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博罗季诺之战对拿破仑有什么影响?

博罗季诺之战对拿破仑有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812 更新时间:2024/1/25 11:53:46

博罗季诺之战其实在历史上不著名,但是这场战役依旧十分的重要的,俄国人在莫斯科的郊外阻击了拿破仑,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效果,但是这场战役已经代表着拿破仑的军队覆灭要开始了,所以也还是非非常有意义的,具体的我们继续往下看了!

公元1812年8月26日,俄法两军在博罗季诺展开了一次规模最大的会战。会战结果是双方均伤亡惨重,法军获胜但未能完全实现歼灭俄军主力的战略目标;俄军在占据有利地形,防御工事完备,准备充足的情况下被击退,战术层面完败,但成功消耗了法军的大量有生力量,达成部分战略目的,战争主动权逐渐转移至俄军方面。

发生在1812年9月7日的博罗季诺战役,是整个拿破仑侵俄战争中最激烈、最血腥的战役。在整整一天中,双方近30万大军进行了惨烈的互相猛攻,这是法俄两个民族狂热与剽悍的大碰撞,即使是最精锐的部队投入,也没能取得决定性的战果。战役结束后,在正面宽8公里的战场上铺满了双方士兵的躯体,这场战役最后以巨大的消耗战大出血而载入了史册。

博罗季诺村位于莫斯科以西120公里的科洛查河北岸,从斯摩棱斯克通往莫斯科的大道从村北部经过,两侧河岸险峻陡峭,形成天然屏障。中央是较为平缓的库尔干纳亚高地,便于军队调动和布置。村南部则是大片森林,适合军队隐蔽与机动。在这样的地形上,防守方只要沿大河屏障配置好部队,就可以大大节省两翼兵力,而集中于正面战场打击敌人。进攻方则很难进行战场迂回,而不得不进行纵深切入式的强攻,要在防守方面前拉长战线,随时可能遭遇反击。

选择博罗季诺作为战场的是俄军名将库图佐夫。时年67岁,一生从军,曾与波兰人和土耳其人作过战,1805年又指挥俄军与拿破仑在奥斯特利茨打过仗。库图佐夫性格坚毅,眼光敏锐,是个优秀的统帅。自法俄开战以来,俄军统帅巴克莱率军一直不断地撤退,从沙皇到各级将领都对他十分不满。血气方刚的亚历山大一世希望能尽早将法军赶出他的国土,所以他迫切想和拿破仑打上一仗。

1812年8月16日,法俄两军在斯摩棱斯克发生激烈战斗。俄军再次弃城而走,战线不断移莫斯科。亚历山大一世再也无法忍受,解除了巴克莱的职务,任命库图佐夫为俄军总司令,并调动各路俄军前来保卫莫斯科。此时库图佐夫已是垂垂老矣,身体很虚弱,眼睛也瞎了一只,但他还是毅然挑起了领导全军的重任。他仔细分析了战场形势,认为可以和法军打一仗。准备以积极防御的手段尽量杀伤敌人,改变敌我力量对比,为日后交战和歼灭法军保存实力。俄军虽然一路败退,但主力未损,对侵略者的痛恨使他们的士气反而更加高昂。

俄军的骑兵部队很精良,分为轻骑兵、重骑兵和龙骑兵。其中轻骑兵和龙骑兵配备步枪和弯刀,重骑兵则带有胸甲,配备长刀和手枪。三种骑兵互相支援,作为独立而强大的战场突击力量被用于正面攻破敌方阵地。此外,俄军还拥有数千名优秀的哥萨克骑兵,他们生性剽悍凶狠,虽然不善于正面猛攻,但善于追击、警戒和伏击,每次发动攻击都像战场上的乌云滚过,令敌方不寒而栗。

俄军的步兵相当英勇善战,只是装备较差,配备的是不同口径的滑膛枪,补充弹药不易,集火速度也落后于法军。不过他们坚信俄国元帅苏沃洛夫的名言:刺刀比子弹更有用。俄军炮兵也在新近进行了整编,配备了一批新武器。它规模庞大,包括44个重炮连和58个野炮连,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高于法军。手中有这样一支部队,库图佐夫对即将到来的会战充满了信心。作为一名大军统帅,他也希望能与当世第一名将拿破仑真刀真枪地较量一场,分个高低上下。

