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

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设文学馆,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宁、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共十八人常讨论政事、典籍,当时称之为"十八学士"。

有关“十八学士”的历史故事

  • 唐朝时期,“秦王府十八学士”为什么会有十九个人?-趣历史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秦王李世民的“秦王府十八学士”为什么一共有

  • 唐太宗十八学士,唐太宗的十八学士和两大将军

    [摘要]:唐太宗十八学士,唐太宗的十八学士和两大将军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梦幻西游唐太宗身边的18学士和2大将军分别是谁?-ZOL问答梦幻西游秦叔宝尉迟恭唐太宗时期的十八学士和二十四功臣都有谁?唐太宗在做秦王时建“文学馆”,收聘贤才,以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

  • 唐朝时期,"秦王府十八学士"为什么会有十九个人?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秦王李世民的“秦王府十八学士”为什么一共有

  • 孔颖达作为唐初十八学士之一,他在经学上有怎样的成就?

    孔颖达(574年—648年),字冲远(一作仲达 、冲澹),唐朝经学家,唐初十八学士之一,更是为孔子的第31世孙,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生于北齐后主武平五年(574年),八岁就学,曾从刘焯问学,日诵千言,熟读经传,善于词章,隋大业初,选为“明经”,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

  • 褚亮:唐初十八学士之一,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褚亮(560年-647年),字希明,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唐初十八学士之一。曾祖湮,梁御史中丞;祖蒙,太子中舍人;父玠,陈秘书监,并着名前史。其先自阳翟徙居焉。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亮幼聪敏好学,善属文。博览无所不至,经目必记

  • 李世民的智囊团:文学馆与十八学士

    可是,其时,李唐政权的周围仍有诸多虎视耽耽的势力存在,彼此的实力也仅在尺寸之间,所以,逐鹿称霸的关键是看各股势力的实力,而实力的增强,便是不断积累贤才的表现。于是,外围的紧迫局势加上全军统帅的地位促使李世民实施大规模的招贤,武将之中的尉迟敬德,秦琼,程知节等,谋臣之中的房玄龄,杜如晦等都是在这一过程

  • 李世民厚待功臣人才,凌烟阁的二十四功臣像和十八学士图可以证明

    和“过河即拆桥,利用完就杀人”而被后世诟病的一些帝王们相比较,唐朝的李世民算是一个善待功臣的皇帝了。和他一起打天下的那些元勋们,都被他封以高官厚禄,功臣们以功勋为自己和家族带来荣耀。图片摘自网络而且,李世民还是一个“不忘本”的皇帝。为了表彰、纪念这些功臣们的贡献,李世民下令在皇宫内的三清殿旁修建了一

  • 唐朝宰相楷书《十八学士赞》

    于志宁(588-665),本姓万忸于氏,字仲谧,雍州高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人,鲜卑族,唐朝宰相,北周太师于谨曾孙,中书舍人于宣道次子。第一则(杜如晦):建平文雅。休有烈光。懷忠抱義。身立名揚。第二则(房玄龄):記室考功郎中房玄齡字喬年。才兼藻翰。思入機神。當官勵節。奉上忘身。第三则(于志宁):

  • 宋徽宗的年号是什么 宋徽宗的十八学士图赏析

    宋徽宗赵佶,人人皆知的艺术天才皇帝,只可惜“样样皆能,独独不能为君王”。25年在位时间内,宋徽宗年号经历了6次更换。宋徽宗赵佶剧照从最初的元符开始,公元1100年宋徽宗即位,继续使用“元符”,此时正是元符三年。但在次年,也就是公元1101年,宋徽宗赵佶将年号改为“建中靖国”。一年之后,也就是公元11

  • 十八学士助李世民弑兄夺位 却都人人自危

    唐武德九年(626)六月三日夜,秦王李世民带兵入玄武门,诛幼弟李元吉,杀皇储李建成,废长夺嫡,入主东宫。这就是震古慑今的玄武门之变。这样的大手笔并非李世民的个人智慧所能书写,秦府十八学士为此宵衣旰食、匍匐案头,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武德三年,秦王平定王世充归来,高祖一时高兴,“以李世民为天策上将,设天

  • 唐朝秦王府十八学士名单盘点

    唐太宗十八学士:唐太宗为秦王时建文学馆,罗致四方文士,收聘贤才,以房玄龄、杜如晦、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勗十八人并为学士。唐太宗两大将军:秦琼,尉迟恭。唐太宗十八学士简介杜如晦(585~630)中国唐初

  • “唐十八学士”指的是哪些人?

