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阿富汗战争怎么把苏联拖垮的

阿富汗战争怎么把苏联拖垮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751 更新时间:2024/2/22 21:35:03

1973年,苏联对比较激进的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提供了支持,导致阿富汗的经济依赖于苏联。历届来的阿富汗政府都想要试图进行改革,但是最终都失败了。1978年阿富汗共国成立,阿富汗的人民民主党突然政变,建立了全新的政府,并由塔拉基出任新任的国家元首。但在1979年,塔拉基被其副手,时任部长会议主席的阿明取代。阿明在苏联和美国两大势力中左右摇摆,并最终投了美方。

同年12月17日,苏联扶持了另外一名左翼分子卡尔迈勒在政变中上台。当卡尔迈勒的推行的俄国化政策遭到国内的武装反抗时,他要求并接受了苏联的武装援助,对反对派进行镇压。

苏军武装进入阿富汗,从而引起了阿富汗战争的全面爆发。可是也正是这十年的阿富汗战争,才使得苏联在之后的大国竞争中处于了“劣势”。

那苏联为什么会发动苏阿战争?这座“帝国的坟场”又是怎样将苏联拖垮的呢?

为什么苏联会在这个时间选择入侵。让我们看看最关注阿富汗局势的几个国家当时的情况。

首先是美国。1979年底伊朗发生了伊斯兰革命,过激的革命学生劫持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的几十名员,这就是“伊朗人质劫持事件”。美国不得不将所有的精力集中在此事件之上,因为事关几十名美国外交人员的生命安危。

对于美国而言,其它事情都得暂时得放一放,所以就根本没有力去管。距离阿富汗近在咫尺的伊朗自不必再说,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浪潮已经席卷全国。在推翻了前任国的统治后。国内的各种势力错综复杂,处于动乱之中,也顾不上阿富汗。另外一个国家巴基斯坦,在1971年印巴第三次战争之后,整个国家可以说是被印度肢解,印巴冲突在这个时间点仍然是处在一个高潮期。因此不仅是巴基斯坦,连印度也没有精力去关注阿富汗问题。

尽管1980年联合国通过了《外国军队无条件撤出阿富汗》的决议,但是此时的苏联已经不顾联合国的反对,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也不愿放弃这个难得的时机。按照他们的计划,一个月内全面占领阿富汗,在既成事实之后再腾出手来应付联合国的反对完全来得及。

正是在这样的“天时”之下,苏联才果断的决定出兵。那么苏联又为什么执意要将阿富汗掌握在自己手中呢?

阿富汗,是一个位于亚洲中西部的内陆国家。该国北邻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西接伊朗,南部和东部连巴基斯坦,东北部凸出的狭长地带与中国接壤。别看它国土有五分之四为贫瘠的山地和高原,年又干旱少雨,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之一。但它可是沟通中西方的重要通道。

而苏联这边继承并扩大了沙俄的广阔土地,成为占地2200万平方公里的庞然大物。尽管土地面积如此广大,苏联还是面临着和沙俄同样的一个问题。

那就是出海口问题,在苏联的本土没有一处完整的出海口,要想实现全球策略,第一步就是要将势力辐射到广阔的海洋上。苏联北部就是一片冰雪覆盖的北冰洋,几乎是完全没有任的用处。向东扩则就要面对已经崛起的中国,难度确实太大。那就只有向南了,这也是自沙俄一脉相承的扩张战略,彼得大帝就曾在遗嘱中强调:“永远不要停止向南的脚步,向南,向南”。

阿富汗虽然自然资源贫乏,经济落后,但是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它位于中亚,是连接西亚和中亚的核心地带。控四方之咽喉,据八面之要塞这样的称赞也毫不为过。只要能把阿富汗据为己有,那么便等于掌握了向周边其它板块拓展的能力,对其它地缘势力形成威胁。

所以不仅是苏联,包括英国,美国等势力都一直觊觎这这块土地。控制了阿富汗,苏联就能牢牢掌握中亚和西亚的腹地,将属于西方阵营的伊朗和巴基斯坦隔开,减轻了本国南部的压力。同时也将势力向南扩张,更靠近苏联梦寐以求的印度洋出海口。

在一次次的扶植亲苏势力统治阿富汗未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后,又恰逢对阿富汗问题最为关注的美国,伊朗,巴基斯坦都无暇顾及的时刻。以帮助阿富汗政府镇压叛乱为名义,苏联开始了对阿富汗的入侵。

