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瓦格拉姆战役

瓦格拉姆战役

瓦格拉姆战役

这次瓦格拉姆之战,是一次较为经典的大军团决战。双方总共动员了30多万兵力,各自调动了400门以上的火炮,从单个战斗而言,超过了1789年以来时期历次战斗的规模。而双方的统帅又是当时两国最著名的统帅,曾经有过一次交手的经历,在战斗中,两人均有上佳表现。其中拿破仑的良好组织大军过河;危机时灵机应变,及时在最关键的地点和时机,投入预备队,取得决定性战果的指挥,都堪称战术的典范。

有关“瓦格拉姆战役”的历史故事

  • 人们对拿破仑瓦格拉姆战役怎么评价

    瓦格拉姆战役评价发生于1809年7月3日的瓦格拉姆战役,是十九世纪法国皇帝拿破仑与第五次反法同盟之间的最后一次决战,也是拿破仑征战生涯中取得绝对性胜利的一场战役。瓦格拉姆战役图有关瓦格拉姆战役的评价,在十九世纪的欧洲军事文献中很常见。它首先是一次非常经典的大军团决战,战争双方总共投入了超过三十万的兵

  • 欧洲瓦格拉姆战役最后是什么结果

    瓦格拉姆战役结果欧洲军事史上,对发生在1809年7月3日的瓦格拉姆战役有过详细的记述。瓦格拉姆战役是十九世纪初法军与奥军之间进行的一场大规模决战,也是拿破仑时期与第五次反法同盟之间的最后一次较量。据记载,瓦格拉姆战役结果导致奥军伤亡两万三千余人,法军伤亡三万七千余人,双方都为这场残酷的战斗付出了高昂

  • 拿破仑瓦格拉姆战役厮杀经过

    瓦格拉姆战役经过公元1809年7月3日,法奥两国军队在多瑙河上游展开了一场激战,这便是欧洲军事史上著名的的瓦格拉姆战役。瓦格拉姆战役经过非常精彩,双方主帅都将军事指挥才能发挥到了极致,此一战,是拿破仑与第五次反法同盟之间的最后一次正面决战,亦是拿破仑征战史上最后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胜利。瓦格拉姆战役图据

  • 瓦格拉姆战役战略布局情况分析

    瓦格拉姆战役战略布局法兰西历史上记述了1809年7月3日,法国皇帝拿破仑率领十七万法军在多瑙河畔与卡尔大公亲自指挥的奥地利军队的殊死决战,史称“瓦格拉姆战役”。说起瓦格拉姆战役战略布局,堪称十九世纪欧洲军事史上的经典,双方指挥官在这场战争中都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虽然战役结果双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

  • 瓦格拉姆战役中,卡尔大公的战术是什么?效果如何

    在七月六日的太阳升起之前,马契费德平原暂时还不会笼罩在燥热之中,不过瓦格拉姆战役第二天也是最后一天的战事,就要开始了。卡尔大公对战局至此的发展感到满意:法军前一天的抢攻表明,他们已经钻进了奥军布下的“口袋”,现要做的就是“扎紧口袋”。这位奥地利统帅决心全线进攻。当然,各个地段的攻势轻重不同:针对法军

  • 瓦格拉姆战役的过程有多激烈?伤亡情况如何?

    此时的多瑙河对岸绝不平静,一心想要复仇的皇帝精心准备,集结起一支规模远超过阿斯佩恩-埃斯林战役的大军,包括由法国皇帝直接指挥的近卫军、乌迪诺的第2军、达武的第3军、马塞纳的第4军、贝尔纳多特的第9军、贝西埃的骑兵军。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部队大多数都在上次战役吃过亏,不过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各自得到了

  • 瓦格拉姆战役的战况如何?战役结果是什么?

    卡尔大公选中的战场是一片被称作马契费德的多瑙河畔冲击平原,位于上次战场阿斯佩恩-埃斯林一线的东北方。这块平原名副其实,大部分地势平坦无遮,仅零星长着一人高的玉米地。在平原的东北缘,一条被称作鲁斯巴赫的小河自西北流向东南,河流本身和河岸密布植被共同构成了一道“不大不小”的天堑。沿着河岸,分布着瓦格拉姆

  • 瓦格拉姆战役发生在什么地方 瓦格拉姆战役简介

    瓦格拉姆战役第五次反法同盟的最后一战,1809年7月3日,法国皇帝拿破仑率兵17万渡过多瑙河,钻进了奥地利卡尔大公的伏击圈,经过两天剧烈的反复冲杀,人数较少的奥地利一方(只有12万人)无力歼灭法军,被迫撤围,虽然双方的损失差不多,但由于不久后奥地利求和,这次战役就成为拿破仑的最后一次绝对性胜利。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