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唐太宗是如何组织成他的“智囊团”的?(十八学士)

揭秘:唐太宗是如何组织成他的“智囊团”的?(十八学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722 更新时间:2023/12/23 0:54:42

李世民为秦王、天策上将的时候,就特别注意招揽人才,作为自己的谋士、智囊。《旧唐书·太宗纪》说:“于时(武德四年)海内渐平,太宗乃锐意经籍,开文学馆,以待四方之士。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等十有八人为学士。每更置阁下,降以温颜,与之讨论经义,或夜分而罢。”又《儒学列传》说:“给五品珍珍膳分为三番更直,宿于阁下。”十八学士是: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李玄道、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苏勖、于志宁、苏世长、薛收、李守素、陆德明,孔颖达、盖文达、许敬宗。李世民命画家阎立本作《秦府十八学士》图像,学士之一褚亮写赞语。被选为学士的,非常荣耀,当时人誉称为“登瀛州”(神山名,仙人所居)。

杜如晦:少英爽,喜读书,以风流自命。隋时曾补滏阳尉,弃官去。李渊平定京师,秦王引为府兵曹参军,徙陕州总管府长史。从秦王征伐,常参与机密。进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兼文学馆学士。与房玄龄等谋划策动“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得帝位。后任兵部尚书、检校侍中兼代吏部尚书,进位尚书右仆射,为唐初名相。

房玄龄:熟读典籍,善作文,工书法。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尉,校雠秘书省,补隰城尉。唐兵入关中,归李世民,任秦王府记室(掌文书起草)。累进陕东道大行台考功郎中,文学馆学士。他辅助李世民经略天下,每攻占一城,各将领争先抢取财物,唯独玄龄留意收集人才。在参与“玄武门之变”秦王即帝位后,任中书令,进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为相十五年。史称“玄龄善谋、如晦善断,当世语良相,常称房、杜”。

虞世市:幼时笃志勤学,作文、书法俱优。隋炀帝时,任秘书郎,迁起居舍人。归唐后,为秦王府参军,转记室,与房玄龄对掌文翰。太宗即位后,任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迁秘书少监、秘书监。每与唐太宗商榷古今政体,借以规谏,甚为太宗崇敬。太宗称赞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词藻、书翰。

褚亮: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善作文,喜交结名贤。入隋为东宫学士,迁太常博士。李世民闻褚亮名,延授秦王文学。秦王每有征伐,常侍从。太宗贞观元年,为弘文馆学士,后进授员外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待等。其子褚遂良,官至中书令。

姚思廉:父为史学家,思廉少受汉史于其父,勤学寡欲。陈时为扬州主薄,入隋为汉王府参军,唐初授秦王文学,不久引为文学馆学士。贞观初,迁著作郎,弘文馆学士。受诏撰梁、陈二史。思廉在其父遗稿的基础上,采集他书,成《梁书))五十卷、《陈书》三十卷。后官至散骑常侍。

李玄道:隋时为齐王府属。李密占据洛口,引为记室。李世民召为秦王府主薄、文学馆学士。贞观元年,迁给事中,后外任幽州长史、常州刺史。为人正直,在职清简。

蔡允恭:善缀文,隋时历任著作佐郎、起居舍人、内史舍人。李世民引为秦府参军兼文学馆学士。贞观初,任太子洗马(掌图籍),不久致仕,有集十卷,又撰《后梁春秋》十卷。

薛元敬:武德中,为秘书郎。世民召为天策府参军,兼直记室,文学馆学士。世民为太子时,任太子舍人,专掌文翰,不久卒。

颜相时:颜师古弟,武德中为秦府学士。贞观中迁谏议大夫,有谏臣之风。不久转礼部侍郎。

于志宁:隋末为冠氏县一长。李世民为渭北道厅军元帅时,召补记室。世民为秦王、天策上将时,授于志宁天策府从事中郎,兼文学馆学士。贞观三年,迁中书侍郎,散骑常侍,行太子左庶子。撰《谏苑》二十卷。后兼太子詹事。李治为皇太子,复拜太子左庶子,迁侍中,监修国史。高宗时拜尚书左仆射。曾参与编撰各种于补令、礼典。

苏世长:隋时任长安令,迁都水少监。武德时任谏议大夫。后历职陕州长史,天策府军咨祭酒、文学馆学士。贞观初出为巴州刺史。

薛收:薛道衡之子。隋大业末举秀才,固辞不应。经房玄龄推荐,李世民召见,授秦府主蒲,判陕东道大行台金部郎中。檄书露布(不加检封的文书),多出于薛收之手。后迁天策府记室参军。武德六年,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

