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美国故意让日本偷袭珍珠港是真的吗?

美国故意让日本偷袭珍珠港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535 更新时间:2023/12/24 9:19:22

1941年,当时欧洲亚洲在轴心国的攻势下,已经快要全面沦陷了。而美国却一直找不到理由参战,主要是美国国会一直不同意参战,所以当下美国需要一个理由加入到二战当中,并且是美国上下都支持的理由。我们也都知道,美国后来参战是因为日本偷袭了珍珠港,相当于是帮美国解决了一个难题。不过有人怀疑当年美国是故意让日本偷袭珍珠港,其实美国早前已经知道了日本的计划,难道真是如此吗?

阴谋论者相信,珍珠港事件夕,美国高层通过破译的情报,已确切得知日本发动袭击的时间和地点。

事实上,当时白宫每天都会收到大量有关日本的情报。包括日本外务省同驻美外交人员的联络电报、日本驻檀香山领事发回国内的密电、监视日本军舰动的信息,以及美国外交官从东京发回的消息。

这些情报亦真亦假,甚至相互矛盾,其中既有关于珍珠港的,也有关于菲律宾、关岛、巴拿马的——有关菲律宾的最多,涉及珍珠港的最少。

负责搜集、处理情报的部门同样众多,有陆海军的情报署、联邦调查局、海岸警卫队、联邦通信委员会、美国驻日本使馆,及其他秘密情报机构。

这些机构互不统属,很少合作。无法将众多片面、破碎的情报,整合为可供美国决策者参考的有效信息。

美国情报专家罗伯塔·沃尔斯泰特(RobertaWohlstetter)对以上情况进行过多年研究,并于1962年出版了《珍珠港:警告与决策》一书。她在谈及美国情报部门在珍珠港事件中的表现时,说:

“事后看迹象总是清楚的。”“我们现在能看出它当时预示着什么样的灾难,因为灾难已经发生,但在事发之前迹象总是模糊不清,有各种互相矛盾的理解……总之,我们未能预见到珍珠港事件,不是因为缺乏有关资料,而是因为无关资料太多了。”

此外,这些情报机构还存在一个短板,虽然他们在破译密电的数量上颇有建树,但从密电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却严重不足。通过“魔术”系统,美国能破译日本95%以上的外交电报,但由于懂日语的密码专家不足,他们并不能对已破译的密电进行很好的分析,不免遗漏重要信息。

而且,至迟到1941年5月,日本已经发现了美国能破译其外交部密码的事实。此后,日本即不再用这一密码传递机密信息,美国失去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情报来源。

其次,我们可以略作梳理,看看关于珍珠港事件,美国人事先都知道些什么。

从1941的1月到12月,美国各情报机构不断获得有关珍珠港的信息,但都被淹没在其他情报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比如,1941年1月7日,山本五十六给海军大臣去信,初步提出偷袭珍珠港的计划。美国驻日大使格鲁通过秘密渠道,获知这个情报后,很快上报国务院。国务卿赫尔又立刻转给海军部和陆军部,但海军情报署直接将其标注为“又一个谣言”。

与此同时,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Husband EdwardKimmel)则判断,日本“对珍珠港的突然袭击(用潜艇或飞机,或两者兼用)是有可能的。”当时的海军部长诺克斯(Frank Knox)也认为:

“如果发生对日战争的话,日本将选择袭击珍珠港内的舰队或者珍珠港基地作为开战的时机。”

1941年9月,一份日本向驻檀香山领事询问舰队在珍珠港停泊情况的电报被破译;10月,日本又有电报要求驻檀香山领事每周汇报两次军舰停泊位置。对此,海军情报署并没有特别在意,甚至没有转发给太平洋舰队指挥官。

美国为什么没有将这些讯息,从海量情报资料中筛选出来,以重视呢?

我们必须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后,这些讯息的重要性获得了重新认知。但在事件发生前,对美国的情报分析部门来说,从千万份资料中将这些讯息的重要性识别出来,是一项难度非高的工作。

当时,美国的决策层倾向于认为,日本不会真的敢于进攻美国。他们判断,日本或者北上配合德国,一起进攻苏联;或者南下占领东南亚,是更大概率的可能。当1941年11月底,日军军舰消失在美国的无线电监测中后,美国情报部门仍倾向于判断:这些军舰还在日本海域内。美国海军中负责远东情报的麦卡勒姆认为:“从整个形势来看,日本主要战备矛头所向,第一步是事实上支配和占领泰国,第二步大概是迅速进攻英属领地,例如缅甸和新加坡。”

上述倾向性判断,本身即是诸多情报资料综合分析之后的结果,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被证实具备可信度。在这样的前提下,要从海量情报资料中,将并不算多的、与珍珠港袭击相关的讯息识别出来,并认识到它们的重要性,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类似案例,在现代战争史上屡见不鲜。比如,国民政府1944年对日军的“一号作战”,出现严重误判,也是囿于情报分析的惯性,认为日军此次攻击,在规模与目的上,仍与之前多次出击相似,故虽然接获有其他情报,但却未能将其重要性甄别出来)

此外,在技术上,美国也认为,日本海军不具备长途进攻珍珠港的续航能力,鱼雷在珍珠港的浅海中无法发挥战斗力。

不过,虽然未能充分识别出这些讯息的重要性,在美日谈判破裂前后,以罗斯福为首的美国决策层,还是几次提醒驻守珍珠港的美军最高指挥官金梅尔,要求他提高战备。1941年11月27日,海军部甚至向金梅尔发出了战争警告。

