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苏德战争初期苏联为何损失惨重

苏德战争初期苏联为何损失惨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669 更新时间:2024/1/20 6:22:14

1941年6月22日的凌晨,纳粹德国对苏联发起了全面入侵。先是对着苏联境内就是一顿狂轰乱炸,紧接着就是几百万的陆军一拥而上,闪电出击,希望用闪击战复刻他们在法国的胜利,宣称在三个月内消灭苏联。虽说这套说辞有着明显的叫嚣意思,可在当时来,苏联的的确确被德国人的三板斧打的是晕头转的,节节败退。

当然了,苏联方面也不是要坐着挨打,他们决定对德国人发动反突击,投入前线三个方面军的全部机动兵力,尽一切可能的要击败德国人。这其实并没有错,因为在当时的苏联红军观念里,防守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防守的,以高度进攻精神训练教导出来的苏联红军怎么能防守呢?我们必须进攻啊!必须用凶猛的进攻打退德军啊!不然苏联红军的脸往哪放啊!

于是乎,苏联的国防人民委员会脑袋一热,在6月22日下达了一个“国防人民委员会第三号令”,要求苏联前线部队竭尽全力的投入反突击,不惜一切代价的击垮德国人,并且要求部队能够反攻进德国境内。

巴拉巴拉一大堆废话,主旨就一个,要前线各部队疯狂地展开反突击,务必要击垮德国人……

得说,这命令就是异想天开,现在前线的苏联红军能守住自己的战线就不错了,还反击?往哪反击?往地狱里?这不是开玩笑吗?要知道,苏联红军这时候的情况可谈不上多好,前线三个方面军现在可是在苦苦支撑中,好吧,都谈不上苦苦支撑了,让我们说的真实一点吧,苏联红军目前正被被德国人按在地上往死里锤呢。

兵力最为薄弱的西北方面军目前正在退却,他们的计划很明确,直接退守到里加筑垒地域,打算去死守里加防线来阻止德国人的攻势。而倒霉的西方面军目前都不用等命令了,因为他们在司令官巴甫洛夫大将的命令下,在战争刚开始就冲进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了,现在已经快被敌人合围了。

情况稍好的是西南方面军,目前他们还牢牢守住了自己的防线,可情况也是一样糟糕,西南方面军的第5集团军和第6集团军已经先后投入了战斗,目前能守住防线不丢失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

那么下发下来的命令是怎么样的呢?全面反击,要求他们向敌人纵深方向推进,在这份命令中提到了这样一句话:“在从波罗的海直至与匈牙利接壤的国境线上,我允许越过国境线以及不受国境线限制的行动。”好嘛,这根本就是让苏联红军来一次全线反击,还得一口气击败德国几百万军队?说得好听一点,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这叫过分乐观,说得难听一点,这根本就是不知所谓!

但是没有办法,命令就是命令,必须得执行这个命令,如果不执行的话,你看看西南方面军的军事委员会委员瓦舒金就知道了,普尔卡耶夫就是提了一下目前的困难,并表示发动反击是不可行的,结果就遭到了瓦舒金的嘲热讽。瓦舒金宣称普尔卡耶夫没考虑过精神因素,认为对方是不加抵抗的坐视德军进入苏联腹地,还给普尔卡耶夫扣上了一顶名为“惊慌失措”的帽子。

在苏联被说成“惊慌失措”可是重罪,弄不好就得去卢比扬卡包吃包住,搞不好还得品味一颗7.62花生米……不用说了,只能发动反击了,就算不为了去卢比扬卡包吃包住,也得让部队发动反击了。

可说是反突击,其实这种反突击的效果几乎等于没有,因为苏联红军其实别说部队大多都是简编师,运气好的师可能有8000人,运气不好的师可能只有4000至6000人,在兵力上就不如德军那样强大,就连部队的装备其实都远远不如德军。