拿破仑占领了斯摩棱斯克,却还是没能够消灭俄军主力,更没有达到使俄国屈服的目的。此时已近8月底,俄国的秋天很快就要到来。看这个战场形势,即使法军再向前进,俄国人还会继续后撤到更远的地方,恢复实力,继续抗争。那样的话,最不想见到的冬季作战就要到来了。现在拿破仑面临三种选择:第一,收兵回国,但这是拿破仑永远也不会考虑的;第二,在冬季坚守斯摩棱斯克一线,以便等到来年春天再重整大军进攻俄军;第三,立即前进,以迫使俄军与法军决战。

这三种选择中,在斯摩棱斯克过冬是最佳方案。此时法军经长途行军及战斗伤病已大量减员,再加上去还要分兵去保护兵站、补给点和交通线上的桥梁,拿破仑手中能够作战的部队只有不到17万人。而且给养已消耗殆尽,食品越来越短缺,随军马匹大量死亡,骑兵威力已大减,炮兵也因没有马匹拖曳而逐渐掉队。除此之外,法军还经常受到小股俄军和游击队的袭扰,弄得军力疲惫,士气衰退。法军极其需要一段休整时间,以培养战斗力,重新发动攻击。然而拿破仑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孤注一掷,冒险东进。拿破仑认为,如果真的停止前进,就会给俄国半年多的喘息时间,沙皇就会利用这个时机抓紧动员和训练新军,并从英国得到物质上的援助。到时不但俄军将比现在更强大,

而且法国也难保不会后院起火,特别是拿破仑最放心不下的西班牙半岛。唯有此,拿破仑才决心做一赌博,以抓住俄军主力进行决战作为这一世纪筹码。8月29日,拿破仑率法军主力离开斯摩棱斯克,沿通向莫斯科的大路向东进发。

库图佐夫利用地形精心布置了博罗季诺战场。俄军阵地正面宽8公里,右翼紧靠科洛查河;左翼与难以通行的乌季察森林相连;中央以库尔干纳亚高地为依托,在上面修筑起了一座拉耶夫斯基棱堡作为防御支撑点;主阵地后方有森林和灌木林,便于隐蔽配置军队和实施机动;在棱堡以南的俄军左翼主要是平地、沼泽和丛林,俄军在这里主要以谢苗诺夫斯卡娅村为主要支撑点,附近还有3个小的防御棱堡,以巴格拉季昂棱堡为主。库图佐夫认为法军会沿斯摩棱

斯克大道推进,所以把兵力最雄厚的巴克莱军团放在了阵地右翼;中央和左翼则由巴格拉季昂的部队来防守。相对而言,巴格拉季昂的防线过长,从而给了法军以可乘之机;在左翼主阵地前约2公里,俄军修建了一座舍瓦尔季诺棱堡,有1个师部队防守。俄军在博罗季诺阵地的总兵力为12.2万人,大炮约为640门。

9月5日,拿破仑大军抵达博罗季诺。拿破仑在巡视阵地时发现俄军的舍瓦尔季诺棱堡位于左翼阵地之前,威胁着进攻法军的侧背。他立即命达武的部队拔掉这一钉子。战斗从日落一直打到将近午夜,法军终于攻占了这一棱堡,俄军损失大约5000人,残兵力退回主阵地。

9月6日,拿破仑再次巡视战场,确定了兵力部署。法军步兵以军为最高编制,下又辖师、团、营、连,武器配备以卡宾枪和燧发枪为主,这次侵俄的多是征战多年的老兵,作战经验丰富。法军的骑兵也以军为编制,下辖师和团。其中每团4个中队各250人,分为卡宾枪骑兵、胸甲骑兵、龙骑兵、骠骑兵、猎骑兵等。其中胸甲骑兵配备军刀和手抢,卡宾枪骑兵除军刀手枪外,还携带一支卡宾枪,两者合称重骑兵。骠骑兵和猎骑兵为轻骑兵,配备弯刀和卡宾枪。龙骑兵可以执行侦察和袭扰任务,配备军刀、手枪和龙骑兵火枪。法国骑兵是欧洲最精锐的骑兵,将骑兵组成军团使用到战场最关键时刻进行冲锋是拿破仑的首创,在历次战役中都是无坚不催的力量。

另外,拿破仑还有一支闻名天下的帝国近卫军,全部由最精锐的老兵组成,分成掷弹兵团和猎兵团,着熊皮帽和鲜红的羽饰。这支部队从不轻易出现在战场上,但是只要出现,就必定已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因为法国大军散布在漫长的进军路线上,进攻博罗季诺的总兵力约为13万人,大炮587门,相对俄军并不占有优势。