可惜,美国终究还是低估了日本孤注一掷的决心,也小看了日本的技术能力——续航和鱼雷在浅海的使用问题,都被较好解决,这使偷袭珍珠港成为可能。

综上,略言之:美国未能从纷乱的情报中,识别出日本的真实意图,这是珍珠港仓促遇袭的主因。所谓“罗斯福事先已接获情报,却故意按兵不动,坐待日本袭击珍珠港,以挫败本国反战派,进而取得对日开战的理由”,纯属无稽之谈。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赵王为什么要用赵括换廉颇?说赵括纸上谈兵什么意思?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战争

    长平之战赵国大败,导致后来秦国灭六国完成了统一。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赵王会用毫无经验的赵括换掉廉颇,赵括被称为“纸上谈兵”就是因为他的经验不足,难道赵王也不懂这个道理吗?实际上当时秦国的国力已经在赵国之上,而廉颇又是以防守著称,但越拖下去对赵国越不利,所以赵王想要速战速决才派

  • 长平之战如果让李牧指挥,能否扭转颓势一举败秦?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长平之战其实这场战役也非常的让人能记住了,历史上也是少有的几场如此惨烈的战役了,只说一个数据啊,那就是45万人,前前后后竟然坑杀了45万人之多,所以真的是非常的惨烈,但是我们如果做个假设,假设当时让李牧去上阵当指挥,那么是不是能扭转局势呢?会不会有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个问题一起分

  • 俄国老兵为何劝说新兵在战场上尽量不要带钢盔?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战争

    在世界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次战争必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将整个欧洲化为废墟,是一次以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全球性世界大战,这次大战下来军民共伤亡9000多万人,可想战争的残酷与激烈。那么在战争中士兵的装备肯定是少不了钢盔的,钢盔虽然不是绝对的防御,但是钢盔可以阻挡炸弹碎片飞射来的致命伤

  • 关羽进攻襄樊刘备为什么不支援?刘备当时在做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战争

    关羽进攻襄樊的时候,为什么刘备没有派兵支援关羽呢?虽然关羽开局非常的顺利,但后来孙权的加入打破了这个平衡,让关羽腹背受敌,根本连逃跑的路线都被堵住了。如果刘备当时能够及时出兵为关羽打开一条血路,关羽不死不说,刘备也不会发动夷陵之战。可能这个蜀汉的历史都会被改变,所以这里刘备算是犯下了一个比较大的失误

  • 清缅战争是怎样的?富察傅恒在其中是个什么角色?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战争

    《还珠格格》是很多人小时候的回忆,《延禧攻略》中也有很多与它相似或重叠的情节,毕竟人物都是乾隆时期的人物,有些类似也是很正常的。而在这两部剧当中,都提到了一场战争,那就是清缅战争。在这一场战争中,历史上的富察傅恒在其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对于清缅战争来说,他有些什么样的作为呢?还记得曾经看《还

  • 诸葛亮在上方谷为什么不用弓箭射司马懿?诸葛亮没带弓箭手吗?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战争

    诸葛亮北伐时期,最有机会杀掉司马懿的一次就是在上方谷,只可惜天公不作美,下了一场及时雨把大火给扑灭,司马懿神奇般的活了下来。不过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有个巨大bug,当时诸葛亮居高临下站在山顶,而司马懿被困山脚,就算下雨扑灭了大火,诸葛亮还可以用弓箭射杀司马懿,这样司马懿也是必死无疑,为什么诸葛亮不用弓箭

  • 项羽是怎么打赢巨鹿之战的?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项羽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人真的超级厉害的,他的带兵打仗的能力简直就是爆炸了,被人誉为是战神了,这么厉害的人其实之所以厉害我们也还是需要去研究研究的,话说巨鹿之战的时候项羽面临具体的压力,那么最后项羽还是打赢了,那么项羽到底是怎么打赢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巨鹿之战是中国历史上

  • 诸葛亮如果没有北伐蜀国能撑到什么时候?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战争

    蜀国从巅峰跌落到谷底也就用了15年的时间,虽然诸葛亮去世以后蜀国依然存活了29年,但整体的日子是不怎么好过的,而且时时刻刻都要看曹魏、东吴的脸色行事。很多人都觉得是诸葛亮北伐导致本来需要休养的蜀汉,更加的千疮百孔了,如果诸葛亮没有北伐的话蜀国又能撑到多久呢?其实这个假如也挺难说的,毕竟夷陵之战过后蜀

  • 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会输给陆逊?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战争

    夷陵之战上,身经百战的刘备为什么会惨败在晚辈陆逊手上呢?其实双方交战前谁也没想到,陆逊能全歼刘备大军,而且还是用的火攻。东吴两次使用火攻分别打赢了曹操和刘备,难道火攻就是东吴的祥兆吗?实际上刘备这次惨被还是输给了自己,因位刘备太急于求胜,浑然不知自己已经慢慢踏入了陆逊所设下的陷阱。而且陆逊非常善于洞

  • 一战一共死了多少人?哪个国家死亡的人数最多?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战争

    一战结束后彻底改变了世界的格局,虽然一战没有二战那么惨烈,但参与人数和死亡人数也非常惊人了。那一战的时候到底死了多少人呢?哪个国家的死亡人数又是最多的?实际上一战非常的残酷,战场弥漫到了整个欧洲大陆。德国作为侵略一方最终战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谁有能想到没过多久德国又卷土重来挑起了二战,二战结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