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二战日本投降的核心是什么?

二战日本投降的核心是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828 更新时间:2024/1/2 22:12:44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二战日本投降的核心原因是什么,其实也非的简单的,很多人说就是因为广岛长崎的两颗原子弹,但是真的是这样吗?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下,看下日本到底为什么投降吧,其实核心原因真的不是原子弹爆炸了。

关于日本投降的原因,一直有两种声音:一说,日本是因为美国的原子弹而投降的,二说,日本是因为苏军进攻才投降的。

到底,日本选择投降的主因是什么?

我们先来捋一捋,看那一年多发生了什么,再得出结论。

日本在194411月--1945年8月间经历了什么

先说一下背景:

二战时期,日本因为战线铺得太多,选择了全面开花,一边和中国大陆作战,一边在东南亚作战,还一边在太平洋和美国进行海战。

看起来挺威风,但是无论多么威风,犯了众怒,想要全身而退都不容易,特别是经济已经遭到全面封锁,日本需要的资源,越来越短缺,如此下去,因“却血”导致失败是大概率的。

但是,小日本骨子里有着深度的骄傲,他们不愿意认输,他们想要坚持坚持,取得谈判的更多筹码。

于是,美国的第一波攻击来了。

1、东京大轰炸。

1944年11月,美国对日本的一个“大轰炸战略”开始了,涉及到了98个城市,从1944年的11月开始,断断续续到了1945年的8月。美国的目的很简单,最好能用轰炸解决问题,让日本人知难而退。

9个月当中,美国炸死了日本23万国民,受伤35万人,其中,东京是轰炸影响最大的城市,轰炸仅仅三次,死亡人数就超过了14万,100多万人无家可归。

无法想象,如果是西欧的国家,估计人人都会摇白旗了,但日本人硬是抗住了,并且在1944年年底到1945年年初,还有了“全民玉碎计划”,号召全国人民为保卫国家而战,哪怕战斗至最后一人,也绝不投降。

为此,日本把各战区的物资开始想法往日本本土运送,只为了做好最后的本土保卫战。

2、硫磺岛战役和冲绳岛战役。

1945年的2月19日--3月16日,日本和美国爆发了硫磺岛战役,日本几乎全军覆没,但还是让美国大为震撼,因为美国伤亡人数比日本还多。

1945年的4月1日--6月21日,日本和美国爆发冲绳岛战役,日本伤亡达到了11万,美国达到了7.5万。至此,日本海上力量和空中力量,几乎被灭完了。

在冲绳岛战役期间,5月,德国投降了,被分割成了东德和西德。

即使如此,日本人还是没有投降。

3、波斯坦公告。

说实话,谁都没能想到日本能一直不投降,一直会坚持。

如果日本不投降,美国和盟军必须登录日本本土作战,那么就算把日本彻底打败了,也得准备100万士兵的生命。(有美国专家推算过)

在美国人眼里,生命最昂贵了,如此的盲目登岛不可取。因此,美国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等待一个“神器”的出现。1945年7月16日,原子弹试爆成功,美国人心里稳了。

1945年7月17--8月2日,美苏英三国召开了波斯坦会议,很快,发布了“波斯坦公告”,让日本投降。

日本人嘴硬,继续不投降。

于是,最猛武器原子弹的出场进入了倒计时。

4、原子弹的轰炸。

1945年8月6日,日本广岛的灾难来了,原子弹来了,那一天,就像是世界末日一样。

在原子弹这种超级武器之下,生命如草芥,被随意收割,人们欲哭无泪,而且一死就是一群,在原子弹附近的人群,无处逃生。

整个广岛,当日就死亡了8.8万人,受伤和失踪的至少5万人。日本人被打懵了。

此时不投降,还待时?但日本天皇和内阁,不知道是要展示自己的硬气,还是被打懵了,总之,没有做出投降的举动。

8月8日,苏联的“八月风暴”计划动,这是要给日本雪上加霜的节奏。

但,日本人意外的是,8月9日,日本长崎也迎来了一枚“超级糖果”,这次,当日又是8.6万人死亡。

面对两枚原子弹,再加上苏联人强大的进攻,日本人暂时还是没有投降,直到8月15日才投降。

为什么日本拖到8月15才投降,真实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

分析:

