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美军在二战中,消灭了多少日本人?

美军在二战中,消灭了多少日本人?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762 更新时间:2024/2/23 8:59:29

最近很多这个人都对二战中的一些故事非的感兴趣了,其实也是有非常的非常多的内容,今天我们就来说这个二战中这个美军日军的故事,大家也知道这个美军和日军也是有打架的,那么从结果来看日军是肯定吃亏了的,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美军在二战中消灭了多少日本人呢?这个问题其实还是值得研究研究的,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根据日本厚生省在战后的统计,死于美国人之手的军人军属总共240万,国内平民70余万,总人数310余万。按照服部卓四郎率人编撰的《大东亚战争》的统计数字,历次被美国消灭的军人在175万左右。

二战美军和日军到底谁的战斗力强?

体现军队战斗力的因素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士兵的作战素质,另一个是武器装备水平。这两个要素,是同等的重要。如果从二战时期,美国和日本的整体对比来看,美军的战斗力是高于日军的,特别是长期战争的情况下。

先说人的因素,在这方面,日本和美国差距不大,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日本是一个历史比较长的国家,而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日本在公元1600年之前的漫长岁月里,长期处于混战的状态,俗称“战国时代”。不过日本的这种战国,不是中国这种诸侯国纷争。在日本,一个村子也能称为一个国,村长或者领主领着大家,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互相打群架,规模能达到上万人的大势力还真是不多。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好勇斗狠的民族血液,但这种情结的反面,还有一种对凋零美的赞许。忧伤和热血并存,美国人那本著名的《菊与刀》是对该国化的诠释。而美国原本是英国的殖民地,后来独立斗争分出来了,不存在什么千年历史。讲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明一点,从人的角度讲,日本人有斗争的传统,也喜欢研究谋略,极其推崇中国的《三国》。美国呢,也是一个军事强国,属于近现代新军事思想的积极开拓者。从人的谋略和战斗素质上,难分高下。

再说武器的因素,这就拉开差距了,美国的武器质量整体高于日本。先讲陆军,日本的坦克,如果拿来跟德国苏联美国比,严格意义讲,不算是什么坦克。日本的装甲战车,只是装甲武器,并不是一种成熟的坦克。空军领域,日本的发动机马力不够大,二战飞机普遍使用的航空汽油技术也不成熟,日本也缺乏油气资源。美国人这方面领先于世界,二战后期,美国人完全是天空的者。零式飞机,为了让机动性达到西方国家的水平,牺牲了防护性能,这是一种不成熟的设计。只有海军,日本的舰船技术还是不错的,并不落后美国太多,个别领域,稍微领先。但其生产能力有限,后劲不如美国海军,在武器技术的更新上,也落后于美国。日本虽然在明治维新后,加强了军队,注重跟西方国家学习。但由于差距跟西方比较大,不是短短的几十年可以追上并抹平的。工业技术还是不如这几个西方大国。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靠着东北的煤铁,南洋的油气才维持住战争消耗。后来美国打击了日本的油气运输线,日本飞机的油气就出了大问题,30架飞机起飞40分钟,由于汽油质量太差,发动机陆续熄火,没到战场就坠毁18架。综合来看,美国实力更强一些,长期来看,美国的优势更明显。

但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不是中国战场消耗掉了日军真正的主力,恐怕美国太平洋的蛙跳战术,也不会进展这么快。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苏联进攻柏林的时候为何在外数百万德军坐视不理?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战争

    柏林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最后的顽抗,也是苏联对德国发动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这场战役爆发于1945年的春季,苏联以30万多人的牺牲为代价歼灭50万德军之后占领了柏林。在这场战役发起之前,驻扎在欧洲战场上的德国还有几百万武装力量,为何欧洲战场上的德军明知道柏林要被攻陷,却仍然坐视不理,不去支援

