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西西里大撤退经过

西西里大撤退经过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282 更新时间:2024/2/24 1:26:16

1943年的8月份,此时苏德战场正打的不可开交,也就是这个时候盟军也趁机在西西里岛实施了登录,并且在这座岛上与其驻守当地的德国意大利联军展开了一次交战。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这起被盟军称之为巨大胜利的“西西里登陆战”,巴顿将军的巅峰之作却也无意当中成为了德军将领瓦伦丁·胡贝的一次杰作。

在长达38天的战斗当中,胡贝不仅以少量的德意联军挡住了盟军优势兵力进攻,还在最后一刻将近10万德意军队撤出了西西里岛。

美国海军历史学家莫里森曾评价这场由胡贝主导的撤退行动:“轴心国军队横渡墨西拿海峡、撤出西西里岛的行动,是一次与敦刻尔克、瓜达卡纳尔和基斯卡岛大撤退同等量级的、杰出的海上大撤退。”

那么,在这西西里战役这38天时间里,胡贝到底做了什么呢?

1、西西里危局

1943年,在北非消灭德国非洲军团以后,英美盟军便希望能够登陆意大利,从南线冲进德国本土,一举解决欧洲战事。

1943年7月9日,经过数个月时间的精心准备以后,英美盟军在地中海发起了“爱斯基摩人”行动,11万英军和6万名美军在4000架飞机和大量海军舰艇的增援下成功登陆西西里岛。

此时,驻扎在西西里岛上的德意联军共有34万人,还装备有重炮、坦克和作战飞机,按理来说实力应该并不弱。

不过在这34万德意联军中,有31.5万人都是战斗力较弱的意大利军队(一说20万人),不仅装备差、训练水平低,士气也十分低落,在他们看来,盟军是来从墨索里尼的手中解放意大利的,所以一见到盟军士兵,这些意大利士兵就会放下武器举手投降,白白的将阵地让给英美盟军。

美军巴恩哈特少校在研究西西里战史时就评价过意大利军队的这种态度:“他们认为西西里岛早已无可救药,所以觉得为一个自己并不相信的原因去苦战或死去,实在是荒唐。大多数意军在战斗中不是简单地弃守阵地或躲起来,就是任由盟军俘虏自己。”

正因如此,当德国南方战区总司令凯塞林元帅知道这件事时,盟军已经在西西里岛上占领了脚跟。

7月11日,德国“赫尔曼·戈林”装甲师在两个意大利摩托化步兵师的支援下在巴顿的第7集团军发起反击,但在美军强大的兵力、火力优势面前,德军的这次反击不仅没能把巴顿的第7集团军赶下海,还让自己损失了大量的坦克。

7月12日,当凯塞林乘坐飞机巡视完西西里的战场以后,马上意识到,西西里岛已经不能再坚守了,必须要想办法撤退。于是他下达了指令,先是就近从意大利本土调了一些部队前去支援西西里岛,又命令驻岛德军坚决守住西西里岛东北方的墨西拿,以免被盟军切断退路。

但到了这个时候,登陆西西里岛的英美军队已经形成了破竹之势,想要挡住盟军岂是那么容易的事?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凯塞林只能把希望放在了目前西西里岛的德军最高指挥官——汉斯·瓦伦丁·胡贝身上,希望他能挡住盟军的进攻,给自己的撤退计划争取到时间。

而在得到凯塞林的指示以后,胡贝第一时间也决定摊牌,和盟军拼了。

2、胡贝的防御战

汉斯·瓦伦丁·胡贝,于1890年10月29日出生在德国瑙姆堡,在二战中曾担任第16装甲师师长、第14装甲军军长等职务,长期在东线作战,战斗经验十分丰富,在德军内部被称为“纯爷们(DerMensch)”。

1943年初,第14装甲军在斯大林格勒被苏军歼灭,胡贝受希特勒的委派,回到后方重建第14装甲军,并担任军长一职。同年5月22日,由于意大利局势紧,希特勒下令将胡贝的第14装甲军调到意大利地区,一来是防备盟军可能在意大利登陆,二来是防备意大利临阵倒戈、背刺德国。

忽略西西里岛上德军指挥官是瓦伦丁·胡贝这件事,可能是英美在西西里登陆战中最大的一场失误!