    隋末天下大乱之时,李渊在太原起兵,迅速拿下了帝王之都长安,遥尊杨广为太上皇,立留守长安的杨侑为帝,自己则招兵买马,韬光养晦,总掌军事大权。义宁二年(618年)甲子日,李渊终于在长安太极殿即皇帝位,国号为唐,是为唐高祖。其长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主管内政,外务则落在秦王李世民与齐王李元吉身上。李元吉年

  • 唐朝“秦王府十八学士”为什么会有十九个人?

    根据史书记载,“秦王府十八学士”的具体名单为: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刘孝孙,一共十九个人。“秦府学士”出现的时间是武德年间。武德四年(

  • 唐初十八学士之一褚亮的生平事迹简介

    褚亮(555年-647年),字希明,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祖籍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唐初十八学士之一。曾祖湮,梁御史中丞;祖蒙,太子中舍人;父玠,陈秘书监,并着名前史。其先自阳翟徙居焉。亮幼聪敏好学,善属文。博览无所不至,经目必记于心。喜游名贤,尤善谈论。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商榷文章,

  • 宋徽宗十八学士图书画赏析

    宋徽宗十八学士图宋徽宗的《十八学士图》是一幅典型的文人酬应图,它包括了十八位文人学士一起游园、吟诗作赋、鼓琴奏尔、戏马观鹤、同桌而宴的热闹欢愉的场景。现在被收藏在我国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十八学士图(部分)整幅画的色彩基调欢快明朗,画中对人物、亭台楼阁、茶盏杯箸的刻画十分细腻,宴会上准备了许多的美味佳肴

  • 他是唐朝十八学士之首,凌烟阁位列第三,李世民手下的能臣,房玄龄是其黄金搭

    根据题目就能想象得到他的彪悍,这人确实非常了不起,是唐朝18学士之首,凌烟阁排名也非常的靠前,与房玄龄简直绝配,历史上最著名的“房谋杜断”中的杜就是他了,他就是杜如晦。 他祖上都是周朝高官,隋朝取代周朝后,他的爷爷做了隋朝的工部尚书、义兴公,他老爹是隋朝昌州长史,他年轻的时候非常的聪慧,长大后,成了

  • 此人是李世民十八学士之一,看了一眼书法家欧阳询,断送七年前途

    此人是李世民十八学士之一,看了一眼书法家欧阳询,断送七年前途在唐朝的历史上,有一个人是憋屈和无奈的,不过这个人也是有名的奸臣,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在唐朝的开国之初,他投奔了李渊,后来更是成为了李世民的十八学士之一。只可惜,这个人一直得不到重用,不是因为他没有才华,而是因为他这个人还太嫩,人家都说喜怒不

  • 唐太宗李世民的“智囊团”:十八学士有哪些人?

    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设文学馆,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宁、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共十八人常讨论政事、典籍,当时称之为"十八学士"

  • 揭秘:唐太宗是如何组织成他的“智囊团”的?(十八学士)

    李世民为秦王、天策上将的时候,就特别注意招揽人才,作为自己的谋士、智囊。《旧唐书·太宗纪》说:“于时(武德四年)海内渐平,太宗乃锐意经籍,开文学馆,以待四方之士。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等十有八人为学士。每更置阁下,降以温颜,与之讨论经义,或夜分而罢。”又《儒学列传》说:“给五品珍珍膳分为三番更直,宿于阁

  • 十八学士首席杜如晦:唐太宗称制过程的第一谋士

    【十八学士首席代表】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祖上世代担任北周和隋朝的显官。他从小机敏过人,进入仕途后做了一个小官,但很快自动离职回家。李世民进入长安时,杜如晦也被招入帐下,从此跟随李世民四处征战,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他以办事干练有决断著称,与房玄龄齐名,人称"房谋杜断"。后升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