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夷陵之战刘备战败,为什么孙权还要向蜀汉求和?

夷陵之战刘备战败,为什么孙权还要向蜀汉求和?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550 更新时间:2024/1/24 15:45:54

夷陵之战后,蜀汉伤及根基,刘备的八百里联军几乎全军覆灭,就连刘备自己也是好不容易才能够逃到白帝城。直到赵云率军驻防后,东吴追兵才终于退兵。一个月之后,刘备仍然没有回成都,而是将白帝城的驿站更名为了永安宫。谁知孙权得知此事后,竟然主动派遣使者前去向蜀汉求和。

要知道,当时的情况可是东吴要远远强于实力大减的蜀汉,另一边还有实力更为强大的曹操,孙权此举又是为何?

原因之一是孙权不敢小看刘备的实力。夷陵之战中,东吴和蜀汉的作战阵容不是一个级别,东吴方面孙权派出的统帅虽然是年轻将领陆逊,麾下却具是精英老将,蜀汉这边虽然是皇帝御驾亲征,但是麾下的将领却是马良、皇权等蜀汉中坚力量,诸葛亮和赵云、马超这些名将们都守在后方。刘备虽然伤了元气,但是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就能恢复。

原因之二是孙权对刘备为人脾性的了解。刘备此人性格刚毅沉勇,若他真要忍辱负重联合曹魏对抗东吴也是很有可能做出来的事情,到时候东吴可就真的没什么胜算了。

因此孙权才不得不主动向刘备求和,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沉迷报仇的刘备清醒过来,意识到只有东吴和蜀汉恢复之前的联盟,才能对抗在北方虎视眈眈的曹操集团,否则三家一旦在这个时候失衡,不仅三足鼎立的局面消失,就连东吴也很难保全自身。

为什么孙权打了胜仗还要求和?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得分析当时的三国形势。

赤壁之战前,三国形势是曹魏实力最雄厚,蜀汉和东吴必须联合起来,才能对付曹魏,而且还不一定打得赢。赤壁之战后,尽管曹魏输了这场战争,但他依然是实力最雄厚的,孙刘依然必须联合。

但是几年过去,形势一下发生了很大变化,平衡一下被打破了。打破这个平衡的,是蜀汉。蜀汉不仅占领了益州,有了一个出产丰富的鱼米之乡作为根据地。而且他还同时拥有了两个箭头:一是在汉中大战中战胜了曹操,拥有了关中之地。二是拥有荆州五郡。

蜀汉的这种迅猛的发展势头,让东吴非常担心。虽说当时蜀汉并没有与东吴为敌,名义上还是联合抗曹。但是,一旦蜀汉把曹魏拿下来了,或者说,就算没有拿下来,蜀汉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东吴还有立足之地吗?

所以,东吴绝对不允许蜀汉继续按照这样的方式发展下去,在关羽从荆州出发,北上抗曹打襄樊的时候,东吴便在背后偷袭蜀汉,获得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

东吴的这次行动,其实是很冒险的。一是当时蜀汉非常强大,关羽刚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势头正强。二是一旦出兵,也就意味着破坏了孙刘联盟。蜀汉倒过来,把兵锋对准他,他就很危险。但尽管这样,这也是一场不得不打的仗。不打,无法遏制蜀汉的势头,到时候自己只有死路一条。打了,可以在打破平衡的情况下,觅得新的战略点。

幸运的是,由于庞统去世,刘备调诸葛亮紧急入川,关羽身边缺少了谋臣。又由于关羽骄傲自负,粗心大意,最后东吴打胜了。而且更幸运的是,关羽被打死了。东吴这样的行动,自然会遭到蜀汉的报复,于是夷陵之战爆发了。

再次幸运的是,东吴的夷陵之战,又打胜了。打胜以后,东吴立刻就向蜀汉求和。为什么连打了两个大胜仗,东吴还要求和呢?很简单,东吴的目的,只是要遏制蜀汉的发展势头,让两国的形势,重新回到赤壁前后的平衡点,也就是重新实现两国联合抗曹的局面。

东吴不敢与蜀汉为敌,也不能与蜀汉为敌。不敢,是因为蜀汉虽然经历了两次败仗,但是其总体实力,依然高于东吴。硬打,只能自取灭亡。不能,是联合蜀汉是一个坚定不移的策略。只有联合蜀汉抗曹,东吴才有立足点。反过来,如果联合曹魏,那就是直接被曹魏吞并,东吴就只有死路一条了。所以,孙权在夷陵之战胜利后,立刻就主动求和。

刘备损失了最得力的干将关羽,又打了败仗,他内心的荒凉可想而知。但是有什么办法呢?英雄也有气短的时候。如果当时他能够挺过那一劫,活下来,相信他也是会同意孙权的求和的。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彭城之战项羽以少胜多,为什么垓下之战项羽却做不到了?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战争

