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1979年阿富汗为何能打赢苏联,7个维度仔细分析苏联很难赢

1979年阿富汗为何能打赢苏联,7个维度仔细分析苏联很难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325 更新时间:2024/1/23 23:42:37

在1979年阿富汗和苏联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但是当时苏联是有10万大军的,最后苏联还是败了,那么很多人要问了,为什么败了,这其中的核心原因又是什么呢?是阿富汗太强大了,还是说苏联又出现了什么问题,对于这些疑问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的解谜分析看看,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

从阿富汗自身立场上分析:

阿富汗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伊斯兰国家,人口约3000万,主体民族为普什图族,阿富汗的名字在普什图语中的意思就是“普什图人的地方”。

1978年4月,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发动军事政变,夺取政权,成立阿富汗民主共和国。新上台的“人民民主党”总书记塔拉基属于亲苏派,他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开始对该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进行土地改革,推动社会世俗化,镇压宗教势力;剥夺部族上层权力、甚至实施肉体消灭;强行解除普什图族的部族武装(他们有携带武器的传统),允许妇女不戴面纱、接受教育等等。

一系列类似政策引起了阿富汗国民的愤怒,“人民民主党”成为众矢之的。

1979年9月14日,阿富汗强硬派领导人哈菲佐拉·阿明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极端亲苏的塔拉基政权。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担心如果放任阿明执政,会导致阿富汗倒美国,这也是引发苏联入侵行动的主要原因。

可是他没想明白的是,“人民民主党”缺乏”百姓支持,苏军出兵扶持会使阿富汗民众同仇敌忾,将苏军及其扶植的政府视为全民族的敌人。

苏军总参谋长阿赫罗梅耶夫元帅曾对战争失败的原因做过这样的总结:“我们控制了喀布尔和各省中心,但在占领的领土上无法建立政权。我们输掉了争取阿富汗人民的斗争。支持政府的只是人民中的少数。”

从军事上分析:

1、战术篇

阿富汗作为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国内无铁路,水运也不发达。一条全长3000多公里,联结喀布尔、坎大哈、赫拉特、昆都士等交通枢纽,环绕全国的公路,成为了沟通阿富汗各主要城镇的主动脉。苏军入侵后,公路成为了城市赖以生存、苏军维持补给的重要生命线,同时也是苏军地面部队实施地面机动,对游击区发动围剿和扫荡的必经之路。

阿富汗反抗军虽然在实力与装备上处于绝对劣势,但他们凭借着高度的爱国热情,在公路沿线居民的积极支援下,利用各种灵活的方式不断打击和杀伤苏军。

比如在山间公路上埋设土制地雷、开掘深沟、掏挖陷阱、炸毁桥梁、涵洞等方式,阻断公路交通,为苏军的行动制造障碍等。偶尔,反抗军还会利用山区有利地形结合地雷战、伏击战奇袭苏军后勤车队以获取必要的战争物资。

2、地形篇

阿富汗境内多山和沙漠,山地和高原占全境的五分之四。阿东部、东北部、北部和中部山区,地形复杂,公路崎岖。阿富汗的主要公路线上都有一些高山险阻地段,比如喀布尔—萨郎隧道—多席公路上粟布赛拉吉至欣强一段87公里为山路,隧道附近路段海拔3000多米,地形险要,冬季常有雪崩。

再比如,沿着科伊巴巴山和赫里河修筑的喀布尔—赫拉特公路,就属于路面坎坷,通行极为不便的山间公路。

这些山高坡陡,地形险要的路段,大多被反抗军所控制。有时某些路段被破坏,会给苏军的后勤补给造成非常大的破坏。

3、情报篇

由于苏军属于客场作战,阿富汗反抗军得到了基层民众的广泛支持。每当苏军进入山区作战,每一个阿富汗百姓都会为反抗军提供情报。苏军是四面出击四面受敌,阿富汗反抗军却恰恰相反,出击则一呼百应;撤退则隐身于民。

反抗军以小规模、快速袭击为主,积小胜为大胜,极大消耗了苏军的有生力量。

4、武器篇

由于陆军作战效果不理想,苏军开始大量出动米-24“雌鹿”武装直升机与苏-25攻击机对游击区进行反复清缴。在战争前期,这种低空扫荡还是比较有效的,可是随着美军最新研发的FIM-92毒刺防空导弹大量装备阿富汗反抗军,苏联航空兵的损失开始陡然上升。