7月15日,在盟军登陆西西里五天以后,胡贝率领自己的军部成员,亲自乘坐飞机赶到了西西里岛,并接手了岛上德军的指挥权,从此,西西里岛上的德军防线就由胡贝一人来控制。

这位在东线立下赫赫战功的装甲兵名将,刚刚抵达西西里岛的,就让盟军感受到了他的存在——胡贝在第一时间将岛上陷入混乱的德军重新组织起来,以“战斗群”的形式占领重要的隘口、桥梁和公路制高点,并以机枪、反坦克炮等武器,疯狂地发起小规模反击,以迟滞盟军的进攻。

同时,胡贝还要求凯塞林给他提供大量的防空炮和弹药,以应对盟军强大的航空力量。

在胡贝的凶猛阻击下,一度势如破竹的英美盟军遭到当头一棒,英军指挥官蒙哥马利都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他们的部队就被胡贝牢牢挡在了圣斯特凡诺防线之外,始终无法向前推进。

7月19日,见在经过数日苦战也无法突破胡贝的防线以后,心高气傲的蒙哥马利只能放下架子,向盟军总指挥亚历山大建议,让正在西西里岛西部作战的巴顿来担负主攻角色,沿着西西里岛北部的公路向东进攻。

起初,胡贝并没有察觉英美盟军的主攻方向发生了改变,但当巴顿于7月22日占领西西里首府巴勒莫的时候,胡贝就回过味来了。

应对盟军的进攻?胡贝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分兵阻击、互相掩护侧翼,为此胡贝立刻把自己部队分成了三部分,左路是“赫尔曼·戈林”装甲师和第1伞兵师,负责阻击英军第13军和第30军;中路则是第15装甲掷弹兵师,负责阻击加拿大第1师、美军第1、45步兵师;右路则是意大利的第12军。这种兵力配置使盟军无法从侧翼包围德军,只能和德军一对一打阵地战,白白消耗进攻时间。

胡贝的战术很简单,但也十分有效,自7月23日开始,无论是在南线进攻的蒙哥马利,还是在北线进攻的巴顿都遭遇到德军强有力的阻击,进展缓慢。

而就在这时,意大利的政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43年7月25日,墨索里尼被意大利国内反对派逮捕,由此宣告了意大利的倒戈。趁这个机会,凯塞林当即向希特勒报告,由于意大利的倒戈,在西西里岛上作战的德军很有可能会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请求希特勒允许德军从西西里岛上撤退。

在凯塞林的据理力争之下,一向不喜欢撤退的希特勒最终同意了凯塞林的撤退计划,7月26日,得到大本营电报的凯塞林欣喜若狂地给胡贝发起电报,指示胡贝立即着手进行撤退行动。

3、撤退计划

在得到凯塞林的电报以后,胡贝心里十分激动。

作为一名专业、务实的德国军官,胡贝从不对战局抱有什么侥幸心理。截至此刻,他的部队已经在西西里和盟军缠斗了2周之久,兵力、兵器都遭到了严重损耗,再打下去只是白白送死,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及时从西西里岛撤退。

然而撤退行动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不在于德军能不能凑够用于运输的舰船,而是在岛上的德军能不能挡住盟军的进攻,并不被盟军缠住。

为此,胡贝再次对岛上的驻军兵力进行了调整。

此时北路的美军对墨西拿地威胁最大,但由于前线德军的坚守,美军一直没能突破圣斯特凡诺防线,趁这个机会,胡贝又在圣斯特凡诺防线之后相继部署了“埃特纳”、“托托里奇”、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等五道防线。

这些防线大体上上沿着呈楔形的东北西西里岛而建,每条防线渐次减少防御正面,最后汇聚于楔形的底部墨西拿。胡贝要求部队在每条防线都固守一天时间,到了夜间才能放弃阵地撤向下一防线,以免被盟军缠住。这样一来,当德军撤退到墨西拿的时候,他们就能直接在那里登船撤离。

不过胡贝明显高估了此时英美军队的战斗力。

巴顿的部队在胡贝的第一条防线就栽了个大跟头,有着“大红一师”之称的美军第1机械化步兵师和另外2个美军步兵团,在第一道防线上硬是被德国第15装甲掷弹兵师挡住一周之久,到8月初德国第15装甲掷弹兵师主动撤退时,美军第一步兵师已经阵亡了1600余人,40%的士兵失去了战斗力,连追杀德军的力气都没有了。

