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协约国集团是怎样组建起来的?与德皇有什么关系?

协约国集团是怎样组建起来的?与德皇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635 更新时间:2023/12/15 23:27:23

说起俾斯麦,相信大家都非的熟悉了,德国历史上的“铁血宰相”,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俾斯麦不仅解决了德意志民族长达400年的分崩离析,而且还凭借着自己充满智慧的外交手段政治眼光,一举让德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国家。其执政的26年中,德国游走在各大国之间,游刃有

然而,随着威廉二世的登基,一改俾斯麦时期孤立法国,迫使俄国保持中立的外交体系,拒绝俄国友好,积极与英国结盟。结果,非但没有讨得对方欢喜,反而促使法、俄两国结盟,德国在欧洲越来越孤立。这都与威廉二世的独裁和自以为是分不开。

逼走俾斯麦是威廉二世的最大失误。

俾斯麦之所以能够成就德国的辉煌,都与威廉一世始终信任分不开。尽管他的一些做法处处充满着风险和酷,两人也发生过争执,但威廉一世从没有要离开俾斯麦的意思,因为他知道普鲁士的辉煌,离不开俾斯麦的智慧,他要知人善任。

只有29岁的威廉二世即位后,年轻气盛,更有天生残疾的自卑,称帝后更加强势和咄咄逼人,十分反感俾斯麦在外交的保守做法,最终迫使其递交了辞呈。一时间成为全世界热议的话题,不同的是,国内一片惋惜声,列强们却松了一口气。

狂妄的威廉二世,认为只有与当时的头号强国——英国结盟,才能真正的威慑俄国和法国。为了讨好英国,断然拒绝了俄国示好的举动,甚至将埃及的利益,慷慨地送给对方。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英国非但没有结盟的意思,反而避而远之。

这让自命不凡的威廉二世倍感屈辱和没有“面子”。而法、俄两国的结盟,使得德国在欧洲面临着来自英、法、俄三方的威胁。他将所有的过错,都推了“不够意思”的英国,并十分幼稚地认为,既然结盟无望,那就走向对抗。

他要给英国人一个教训。当英国人在南非作战失利时,他竟然给南非总统发去一份贺电,赞扬他们维护国家独立的精神,并将英军比作“武装匪徒”。电引起了英国上下一片愤怒,反对德国的声音越来越高,英、德两国矛盾从此公开化。

俾斯麦苦心经营20多年的外交体系,不到2年就被刚愎自用的新皇帝毁于一旦。尽管俾斯麦也十分的专横、跋扈,但他知道统一不久的德国应该“韬光养晦”、慢慢做大。如今,在威廉二世的“莽撞”下,德国的侵略性愈发彰显出来。

肆意扩大殖民地,为殖民地而殖民地。

1892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继续,作为加工型工业十分依赖对原材料的获取,大国纷纷谋求海外殖民地,以获取原材料对工业生产的稳定输入。威廉二世也将目光投向了扩展海外殖民地,这一点,还是符合当时国内工业发展的需要。

但是,他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要选择有价值的殖民地。否则,不仅得不偿失,还很有可能拖累整个国家。其实,俾斯麦执政时期,也知道扩展海外殖民地的重要性,但他更清楚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殖民地,必须符合这些特征:

一是,政治上高度分裂。最好是“形如散沙”的国家,可以在统治期间,不会遭到大规模的反抗,减少殖民成本。二是,物产丰富。这是向海外扩展的目的,必须拥有有价值的原材料,可以维持本国的工业生产。

更重要的是,要有众多的人口,不仅拥有广阔的市场,消化本国的工业产品,而且还可以向企业提供廉价的劳动力,获取更多的价值。放眼全世界,当时符合以上条件的,只有印度。这也是英国,自始至终不愿放弃和保护印度的原因。

除此以外,真正能获得经济利益的殖民地不多,大都是既赔钱又分散国力的贫瘠土地。说白了,有利可图的殖民地早被英、法等国瓜分完了,现在扩展海外殖民地,不仅不能带来经济利益,还要维护殖民地的正常运转,增加德国的负担。

