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卡廷惨案真相大揭秘

卡廷惨案真相大揭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397 更新时间:2024/1/23 10:38:09

说到卡廷惨案其实小编不太知道这个惨案,唉,还是知道的太少了,但是话说这个惨案在历史上却非的著名,小编也说了,这个惨案虽然著名,但是小编却不知道,所以还是有话要说的,就是需要去了解了解,那么这其中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

“不光彩的政治图谋”导致波兰亡国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欧亚两洲上空战云密布,各国在外交舞台上尔我诈。此时,苏联正处于德国、日本西东两面威胁。为确保东线安全,1941年4月13日,苏联与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倘缔约国之一方成为一个或数个第三国敌对行动之对象时,则缔约国之他方,在冲突期间,即应始终遵守中立。”在西线,苏联又派人与希特勒密谈,于1939年8月23日签订了《德苏互不侵犯条约》:“若缔约国之一方,与第三国卷入类似战争之行动,则其他一方,即不得对上述第三国予以援助。”这就等于加快了希特勒侵犯波兰的步伐。

果然,《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一星期不到,1939年9月1日凌晨5时20分,德国投入100万人的兵力,在6500架飞机掩护下全面入侵波兰。9月11日,华沙被炸17次,成为焦土。16日,丧失抵抗能力的波兰政府被迫迁往卢布林,华沙被围。9月17日,苏联以波兰业已崩溃,为“保护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人民生命”为由,出兵波兰,波兰25万士兵被俘,东部20万平方公里领土被占领,1300万人成为亡国奴。在德国自西东,苏联由东向西双方夹击下,9月27日,波兰宣布投降。次日,苏德签订了《德苏友好与划界协定》,实现了当初两国秘密瓜分波兰的既定目的。

波兰灭亡了。

谎称“失踪”的波兰军官可能跑到中国了

斯大林没想到,希特勒“醉翁之意”不在波兰,而是整个苏联。

1941年6月22日黎明,希特勒撕毁苏德一切条约,在波罗的海海岸至喀尔巴阡山麓的1500公里长的战线上,投入总兵力200万人,分3路对苏联实施猛攻。希特勒亲至前线指挥。

为了扩大反法西斯同盟,1941年7月30日,苏联同波兰流亡政府“伦敦波兰政府”总理西科尔斯基签订《苏波互助协定》,承认1939年苏德关于变更波兰领土的条约失效,苏波恢复外交关系,并同意波兰流亡政府在苏重建波兰军队,同意释放所有波兰战俘和在押的波兰公民,共同打击德国法西斯。但是战俘中有2万多人下落不明,波兰方面十分关注。1941年8月,奉命招募波兰军官的波兰将军恰普斯基列出一份“在苏联失踪”的4千名波兰军官名单,交给了苏联当局。同年9月6日,波兰大使科特向苏联当局提交了失踪的波兰军官名单。12月3日,波兰军司令部安德尔斯将军写信给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要求寻找8千名波兰战俘。苏方对所有追寻这些失踪波兰军官的请求均未予以回答。当12月3日西科尔斯基和安德尔斯在克里姆林宫受到斯大林接见时,他们当面问斯大林1万多名被俘波兰军官的下落,斯大林回答道:“他们被释放了,跑掉了,可能到了满洲里。”1942年3月18日,安德尔斯和奥库里茨基再次向斯大林提出波兰战俘问题,斯大林说:“他们可能在德国占领区。”苏派驻波兰流亡政府大使鲍格莫洛夫更是一口咬定:“波兰军官已全部被释放。”

1942年夏,当地居民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卡廷密林深处,发现了埋着成百上千人的“公墓”。波兰流亡政府根据现场遗留的信件、日记、军服上的星徽、纽扣等证据,证明死者均为波兰军官,随备转致苏联政府。此后,又先后20多次照会苏联,均无答复。

苏历届领导人将错就错隐瞒史实

1943年4月13日,纳粹德国的柏林电台突然播出一条令全世界目瞪口呆的新闻:德军在卡廷森林发现了8个埋有几千人的葬尸坑,从死者军服看,他们是波兰军官,死亡时间大约在1940年春天,都是被人“熟练地用手枪从脑后击毙的”,这是“典型的布尔什维克暴行”。