艾森豪威尔的代表卢卡斯少将曾说,这绝对是“自一战以来美军经历过的最惨烈的一次战斗”。

连大名鼎鼎的巴顿都在胡贝的防御之下撞得头破血流,其他盟军部队就更不用说了,胡贝由此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4、两位上校的贡献

就在岛上的战斗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凯塞林和胡贝也在另一个战场上奋斗着。

凯塞林和胡贝都知道,德军从西西里岛撤退的唯一通道就是走水路,因此凯塞林调来了两位极为能干的军官,一位是墨西拿海峡指挥官贝德上校,一位是海峡水上运输部队指挥官利本施泰因上校。

这两位上校就是本次撤退行动的主要负责人,在西西里撤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是贝德上校。

在当时,胡贝交给贝德的首要任务是防止盟军空袭部队集结地和海上运输线,为此赋予他一切必要的权力,帮助他重组和加强岸防炮兵与高射炮部队。

而在得到胡贝的授权以后,贝德立即将自己手里的资源动员起来,一口气在墨西拿部署了150门既可防空、又能遏制盟军舰载炮的大口径火炮,同时在意大利本土和墨西拿两地都部署了大量高射炮,用以防备盟军的空中袭击。

除此以外,贝德的任务还包括为部队提供各种工具和给养,在此方面其工作也同样高效出色,他甚至还在本土一侧准备了充足的食物、白兰地和香烟,让每一个从西西里撤下来的德国士兵都能得到一点食物上的慰藉。

之后便是利本施泰因上校。

利本施泰因上校的任务是:通过海运将在西西里岛上的德意军队运回意大利本土。为此。他对德军手中拥有的船只进行整合,组织了一支效率极高的运输船队,将每日渡运人员、补给和装备的能力提高了整整10倍。

此外,他还把主要路线从3条增加到5条,不管是从墨西拿这边,还是从意大利本土那边,都各有12个渡运点,每个渡运点都布置着高效率的装卸设施,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在完成这一切以后,利本施泰因骄傲地宣布:“他能在20分钟里把12辆大卡车装载的物资全部运送上船。能做到每24小时撤出12500人,并且运出所有装备。”

据说,撤退正式开始后曾有一天装卸码头出现了难得的清净,利本施泰因还对胡贝开玩笑地抱怨说:“您没交给我足够多的部队和物资让我的系统充分发挥威力!”

得益于两位上校的贡献,胡贝总算能把他的部队撤出西西里岛了。

5、逃出生天

8月2日,虽然希特勒曾命令胡贝不要向前线部队透露作战行动,以免动摇军心。不过胡贝太清楚自己手下的官兵在想什么了,他们害怕的不是撤退,而是被盟军像斯大林格勒和突尼斯那样围歼,于是他自作主张地把撤退计划和相关准备通告了部队。

果然,本来担心自己会被盟军围歼而士气低迷的德国官兵们,在听到胡贝的撤退计划以后,当即认识到自己还有一条生路,各个奋勇作战、顽强抵抗,一直坚守到最后一个德国士兵撤出西西里岛。

8月11日晚上,见时机已经成熟,胡贝下令全军开始撤退,各阶段防线上的德军开始交替掩护后撤,有序地在墨西拿港口登上船只返回意大利本土。

到8月16日清晨时,除最后一道防线上的后卫部队以外,西西里岛上所有德意部队连同装备和重武器都渡过了海峡。

8月17日清晨6点35分,胡贝随最后一支部队离开了墨西拿,抵达意大利本土以后,他向凯塞林发去一封电报:“撤退已全面完成。”

至此,胡贝成功地将西西里岛上的4万德军和7万意大利军队带回了意大利本土,还带回来了1万辆各型车辆、47辆坦克、200门大炮、1000吨弹药、1000吨汽油,以及1.5万吨以上的各种装备。

不久以后,英美就会意识到他们让胡贝把这么多部队、装备安全撤回意大利本土是一个多么错误的决定。

1944年初,当挺进到意大利本土的盟军在卡西诺地区遭遇德军阻击、并陷入苦战时,他们的对手正是胡贝当初从西西里岛上撤下来的德国部队。

正是由于意大利战场始终未能取得决定性进展,英美便只能考虑从西欧攻进德国本土,这才有了后来的诺曼底登陆。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高仙芝阿拉伯之战的前后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战争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高仙芝阿拉伯之战的事件的前后经过也都非常感兴趣的,很想知道这场战役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想知道这个高仙芝阿拉伯之战为什么会战败,其实战场的结果就反应了相关将领的人品素养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看看这个高仙芝阿拉伯之战的前后经过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高仙芝阿拉伯之战就是大家常说的恒罗