别看苏联在纸面上有超过两万辆坦克,可这些坦克大多都比较陈旧,属于需要更换的老旧坦克了,这些坦克大多数都有比较严重的机械故障问题,想要把这些坦克开出去可不容易。

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得不谈一谈苏联红军当时的后勤管理制度,这个制度如形容呢?就俩字——拉胯,还是胯骨都快拉没的那种。苏联红军当时采取的是一套非繁琐的后勤管理制度,在和平时期各部队的物资大多锁进了仓库之中,在理论上各部队可以快速取出物资,可在实际上这需要一套非常繁琐复杂的手续。

这套手续有多复杂呢?你需要跑好几个部门,比如说军区司令部、军事委员会等等,有时你还得要一份来自国防人民委员会的签字,手续之繁琐前所未有。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在紧急状况下你根本拿不到你所需要的物资,因为那些仓库管理人员根本不会放出物资给你。曾指挥第九机械化军的罗科索夫斯基将军对此颇有发言权,在战争爆发的第一天,罗科索夫斯基将军就面临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机械化军缺乏油料和弹药,运输士兵的车辆大多也没有,这些东西全都被屯在了仓库里。

如果罗科索夫斯基想用正常渠道获得物资那肯定是没戏了,因此他不得不带上自己的警卫连去砸开仓库,并给仓库管理人员留下了一欠条。

这种做法有不小的风险,因为你可能会被仓库管理人员秋后算账,或者干脆打了一个小报告,说你私自提走了仓库中的物资,到时候你可能就要迎来一群身穿黑风衣,头蓝帽子的内务部人员请你去卢比扬卡喝茶了。

因此,在战争爆发初期并不是所有苏联将军都有这样的勇气,在战争爆发之初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物资,部队手头的作战物资仅仅只够三天之用,运气好的也不过一周的量,靠这点物资要发动反击?

早点睡吧,斯大林同志,梦里啥都有……

而且这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苏军的反击是要求投入三个方面军的全部机械化军,可是这些机械化军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和上面比没好到哪去,缺弹药,缺油料,很多坦克又都是老旧坦克,这些坦克性能已经落后,平时又缺乏保养。

苏联当时对于坦克的保养工作只能用差劲来形容,大量本该退役的老旧坦克被装备到了新组建的机械化军里,原因是新式坦克十分紧缺,故此只能使用这些老旧坦克。可偏偏这些坦克,比如说BT-5快速坦克和T-26轻型坦克,那已经是连备用零件都不多了,靠这样的坦克去发动反击?很让人怀疑他们能推进多远啊。

以第八机械化军为例,这个机械化军本该和友邻部队一起投入反击,然而现实情况是友邻部队一个都没到,第八机械化军只能独立发动反击。而且他们的油料补给没到位,根本不可能投入部队进行反击。

按理第八机械化军应该等到6月25日补给送达后再投入反击,但在军事委员会委员瓦舒金的干预下,该部队只能独立投入反击作战,而且还是先投入一个快速纵队先行反击,剩下的坦克等到油料到了再投入反击。

换句话说,当时苏联所谓的全线反击,本质上就不存在,那条命令也是忽视真实情况的命令。但前线各方面军有什么办法呢?他们只能按照命令去发动这种毫无价值,近乎送死的反突击命令。至于结果嘛,可想而知,各部队都会伤亡惨重的,没有任何回旋地的大失败等待着他们,而这就是苏联在战争初期全线反击的全部结果了。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诺曼底战役盟军是怎么打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战争

    1943年5月,盟军在华盛顿会议上决定在1944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准备与苏联一起从东西两个方面一起夹击德国,盟军的部队在欧洲大陆的西海岸进行登录。根据多年的登录作战经验,其登录的地点需要符合一下几种要求:首先就是需要在英国战斗机的打击半径之内,要在第一时间夺取制空权;其次就是要距离英国海岸近,方