有个别胆子大的游击队员,敢于在喀布尔苏空军基地附近,用毒刺导弹伏击来回起降的苏军运输机。(“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属于一种跨时代武器,它不但轻便灵活,还拥有一颗功能强大的第二代却锥形扫描红外自动导引弹头,可以提供全方位探测和自导引能力,具有“射后不管”的超级能力。在苏阿战争时期,毒刺导弹对苏军低空战机的威胁非常大。)

5、舆论篇

随着毒刺导弹的威胁越来越大,苏军进行可视距离的精确空中打击越发困难。在易受攻击的路段上,苏军只能每隔一段距离就修建一个用以屯兵的小型碉堡,四周布设雷场。

白天,在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苏军的坦克与步兵战车在危险路段进行不间断巡逻侦查。这些易于被反抗军利用的伏击路段,被指定为“自由射击区”,任进入视线的活动物体都会遭到射击与轰炸。只要苏军在路边遭遇伤亡,就会将附近村落夷为平地,将百姓赶离公路。

为了打击苏联的国际声誉,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大量西方战地记者,通过“杜朗特线”(巴基斯坦与阿富汗的长达2450公里边境线),秘密潜入了苏阿战场。在阿富汗反抗军的协助下,他们不断利用字、图片、影像等各种资料,揭露苏军在战场上使用违禁武器、误伤贫民等等种种暴行。

80年中期,西方报纸上刊登的全部都是攻击苏联的文章。国际舆论完全倒向了阿富汗反抗军,苏联在道义上陷入彻底孤立。

6、经济篇(重点)

石油被誉为工业的血液、黑色的黄金,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截止上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跃居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石油换取的巨额外汇,为苏联人民换来了粮食、谷物以及各种轻工业产品。到了70年代末,苏联有一半的外汇收入需要依靠石油出口。石油出口为苏联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同时也成为了苏联的死穴。

苏阿战争时期,苏联为了维持战争的巨大消耗,将石油日产量提高了2倍以上。石油出口一度占到了苏联外汇总收入的54.4%。

1981年罗纳德·里根入主白宫后,他利用中东各大产油国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的不满情绪,鼓动美国石油公司联手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对苏联进行石油贸易战。

1985年8月,在美国政府的撮合下,沙特阿拉伯断然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一场针对苏联的阴谋开始了。沙特阿拉伯在短时间内就将自身石油产量提高两倍多,石油出口从每日不足200万桶猛增到每日约900万桶,OPEC其他成员国也随之增产。

美国为配合“逆向石油冲击”,主动削减战略石油储备,压缩国内石油需求(将日进口石油减至14.5万桶)。作为美国的小跟班,西欧与日本也行动起来,一起抛售战略石油储备,猛砸油价。

巨量的石油涌入国际市场,导致油价暴跌。石油价格从每桶30美元,一下跌破了每桶10美元大关。

低油价给苏联带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国内的生活水平开始直线下降。因为缺少外汇,粮食、牛奶、肉类、蛋类、糖类严重短缺,苏联人经常排两三个小时的队都买不到所需商品。

民众怨声载道,国家濒临破产,吃不上饭的民众与蠢蠢欲动的野心家们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庞大的战争开支成为了苏联背不动的大山。最困难时,连前线战士的军饷,苏联政府都无力支付。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苏联的政治经济逐渐陷入动荡,从阿富汗体面的撤军成为了他唯一的选择。虽然戈尔巴乔夫不愿让世人认为苏联是被人赶出阿富汗的,但越来越严峻的经济压力与无休无止的治安战,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让苏军从阿富汗战场脱身。1989年2月15日,最后一批苏军坦克缓缓驶过苏阿边境。驻阿苏军司令格罗莫夫中将悲痛的说:我是最后一名撤出阿富汗国土的苏联军人,在我的身后再也找不到一名苏军士兵了。(他哪里知道两年以后,苏联就解体了。)

出兵阿富汗给苏联造成了空前灾难,在这场持续10年的战争中,苏联总计派出了90万军人,付出了死亡1.5万人、受伤6万人、失踪311人的沉重代价。每年50多亿美元的巨额军费开支,更成为了苏联不停“流血的伤口”。