4月15日,即德国宣布发现卡廷森林万人冢消息后两天,莫斯科电台说,德国的消息是“肮脏的臆想,无耻的捏造”。苏联新闻局发表一份公报称,波兰战俘曾在斯摩棱斯克以西地区服劳役,1941年夏天,苏联部队撤退后,他们落入德国人之手,被“德国法西斯凶手杀害”。也在4月15日这一天,波兰西科尔斯基政府请求国际红十字会调查卡廷案。次日,波兰红十字会秘书长斯卡仁斯基向波兰红十字理事会提供的一份关于卡廷之行的报告说:“从尸骨上找到的纸片判断,屠杀发生在1940年3—4月。”同一天,德国邀请国际红十字会派人前往卡廷调查。国际红十字会考虑到苏方的意见,拒绝了德波两国的请求。4月20日,伦敦波兰流亡政府又向苏联提出上述要求。4月21日,苏联政府指责波兰与希特勒合作。4月26日,苏联由于波兰与德国“一起要求红十字会调查”卡廷事件,宣布同波兰断交。1943年4月28日,德国纠集其盟国和被占领国的专家组成的国际调查组到达卡廷。波兰也派出了一个专家组到卡廷调查。两个调查组根据挖掘的结果都认为,这场屠杀发生在1940年春天。德军从苏联境内撤走后,以布尔坚科院士为首的苏联调查组赶到卡廷森林调查。1944年1月24日,苏联报纸发表了一份由名叫“确定与调查法西斯侵略者在卡廷森林枪杀波兰被俘军官情况的特别委员会”提出的报告。报告说:“以前波兰各次照会所提到的那批波兰被俘军官,早在1940年春天就由苏联人把他们从科泽利斯克、旧别利斯克和奥斯塔什科夫撤出,送到斯摩棱斯克地区的三个‘特别营地’。1940至1941年期间,他们在那里从事施工和筑路工作。德国入侵时,这批战俘未能及时撤退,因此,在1941年7月落入德国人手中。德国人把他们一小批一小批地送到卡廷森林。在那里由一个号称‘第537工程营’的特种部队处决了他们,尸体当时就都埋掉了。1942年冬天,由于军事形势发生了变化,德国人威胁当时的目击者伪造证词,同时挖坟盗墓,取走写有1941年春天以后日期的文件,并把一些新的材料放到尸骨上。1943年3月,德国人又从别处运来很多尸体,放入坟墓,以达到宣传和挑拨的目的。”报告还说:“据法医检验,尸体头上的德国造子弹和从脑后开枪的‘纳粹方式’,均说明凶手为德国。德国是贼喊捉贼,嫁祸于苏联。”这一报告的结论成为苏联当局的正式解释,并为战后波兰政府所接受。1946年7月1日至3日,在审判纳粹战犯的纽伦堡国际法庭上,苏联检察长鲁登科要求法庭认可调查德国法西斯侵略者在卡廷森林枪杀波兰战俘军官情况的特别委员会的这一报告,但未得到法官们的同意。

此后,西方就卡廷事件发表了大量材料。1951年9月18日,美国国会为进一步调查卡廷事件而成立了特别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报告说:“本委员会一致认为,各项证据确凿无疑地证明,俄国斯摩棱斯克卡廷森林里屠杀波兰陆军军官一事,是由苏联的内务人民委员部干的,屠杀日期不迟于1940年春天。”

斯大林死后,苏联历届领导人都将错就错,参与歪曲、隐瞒这一史实。1959年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谢列平曾向赫鲁晓夫报告说,卡廷事件被枪杀者总数是21857人,档案馆保留有这些人事档案,建议销毁;1976年,时任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安德罗波夫等3人也向勃列日涅夫报告说,“积极考虑波兰朋友的愿望”,举行苏波磋商,以便“制定共同的反击措施”。而当时波兰官方,却“慑于苏联的权威,长期沿袭苏联的说法,自己不说也不准别人说”。

卡廷悲剧是“斯大林主义的严重罪行”

