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秦国历史上失败的三次战役,秦军也曾全军覆没

秦国历史上失败的三次战役,秦军也曾全军覆没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858 更新时间:2024/1/4 3:41:40

这世上没有一直胜利而不失败的人,即便被称为常胜将军,也不能保证每一场战争的胜利。秦国灭六国的时候也是如此,虽然大秦铁骑最终踏平六国,但是这个过程却是无比惊险。秦国历史上就有这样三次败得很惨的战役,其中有一次还是全军覆没。那么,这三次战役分别是什么呢?

在人们眼中秦军是精锐的象征,是虎狼之师。他们灭掉了六国,笑到了最后。但是历史上秦国有三次惨败,但是每次都挺了过来,并且变得更加强大,知耻而后勇。

一、 第一次惨败,秦晋崤之战

春秋中期,秦在穆公即位后,国势日盛,已有图霸中原之意。但东出道路被晋所阻。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得知郑、晋两国国君新丧,不听大臣蹇叔等劝阻,执意要越过晋境偷袭郑国。晋襄公为维护霸业,决心打击秦国。为不惊动秦军,准备待其回师时,设伏于崤山(xiao二声”)(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宋乡王岭村交战沟)险地而围歼之。十二月,秦派孟明视等率军出袭郑国,次年春顺利通过崤山隘道,越过晋军南境,抵达滑(今河南偃师东南),恰与赴周贩牛的郑国商人弦高相遇。机警的弦高断定秦军必是袭郑,即一面冒充郑国使者犒劳秦军,一面派人回国报警。孟明视以为郑国有备,不敢再进,遂还师。

晋国侦知,命先轸率军秘密赶至崤山,并联络当地姜戎埋伏于隘道两侧。秦军重返崤山,因去时未通敌情,疏于戒备。晋军见秦军已全部进入伏击地域,立即封锁峡谷两头,突然发起猛攻。晋襄公身著丧服督战,将士个个奋勇杀敌。秦军身陷隘道,进退不能,惊恐大乱,全部被歼。

次年,秦穆公亲自率军伐晋,渡过黄河,焚烧船只,以示决心死战。

攻取晋国的王官及郊。晋人不出,秦军掉头向南,由茅津再渡黄河,到达肴山,封肴中秦军尸骨而后还。

二、第二次惨败,秦魏河西之战

秦国自秦厉共公之后,国内频繁更换君主,不能形成强有力的集权统治,亦未完成社会变革。秦国虽有东进之意,但军事实力明显弱于魏国。

针对秦国的特点,魏大将军吴起采用了先在河西站稳脚跟,再大举进攻扩大战果,最后巩固占领地区的战略。公元前419年,魏军首先在河西的少梁修筑城池,以便屯兵积粮进攻秦国。秦国即发兵进攻少梁,阻止魏军筑城。两军在少梁交战,魏军击败秦军,继续筑城备战。秦军则沿黄河修筑防御工事,阻止魏军向西扩张。

公元前413年,魏军开始向河西地区的秦军发动进攻,深入至秦纵深的郑地附近,大败秦军。公元前412年,魏文侯命太子击率军攻克繁庞,驱其民而占其地。公元前409年,魏军经过三年休整,再度发起进攻,连续攻克临晋、元里两城邑,并在临晋筑城。公元前408年,魏军攻克洛阴、邰阳两城邑,并在洛阴筑城屯兵驻守。至此,魏军完全占领河西之地。秦军则节节败退,至洛水沿岸修筑防御工事,并筑重泉城邑以防御魏军,阻其继续西进。

魏国占领河西地区后,成为秦国东进的心腹大患。虽然此后秦国多次进攻该地区,但大都以失败而告终,直到公元前329年才完全收复该地区。

三、第三次惨败,秦灭楚之战

前225年,秦王赵政又派李信蒙武率20万大军,乘楚国内讧之机,分兵两路进攻楚国。李信率一军进攻平舆,蒙武率一军攻打寝,均击败楚军。李信又攻鄢郢,再破之。于是引兵东,会师城父。楚王派将军项燕率军抵抗。项燕挥军尾随秦军,追击三天三夜,乘秦军轻敌无备,发起突然袭击,大败秦军,占其两座营垒,杀死7名都尉。李信带残兵逃回。

秦王嬴政认识到楚虽已衰弱,但毕竟地广人众,仍具有一定实力,非轻易可灭。他亲赴频阳王翦家,敦请其统兵出征,并按其要求调军60万归其指挥。前224年,王翦和蒙武率领60万大军再攻楚国。楚国征调全国兵力,命项燕率领在平舆与秦军决战。秦王在郢陈督战。王翦采取了坚壁自守、避免决战、养精蓄锐、伺机出击的作战方针。楚军多次挑战,终不肯出。王翦与士兵共同生活,并关心其饮食、起居,注意其劳逸结合,同时开展投石和跳远运动,以提高士兵的体力及战斗技能。楚军求战不得,日久斗志松懈,项燕只好率军东撤。