因为兵力不足和地形限制,拿破仑没有采用从侧翼迂回俄军的战略,而是决定从正面进行强攻。拿破仑命达武率第1军进攻俄军左翼的巴格拉季昂棱堡;内伊的第3军在朱诺的第8军的紧密配合下,以近卫军为战略预备队,向中央防线的拉耶夫斯基棱堡南面的谢苗诺夫斯卡娅村进行攻击。

欧仁的第4军在科洛查河北岸作战,其任务是摧毁博罗季诺村,然后利用3座特制的浮桥渡河,向拉耶夫斯基棱堡发动进攻;波尼亚托夫斯基的第5军沿斯摩棱斯克大道从侧翼包抄俄军左翼;缪拉则指挥第1、2、4三个骑兵军,对中央和左翼俄军进行决定性的一击。可以看出,拿破仑已瞅准了俄军中央和左翼防线的弱点,决心从这里实现突破。

9月7日凌晨6时,法军集中了所有炮兵火力,向俄军阵地猛烈轰击,俄军也毫不示弱,还以炮火。双方进行了长达几小时的炮战,整个战场上沙石横飞,硝烟弥漫,百米处不见人形。随后,法军在全线发起了进攻。达武的第1军猛攻巴格拉季昂棱堡,俄军炮兵猛烈开火,打得法军尸横遍地。其后俄军步兵射出排枪弹雨,打乱法军进攻队形,双方接着展开了殊死的肉搏战。

混战中,达武的坐骑被击中,他本人也被震伤,只得撤下战场,将指挥权交给法军师长德赛。双方反复拉锯,法军一度攻占了俄军阵地,但在俄军援军的反攻下,又被赶了出来。德赛重新集结法军,再次向巴格拉季昂棱堡发动猛攻,缪拉元帅的骑兵也加入了战斗。整个战场上到处都是大炮对轰、刺刀拼杀和骑兵肉搏。双方军队疯狂地在阵地上一次次撞击,拼死厮杀。

战斗中,左翼俄军主将巴格拉季昂亲中炮负伤,于2周后死去。法军不顾伤亡地一次次发起冲锋,终于夺取了2座棱堡,并毫不留情地猛攻主棱堡。战斗一直持续到了中午,经过连续8次攻击,法军终于攻占了巴格拉季昂棱堡。

在法军进攻巴格拉季昂棱堡的同时,波尼亚托夫斯基的第5军也向俄军的左翼防线进行了迂回。上午8时,双方军队展开了激战。因为俄军部分兵力被抽去支援巴格拉季昂棱堡,法军很快攻占了乌季察村,并继续向纵深挺进。库图佐夫急忙从右翼抽了1个军赶过来,顽强阻击法军。经过激烈战斗,法军的攻势被遏阻住了,但俄军指挥官图奇科夫也在战斗中阵亡。

在俄军右翼,欧仁亲王率领法军第4军向博罗季诺村的巴克莱部队发动攻击。双方进行了几个回合的争夺,小有伤亡后,俄军主动退回了主阵地。法军占领了博罗季诺村,然后于上午9时30分架浮桥渡过科洛查河,开始进攻拉耶夫斯基棱堡。法军先以大炮猛烈轰击棱堡,给坚守在棱堡后方的俄军骑兵以巨大杀伤。

稍后,法军步兵奋勇冲向棱堡。守卫在这里的俄军因分出了一些军队去支援自己的左翼,因而陷入一场苦战。法军的第一次进攻在俄军的排枪炮火下被击退了,但很快又发动了第二次进攻。法军不顾死伤,以方阵队形踏过弹雨,顽强地攻进了棱堡。双方士兵立即进行了面对面的殊死搏斗,棱堡里到处是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动地。

经过几度的白刃格斗,俄军将法军赶出了阵地。拿破仑见状,立即将格鲁希的第3预备骑兵军投入了战斗。法军骑兵高举着马刀,杀向俄军阵地。俄军立即结成步兵方阵,以密集的排枪火力射击,一时间弹落如雨,法军骑兵被打得人仰马翻。法军又连续发动几次进攻,一直血战到接近中午,却还是没能攻占拉耶夫斯基棱堡。

