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伊普雷战役是怎样的?毒气造成了多达伤亡?

伊普雷战役是怎样的?毒气造成了多达伤亡?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272 更新时间:2024/2/2 10:01:55

在比利时弗兰德省有着一座叫做伊普雷的小城镇,在上个时期出去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个小镇经是同盟国与协约国三次大战的战场,交战双方在此地伤亡人数达到了50万众。而化学毒气的战场“首秀”更是让这座小镇在战争史上留下了他的名字。

1914年10月,"奔大海"作战结束,德军占领安特卫普后,协约国军队退守到伊普雷一线,为占领沿海港口,德军制定了攻占伊普雷突出部的作战计划。10月底,德军第四集团军在韦尔菲克——德勒蒙沿线展开,向伊普雷东南的英军阵地发起猛攻,并突破了英军的第一道防线,英军尽管伤亡惨重,但还是在法军的支援下重新建立了防御阵地,双方就此进入了拉锯战。德军对英军的防线进行了连续三个星期的狂轰乱炸,并集中一切力量,力求突破英军的防线,甚至一度派出未经训练的新兵投入战斗,这些缺乏经验的新兵在英军阵地的火力网前成片倒下,死伤惨重。后来德国人把第一次伊普雷战役称为"对无辜者的大屠杀"。到年底,双方各自损失了十万人。从此,西线由机动作战转入了阵地战。

1915年4月22日,在德军的战线上升起了一道一人多高的黄绿色烟墙,这道烟墙随着风向,缓缓地飘向英法联军阵地。烟中带着一股刺鼻的怪味,英法联军的士兵被呛得喘不过气来,眼睛、鼻子喉咙好像被酸性物质灼烧了一样刺痛,最后纷纷窒息倒地。那些在第二道阵地的士兵见此情景,纷纷丢下武器,爬出战壕,争先恐后地向后方跑去,跟在烟云后面的德军着简易防毒面具,没有遭遇任抵抗就突破了英法联军第一道阵地。

这种黄绿色的气体就是——氯气,此次战役,德军的目的就是为了试验这一秘密武器的威力,同时掩护部队向东线调动,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的第一次出现的毒气战(1915年1月3日,德军曾在东线战场向俄军阵地发射了1.8万枚含有液态甲苄基溴的炮弹,结果由于气温太低甲苄基溴没有气化,因此没有引起协约国的重视)。此役德军向伊普雷突出部的英第五军、法第二十军阵地连续施放了6000罐共16万千克的氯气,造成了英法联军1.5万人中毒,其中5000人死亡,导致英法军队的防线正面10公里、纵深7公里的地带无人防守,德军第二十六军冲向缺口,迅速占领朗厄马克和皮尔克姆,并向伊普雷一科米讷运河推进。

然而,德军并没有能够趁机突破整条防线,因为连德军自己也没有料到氯气会取得如此大的"战果",所以没有准备足够的防毒面具以及预备兵力。最终,德军的攻势被法军和加拿大军队组成的第二道防线挡住了。这次战役中,德军伤亡约3.5万人,而协约国方面为7万人。4月25日,德军以同样方式用氯气攻击了加拿大第一师的阵地,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5月24日,德国发动了一次更为猛烈的毒气战,在密集炮火的掩护下,德军沿着3千米长的战线,在伊普雷西南方向再次倾倒氯气钢瓶,施放氯气,毒雾很快吞没了伊普雷。虽然协约国士兵吸取了一个月来的教训,使用上了防毒面具,但由于这次氯气浓度太高,很多士兵还是中毒晕倒。长达4小时之久的毒气袭击,让3500名协约国士兵中毒,丧失战斗力,德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伊普雷。5月26日,英军指挥部也下达了毒气袭击的命令,英军士兵打开了毒气钢瓶,氯气施放了出来,德军同样对化学战没有准备,不少德军士兵中毒倒下,幸存者也丧失了战斗力,成为了英军俘虏,从此化学战成为"一战"中的一种战争形式。

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英法联军担心德国乘机向西线调兵,决定在伊普雷地区先发制人。在经过长时间准备之后,英法联军在7月底发动了第三次伊普雷战役(帕斯尚代尔战役),7月22日开始英军集中3300多门火炮对德军进行了十天的密集轰击,并动用了毒气炮弹。从7月30日开始,佛兰德地区的季雨连续下了两个星期,多年炮击产生的弹坑在绵绵不断大雨的帮助下,变成了一大片可怕的烂泥坑,德军第四集团军采用"弹性防御",把主力部署在纵深伺机反击,迫使联军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重大代价,同时,德军开始使用具有糜烂作用的芥子气炮弹,这是一种能引起人体生脓疱的烈性化学武器,它同泥水混合后可在施放后很长时间内保持持久的杀伤力。德军的新战术、新武器和恶劣气候再次迟滞了联军的进攻,双方再次恢复成对峙状态,直到11月20日,零度以下的气温和地上结冰才为结束这一战役提供了借口。

