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瓦格拉姆战役发生在什么地方 瓦格拉姆战役简介

瓦格拉姆战役发生在什么地方 瓦格拉姆战役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746 更新时间:2023/12/23 0:54:53

瓦格拉姆战役第五次反法同盟的最后一战,1809年7月3日,法国皇帝拿破仑率兵17万渡过多瑙河,钻进了奥地利卡尔大公的伏击圈,经过两天剧烈的反复冲杀,人数较少的奥地利一方(只有12万人)无力歼灭法军,被迫撤围,虽然双方的损失差不多,但由于不久后奥地利求,这次战役就成为拿破仑的最后一次绝对性胜利。

备战

瓦格拉姆战役(Battle of Wagram) 1809年7月5—6日,在奥法战争期间,拿破仑一世(Napoleon

Bonaparte)的法军与卡尔大公(Archduke Charles)的奥军在瓦格拉姆(奥地利维也纳东北16公里处的村庄)进行的一场决战。

自从在多瑙河北岸的小村斯佩恩-埃斯林被奥军击败之后,拿破仑就一直怀着“再来一次”的强烈渴望——

这从他对于河中央的洛鲍岛的态度就能看得一清二楚,虽然他和近侍们开玩笑地称它为“悲惨岛”,但他几乎在刚刚退兵多瑙河南岸的同时便再度开始经营此岛。在上一次战役中,洛鲍岛是法军集结和开进的“跳板”;在下一次战役中,它的地位不会有丝毫改变。

拿破仑很清楚,自己在地理方面的最大优势便是仍然控制着洛鲍岛。阿斯佩恩-艾斯林战役最后,奥地利人本可以挟战胜之威,消除法军这个位于多瑙河急流中的突出部,但他们犹豫了,并没有那样做。结果,这给了失败的法国军队“站稳脚根”的机会,也给了他们“舔伤口”的时间。

法国皇帝满心期待着第二次渡河时机的到来,而且他明白,这一次必须准备得更充分。法国工兵们新一轮浮桥搭建工作是从6月1日开始的(仅仅在一天之前,拿破仑最骁勇的部将——

拉纳元帅由于在阿斯佩恩-埃斯林一役身受重伤,黯然离世),总结了之前的经验教训,工兵们的成就远超过上一次——

到6月21日,他们总共搭起了3座主桥和8座辅桥,使得法国大军再次渡河成为可能。同时,吸取了上次战役期间敌人从上游放驳船撞桥的教训,法军采取了多种手段来保护渡桥:工兵们在主桥的上游河段搭建了长800米的双层木栅,从而有效地阻挡顺流而下的驳船;法军组建了配有轻型火炮的巡逻船队,专司巡视河面以防任敌对行为。

不过,假如奥军真的想要采取什么破坏行动,法军这些应对手段究竟是否管用,还得打上一个问号。事实上,面积十平方公里的洛鲍岛始终处于北岸奥军炮火的有效射程之内,但奇怪的是,奥军统帅卡尔大公却从未下达过炮击这座江心岛的命令,他所做的仅仅是在距北岸数公里远的地方布置一支小部队,密切监视着法军动

更多文章

  • 元朝著名的文学家揭傒斯为什么官位可连升四级(元朝官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元朝著名的文学家揭傒斯,元朝官制

    了解揭傒斯生平简介得知,揭傒斯是元朝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揭傒斯生于1274年,卒于1344年,享年70岁。以今天的地名来说,揭傒斯是江西人。揭傒斯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中出生,父亲是南宋朝廷的一个拔贡。揭傒斯5岁时,就跟随父亲学习文学知识。揭傒斯勤奋刻苦,昼夜不懈,等到十二三岁,揭傒斯已经博览群书,深懂

  • 元朝官员服饰介绍 元朝官员在着装上有什么讲究(元朝官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元朝官员服饰,元朝服饰,元朝官制