  • 波兰北京行动是怎么回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战争

    1939年,欧洲的政治局势风云巨变,以纳粹德国为首对波兰是磨刀霍霍。随着德国与波兰关系的不断恶化,战争可谓是一触即发。波兰人很慌,明明再1935年的时候还在与纳粹德国开开心心的瓜分捷克斯洛伐克,怎么现在轮到自己被瓜分了呢?英法两位大佬呢?怎么也不扛着点?1934年德波签署的互不侵犯条约,怎么现在就成

  • 二战德国与日本哪个更强大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战争

    德国的军队明显比日本的军队要强悍得多,这是因为德国的工业基础远远超过日本,德国是一个老牌工业强国,而日本是一个爆发户,二者不可同日而语。通常认为国军精锐部队可以用8:1的比例败日军正规军;美军对日军的伤亡比例为1:20,对德军为1:7,由此可知德军大约比日本强大三倍以上,比中国军队强大24倍以上。中

  • 西征军中的阿古柏佣兵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战争

    对于晚晴时期左宗棠带领西征军征战新疆的这段历史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相信有人会听说过在西征军中有一股靠左阿古柏拥兵军队。据说阿古柏拥兵号称有着百万之众,而且还有英国人和俄国人的支持,武器装备先进优良,但这次左宗棠却只带了数万阿古柏拥兵。而事实上,阿古柏拥兵并没有上百万,因为那个时候整个新疆也就400万

  • 金国骑兵与蒙古骑兵差距在哪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战争

    金国骑兵与蒙古骑兵之间的差距主要还是出在马源上。东北的马能承载组合出人马双层甚至达到三层的铁甲重骑。当金国丢失了东北马场之后,就失去了优质战马的来源,无法组合出类似铁浮屠的重骑兵,只能组合出人马单层护甲的具装骑兵或是人有着铁架,马没有护甲的轻骑兵或轻装皮甲的弓骑兵。在平原战场遭遇战,蒙古的铁骑完全可

  • 二战东线到底有多可怕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战争

    大家试想一下,当你所在的学校当中有着500名男生,在经历了一场战争之后,活下来的仅仅9个,而且在这9个人当中,只有1个是完好无损,其余的都成为了残疾。当你回想起这些同学的时候,这一代人,他们大部分获取都已经成为了无名烈士,至今可能还躺在某个冰冷的荒野当中。而这样的场景,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东线战

  • 纳粹德国为什么不打瑞士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战争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朋友们都清楚,瑞士在这场战争中是个非常特别的存在,因为在希特勒控制了大部分欧洲之后,整个瑞士都被轴心国所包围了。那么问题就来,为何这样的情况希特勒还是没有进攻瑞士呢?事实上并不是没有准备进攻瑞士,而是进攻瑞士的“圣诞树计划”最后不了了之了。其实归根究底其原

  • 高升号事件引发了什么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高升号事件”,相信大家多少都有听说过,这是晚清时期中日甲午战争的导火索。在这次事件中,日本主动出击,击沉了中国运兵船。本来是日本的错,后来国际社会单方面支持日本。为什么呢?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表面的,一个是深层的。1894年7月25日,中国派出北洋海军“定远

  • 三八大盖有效射程是多少米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战争

    其实对于枪支,光看最大射程是没有什么太大意义的,如果要说三八大盖的射程,最远能打3公里。但是人的肉眼所能瞄准的距离撑死也就400米的样子。而且通常情况双方交战的距离最远也就200米左右,而且只要距离超过了400米,就完全可以说没有精度啥事了。决定枪支射程的无非就是枪管的长度以及弹容量,所以这也就是为

  • 甲午战争失败光绪要负多大责任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战争

    甲午战争的失败,光绪的绝对要负主要责任,不单单只是领导的责任。年轻的小皇帝在自己老是的撺掇下想着拿下小日本来树立自己的权威,想要借此彻底掌握权利,这简直就是拿军国大事当儿戏。在没有做好充分的调研和准备之前,完全不顾及李鸿章的竭力反对,断然向日本开战。在战斗当中也是乱七八糟的,完全不讲究兵法,一味的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