  • 巨鹿之战项羽坑杀多少秦军,攻灭秦朝却迎来另一个乱世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战争

    巨鹿之战中,以项羽为首的联军击败了秦军主力,从而获得这场战事的胜利,也就此宣告秦朝走向灭亡已无法避免。当时秦军在兵力上占据绝对的优势,而项羽并没有惧怕,他采取破釜沉舟之势,对秦军发起猛攻,完成了一场举世震惊的逆袭之战。在这场战役中项羽坑杀了不少秦军,具体数字一般被认为在二十万左右。不过项羽可能没想到

  • 拼刺刀都退子弹是真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战争

    其实拼刺刀敌方配合这纯粹就是电视剧杜撰出来的,真打仗的时候,讲的是能开枪就开枪,谁没事有子弹还傻乎乎的跟你拼刺刀啊,更不会把子弹退出来浪费掉。估计神剧看多了才会又这种误导,这边士兵站起来端着刺刀要冲锋,对面鬼子嗷一嗓子“退子弹”,然后双方对着冲锋,这鬼子不是缺心眼么?明明一次

  • 部队打散了指挥权落在谁手上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战争

    假设一场战争打着打着部队全散了,人员逐渐收拢过程中出现以下人员,指挥权在谁呢:少将军医、一级军士长、中尉排长、中校研究员、战斗班班长、白帽子纠察。这个问题颇有意思,军衔高但不具备指挥能力的,以及军衔低却负担战斗职责的,在军队被打散的前提下谁来指挥军队。实际上,问题并不复杂,因为现代军队之所以编排出严

  • 蒙古是怎么打败撒马尔罕的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战争

    蒙古军队是通过了采用多路进攻,最终围困的战术击败撒马尔罕的。撒马尔罕是花剌子模诸州当中最大、最肥沃的地区,城高池深,有着非常坚固的设防。在摩柯末将其定位新都之后更是加强了防御措施。在得知蒙古开始西征之后,又再一次的设置了多条外垒防线,还在城墙的外围构筑了若干斜坡,在城壕中注满水,让撒马尔罕更加坚不可

  • 美国推翻了萨达姆后为何还赖在伊拉克不撤军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战争

    当初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时候,小布什编了个谎言,说是伊拉克拥有者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过从2003年一直到现在,美国人即便是在伊拉克掘地三尺也没能找出这个所谓的大杀伤武器,这么多年来一无所获。在奥巴马上台之后对战略进行了调整,撤出了在伊拉克的大部分美军,只留下了不到一万人的美军还驻扎在伊拉克。尽管如此

  • 唐朝和阿拉伯7次战争详细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唐朝和阿拉伯之间战争的事情,其实就是以前的大食,唐朝在历史上和这个阿拉伯帝国之间前后是有7次战争的,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7次战争到底具体的情况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的你可以跟谁小编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1、开元叁年阿拉伯帝国和唐朝就有了第一次冲突,根据《新唐书》记载:

  • 揭秘冲绳美军对日本女性实施性暴力事件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战争

    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是不允许拥有自己军队的,至此以后,日本的军事体系就成了美军的傀儡。日本的军队都是自卫队,而且在重要的港口需要由美国军队进行把守,这也是为了对日本军国主义时期暴行的一种限制和惩罚。冲绳岛也是太平洋战争期间一个非常重要的据点,即便是现在也是驻日美军主力所在地。不过战败的日本,苦

  • 太平洋战争日军有多惨,一共伤亡多少人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战争

    太平洋战争一共持续了将近四年时间,最后美国对日本本土投下两颗原子弹,随后日本提出投降。这场战争涉及人数超过十五亿人,参战兵力在六千万人以上,其中日军死亡人数超过150万人,而同盟国死亡人数在69万左右。不过对于日方公布的伤亡人数,实际上是有些争议的,因为真正的数字可能会更多。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付出了

  • 隋炀帝几次征讨高句丽?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战争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隋炀帝分了几次征讨这个高句丽,还有就是这几次征讨这个高句丽的详细过程,其实各个方面的资料还是很多很多的,小编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1、隋炀帝几次征讨高句丽隋炀帝前后一共是3次征讨了这个高句丽。2、隋炀帝征讨高句丽详细介绍2.1、隋炀帝先后三次讨伐高句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