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德军撤出高加索地区是为何,为何体现出了曼施坦因的聪明之处

德军撤出高加索地区是为何,为何体现出了曼施坦因的聪明之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993 更新时间:2024/1/17 16:49:09

当曼施坦因朱可夫都把目光放在斯大林格勒的围攻上时,苏联当时其实是有机会切断德国A集团军群的退路的,即使让德军占领了油田之后在夺回来。其实德军开始从高加索撤退时,是已经占领了梅科普油田的,而且一些油井甚至都开始产油了。那么到底是为促使德军在第一时间撤退了呢,还是因为担心后方道路被切断吗?

我们不难发现,在1943年新年的第一天,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已经从特雷克和北高加索撤退,但他们的撤退是有预谋的,经过了三天的时间,苏军才发现情况不对,开始追击。这不能完全归咎于苏联军队反应迟钝。有些是因为指挥,有些是受高加索地理条件的影响。当时德军提前组建了1.5万人的资源旅,德军把最好的山地旅派往高加索。由于事先有预谋的撤退,所以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苏军根本来不及反应,等他们反应过来想到追击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当然,在这次提前准备好的撤退行动中,曼帅的第4装甲集团军以及霍利特战斗群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果没有他们阻止几个苏联集团军群的进攻,45万德军将很难返回罗斯托夫。若是曼施坦因在斯大林格勒再耽搁个一天半载的话,苏联军队就很有可能切断德军的通道。所以说曼施坦因聪明睿智,恐怕及时退出救援行动,才是最直接的体现。

在组建顿河集团军的时候,曼帅能指挥的装甲部队仅仅第4装甲集团军群以及几个装甲师,还要第57装甲集团军,还是从A集团军群借来的。然而,在第一装甲集团军群撤出高加索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德军在东线最能打的两支装甲部队,都归于曼施坦因南方集团军群。

平心而论,A集团军从高加索撤军后,战斗力急剧下降,主要是因为苏军三个军从不同方追击。德军不仅损失了一些火炮等重型装备,还在战斗中消耗了太多的装甲坦克。况且德军并没有把A集团军的所有兵力都分配到曼施坦因手里,35万人退守塔曼桥头堡。德军最高统帅部试图在这里修建一座连接克利姆半岛的桥梁,从而把所有的战场都放在南线。

然而,由于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场上先后拿下天星行动、木星行动、指环行动,加上苏军在中线发起的“火星行动”受挫,莫德尔如坐针毡,不得不在1943年3月利用“水牛计划”偷偷逃出苏军包围圈。客观地说,北有莫德尔第九军南下,南有第一装甲军北上。使曼施坦因以十足的资本赢得哈尔科夫的反击,所以曼施坦因也因此在这场实力悬殊的决战中获得了大统帅的称号,其实他手里是有着一定的实力的。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若是曼帅一直纠缠在斯大林格勒战场上,不仅对保卢斯第6集团军的救援毫无用处,甚至可能导致顿河集团军群被苏军包围。相反,他把重点放在了A、B两个战斗群的安全通行方向上,反而缓解了德军在南线的不利危机,为第1装甲集团军的撤退和哈尔科夫反击战的胜利创造了条件,这也是曼施坦因的聪明之处。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曼施坦因为什么重视A,B两个战斗群结合部的安全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战争

    曼施坦因接下组建顿河集团军群任务时候非常突然,事先一点征兆都没有,而且时机还非常的紧迫。1942年11月19日苏联发动“天王星行动”后,此时德国人才发现战争事态不对劲,于是匆忙命令曼施坦因率领第11集团军司令部接替顿河集团军群。当时,这个名义上的战斗群是由罗马尼亚陆军总司令安

  • 二战后英国为什么不能重塑大英帝国辉煌呢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二战之后英国为何不重塑大英帝国辉煌?事实上英国试过了!但是没有成功。二战结束后,世界GDP的比例是:美国:英国(加上殖民地):苏联=10: 7:3。如果法国及其殖民地已经恢复,英法的GDP还是比美国高!这个时候,不像很多人估计的那样,美国对付的不是苏联,而是英国。在经济上,1944年布雷顿森林经济体

  • 二战时期苏联军队的伙食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的总体生活水平与现在相比的话有着非常大的差距。但是当时也不乏有一些比人家提前强大富裕起来的国家。这些国家不仅仅能为士兵们制造出先进的武器装备,而且还能够给士兵们提供充足的美食。相比之下,同一时间的中国可就惨多了,既没有兵工厂,士兵们也吃不起像样的伙食。当然了,没有对比就没有

  • 闪击战为什么打不了持久战和消耗战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战争

    七十多年过去了,创立闪电战理论的古德里安,以及参与战争的优秀指挥官都已经死了,但这场战争带来的思考并没有结束。在苏德战争史上,有很多像进攻布列斯特要塞这样的围攻行动,其中曼施坦因占领塞瓦斯托波尔,德军进攻列宁格勒。当然,最典型的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与这些战役相比,莫斯科战役和争夺哈尔科夫的四次战役不

  • 堡垒行动的失败造成了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战争

    1943年7月5日“堡垒”行动后,苏联在下半年从未停止过对德国军队的反击。先是抓住曼施坦因孤军突进的军队收复了哈尔科夫。然后紧随其后又连打了三个翻身仗,迫使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直接向第聂伯河西岸挺进,一路顺带着也收复了基辅,这也使得第四装甲军的霍尔特大将失业了。从作战实力来

  • 曼施坦因堡垒计划为何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1943年7月5日发生的库尔斯克坦克决战,实际上加速了德军在东线失利的进程。为什么这么说?由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影响,到1943年1月,德军在东线只有495辆坦克,但由于瓦图京急于取胜,又缺乏集中装甲坦克围歼曼施坦因,德军根本不可能打赢哈尔科夫的反击,因为双方差距太大,曼施坦因以少胜多也被外界称赞。很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何爆发?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战争

    一战让欧洲6500多万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在1914年到1918年期间得到了释放与爆发。这场战争造成了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士兵阵亡500多万人以及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士兵阵亡300多万人,平明老百姓更是伤亡不计其数的代价而结束。点燃这场人间惨剧的战争仅仅只是一次刺杀事件,即萨拉热窝事件。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

  • 曼施坦因计划是什么计划?是如何晋升为陆军元帅的?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浩劫,最黑暗的时期,这场战争给世界上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而与此同时,二战又是那些军事将领们沙场点兵,逐鹿群雄的舞台。而纳粹德国,被后世称为纳粹德国三大名将之一的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坦因无疑是将星云集的二战名将中最为闪耀的将领之一。1、曼施坦因计划曼

  • 日军枪上挂旗子是为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战争

    不论是国内外拍摄的抗日大剧,相信大家都看过不少了。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日本兵会在步枪上挂一面国旗,这挂在38大盖下面的国旗一是出于宣传目的,在上面写了一些“大东亚、共同繁荣”等傲慢的字眼。还有,以辟邪为目的,写“武运长久”之类的话来壮胆,以为这样就可以避

  • 二战末期日本人为何疯狂挖松树根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国内出现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很多日本开始在本土疯狂的挖松树根。那么为何要挖松树根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为什么挖松根这种现象在日本以前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在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期间,国内资源匮乏,尤其是铁矿石。东北被攻占后,日本的铁矿石来源大为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