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阿曼湾海战经过,阿曼帝国与亚洲本土海权崛起的马斯喀特海战

阿曼湾海战经过,阿曼帝国与亚洲本土海权崛起的马斯喀特海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777 更新时间:2024/1/19 12:31:41

在17世纪中页,原本没什么影响力的阿曼就这么突然间崛起了,成功在两代新旧势力的交替窗口期攀升成为了亚洲水域的本土海权势力。但在有能力击败欧洲对手前,他们的成就与现实地位都很不稳固。直到1652年的马斯喀特海战胜利,才让世人真正开始对这个阿拉伯小国刮目相看。

1、区域差异矛盾

△阿曼的航海传统 可以前追述到青铜明出现

事实上,阿曼原本就有非深厚的航海贸易传统。早在两河文明兴盛的上古时代,诸如马斯喀特这样的重要港口,已成为有大量商人造访的国际化贸易据点。除来自西方的阿拉伯人,由北方南下的波斯人与东方的印度人,也很早就知道该口岸存在。日后的希腊罗马商人和穆斯林征服者,不过是将存在数千年的习俗延续下去。

葡萄牙人在1507年的突然抵达,则预示了近代化世界秩序的悄然开。尽管他们以武力手段摧毁了多座敌对城镇,却又以最快速度予以重建,充当起拱卫波斯湾与联通红海的基地链。

△16-17世纪间 马斯喀特基本都处于葡萄牙控制

当然,任发展轨迹都会同步诞生副产品。马斯喀特贸易的一家独大,间接制造出阿曼境内的区域差异。许多理应挂靠这条供应链的内陆部落,逐渐成为港口经济壮大的意外受害者。每当有强大军力的敌手占据那里,就会对周遭的下口岸形成压制。海运所固有的高效率优势,也让众多货物只需匆匆过境,便能绕开内陆部族的层层转手。

于是,在日益贫穷的土著领袖们看来,马斯喀特城中的任何外来势力都必须予以拔除。至于他们究竟是信奉天主教的葡萄牙人、恪守什叶派的波斯人或同属逊尼派的奥斯曼土耳其,对自己而言是根本没多大区别。否则就只好仰人鼻息,彼此间还需要为争夺经济领域的残羹剩渣而缠斗不休。

△率领内陆部落展开反击的 纳赛尔-本-穆萨德

公元1630年,著名的纳赛尔-本-穆萨德在内战中脱颖而出,建立起阿曼历史上的雅鲁巴朝。为平息各部族间的长期纠纷,转而将矛头直指海岸边的马斯喀特。哪怕三年后的首次强攻遭遇挫败,也可以继续对周遭的小型据点进行缓慢蚕食。通过连绵不绝的偷袭、骚扰与包围,终于将沿海的波斯堡垒和大部分葡占城镇都收归己有。

到了1649年,本-赛义夫在纳赛尔病死后继承大位,继续对困守马斯喀特的葡萄牙人施以武力压制。他一方面用捕获的欧式舰船组织海军部队,又坚持同不断闯入印度洋的荷兰人与英国人搞好关系。最终在1650年的1月28日,困守在堡垒中的守备队向自己投降,从而成功统御了整片海岸。当时,旧的葡萄牙势力已趋于衰退,敌视他们的英荷新来者又根基不够稳固。这就给阿曼人以相当大的操作空间,并顺理成章的走上逆向扩路线。

△17世纪前半段的 阿曼内部势力分布变化

2、来自印度的反击

△阿曼人的不断蚕食 让沿海的葡萄牙据点全部陷落

面对咄咄逼人的雅鲁巴王朝,远在印度果阿的葡萄牙人决定发起强力反击。由于霍尔木兹已在数十年前为英国-波斯联军攻克,马斯喀特已成为他们在波斯湾一带的最重要基地。倘若彻底予以放弃,那么东非到印度西海岸间的航运就将风险大增。

公元1651年春季,他们开始筹备他们的复仇者部队,并委托安东尼奥-德-索萨担任最高指挥。通过将几条航线上的剩余力量凑集起来,终于在年底组织出约700名步兵、海员和炮手。他们将分别搭乘2艘盖伦大帆船、1艘轻型双杆帆船和17艘中小型桨帆船出征,并携带能用于抢滩登陆的驳船。等到来年3月的航海季开启,便顺着熟悉的轨迹奔赴马斯喀特。

