沃北部地区。车队行进速度是每小时80公里。该计划的起草者们明白,北约也许挑起反制动作。不排除,还会出现直接武装冲突,导致俄罗斯和西方陷入战争边缘。

6月11日到12日夜,200人组成的混成营闪电般地进军斯拉蒂纳机场,以制止英国军人进入科索沃北部地区。车队行进速度是每小时80公里。该计划的起草者们明白,北约也许挑起反制动作。不排除,还会出现直接武装冲突,导致俄罗斯和西方陷入战争边缘。

科索沃的塞族人得知俄装甲运输车队向斯拉蒂纳进军后,纷纷走上街头,拿出鲜花和礼物。他们认为,这是拯救行动。俄军15辆装甲运输车和35辆"乌拉尔"货车深夜驶入科索沃,迅速展开俄罗斯国旗。

"200名俄罗斯人在我们之前占领了阵地,他们表现出敌对状态,并将我们排在射程内。我们接到命令,向机场进军,控制机场。"时任英军军官、后来成为歌手的詹姆斯·布朗特回忆道。当时,他是北约前卫车队的高级军官。据他介绍,谁也不想"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英国人将机场围住,但并未采取任何行动,一直在等待命令。华盛顿下令不要激化矛盾。为调节局势,当时的美国副国务卿斯特罗布·塔尔伯特(StrobeTalbott)飞到莫斯科,与时任俄罗斯国家安全秘书的普京举行了会晤。普京承诺,把事实搞清楚,解决斯拉蒂纳的问题。

"与普京会晤时我很震惊。他相当低调,给人的感觉是自我控制和自信。普京释放的是领导才能,在无需繁琐节情况下取得结果。"

科索沃领导人邀请普京对普里什蒂纳进行访问并建立关系

在世界得知俄军军事行动消息几天后,危机调节谈判在赫尔辛基启动。莫斯科获得在科索沃北部部署维和部队的权力。谈判中还强调,俄军将留在斯拉蒂纳机场,但所有人都可以使用这座机场。1999年1月15日,这座机场转为民用。

叶利钦总统听到有关军事行动报告后说道:"我终于捏弹了北约的鼻子……"。

但出席军事会议的某位军人指出:"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您不是弹了鼻子,而是打了他们的脸。"第二天,叶利钦签署命令,向进军普里什蒂纳的所有人授奖。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二战诺曼底登陆死亡多少人?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战争

    二战期间的诺曼底登陆是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入侵。1944年6月6日,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超过15万的年轻士兵冲上了法国诺曼底的海滩,采取大胆的策略,将纳粹分子赶出西欧,并将战争的潮流转为盟军。在计划今日攻击时,盟军军事领导人知道伤亡人数可能高得惊人,但他们愿意为在法国建立步兵据点而付出的代

  • 二战末期苏联对日最后一战为何不让朱可夫指挥战斗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战争

    1945年8月8日这一天,苏联正式对日本宣战,次日华西列夫斯基便指挥150万苏军从西、北、东这3个方向越过中蒙、中苏四千公里边境向日本关东军发起总攻。围绕苏军这次终极之战,人们一直好奇,斯大林为什么不任命对日军素有作战经验的朱可夫担任指挥,而让被称为“办公室将军”的华西列夫斯

  • 二战后作为战败国的意大利为何没啥事?受到了哪些惩罚?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战争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有德国、意大利、日本这三个法西斯国家共同挑起的战争,这3个国家自称是世界的轴心,也因此被称之为轴心国。虽然意大利在轴心国中的存在感最低,但是作为一个欧洲大国,意大利对二战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法西斯”这个词就是出自意大利的国家法西斯党。不过在二战之

  • 巴库城有着什么意义?为何二战希特勒那么想要这座城?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战争

    在里海的西海岸阿普歇伦半岛的南部,有着一座美丽的城市,这座城市叫做巴库。如今这座城市是阿塞拜疆的首都,同时也是阿塞拜疆境内最大的城市。由于巴库城盛产石油,所以巴库城也被称之为石油之城。在二十世纪初期,世界上产油最多的国家并不是中东的石油大国沙特和伊朗,而是南高加索的巴库地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巴库一

  • 为何二战飞行员要在口袋里放一块黑面包?有什么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生命的脆弱与朝不保夕,为了给自己在精神上的寄托,于是诞生了各种各样的迷信说法。就比如说在二战的飞行员当中,飞行员就会将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放在身边,对自己的心里进行安慰。就比如说今天小编要说道的黑面包,当年很多飞行员在出发前都会将黑面包塞进自己的口袋里,那么这是为何呢?士兵们

  • 揭秘二战莫斯科战役被人误解的4个秘密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莫斯科战役,可以说这是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之一了,这场战争从1941年10月开始一直到1942年1月7日竣事,期间号不包括战略抨击阶段。1942年1月7日到1942年4月20日,为苏联红军还击进攻柏林阶段,原则上也属于莫斯科守卫战的领域。此战德军投入180万人,苏军12

  • 日本神风敢死队真的不怕死吗?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战争

    众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就已经侵略了我国领土,对我国同胞以及世界都带来了一场灾难,一场有一次的屠杀,甚至犯下了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惊天惨案。对于我国人来说,这是永远都无法忘却的,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日本想要占领我们的国土,奴役我们的人民,但是中国人永远都不是一个服输和向恶势力低头的国家,因此全国

  • 贝利撒留是如何横扫意大利的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战争

    奇迹总会去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这个道理放在任何一个地方都非常的准确。以1万步兵和5000骑兵就征服了汪达尔,这对于贝利撒留来说,可以说是空前的奇迹。然而凭借更少的兵力,他又将东哥特王国踏在自己的马足之下,令意大利回复到罗马帝国的版图当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贝利撒留在意大利的征程。1.查士丁尼的

  • 睢阳之战张巡如何以少胜多击败叛军,唐朝名将张巡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战争

    张巡是唐朝中期名将,曾在睢阳之战中,率领7000将士战胜了十几万叛军,为唐朝保证了反攻的机会。睢阳之战也是安史之乱期间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因为当时朝廷财政仅靠长江、淮河流域支撑,如果睢阳被攻破,导致运河失去控制,那唐军再想翻盘就会异常困难。所以张巡在仅有不到万名士兵的情况下,歼灭12万敌人,堪称一个

  • 二战华沙起义最终为何会演变成为了德军屠城?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1944年的7月份,位于波兰的华沙,这一天的华沙看上去平静繁荣,然而事实上这一天各种暗流涌动。当时苏联军队的炮击声以及坦克引擎声已经在华沙城郊外的斯瓦河东岸响彻天际,而波兰华沙起义军领导人为提前控制华沙城决定在1944年8月1日全面展开军事行动。当时所谓华沙起义军种类繁多,勋章,标志种种都十分杂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