为了扭转右翼的被动局面,库图佐夫派出了1个骑兵军和顿河哥萨克骑兵共8000余人,渡过科洛查河向法军占领的博罗季诺村发动进攻。法军一支骑兵冲上去进行战斗,很快被俄军骑兵打散。留守博罗季诺村的法军1个师立即结成方阵,以密集火力阻击俄军骑兵。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交战,俄军损失很大,不得不放弃了攻击。

在左右两翼激烈战斗的同时,拿破仑命达武和内伊的部队联合向拉耶夫斯基棱堡以南的谢苗诺夫斯卡娅村地区发起了攻击,朱诺的第8军和法军骑兵也参加了战斗。法军照例先对俄军实施猛烈炮轰,然后法军骑兵和步兵排成整齐的方阵向俄军阵地发起进攻。俄军炮兵毫不客气,将炮弹密集地倾泄在法军头上。

随后俄军的龙骑兵刮风一般冲向法军,双方骑兵像两道长墙一样撞在一起,雪亮的战刀立即叮叮当当地撞击成一片。在骑兵拼杀的同时,俄军步兵也杀出阵地,与法军步兵展开了刺刀见红的白刃战。在这场举世罕见的血战中,双方士兵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果敢。内伊元帅奋勇当先,亲自率军冲入敌阵,在最关键的时刻顽强苦战不退,战后被拿破仑授莫斯科亲王封号。

大混战一直进行到了中午,在一片尸山血海中,谢苗诺夫斯卡娅地区终于陷落在法军手中。此时法军一线部队也伤亡惨重,无力再继续扩展战果。内伊和缪拉向拿破仑紧急求援,以期在俄军立足未稳之时一举攻破俄军的防线,这样便很可能赢得这场战役。然而,拿破仑犹豫片刻后拒绝动用他最精锐的近卫军参战,在远离法国本土千里的异国战场,他不能用他最后的预备队来冒险。

事后证明,博罗季诺战役不可能使法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而近卫军是全军的中坚,在任时候都是坚定可靠的,在日后的法军大撤退中这种可贵作用就充分显示了出来。由于法军没有乘胜挺进,俄军很快就调集兵力稳住了中央防线。

这场残酷的战役不可避免地要持续到下午了。整个战线上,法军还需要攻克拉耶夫斯基棱堡。俄军占领这里,就可以对左右两翼的法军形成纵深威胁。因为俄军骑兵对博罗季诺村的袭扰,欧仁亲王重新调整了兵力,直到近下午3时,才再一次对棱堡进行了大规模进攻。为了配合法军进攻,占领谢苗诺夫斯卡娅和博罗季诺的法军炮兵集中优势炮火对拉耶夫斯基棱堡实施了交叉火力封锁。

法军骑兵和步兵再次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俄军阵地,俄军在猛烈炮火阻击后,也杀出阵地,重演了千军万马的肉搏拼杀。双方都在此耗尽了全力,一队一队的步兵和骑兵投入到这场大战中,战场上到处都是喊杀声、兵刃撞击声、伤者哀嚎声和战马嘶鸣声。

法军顽强推进,一步步挤进了棱堡。杀红了眼的法军到处追杀俄军炮手,棱堡内尸横遍野,惨不忍睹。下午4时左右,法军终于拿下拉耶夫斯基棱堡。其后,欧仁亲王在棱堡后的高地上集结了所有可动用的骑兵,又凶猛地向准备反攻的俄军杀去。在这一天的最后一场恶战中,双方的骑兵、步兵和炮兵反复攻杀,人尸马体铺满了棱堡后的高地。

战斗一直持续到入夜,俄军终于支持不住,一面拼死抵抗,一面逐渐向后方退去。法军也筋疲力尽,拿破仑没有下令追击。第二天清晨,库图佐夫将部队从战场上撤了下来。俄军付出巨大代价,仍然没有挡住法军,又没有预备队补充,只好退向莫斯科。

博罗季诺之战,双方的伤亡都异常惨重。俄军伤亡4.4万人,被俘千余人,损失大炮40门;法军伤亡也有3.6万人。双方还伤亡了大批的高级将领,俄军有22人,法军则有38人。会战结果,俄军阻挡法军的目的没有达到。同样,拿破仑歼灭俄军主力的目的也没有达到。