△阿拉伯半岛与印度之间的季风航线

5月7日,远征军在距离目标不远的海岸边遭遇敌情。那是由2艘武装商船和至少12艘中小型舰艇组成的阿曼海军编队。其中除部分小艇外,余下船只居然都是在往年劫掠中捕获的葡萄牙船只。而且在发现处于数量劣势前,都全速朝着安东尼奥的部下们冲来。直到发现对手阵中还有火力强劲的大帆船,才因预感不妙而调头逃往马斯喀特。最后还是由于夜幕的快速降临,才勉为其难的到岸边浅水区停泊。

次日上午,两军间的追击再度来开序幕。由于海面盛行从南方吹来的强风,所以阿曼舰队始终能保持自己不被强敌追上。但当需要绕行进入开口朝北的马斯喀特内港,又不免因动力不足而行动迟缓下来。尤其是2艘完全依赖风帆驱动的武装商船,因体积较为笨重而落在全队的最后面。安东尼奥看准时机,下令阵中的9艘桨帆船加速予以拦截,并继续让其他小艇一同拖拽着盖伦主力舰在后方跟进。终于在海港的入口位置赶上,并以分组包围的方式予以逼停。

△位于马斯喀特内港入口的堡垒

此时,位于海港入口两侧的堡垒开始发炮射击。由于葡萄牙人曾对马斯喀特非常重视,所以花大气力在当地修筑完善的防御设施。任何守军都能通过精准校对,给企图强行闯关的船只造成重创。然而,这次的轰击目标,都是船身非常低矮的轻型桨帆船。她们还和阿曼人操作的2艘大船混杂在一起,使炮手很难在不顾及友军伤亡的情况下从容开火。深谙此道的水兵们也自然是抓紧时间,用各种武器解决掉眼前的阿曼战士。然后利用桨帆船的人力优势,迅速将战利品都拖拽到岸炮射程之外。已经入港的阿曼舰艇也不敢贸然来救,只得在两翼重火力的保护下躲藏起来。

不过,安东尼奥等人都对这样的小成绩不够满意。他们在稍后的会议中做出决定,要在隔天的上午冲进港口,摧毁这支靠抢夺己方船只组成的阿曼舰队。介时,2艘硕大的盖伦帆船将负责吸引堡垒火力,以便让不依赖风力的小型舰艇编队能从容靠近目标。

△葡萄牙与阿曼舰队的追逐轨迹

3、反攻马斯喀特的失败

△逼近马斯喀特内港的2艘盖伦大帆船

1652年5月9日,远征军利用短暂的无风环境,开始按计划靠近马斯喀特内港。其中2艘大帆船由人力划桨的驳船拖拽前进,边上还有中小型桨帆船负责掩护。

但突如其来的东北风,却严重大乱了所有舰艇的行动步伐,让她们提前进入到守军堡垒的射程之内。随即又恢复到风平浪静状态,给阿曼炮手的有效射击提供了诸多便利。大量可怕而异常精准的炮弹,开始不断落到葡萄牙人附近,特别对体积较小的桨帆船队构成巨大威胁。

△孤立无援的大帆船 无法应付2座堡垒的交叉火力

混乱中,许多葡萄牙船长选择调头驶离威胁水域,让2艘大船被孤零零的留在原地挨打。安东尼奥原本还想凭舰炮火力展开对轰,却因目标过于明显而彻底沦为集火对象。更要命的是,那些负责拖拽的小驳船,很难在岸炮的轰击中幸免于难。随着他们的伤亡剧增,旗舰能否安安然离开原地都开始成为问题。无奈之下,只能尽全力调头撤退,并在部分重新折返的桨帆船帮助下才全身而退。

考虑到马斯喀特拥有不少兵力,还完整接收了舰队和两座堡垒,区区700人的远征军似乎已不可能完成占据任务。安东尼奥只能在其他船长的建议下,退而求其次的攻占了迪巴-迪布。那里有阿曼人建造的小型堡垒,却没有支撑大型船队停泊的港口设施。当本-赛义夫派出大批陆军赶来收复失地,葡萄牙人便明智的选择了离开。