1、美国对日本的大轰炸开始后,造成了巨大的伤亡。此时,日本外围的海军力量还存在,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们不服软,叫嚣着要“玉碎”。

可以这样说,这个阶段是日本政府绑架了民意,如果此时在“投降”和“继续抗争到死亡”做一选择,一定会有不少的人选择投降,这就是人性。

2、硫磺岛战役、冲绳岛战役结束后,日本外围彻底败了。5月,德国也投降了,此时,日本政府还在坚持,他们坚持的目的只有一个:期望通过战争和对抗,让盟军感觉到艰难,如此日本可以谈判得到好结果,比如把中国东北继续留住,比如把朝鲜半岛继续留住等等。

这个阶段,很多老百姓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想抗争到底的人数又会减少。

说到这里,可以肯定地说:在原子弹发射之前发生的所有事情,虽然给日本上下造成了极大压力,但日本政府还能挺得住,一部分民众也能挺住。

如果后续不发生什么,靠常规作战,日本人是轻易不会认输和投降的。

3、原子弹的影响力。

放了两颗原子弹,苏联又动手了,日本为什么还没有投降,而是等到了8月15?

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日本人判断,美国没有原子弹了;二是日本人要看看,能不能抵挡得住苏联的进攻。

如果美国没有原子弹了,如果苏联的进攻抗住了,日本还是不会投降,所以说,8月9--8月15 ,就是日本在恐惧中等待着最好的结果出现。

6天时间内,苏联攻势迅猛,占据优势,但关东军并未大量歼灭,还有一战之力,且做好了和苏军在通化一带决战的架势,不过,朝鲜半岛的北部,被苏联的太平洋舰队登陆。而萨哈林岛还没有全面陷落,千岛群岛还在日本手中。

可以这样说,8月15日前,日本人还没有被打溃,为什么就蹦不住投降了呢?这不符合日本人的做法啊!

那我们看看,日本国内,在两颗原子弹后的情况:当时,日本全国处于恐慌之中,每个城市的人都猜测着第三颗原子弹会爆炸在哪里。人心彻底乱了,乱了的何止百姓,还有天皇等人。

1945年8月14日,压垮日本的最后一根稻草来了,美国509大队,就是那个执行原子弹投放任务的飞机大队,飞过京都市,飞过爱知县,并沿路投下了七枚“核弹”,这不是真的核弹,就是普通的“南瓜”炸弹,外形、重量与原子弹极其相似。

这七枚“南瓜”炸弹,给日本人心里造成的冲击太大了,上面终于绷不住了,因为,他们也无法忍受美国再来一些原子弹,哪怕是一枚,他们也受不了。

常规战争,人们就算会死,生的概率还是不小。可是,面对原子弹,只要爆炸在附近,就是死路一条,那种无力的、无法抗争就死去的体验,日本人不想要,是人类都不想要。恐惧!

因此,日本天皇和政府综合考虑后决定:投降。

可以说,是前两个原子弹已经收了日本人的“魂”,他们怕再来一发。

至于,有人说是担心苏联攻占日本、分割日本,才投降,这是一个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毕竟,苏联在15日,还没有取得全面胜利,也没有完全打溃日本。如果日本仅仅是担心苏联,那么还可以打一打再说。

19~24日,日本投降5天后,苏军才进占了齐齐哈尔、沈阳、哈尔滨、长春和旅顺,关东军才大范围投降。8月25日,萨哈林岛屿南部才丢。9月1日,日本丢了千岛群岛等岛屿。

可以这样说,因为日本天皇在8月15日投降,导致军人的信心完全崩溃了,才大范围投降。否则,苏联想轻松获胜,还远着呢。日本能够四面出击,能够三大战场同时开战,绝不是轻易就被苏联灭了的。

所以,无需质疑,日本投降就是因为原子弹,但不是哪两颗已经投放的原子弹把他们打服了,而是担心有第三颗、第四颗原子弹.....出现。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驼峰航线现在还用吗?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战争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二战时期的“驼峰航线”的问题,驼峰航线的到底有多危险,多惨烈,想必大家也都清楚,那么很多人也非常的好奇了,现在如今这个驼峰航线还在用没有?驼峰航线现在还能不能通航呢?对于这些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相信的分析揭秘看下吧。1、驼峰航线现在还用吗驼峰航线现在没用