卡廷森林事件,始终是一根深深扎在波兰人民心中的针刺。战后的波兰官方宣传中几乎不提卡廷事件。1980年以后,《政治》周刊等报刊发表一些有关卡廷事件的文章或材料,几乎一致认为卡廷事件罪责在苏联。1987年4月21日,波兰领导人雅鲁泽尔斯基访苏,与戈尔巴乔夫签署了《波苏意识形态、科学和文化领域合作宣言》。根据这一文件精神,两国历史学家组成了联合委员会,负责调查卡廷事件。1988年7月戈氏访波,戈答应加紧寻找有关卡廷事件的证据材料。同年,苏首次同意波兰人前往苏联,为卡廷惨案遇难者扫墓。1989年2月,波兰公布关于苏联杀害波兰军官的证据。波兰修改关于卡廷事件受害者纪念碑文。同年3月22日,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克格勃克留奇科夫、党中央国际部长法林联名给苏共中央写报告。报告称,卡廷事件系“斯大林的内务人民委员部所为”。报告指出:“正确地说明事件真相,具体责任在谁,这种行动的代价最终将小于因 目前的无所作为所造成的损失。”当月,苏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卡廷问题作出了两项决定:一、责成苏联检察院、国家安全委员会、苏联外交部、苏共中央国际部和意识形态部在一个月内向政治局提出有关苏联在卡廷问题上的新建议。二、赞同波兰方面将卡廷波兰军官坟地的象征性骨灰带回华沙的请求。同年4月5日,波兰一个代表团专程从卡廷取回浸透波兰军官鲜血的卡廷土。当月18日,在华沙无名烈士墓举行了安葬仪式。1989年10月,波兰总检察长向苏联总检察长提出,要求调查卡廷事件。同年11月下旬,波兰马佐维耶茨基访问莫斯科,再次要求苏联领导人尽快澄清卡廷事件真相。访问结束时发表的公报强调,要“弄清历史上的复杂问题首先是卡廷问题”。马佐维耶茨基还前去卡廷墓地凭吊波兰死难者。

1990年4月13日,塔斯社在雅鲁泽尔斯基访苏之际发表声明,正式承认将近1.5万名波兰军官被屠杀是“斯大林主义的严重罪行之一”;“战俘们都被关进了内务人民委员部州局的内部监狱。枪决是在四壁都蒙着羊毡的牢房里进行的,以免被人听到枪声。内务人民委员部警备处处长指挥了枪决行动,枪决都是在夜间进行的,一切都很简单:把战俘带进牢房,给他戴上手铐,然后朝他的头开一枪。行刑用的是德国瓦尔特手枪。从莫斯科运来满满一皮箱这种手枪。用卡车把尸体运到城外,将尸体埋在州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别墅区,因为外人不会来这里。直接在卡廷森林枪决了科泽利斯克战俘营的部分俘虏。直到当年5月中旬,苏联在卡廷森林共处决4421人。他们被分别埋入8个大坑,上面铺面了松花和白桦树。除卡廷森林外,苏联又在斯塔罗利斯克战俘营枪决3820人,奥斯塔什科夫集中营枪决6311人,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的其他集中营和监狱处决3705人加上卡廷森林枪决的4421人,共计21857人,其中包括约1.5万名波兰官兵俘虏。”苏联方面对卡廷悲剧“深表遗憾”;“查换有关档案材料的工作还在继续进行”。戈尔巴乔夫4月13日在会见雅鲁泽尔斯基时亲自移交了苏联方面找到的关于卡廷惨案的证明材料,并且向“波兰人民及死难者的亲友表示深切的慰问”。苏方的这一行动,得到了波方的赞许。1990年7月8日,在波兰专家的参加下,对哈尔科夫和米德诺伊两地的波兰军官墓地进行了挖掘调查,因为米德诺伊葬有来自旧别利斯克等集中营的波兰军官。这一年9月,苏联军事检察院开始侦查卡廷惨案问题。1991年,波兰出版了关于卡廷等地被害者的最完整的名单。同年11月,又在卡廷挖墓调查。1992年9月,俄罗斯副总统鲁茨科伊声明说,他将亲自监督最后查明卡廷的全部情况。1992年10月14日,叶利钦总统的特使、俄罗斯国家档案委员会皮霍瓦到达华沙,向波兰总统瓦文萨移交了有关卡廷事件的两包“绝密档案”(复印件),总共20个文件,其中最重要的是联共(布)中央政治局1940年3月5日关于枪决14700名波兰军官和在狱中关押的11000名波兰公民的决定。波方立即将其中几个重要文件予以公布。至此屠杀2万多名波兰人的悲剧真相大白,历时半个世纪的波苏(波俄)关系史上最大悬案卡廷森林屠杀案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普法战争中,法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普法战争其实很多人也都知道这场战争也十分的给力,当时的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和法国就做了很多事情,结果大家也知道的,最后法国是败了,而且惨败,但是战争没有赢家,普鲁士结局也不行,那么有的人问了,在普法战争中,这个法国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普法战争是1870—1871