况,德国受地理位置影响,并不适合发展成一个海军强国,也就无力去保护这些殖民地。然而,虚荣的威廉二世怎会有俾斯麦的深谋远虑,他根本不考虑能带来什么好处,只希望通过开疆拓土、建功立业,来满足自己作为统治者的成就感。

无形之中,威廉二世推行建立的全球霸权,成了为殖民地而殖民地。他缺少的不仅仅是政治远见,而且处处表现出来的咄咄逼人和不可一世,“军国主义”色彩越来越浓,列强们对此十分戒备,特别是英国,不但疏远,而且更加警惕。

不自量力的是,他要与英国进行军备竞赛。

1897年的德国,外交形势十分严峻。法、俄两国已经结盟,英国在处处戒备,盟友意大利又是一个“三心二意”、“墙头草”的国家,只剩下一个老朽“不给力”的奥匈帝国。在威廉二世看来,唯一可行的是发展海军,威慑英国。

他的做法是俾斯麦坚决反对的。德国陆军在当时无人能及,为了平衡态势,避免英国人猜忌,俾斯麦不主发展海军。因为,海洋霸权是英国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谁发展海军就是挑战英国的底线,不但不会带来安全,反而更加不安全。

可“无脑”的威廉二世,却简单的认为,英国之所以不愿结盟,就是因为德国还不够强大。只有将其引以为傲的海上力量比下去,所有的国家才不敢与德国为敌。殊不知,他的做法不仅逼着各大国竞相扩军,而且导致了“反德联盟”的形成。

德国的《海军法案》计划用6年时间,耗资4亿马克,建造96艘各类作战舰只,并在长达14年的造舰过程中,4次调整扩军计划。但他不知道的是,英国一直执行“两强标准”,即英国的海上力量,要大于海军排名第二和第三位相加之和。

于是,双方展开了大规模的军备竞赛。让威廉二世有底气的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德国新研制的“无畏级”战列舰,拥有革命性的优势,不仅吨位大,火力猛、射程远、装甲厚,而且拥有极强的机动性,可以击沉当时所有的战船。

一下子,将人类海战带入到了“大舰巨炮时代”。但超强的战斗力是靠金钱堆出来的,一艘“无畏级”战列舰的造价,相当于现在的35亿人民币。英国也不甘示弱,宣称德国造一艘,他们就造两艘,双方都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

但英国尚可维持,因为他们有印度可以榨取,而德国没有,同时,英国只需发展海军,而德国还有陆军要发展。到了一战前,尽管德国的海上力量已排名第二,但与英国仍有不小差距,并受地理位置限制,在一战中根本没有发挥作用。

更要命的是,迫于德国压力,英国与法国主动“抛弃前嫌”,签订了《英法海军协定》;同样是在其强大压力下,英、俄两国也协调在中亚的矛盾,签订了《英俄协定》。至此,一战中的协约国集团正式形成,这都是威廉二世的“功劳”。

事实证明,俾斯麦是对的,德国在威廉二世的带领下走向毁灭。当然,最根本原因还在于德国的皇权制度,皇帝的个人决定极大影响着国家事务,尽管独裁者本人不具备过人的智慧,但他却拥有无上的权力,这往往是悲剧的根源。

更可悲的是,很多聪明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国家毁在独裁者的手里,却丝毫没有办法。俗话说得好“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更何况是一个国家,如果胜利,民众除了一丝荣耀外一无所获;一旦失败,他们却要承受全部的苦难。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父岛事件是怎么回事?老布什的二战经历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战争

    若是要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残忍血腥的国家,那日本绝对是首屈一指的。纳粹德国虽然杀害无辜也非常多,但是在用次上是“屠杀”,也就是说,死者多半是很快就死了,没有那么的痛苦。但是日本却不一样了,几乎栽在他们手里的战俘,8成以上都是被虐杀致死的,他们会想出各种各样的杀人手段,然后