1979年12月,苏联派遣部队突袭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苏军以200人攻打下了阿明的王宫,击毙了时任阿富汗国家元首的阿明,并迅速瓦解了周边阿富汗军队的抵抗。从24日调动部队,到27日苏军就已经占领了阿富汗境内包括首都喀布尔在内的几乎所有战略要地。次年的1月份,苏军就控制了阿富汗大部分的领土,包括阿富汗和伊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的要地。阿明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大部分缴械投降并归顺了由苏联扶持的新政府。

但是,随后事态的却没有向着苏联打算的那样发展。阿富汗各地组织起了反政府武装,依托境内复杂的地理环境,开展山地战,游击战,进行了坚决的抵抗。由于阿富汗境内大部分领土被山地和高原覆盖,导致强大的苏军的摩托化部队难以发挥其优势,战争被迫转入“僵持”。

原本预计在一个月内结束战斗的苏联不甘心失败,多次组织了对藏身在山地之中的武装力量的扫荡。但是在复杂的山地作战中,苏军丧失了火力、机动等各方面的优势,被熟悉地形的游击队牵着鼻子走损失惨重。

但是只靠这些还不能彻底逼退苏联,毕竟苏联是当时全球数一数二的超级大国,阿富汗的残余抵抗势力实在是微不足道。如果没有外来因素的影响,苏联最终取得全面的胜利是肯定的,虽然可能花费的时间要多一些。

纵观世界历史,没有任何一场战争是单纯的两个国家之间的问题,苏联和阿富汗的战争也是同样如此。在有能力影响世界格局的国家中,美国和阿富汗的周边国家此时也反应过来,都不愿意看到苏联轻易的掌控整个阿富汗。

美国虽然地处北美,远离中亚。但是作为世界头号强国,太平洋舰队长期在印度洋及波斯湾地区游弋,更是扶植了伊朗,印度等国家作为在亚洲抗衡苏联的桥头堡。尽管此时的美国无法通过军事行动的方式来干涉,但是通过其它的形势仍然能影响到阿富汗的局势。

于是美国以及其他国家为阿富汗提供了大量的援助,资金和武器装备源源不断的流入阿富汗,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最终落到和苏军直接对抗的阿富汗抵抗势力手中。阿富汗周围的伊斯兰势力也不甘坐视同根同源的兄弟走向覆灭,也提供了大量的帮助,甚至不少人直接参与了抵抗。

这些努力就如同在天平上加上的一个个砝码,聚集起来即使再小也会对平衡产生影响。虽然阿富汗抵抗势力始终未能彻底击败苏军,解放阿富汗,但是也让苏联方面无法取得完全的胜利。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最终苏联在阿富汗战场苦苦挣扎了10年,国力消耗殆尽,再加上国际舆论的巨大压力,最终选择了撤军。

这场历时10年的战争,不仅给阿富汗人民带来了灾难,苏联方面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苏联前后出动了近150万部队参与阿富汗战争,累计伤亡超过5万人,耗资450亿卢布。阿富汗战争的失败严重的削弱了苏联的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苏联的全球战略,进而影响了整个战略格局。不少人认为,这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场战争给阿富汗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有超过500万阿富汗平民在战争中流离失所,沦为难民,100多万人死在战火之中。

本以为美国“帮助”了阿富汗,也认清了阿富汗的“危机”,然而谁也没想到美国会步苏联的后尘。

2001年10月7日,美国以“清除恐怖主义及基地组织”为借口,成立联军,开始了对阿富汗的武装入侵。这场战争是美国对九一一事件的报复行动,但究其根源性质和当年的苏联入侵如出一辙。

美国凭借这强大的实力称霸全球,才能使他借着反恐名义,迫使中,俄,伊等周边势力不能向阿富汗提供任何形势的援助,在几乎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开了战争。

但是,事实告诉我们,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仍然是落得和当年苏联一样的下场。

2014年12月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是宣布阿富汗战争结束,但是美军并没有完全撤出该地区。直到2020年2月29日,美国与塔利班在卡塔尔多哈签订和平协议,这场持续了18年之久的战争才暂时的结束。奥巴马

阿富汗人民又在战争的深渊中苦苦挣扎了十余年,虽然他们最终逼迫美国不得不接受了战胜失败的事实,但再一次付出了数十万军队及平民的伤亡代价,国家经济再一次的遭受重创。

美国不仅没有达到战争的最终目的,而且付出了2000余人的伤亡,加上超过1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曾在阿富汗工作的前美国海军军官马森认为,阿富汗战争是越战的翻版,英国《金融时报》更是明确指出的指出,“西方在阿富汗已经失败。”

苏联和美国入侵阿富汗的失败,证明了在阿富汗特殊的地理条件下,任何一方势力都很难完全的将阿富汗占为己有。纵然外来势力拥有超强的实力,在阿富汗本土面对阿富汗人民的坚决抵抗时优势并不明显。其它势力的干涉,使得阿富汗本土势力更有能力将一切侵略者拖入持久战的泥潭,深陷其中。