  • 古代夏天穿盔甲热不热?如何在热天保持战斗?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战争

    《隋唐英雄传》这部剧相信不少人都有看过了吧,在这部剧中播放到唐朝军队以车轮的方式破掉了王世充的铁甲阵,完全就是靠着那三伏天的酷热把铁甲阵的士兵体力给耗光了,而就算是没有身着铁甲的唐军在夏日炎炎的酷热面前也是大汗淋漓。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了,在穿着这么多盔甲的士兵在夏天不热吗?在夏日炎炎的夏天穿着这么多盔

  • 德国为何要修建大西洋防线?难道马奇诺防线的教训不够吗?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战争

    在一战结束之后,法国人认为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来自德国的威胁,花费了重金修建了马奇诺防线。修建马奇诺防线耗费了法国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了十年的时间才修建完成。在马奇诺防线竣工之后,法国人一度骄傲的认为,无论德国人付出多么大的努力,都不可能击破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然而法国战役的结果却让所有人大失所望,

  • 滑膛枪精度可达50米吗?打什么子弹最准?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战争

    在19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期间,可以说算是法国近代历史以来作为巅峰的时期了。那个年代火帽还未出现,线膛步枪也只是给少数的精锐有装备,而一般步兵手中持有的主要武器还是装备了200多年的燧发滑膛烧火棍。以前也有小伙伴问到过我,当时那些燧发枪在战场上的效用如何,所以这篇和大家聊聊这个,而且这篇我主要是聊聊当

  • 古代有哪些武器是可以惩罚昏君和奸臣的?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战争

    有句老话说的好:“伴君如伴虎”,古代的政治往往过于真实,皇帝要大臣们办事,不论是对还是错,都是由大臣一人所承受的,所以在外处事的时候难免会畏首畏尾。不仅要担心自己越权,更要担心自己是不是会影响皇帝心情,战战兢兢怎么可能完成任务?但是,所做所为都由皇上承担会不会好一些呢?这就必

  • 揭秘世界最著名十大空袭行动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战争

    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曾经说过一句话:“空军力量不仅可以结束一场战争,甚至可能结束一个文明。”在北约空袭利比亚的时候,指示卡扎菲的不退节节败退,这充分证明了丘吉尔说的这句话。自从飞机问世以来,权利抢夺制空权俨然已是各国在战争中的必要基础战略。要说战斗机首次在战争中大范围担当

  • 作为纳粹德国的继承人鲁道夫·赫斯为何要出走到英国?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的全世界都生灵涂炭,作为战争的发起国之一,纳粹德国在战争期间做出了非常多惨绝人寰的行为。而那些作为纳粹德国高层领导人,则是战争期间一件件惨案的幕后黑手。其中我们熟知的就有“战争狂人”阿道夫·希特勒、赫尔曼·戈林、约瑟夫·戈培尔、海因里希·希姆莱、莱因哈特

  • 希特勒的太空殖民计划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战争

    从中国的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到真正意义上前苏联宇航员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进入太空首次看到地球的全貌开始,人类从来就不缺乏对太空的向往与探索的欲望。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不仅引发了美苏两国的太空竞赛而且正式开启了人类的太空时代。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早在20世纪30年代,纳粹

  • 二战结束后德国失踪130万人,他们都去哪了?与苏联什么关系?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战争

    战争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最为残酷的事情。因为一旦战争爆发,不仅仅是大量的死人,同时还会伴随这人类文明的毁灭。即便是战争结束了,也会有着很多根本找不到来龙去脉的失踪人口,没有实体,没有踪迹,就像是人间蒸发,极其可怕。德国二战之后就失踪了大约130万的人口,因为按照那个时代德国的社会进程,人家那也是全世界最

  • 二战期间希特勒对华的军事援助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援助中国并不是因灾难进行的无偿援助,而是援助交易。这样的援助交易是在建立在政府与政府之间,在经济利益基础上的互惠,是相互的,根本谈不上谁援助了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中国利用稀有的金属等战略物资,以及矿山开采权向德国交换了工业产品和一些军火。这种互换所需,自古以来就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