除了上述损失以外,入侵阿富汗还让苏联在国际上陷入孤立,从而被美国抓住机会,联合中东各国,利用石油贸易战,最终促成其走向解体。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B2轰炸机为何超越不了,是外星科技吗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在这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外星人呢?若是有,那么谁又是外星人呢?这些外星人呢又在哪里呢?根据目前人类科技能够到达和观测到的月球或是火星来推测,存在外星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那么美国研发的B-2轰炸机为何会让人联想到外星人的技术呢?是与美国技术"科幻"有关还是与外星人的传说有关?当然了,宇宙之大,谁也没法说,

  • 战争中误杀队友会被判刑吗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战争

    战场上误伤或者误杀战友的事情很常见,越是激烈的战斗越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对于如何处理误伤队友的士兵,一般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判断其是否是故意射伤。部队里面人和人之间也是存在矛盾的,不排除利用战场环境,故意射击某个和自己关系紧张的战友或者长官。如果涉嫌故意伤害战友,会被送往军事法庭。如果不是故意伤害

  • 二战中国德系装备真的先进吗,与真正德国军队相比是一样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战争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中德军事合作的蜜月期,国民政府曾先后从纳粹德国进口了不少的武器装备,并且在德国军事顾问团的规划下为其中央军为主的精锐部队进行整编和换装。这就是抗战时期国军方面赫赫有名的德械师。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购买的德国装备在当时来说算是先进的装备吗?与真正的德国军队有区别吗?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

  • 西班牙内战最后一战马德里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战争

    马德里战役的结束就意味着西班牙的内战也结束了,使得弗朗哥彻底成为了西班牙的独裁者,并统治了西班牙37年。另外马德里战役还是让西班牙始终都置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外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直接带来了短命的莫洛托夫——李本特洛普密约,也可称之为和平密约,使得德国与苏联建立了边界互不侵犯的关系。1、西班牙国王被

  • 历史上五次中东战争为什么都是阿拉伯输了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这个中东战争,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当时的战争可是非常的残忍,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等周围阿拉伯国家所进行的5次大规模战争。不得不说,这个战争所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然而战争的最后都是阿拉伯输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阿拉伯国家始终没有解决为什么打仗的问题,仇恨以色列最初只是因为一

  • 二战德国是怎么在一周内击垮波兰陆军的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战争

    上个世纪30年代末期,纳粹德国相继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之后,欧洲就弥漫了一层恐惧的阴云。而在这种局势下,有一个国家有绝对充分的理由相信德国很可能入侵,这个国家肯定就是波兰了。波兰这个国家夹在德国与苏联的这两个强大邻国的中间,长期将这两个国家视作假想的敌人,并以此来确定自己的军事以及外交方针。波

  • 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型号变迁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Ju-87俯冲轰炸机,相信很多朋友们都不会陌生了,这是二战期间德国空军框饭使用的一种俯冲轰炸机,一般统称为“斯图卡”,也被称之为“尖叫死神”。这款轰炸机的机体结构非常的强大,再加上精准的投弹能力,极高的换装适配性成为了站

  • 美国特种兵用什么枪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特种兵,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了,这是一种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目的、军事目的以及经济目的而专门组建的,用于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这只部队具有人员精干、编组灵活、机动快速、装备精良、战斗力强大等特点,通常情况下是由最高级别的军事指挥机关直接领导。特种部队用于实战,起始于二战期间。在1939年的波兰战役中,德

  • 宇文泰如何打赢江陵之战,耗时17年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战争

    宇文泰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他早年跟随父亲起义,后拥立元宝炬为帝,建立西魏政权。而宇文泰作为实际掌权人,他在职期间建立府兵制,设八柱国,对外打了大大小小多场战役,例如小关之战、沙苑之战,这些战役都是以弱胜强。最后宇文泰使西魏疆域延伸到四川、湖北,成为当时实力最强大的一方。今天就来讲讲宇文泰的扩张之路,

  • 库尔斯克战役德军如果赢了会有什么后果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战争

    库尔斯克战役是一场非常经典的战役,这场会战是苏联和德国两方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对决。但是最后的胜利是苏联,德军打败。斯大林一度杀进了柏林。但是如果说,这场战役德国战胜的话,那么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库尔斯克战役就算获胜,顶多就像哈尔科夫反击战获胜一样,可以暂时缓解苏德战争德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