  • 驼峰航线经过哪些地方?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战争

    最近不少的人也都在说这个“驼峰航线”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事情很少人知道,其实这个驼峰航线我们应该知道,因为真的这个事情牺牲了很多很多中国人,是值得别纪念的事情,最近很多人问这个驼峰航线的经过哪些地方,而且是要具体的,小编下面给大家详细的分析介绍看看了。驼峰航线是二战时

  • 驼峰航线牺牲了多少人和飞机?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战争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驼峰航线的事情比较感兴趣,其实关于这个航线很多人不是非常了解,但是这个驼峰航线对于中国来说意义非凡,话说驼峰航线又叫死亡航线,所以严酷层度可想而知,那么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驼峰航线到底牺牲了多人飞机呢?美国那边又牺牲了多少人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详细的数据吧。1、驼峰航线牺牲了多少人

  • 为什么叫驼峰航线?其真正含义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驼峰航线比较感兴趣,很多人也都在问了,这个驼峰航线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话说这个驼峰航线叫这个死亡航线了,那么为什么叫死亡航线呢?又有什么样的真正含义呢?下面我们对这些问题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速度来试一试吧。为什么叫驼峰航线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因为这个航线飞行的路线,感觉就是在

  • 二战苏联指环行动是什么行动,保卢斯第六集团军最后一战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战争

    1942年7月17日斯大林格勒战役彻底爆发,然而迫使保卢斯投降的却是数月后1943年1月10日至2月2日期间苏军的“指环行动”。当时,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重组了战场指挥系统。苏军顿河方面有七个集团军群由罗科索夫斯基指挥,让第21、24、65集团军群为主力,另外第57、64、66三

  • 二战苏联的双星计划是什么,有多重要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战争

    1942年8月29日,斯大林任命朱可夫为最高副总司令,开始全权指挥斯大林格勒战役。在朱可夫接手之前,华西列夫斯基一直以统帅部代表的身份指挥这场战役,同时还派出了另外两位统帅部代表在同时指挥这场战役。这种情况在东部战役中是比较少见的,所以也足以说明这场战役对苏军的重要性。朱可夫到达战场后并没有急于发动

  • 二战德国第三集团军为何被解散,与屈希勒尔什么关系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战争

    二战德国国防军第三集团军之所以最后被解散,被当成替罪羊,其实这与将军屈希勒尔有着很大的关系。屈希勒尔被后人起了个“被遗忘的骑士”这么个称号,很显然我们能看出,屈希勒尔是一个很正直的人,有着骑士精神。面对二战德军大量伤害和杀戮犹太人的政策,屈希勒尔表现的非常不满,甚至还在各种公

  • 德国第三集团军的前身是什么,优势在哪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战争

    从二战德国国防军第三军的组建历史来看,其前身是德国东普鲁士第1军区司令部。这个建制的由来应该与英法在一战战败后不允许德军保留10万人以上的兵力有关,因此德军尽可能保留了最基本的指挥体系以备日后扩充,并保留了一大批参加过一战的年轻军官和优秀骨干力量,古德里安、曼施坦因、隆美尔等这些二战期间优秀的将领都

  • 美国说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找到了吗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战争

    美国和英国未经联合国授权,就以莫须有的罪名发起了侵略伊拉克的战争。当时,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向联合国安理会展示了一个装满白色粉末的小塑料瓶,声称这是美国发现的伊拉克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然而,从2003年3月20日战争开始,一直到2010年8月美军作战部队从伊拉克撤军,7年多的时间里美国

  • 德国闪击苏联做了哪些准备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战争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在1941年战争开始后的半年内基本上伤亡是最惨重的,而且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整个方面军被围歼。先是西方军队在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被中央集团军群围困,然后西南方面军在基辅被南方集团军群围困,接着,莫斯科战役结束后,重组后的西方军队在维亚济马和布良斯克再次被围困。这并不能全部反映出苏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