    彭城之战与垓下之战,都是发生在秦汉年间,西楚霸王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战争,彭城之战可谓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突出展现了项羽军事方面的才能,令人惊异不已。然而,这样的像神话一样的对战并没有延续下来,他们之家难道最后一战,垓下之战,项羽没能再一次获胜,不仅兵败,而且身亡。那么,又为什么,项羽没有能够获得又一

  • 袁术地盘那么小,为何如此兵多将广?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三国时期的早期,也就是东汉末年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这个事情也会发生很多有趣的故事,就好比当时的袁术其实他们的地盘真的很小很小了,但是大家不妨仔细的分析分析看看他们的兵力竟然如此之多了所以那么小的地盘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兵力我武将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袁术在三国

  • 金蒙决战时,金国有百万军队为何还是一败涂地?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金国那个时期其实真的是很有故事的一段时间了,再和蒙古国打得你来我回的时间里面,金国其实国力真的很强盛,拥有百万军队,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却在蒙古人面前不堪一击,简直就是一败涂地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是军队打仗不行,还是蒙古铁骑太过于的强大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金军自己作死

  • 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打不过陆逊?陆逊用了哪些计谋击败刘备?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战争

    都说东吴占据了一片人杰地灵的地方,这个说法也并不是空穴来风,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四大都督的出现,让东吴保持长盛不衰。这次要为大家讲的人物就是在夷陵之战上击败刘备的陆逊,这次战役的结果可以说是一边倒,陆逊几乎全歼刘备部队。为什么身经百战的刘备会打不赢一位后辈呢?只能说陆逊也是百年难得出一位的人才,正

  • 彭城之战为什么刘邦惨败?刘邦彭城之战失败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彭城之战是发生在秦汉之际,项羽和诸侯联军之间的一次战役,也是历史上一次非常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项羽率领的三万楚军,斩杀的诸侯联军多达十万余人,再一次让人们看到了项羽的用兵如神。但是这样的战国,对于战败一方来说可就是十分惨烈了。为什么刘邦的诸侯联军,会在人数的优势上败给项羽,刘邦为什么会失败呢?汉元

  • 夷陵之战如果有张飞刘备能取胜么?张飞活着能增加多少胜率?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战争

    夷陵之战刘备惨败陆逊之手,最后白帝城含恨而死,也算是蜀国上下面临的一次最大危机和转折点了。如果不是诸葛亮选择跟东吴重修于好一起抗曹,可能蜀国灭亡的时间要提前很多了。其实刘备会如此惨败很多人觉得就是因为张飞在再跟刘备汇合的路上被杀,导致刘备援军不足,如果刘备和张飞能对陆逊形成包夹之势,那胜算就会大大提

  • 夷陵之战刘备到底有多少兵力?刘备夷陵之战真有70万人吗?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战争

    夷陵之战是后三国的转折点,也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不过在夷陵之战中,刘备算是彻底的战败了,几乎到了全军覆没的地步,而且刘备此后还羞于惨败,一病不起最后在白帝城过世。那刘备为什么会在夷陵之战中输这么惨呢?因为刘备正好犯了几个兵家大忌。而且刘备并没有带诸葛亮、赵云等人一起参战,当然这也有其中的考虑。不过大

  • 官渡之战对三国走势造成了哪些影响?官渡之战的意义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战争

    官渡之战可以说是曹操一人的独角戏,当时还并没有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而且刘备的部队在这期间也想联合袁绍对抗曹操,但后来被曹操轻易击败。所以官渡之战对于曹操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战役,对于刘备和孙权的影响程度并没有那么大。东汉末年,汉室政权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地步,加上黄巾军起义使得各地诸侯有了名正言顺独揽军政

  • 白起怎么埋的40万赵兵?长平之战真的坑杀了40万人吗?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发生在两个世仇的国家,秦国与赵国之间的一次很著名的战役,而关于这一次的战役,流传着一个很流行的说法,就是战胜一方的秦国白起,将四十万赵国俘虏全部坑杀。这不禁让人有些不寒而栗了,尽管作为俘虏,但是再怎么样也不至于对他们如此狠毒,更何况是四十万人?可也正是因为难以置信,其中也有很多让

  • 官渡之战双方兵力对比,袁绍总兵力比曹操多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战争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中非常经典的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那袁绍和曹操双方的兵力到底是各有多少呢?根据史书记载,当时袁绍一共有11万人,而曹操只有2万人,袁绍的总兵力是曹操5倍还有多的,其实在古代双方战斗力这么悬殊的背景下,弱势的一方还能胜利的战役还真不多,但是曹操奇迹般的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