△马斯喀特海战的胜利 也成为阿曼帝国的正式触发点

由于在战场海战中的羸弱表现,阿曼人敏锐察觉的葡萄牙老对手的实力不再。本-赛义夫更是在稍后拒绝将马斯喀特租借给英国东印度公司,坚持将这座重要港口保留在自己手中。阿曼舰队也以这里为主要基地,开启新一轮的扩军备战活动,直接将战火反向燃烧到印度与东非海岸。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大卢基战役经过,为何成为教科书式的攻防经典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战争

    自从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大陆就再也没有能够出现能一统大陆的存在,因为在欧洲的东部永远都有一个难以战胜的俄国巨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和苏联爆发了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战争,苏联先败后胜,最后将纳粹德国灭亡。在苏联的卫国战争中,最著名的战役绝对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这场战役被

  • 杜拉欧罗波斯之围,萨珊波斯的崛起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战争

    到了公元3世纪时期,以往强大的罗马帝国开始慢慢衰弱,在各个方向蛮族势力的围攻下表现的非常的疲态。这其中刚刚推翻了东方帕提亚帝国的波斯萨珊王朝,迅速成为了罗马在东方地区的重大隐患,并且屡屡肆虐美索不达米亚与叙利亚边境。于是,毗邻幼发拉底河畔的杜拉欧罗波斯,便在顷刻间成为帝国相争的众矢之的。经过一场堪称

  • 中国在美苏冷战中的作用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从1947年正式开始,一直到1991年苏联的解体而结束,美苏双方这场长达40多年的冷战,最终以苏联的解体而告终。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在这4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扮演者什么角色呢?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美苏冷战的起因美苏冷战可以说是20世纪后期国际关

  • 布伦东克集中营强迫囚犯的目的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二战期间的纳粹德国集中营,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会是如地狱一般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了,但是纳粹德国的集中营可不止这一家。有着西欧“奥斯维辛集中营”之称的比利时布伦东克集中营同样也是一个极度恐怖的存在。布伦东克集中营位于布鲁塞尔以北20公里处,这里本是比利时在一战时期的一个防御工

  • 如果美国在朝鲜战争用核武器,那么结局会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战争

    超限战争期间,自从中国志愿军参战以后,美国在战场上频频被志愿军击溃。当时联军的麦克阿瑟主张对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军事目标实时打击,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动用核武器。这一想法遭到了当时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强烈反对,后来因为这件事更是惹得两人产生严重分歧,搞得杜鲁门是一怒之下将麦克阿瑟给撤职了。所以,杜鲁门为什么

  • 1945年富兰克林号航母受损多严重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航空母舰,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就是一座庞大的海上移动的飞机场。在航空母舰的内部,有着大量提供给战斗机所适用的航空燃料、弹药等一些易燃易爆的东西,可以说就是易爆物品的集中场所。若是航母内部的这些东西被引爆的化,那么正艘战舰就会在一瞬间由内而外的瞬爆,秒变人间地区。而这样可怕的场景就出现在了富兰

  • 关原之战谁赢了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公元1600年9月15日发生在日本战国时期的关原之战,这一战为日本历史上的战乱局势贴上了一张休止符。关原之战是觉得日本未来命运的最重要的一场战役。那么今天小编就来根大家聊一聊日本历史上的关原之战,揭秘这场战役当中的十大谜团。话不多说,一起来看看吧。1、三成旗帜上“大一大万大吉&rdquo

  • 德国二战为什么帮中国,真相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战争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来往,往往都是以利益为核心的,不论是过去,还是今天,又或是明天,一直以来都是国际外交的宗旨。从晚清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一直在对我国提供着一些援助,当时正值列强企图瓜分我们国家,而德国却与我们国家一直有密切的军事武器贸易往来,这背后的原因并无丝毫温情,仅仅是与经济利益挂钩。实际上

  • 德国不打苏联会战败吗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德国在二战中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进攻了苏联,导致两线作战,腹背受敌。而且在闪击了波兰、法国、比利时等国后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都没有解决,反而是将事情压制住。结果在苏德战争爆发后,问题全面爆发,让德国彻底处于被动的状态。随着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落败,德军的侵略主义注定失败。既然进攻苏联对德国

  • 二战苏联怎么报复德国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战争

    1941年到1945年,在广袤的苏联国土上爆发了苏德战争,这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战争,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一部分。为了能够政府俄国,为了所谓的“生存空间”,希特勒集结了有550个师,共计300多万人,对苏联发起了侵略。面对法西斯德国的凶残侵略,苏联军民拼死抵抗,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