这也就是阿富汗被成为“帝国坟场”的由来,是外来势力在内外交困下形成的格局。不论是谁想在其它势力视而不见的情况下试图控制阿富汗这样一个风暴中心,都是难如登天。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猪湾事件是什么,为什么会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战争

    美国中情局一直都在策划着刺杀古巴的领导人卡斯特罗,结果刺杀了600多次全部都失败了。中情局的行动不仅仅只是暗杀,同时还在组织颠覆卡斯特罗政权的军事行动。而这两次军事行动绝对是中情局的耻辱,不仅让美国政府颜面扫地,同时还让美国政府支付了战争赔款。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起军事行动吧。

  • 为什么很多国家愿意让美国驻军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为何那么多国家愿意让美军驻军在本国这件事,不得不说又到了打脸是的时刻了。美国人的全球部署和军事基地布满全球,与我们相像不同的是,美国这种跑马圈地的做法,不但没有引起各个国家政府的抵制,反倒是在全球范围内还特别的受欢迎。当然也确实有写国家的领土上存在美国驻军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就比如说日本,二战的

  • 翻滚能躲子弹吗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战争

    我们经常在战争电影中看到,士兵通过翻滚或是边跑边打来躲子弹,就会想这种情况在现实当中也是一样的么?事实上在现实当中无法保证百分百躲过子弹,但是可能加大躲子弹的机率。当过兵的朋友们都知道,在日常的训练中都会训练这种战术性的动作,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躲过飞来的子弹或是预防爆炸产生的弹片。二战时普通

  • 抗战时期上海租界是怎样的存在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战争

    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上海的租界跟一个孤岛没什么区别,算是“国中之国”了。租界内车水马龙,吆喝声不断。但是在租借外呢?炮火连天,民不聊生。想要了解上海租界在抗战时期的地位,就要先了解上海租界的由来。所谓租界,只是出租,租用国不享有主权,但是有治外法权和行政管理权。1842年鸦片

  • 联合舰队全军覆没,为何还说山本五十六很厉害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战争

    日本联合舰队是二战时期太平洋战场的主角之一,从最初的志得意满,到最后的匆匆谢幕,都和一个人有关,他就是山本五十六。二战结束已经几十年,很多评价已经盖棺定论。山本五十六成为公认的名将,为日本海军打出了名声,所以说他指挥才能出色。其实从海战指挥能力的角度出发,他并没有人们印象中那么神奇,绝非一个海战天才

  • 诺曼底登陆有多惨烈,平均9秒就有一名士兵倒下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战争

    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十分关键的转折点。这场战役盟军总共投入将近300万的兵力,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登陆作战。当时盟军决定抢滩登陆诺曼底,开辟出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对德国兵力做出了有效的牵制。此后德军被迫两面作战,这无疑是替苏军减轻了不少压力。不过诺曼底登陆过程十分惨烈,各方伤亡都很严

  • 古代士兵冷兵器作战能坚持多久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战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茶余饭后聊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人吹牛说什么自己要在自己放在古代能够大战300回合,什么从白天打到天黑的这种极度不靠谱的话。事实上,不论是打架还是打仗,只要是靠力气来进行战斗的,那都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跟大家好好科普一下。根据在古代从事

  • 郑成功收复台湾,双方各有多少兵力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战争

    收复台湾之战,郑成功是有2.5万兵力,而荷兰军具体人数不详,应该是在1500人左右。从数字来看,感觉郑成功是占据绝对的优势,为何最后用了八个月才将台湾拿下呢?实际上,当时郑成功虽然号称有2.5万人,但经过南京一役,损失还是比较大的,真实的战斗力要打些折扣。而且登岛作战并不容易,整个过程要比我们凭空想

  • 二战末期德国内部为何没有爆发起义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战争

    二战后期德国在军事上节节败退,但是德国国内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起义。德国国内没有发生大规模起义,主要是因为德国人心里明白,如果发动起义推翻希特勒的统治,那么德国仍然难逃战败国的命运。一战的教训让德国人不愿意再去发动起义,在一战后期,德国人民推翻了德皇的统治,胁迫政府向协约国投降。结果德国丢失了大量的土

  • 古代手握重兵的边关大将为何很少有造反的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战争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往往守卫国家边疆的将军都是手握重兵的,完全是有着足够兵力造反的。但是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很少有镇守边疆的将领会造反的,那么这是为何呢?事实上,造反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而且高的离谱。对于起兵造反的边陲大将,那么他得具备五个条件,而全具备的几乎是没有的。1、不怕家眷被杀造反势必祸及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