  • 波兰在二战中是如何花样作死的?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波兰这个国家就不得不说说了,可以说波兰是二战当中出场率最高的国家。因为几乎关于二战的所有史料当中,9成以上都会有类似这么一个开头:“纳粹德国通过闪电战入侵波兰,开启了二战欧洲战场的序幕”。可以说,想要讲解二战绝对无法绕开波兰。作为一个被德国和苏联夹在中间

  • 斯大林的270号命令是什么命令?内容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在西线战场上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战绩。到了1941年,希特勒突然间将矛头指向了苏联,发动了巴巴罗萨计划,300万德国军队兵分三路,入侵苏联的领土。他的闪电战术取得了如期的顺利,他们不断往前线增兵,占领苏联的城市、村庄,直指莫斯科。自苏联建国以来,苏联人民对于苏联红军寄予了深情的厚

  • 盘点二战期间各国死亡最高军衔将领,意大利就是个笑话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都涌现出了非常多优秀的将领或是元帅,就比如说德国的曼施坦因;苏联的朱可夫;英国的蒙哥马利;美国的艾森豪威尔等等,这些将领在军事上都有着非常卓越的成就。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这场战争各国死亡的最高将领都是谁呢?那么接下来就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德国:费多

  • 美国不插手,德国有实力打败苏联吗?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若是没有美国人插手,德国打苏联可以说是非常容易的,苏联几乎没有什么胜算。为什么这么说,其实燃油就是关键。要知道,苏联在二战期间使用了400多万吨的高辛烷值燃料,这其中有120万吨左右的汽油是直接来自美国的援助。表面上看起来占比不大,而事实美国还援助了80多万吨的烷烃。苏联在拿到这些烷

  • 纳粹德国进攻苏联的计划为什么叫巴巴罗萨计划?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曾经在27天内把波兰打灭了,仅仅1天便拿下来了丹麦,23天夺取挪威,5天轻松拿荷兰,18天荡平比利时,39天就把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打的俯首称臣。在德军进攻苏联前,对德军战斗力的自负,希特勒曾对部下疯狂地叫到“我们只要在苏联的门上蹦一脚,苏联这座破房子就会倒塌下

  • 二战日本海军军官生活有多奢侈?伙食有多好?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相比于我国的抗日军队,日本军队的伙食要好很多。不过日本的海军的伙食却又要比陆军伙食要好上更多,可以说是天差地别的差距。尤其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后期,相比于整体日本陆军和日本国民,日本海军中军官的伙食可以说是极度奢华的,其一年的花费甚至能抵得上两艘战列舰。二战日本海军军官,一

  • 二战德军入侵乌克兰地区,为何夹道欢迎?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战争

    如今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关系一直不太融洽,早在苏联时期,就长期像个家长一样管着乌克兰,一直维持着塑料哥们花的状态。如今这两个国家干脆就杠上了。自从乌克兰分家单独过自己的之后就再也不听以前的老大哥俄罗斯的话了。说起俄乌两国关系恶劣的源头,这还得追溯到上世纪的30年代。斯大林对于乌克兰采取了错误的政策,导致

  • 1944年斯大林为何要将所有车臣人全部流放?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战争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慢慢进入尾声,此时苏联的卫国战争依然是如火如荼,苏联已经在战场上取得了优势,将德国人赶出境内只是时间的问题了。在这种局面之下,苏联政府突然以“卫国战争期间,车臣人背叛苏联,与法西斯德国合作”为由,将居住于高加索地区的整个车臣民族,举族流放到环境严

  • 斯大林儿子雅科夫最后是怎么死的?何要流放自己的儿媳妇?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战争

    1941年7月份,斯大林的儿子雅科夫与俄军的其他士兵们在斯摩棱斯克大卢基镇与德军激战。这场战役持续了整整一个月,最终148万的苏军败给了178万德军。这场战役中苏联有29万人阵亡,86700人失踪了,这群失踪的人当中就有斯大林的儿子雅科夫。一个星期之后,苏军大将弗拉索夫又被德军俘虏,战况一度恶劣,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