  • 马岛战争有何内幕?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战争

    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被现代军事家们视作为现代战争的经典战役。英国海军客服了种种困难,组织了远征舰队横跨了半个地球与阿根廷作战,并且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不过到了后来就有英国的一名退役军官披露表示,当年英国之所以能够赢得马岛战争,是因为有了智力的帮助。如今已经80多岁的西德尼·爱德华兹在马岛战争期间曾担

  • 希特勒真的跑到了北极的地下基地,一直到去世吗?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战争

    希特勒这个名字一直都是很负面的,毕竟是他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太大的影响,死伤者无数,无辜之人被残忍杀害,人们对此也是无法忘怀。不过这样一个战犯,他最后的结局却众说纷纭,其中有一种说法认为希特勒其实躲到了北极的地下基地,就在那里一直待到去世,这是真的吗?1945年4月30日下午三时三十分

  • 美尼斯是如何成为埃及的第一位法老的?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战争

    古埃及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文明只有,这是属于创造它的埃及人的辉煌。在古埃及人的创作中,有无数是赞诗吟诵尼罗河的,正如希罗多德所说的:“埃及尼罗河的赠礼”那样贴切。尼罗河发源于非洲的中部,总长度达到近6000公里。每年的7月初到10月底,浑浊的和会就会吞没谷地,知道雨季过后

  • 俄瑞波尔塔瓦会战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战争

    波尔塔瓦会战是欧洲历史上大北方战争中的一部分,这场战争发生于1709年6月27日,战争爆发的地点位于乌克兰以东的波尔塔瓦。参战双方是瑞典与沙俄,瑞典的指挥官是陆军元帅乌尔丽卡·;埃利诺拉,而沙俄的指挥官就是沙皇本人彼得大帝。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场战争吧。早在1700年对丹

  •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与英国人交锋是哪一次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战争

    回忆起我国历史上的鸦片战争,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一个偌大的东方大国愣是被西方的一个小国撕下了看似强大的面孔,露出了一副脆弱又虚弱的躯体。也正是因为这场战争,中国被西方列强愣是欺负了109年。不过鸦片战争却不是中国第一次与英国交锋,早在明朝的崇祯年间,1635年,当时的英国查理一世任命威德尔上尉

  • 第二次英荷战争是怎样的?最终是谁获得了胜利?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战争

    第二次英荷战争发生于1660年,在英国的斯图雅特王朝复辟之后。当查理二世登基为英国国王之后,就开始大力发展英国的海军,而且英国“皇家舰队”的称号也是查理二世所赐的。查理二世还任命自己的弟弟詹姆士公爵为皇家舰队的最高指挥官,可想查理二世对海军发展的重视。查理二世为了打压荷兰的海

  • 第一次英荷战争是怎样的?海上马车夫的海上霸权的争夺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战争

    1566年荷兰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反抗西班牙帝国的封建统治,荷兰独立战争爆发。1581年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荷兰共和国宣布独立。1609年西班牙与荷兰签署了《十二年休战协定》,其实就是承认了荷兰共和国的独立。荷兰独立之后,资本主义工商业就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商业、海洋运输业、金融业等等都十分的

  • 英荷第三次战争的转折点是哪一次海战?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17世纪英国与荷兰之间的第一次与第二次战争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海外贸易以及扩张,不过今天讲的第三次英荷战争与前两次就有些不同了。就比如第二次英荷战争,是由荷兰舰队主攻英国舰队,而第三次则是英国联合法国来进攻荷兰。另外前两次均是在海上进进行的战争,而第三次则是海陆都有进行过战争。其实第三次英国和荷兰之间

  • 勒班陀之战是怎样的?古代规模最大的海战之一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战争

    1571年10月7日,一场海上大战彻底的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从战争结束的那一刻,西班牙就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的第一强国,而他的对手奥斯曼帝国再也无力发起针对西方基督教世界的进攻,整个世界的局势发生了陡然改变。这场国模浩大的战争便是勒班陀之战,同时勒班陀之战也是一场宗教战争,是基督教与伊斯兰教这世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