王翦抓住战机,挑选精兵在前,实施追击,在蕲南大败楚军,杀死项燕。秦军乘势攻取了楚国的许多城邑。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领秦军继续向楚国纵深进攻,一举攻破楚都寿春,俘楚王负刍,楚亡。王翦继续进军江南,占领越国土地。秦在楚地设立楚郡,不久,又分为九江郡、长河郡和会稽郡。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官渡之战曹操袁绍真实兵力介绍,曹操兵力比袁绍少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战争

    官渡之战是曹操一生最为关键的一战,输了很可能就不会出现后面的三国鼎立局势了。不过也正是依靠这场战役,曹操统一了北方,成为了三国中最强大的一国,只是最令人唏嘘的是等到三国统一已经没他们曹家人什么事了,估计曹操下下面也是气的不行。那在官渡之战上袁绍和曹操双方到底有多少兵力呢?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袁绍军统

  • 夷陵之战孙权算以少胜多么?孙权和刘备分别有多少兵力?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战争

    三国当中最经典的三场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可以算是以少胜多,那夷陵之战也算是以少胜多么?当时孙权和刘备的兵力各是多少呢?关羽被杀的那段时间,正是蜀国兵力最强的时候,但最后的结果几乎是全军覆没,孙权方面也付出了重大代价。如果孙权也是少胜多的话那刘备这仗大的也太失败了,不过当时刘备急着为关羽报仇可能

  • 赤壁之战六大未解之谜,赤壁之战算以少胜多么?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战争

    赤壁之战是能形成三国鼎立局面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吴蜀联手第一次打败曹魏,不过曹操虽然自称80万水军,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多人,那赤壁之战到底算不算是以少胜多呢?这次就帮大家准备了六大赤壁之战未解之谜,希望能帮大家更多的了解赤壁之战的真相,毕竟孙权、曹操还有刘备同时交手的次数就不多,所以赤壁一战也显得各位珍

  • 如果马超和赵云在葭萌关大战结果会这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蒹葭关大战这件事情想必很多网友都知道了,这场战役在三国时期也还是非常的出名的,当时的情况就是张飞和马超战了几个夜晚也不分胜负,所以有的网友要问了,如果这一次上的不是张飞而是赵云的话,那么结果会是什么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分析分析吧,感谢的可以看看!如果是赵云葭萌关大战马超,我认为赵云会以微弱优势

  • 官渡之战荀彧出奇谋帮助曹操获得胜利,荀彧到底对曹操说了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战争

    官渡之战曹操能以少胜多已经算是奇迹了,最大功臣还是荀彧给曹操出了一条妙计。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原本曹操已经快被袁绍大军给包围,曹操就想着撤退,所以问荀彧应该如何选择,荀彧好像对战事已经胸有成竹,告诉曹操不用慌,拖下去胜利的天平就会往你这变倾斜。那荀彧到底是出了一个什么计谋呢?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

  • 白起真的坑杀了数十万赵军吗?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长平之战,很多人都会想起那个被冠以“杀神”名号的白起,据说,在此战役中,他坑杀了赵军人数多达四十五万。但是,虽然有记载,却也只是一笔带过,史书中对于这一段历史的记载并不详细,所以这一段历时三年的战役究竟是怎样的经过,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一些其他方面来探知这

  • 1854年阿尔玛河之战爆发的背景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战争小编相信很多人应该都知道一些古代国内非常著名的战役,比如甲午中日战争,鸦片战争或者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些都是中国清朝史上非常著名的战争,同时也是让中国损失惨重的一些战争。这些战争让中国签订了一些不平等的条约,割让大部门土地给别人,小编今天要给大家说的说1854年发生的阿尔马河之战。阿尔马河

  • 夷陵之战只是刘备一时冲动么?夷陵之战这些细节导致刘备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战争

    刘备得知关羽死讯后几乎崩溃,而且始终不相信关羽会就这么死了。之后刘备的兴兵一定要伐吴,当时诸葛亮等人都劝刘备不要意气用事,但是刘备很显然已经被仇恨冲昏了头,谁说的话也听不进去,最终夷陵之战是刘备输了,而且是惨败。要说刘备难道只是一时冲动么?而且当时诸葛亮并没有一起去,导致连个中途能拉住刘备的人也没有

  • 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不带赵云和马超?参加夷陵之战除了刘备还有谁?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战争

    关羽死后刘备一时接受不了,一定要孙权血债血偿准备伐吴,不过夷陵之战却是刘备打败,让蜀国提前进入了衰落期。但是仔细看看夷陵之战蜀军这边,除了刘备以外诸葛亮、赵云和马超等人都没去,如果刘备真想伐吴怎么一个大将都不带呢?可能刘备原先也没想和孙权展开大规模战争,带个张飞也就足以,只是张飞以外死亡一下子军心也

  • 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会输?这三大原因导致曹操吃下苦果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战争

    赤壁之战是三国期间最重要的一场战役了,因为胜负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极为重要。如果曹操赢了很可能直接完成统一大业,如果吴蜀赢了那就能确定三分天下的局势。当然最后曹操大败,也是为自己的自大和失误负了责任。当时曹操已经率80万大军南下,从双方兵力来看曹操应该就不可能输,历史上以少胜多简直太难。曹操统一北方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