从1914年到1917年,双方在伊普雷进行了三次大的战役,都使用了大量的毒气,中毒总人数达130多万人,死伤50多万人。最初释放毒气的方法是在风向合适的时候将装着毒气的气罐打开,很显然,如果风向判断错误,这种方法就没有用了,再加上气罐一般都位于战壕前方,敌军的炮击很可能击碎它们,所以在实战中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在后来的战斗中,毒气改由火炮或迫击炮来释放。据统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国都使用了化学武器,其种类达45种之多,毒剂量达13万吨。毒气攻击的显赫战果引起了交战各国的极大重视,各国竞相研制化学武器,并开始了化学武器与防化器材之间的角逐。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战争史上最丧心病狂的战术是什么战术?一战毒气弹造成了多大的伤亡?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战争

    要说起人类战争史上最令人发指,最丧心病狂的战术,那肯定莫过于弗里茨哈勃所引起的化学战了。弗里茨哈伯是德国历史上的化学家,一名犹太人。他在1909年的时候成功从空气中合成氮,是个相当厉害的科学家,他的这一项成就加速了农业的发展,也使得人们摆脱了依附天然氮的被动局面。此次研究还是的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 二战西班牙人为何那么痛恨苏联人?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战争

    1941年6月22日,德国纠集了意大利、罗马尼亚等多个国家出动了550万的军队全面闪击了苏联,在德国人所主导的联军当中,有着一支非常特别的队伍。这支部队是来自西班牙的志愿军,他们穿着德军的制服,拿着德国人的武器,跟随者德军一起作战。在战场上,这支部队战斗力非常强悍,特别是在打苏联人的时候,上去就是玩

  • 二战苏联反坦克步枪威力有多大?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当时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反坦克武器上都是十分简陋的,步兵除了自身携带的反坦克手雷可以对坦克造成一定伤害以外,另外还有反坦克抢这种班组武器能够提供给士兵们使用。可能有人就会问了,为何不直接使用反坦克火炮呢?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反坦克炮与步兵不属于一个编制的,步兵组

  • 古代战场战马不可缺少,为何有人说用骟马比较好有优势?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战场马其实很多时候大家也知道品种还是挺多的,虽然品种多吧,但是这个战马总有优质的好的,所以最近听人说这个古代的战马有一种叫骟马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骟马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为何很多人说这样的马比较好有优势呢?下面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是怎么回事吧!【李光弼巧施母马计!】滚滚历史5000年。烽烟战

  • 凯撒的高卢战记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战争

    高卢对与欧洲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称呼了,高卢的定义包括如今的法国、意大利北部、比利时、荷兰南部以及莱茵河以西等地区。另外高卢有着山南高卢与山北高卢的区别。这山南高卢主要指的的就是如今法国中部与南部地区,位于阿尔卑斯山东南方向,居民主要驱逐凯尔特人的伊特鲁里亚人,在公元前203年就被罗马控制,约在

  • 汉军有参与卡莱战役吗?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战争

    公元前53年,古罗马共和国与安息帝国(帕提亚)在卡莱附近展开了一场大战。古罗马方面是由罗马执政官,镇压过斯巴达克斯起义的指挥官,罗马前三巨头同盟之一的克拉苏率领的7个罗马军团大约4万人。另一方帕提亚则是由安息帝国苏莱那所率领的安息轻骑兵不到2万人。这场战争还未开始,大多数人就觉得胜负已定。因为罗马军

  • 如果克拉苏击败了安息军团,那么结局将会怎样?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战争

    公元前73年,古罗马爆发了著名的斯巴达克斯起义。起义从坎帕尼亚一直扩展到了意大利南部的阿普利亚、卢卡尼亚以及布鲁地乌母等地区。这些战斗力爆表的努力起义军多次击败了在征讨他们的罗马大军,这给罗马的通知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斯巴达克奴隶起义军在与罗马军队战斗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至公元前72年初,斯巴达克

  • 古罗马条顿堡森林之战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战争

    条顿堡森林战役是古罗马帝国最强盛时期所遭遇的一场惨败,参与这场战役的罗马军团全部都是精锐部队,战争经验以及天赋都是相当高的。然而这一战下来,三个战斗力极强的罗马军团全军覆没,而且还弄丢了罗马鹰旗,导致罗马一度停止了对外扩张。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这场战役吧。贪婪的罗马人,总督瓦卢斯是一个残暴

  • 二战期间德国为何要入侵挪威?双方都不想打为何还要打?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战争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纳粹德国向来都是野心勃勃,看上哪个国家,就想着侵略哪个国家,以至于最终被自己的野心所吞噬掉了,最终给自己带来了毁灭的命运。然而事实上并非这么简单,野心仅仅只是其中一个原因罢了。而另外一部分原因则是被拖进了一些不想打,却又不得不打的战争当中,其中当年的德国与挪威

  • 土伦战役是怎样的?拿破仑的成名之战是哪一次?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战争

    土伦是位于法国马赛的一个港口小镇,本应该不会被历史的长河岁记录,然而就在1784年,它搭乘着法国大革命的“帆船”站在了历史上的一个节点之上,更是与改变了整个法兰西命运的历史人物联系到了一起。1793年,第一次反法联盟在土伦集结完毕,活生生的把内忧外患的法国给震撼了。然而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