将近两个月后,拿破仑率军从莫斯科撤退。再次经过博罗季诺战场时,成千上万具俄国人和法国人的尸体还扔在原地,没有人去掩埋和触动,已经腐烂了。这种凄惨的景象令法国军队士气大丧,失败主义迅速弥漫,溃退加速,只想尽快离开俄国,这种效果是拿破仑万万也没有想到的。

就拿破仑个人来说,博罗季诺战役仍充分表现出了他善于判断战场形势及选择突破点的敏锐目光,火炮的运用依然是炉火纯青。将士用命,法军已然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流了这么多的血,胜利依然遥远,已然说明法军在中欧浅纵深作战的成功经验运用在巨大的俄国战场是如何的出乎想象。拿破仑帝国的命运星向着深渊迅速滑落。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弗里德兰战役奠定了拿破仑欧洲霸主的地位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弗里德兰战役其实也真的是很著名的一场战役了,这场战役来得十分的重要,话说当时拿破仑就是因为这场战役而奠定了欧洲霸主的地位了,那么有的人问了,当时具体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拿破仑在战场中的表现又是如何的呢?下面继续来揭秘看看!弗里德兰战役发生于1807年6月,是拿破仑战争中法军与第四次反法同盟军

  • 南北军阀战争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南北军阀战争其实在历史上也经常性提到的,对当时民国的一些趋势走向都是有很大的影响的,那么这个南北军阀战争前后都有什么故事呢?南北军阀战争到底是一场什么战役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北洋军阀南北战争,中华民国时期,南北军阀的一场混战。1917年7月,段祺端以“再造共和”功臣自居

  • 抗美援朝中单日用7发炮弹,干掉了美军4辆坦克的人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抗美援朝其实也是故事太多太多的,说肯定是说不完的,但是今天要说一件非常有意思的故事,话说当时有一位神人,他一天之内只用了7发炮弹就干掉了美军4辆坦克,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他又有什么样的传奇故事呢?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看看!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国总统H.S.杜鲁门宣布美军进入

  • 甲午战争慈禧为何要投降?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甲午战争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都还没怎么样,最后这个慈禧就投降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慈禧为什么要投降啊,如果假如的话慈禧不投降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众所周知,清朝末年的时候中国已经沦为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时期的清朝从表面上来看

  • 丰岛海战为何是甲午战争的导火索?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丰岛海战知道的人应该不多,但是这场战役是的的确确存在的,而且对后面的甲午海战起了非常大非常大的作用,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场什么样的战役?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丰岛海战的整个过程吧!近代中国,内忧外患。沧海百年,屈辱不断。而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屈辱,莫过于甲午中日战争。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走进甲午之

  • 君子馆之战宋朝损失有多大?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君子馆之战其实很多人不想提起,为何这么说,因为这场战役打完,这个宋朝就处于GG的边缘呀,宋朝军事力量的分水岭就是从这场战役开始说起的,真的是把人看得痛心,那么君子馆之战宋朝损失有多大呢?整个君子馆之战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君子馆之战发生于986年冬,在宋辽战争中辽军攻宋瀛

  • 白沟河之战朱棣是怎么逆转重创李景隆六十万大军的?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白沟河之战其实也还是很有说法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最大的特点就是这个朱棣竟然完成了逆转,重创了当时的李景隆的六十万大军,这个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非常的少见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场战役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看看吧!公元1400年四月,在靖难之役中,燕王军队与建文帝军队在白沟河进行作战,

  • 定边之战,原始力量和科技碰撞的火花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明朝时期的定边之战很多人也都说了,是真的超级有意思的,为什么有意思,因为当时的大明朝还是原始力量啊,只有铁骑,而敌人已经有了火器,还有战象,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和什么样的结果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定边之战是发生在明洪武二十一年的云南定边府,以明朝开国著名将领沐英为总指

  • 崤之战,历史上第一场伏击战前后经过及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崤之战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的,这场战役是真的太有意思了,话说这场战役是历史上第一场伏击战,而且严重影响了当时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影响了很多事情,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崤之战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呢?最后都有那些影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公元前627年,秦穆公派兵偷袭郑国,因郑有备而退回。晋襄公率

  • 纳粹,法西斯,军国主义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战争

    我们经常可以在很多反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电影中听到,法西斯主义,反法西斯斗争,还有什么纳粹,军国主义,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法西斯到底是什么?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解讲解。01.法西斯说到法西斯,那得从古罗马共和国说起。所谓的”古罗马“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罗马王政、罗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