    元代服装以长袍为主。官员和士庶的日常服装多为窄袖长袍。另外,在元代大宴活动中,天子百官要穿统一颜色的服装,称为“质孙服”,据古籍记载,天子的质孙服款式繁多,冬服有11种,夏服有16种。元代官服蒙古族入关之前,披发椎髻,冬戴帽,夏戴笠。他们的皮帽、皮袄、皮靴,多用貂鼠、羊皮制成。皮袄通常是右衽、方领。

  • 汉朝官制中的九卿是哪九卿?分别都是做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朝官制,汉朝

    九卿是指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机构。同时执金吾,大长秋,将作大匠的地位和秩俸都与九卿相同,因此把他们和九卿统称为诸卿。京兆尹,右扶风,左冯翊是三辅即京师地区的地方行政长官,有资格参加朝议,具有高与一般郡国长官的特殊地位,因此也得以列于诸卿。太常太常原名为奉常,

  • 汉朝官员多少岁能“退休”?退休后“退休金”是怎么安排的?(汉朝官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官员,汉朝官制

    古代的退休制度从春秋战国就有了,不过那会儿社会太乱,可能你刚上台没几天就被赶下来了,所以退休制度什么的都没人当回事儿,直到汉朝稳定下来,才对这个制度重视起来。在汉朝,“退休”这个词不是每个当官的都有资格使用的,你得符合两个条件,第一个是年满70岁。这个条件现在看可能还没什么,但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

  • 汉朝政治:汉朝官制实行三公九卿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政治,汉朝官制

    汉朝官制实行三公九卿制,宰丞相具有较大的权利。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长;太尉管军事,是武官首长;御史大夫掌监察,辅助丞相掌管政治事物。而在汉朝,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必须做御史大夫后才能做丞相。而在御史大夫之下,还设有御史中丞,掌管宫内事务。九卿则是太常(掌祭祀鬼神)、光禄勋

  • 父系氏族公社为什么会取代母系氏族公社?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父系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是原始公社制度的一个阶段。于母系氏族公社之后,相当于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形成以男子为中心的大家族,男子支配生产、生活和公共事务,氏族首领由成年男子担任。世系按父系计算,财产由子女继承,男子是家庭和社会的核心,有权支配家庭的财产,并支配家庭的成员,妻子从夫居。出现的社会原因在于妇女被排

  • 古代“三公九卿”的官职权利大吗?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公九卿,汉朝

    做官从政自古以来,似乎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那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下古今的管制对比。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今天的公务员官职,主要以综合管理类职务,不涉及政法检系统,自下而上有:乡镇科级、县处级、厅局级、副省级、省部级、副国级、正国级。就以今天而言正国级干部只有19人,我们平常在电视看到的最多的是我们今天的“

  • 三公九卿起源于什么时候?又是怎么一步步发展完善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公九卿,汉朝

    秦汉时期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秦王朝在确立 皇帝 尊号的同时,还总结了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制度,建立起了一套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机构,这就是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 ,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 ,即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 三公 的职责分别为

  • 周朝的一个姬姓国家:巴国的建立与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巴国,周朝

    巴国,周朝时期位处今中国西南、长江上游地区的一个姬姓国家,子爵,国都为江州,即今重庆市江北区。始于西周时期,巴国与蜀国、楚国为世仇,被视为诸夏之一 。春秋中期一位巴王在征讨楚国的战争中俘虏了一名楚国女子而分裂出充国。战国时期疆域"其地东至鱼复(治今奉节),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及黔涪。"其疆域之辽阔

  • 晋国韩氏的存在感很低,却成了最后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晋国韩氏,春秋

    《晋国卿位之争》第10篇,在晋国的世卿家族中,韩氏属於存在感最低的家族。韩氏源於晋公室别支,曲沃桓叔的庶子万,获封於韩原,其后世子孙便以韩为氏。韩氏虽也属於桓、庄之族(晋献公曾祖、祖父一系的支脉),但由于亲昵於晋公室。故在晋献公尽诛桓、庄之族时,没有受到波及。韩万生赇伯,赇伯生韩简。韩简为晋惠公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