陆德明:陈时任国子助教。隋场帝时为秘书学士,迁国子助教。李世民征为秦府文学馆学士。不久补太学博士。贞观初,拜国子博士。撰《经典释文》三十卷,采集汉、魏、六朝音切及i备家训话考证斟酌而成。另撰《老子疏))十五卷,《易疏》二十卷。

孔颖达:少读经书。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李世民引为秦府文学馆学士。武德九年,提升为国子博士。贞观初,转给事中。后历任国子司业、太子右庶子、国子祭酒。曾与魏征等人撰写隋史,又奉命与颜师古等撰《五经正义》一百八十卷,成为经学注疏的“定本”,科举考试经学的准则。

盖文达:博涉经史,尤明三传。武德中,授国子助教,李世民召为文学馆直学士。贞观十年,迁谏议大夫,兼弘文馆学士。十三年,授国子司业。十八年,授崇贤馆学士。

许敬宗:隋时举秀才,授淮阳郡司法书佐。后入瓦岗军,李密以为元帅府记室。世民召补秦府学士。贞观八年,授著作郎,兼修国史。迁中书舍人。十七年,修武德贞观实录成,暂任检校黄门侍郎。李治为太子,迁太子右庶子。十九年,以本官检校中书侍郎,高宗即位,为礼部尚书。永徽三年,入为卫尉卿,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六年,拜礼部尚书。因力主武则天为皇后,升侍中,监修国史。官至中书令、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即同中书门下三品),与李义府同掌国政,是武则天的重要信臣。

唐太宗即位后,改门下省的修文馆为弘文馆,置于正殿左侧。于弘文殿收藏四库书二十余万卷。选天下文学之士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欧阳询、蔡允恭、萧德言等,以本官兼学士。“令更日宿直。听朝之暇,引入殿内,讲论经义,商略政事,或至夜分乃罢。”(《儒学列传》上)虞世南、褚亮、姚思廉、蔡允恭等都是原文学馆学士,欧阳询、萧德言则是新增的。欧阳询是著名的书法家,隋时官太常博士。入唐,任给事中。武德七年,奉命与裴矩等撰《艺文类聚》一百卷。贞观初,官至太子率更令(掌礼乐、刑罚等事)、弘文馆学士。萧德言博涉经史,尤精春秋左氏传。贞观中除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后拜秘书少监。唐制,五品以上曰学士,六品以下悦直学士。

标签: 李世民唐朝十八学士

更多文章

  • 高丽蒙古战争的详细经过是怎么样的?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高丽蒙古战争,蒙古

    起初的战争1219年,蒙古与高丽联手灭了窜入高丽的契丹反叛军队,并与高丽签订“两国约为兄弟,万事子孙无忘今日”的友好条约。1225年,蒙古帝国要求高丽向其朝贡。高丽予以回绝,蒙古使节抵达义州边境时,被高丽朝廷所害,但当时成吉思汗征西夏,并未顾及此事 。1231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命撒礼塔率师攻高丽。蒙古

  • 揭秘高丽蒙古战争:一场持续了42年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高丽蒙古战争

    高丽蒙古战争发生在高丽王朝与蒙古王朝元朝之间,这场战争可谓是旷日持久,从1231年一直持续到了1273年,蒙元统治者九次派遣军队去征服高丽王朝,战争的目的就是蒙元要求高丽王朝臣服于自己,而高丽王朝总是屡次违背蒙元的意旨,对蒙元的统治进行反抗,战争的最终结果是高丽王朝臣服。下面做一下高丽蒙古战争简介。

  • 五大臣出洋简介 事件的过程及背景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徐世昌,五大臣出洋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七月,清政府为了挽救危局,不得不接受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立宪”的口号,挂起“预备立宪”的招牌,特派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等五大臣分赴欧美日本等东西洋各国考察宪政。背景20世纪初,经过了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王朝内外交困

  • 他是“北地三才”之一,写的一手好文章却被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地三才,南北朝

    名门之后温子升,小时候跟随名儒崔灵恩、刘澜学习,本身非常聪慧,加之勤奋好学,成年之后博览群书,能写出一手风格清婉的好文章,小有名气,与邢邵、魏收一同被称为“北地三才”,备受世人赞赏。公元516年,温子升22岁,东平王元框广招文士,想要从中选择御史。当时参加应试的有八百多人,但只有温子升、卢仲宣等二十

  • 北地三才是哪三个人?北朝时期正统的诗文作家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地三才,南北朝

    魏至北齐时期,北朝出现了几位比较正统的诗文作家,模仿南朝诗文创作,虽然水平有限,难与南朝相比,但它却标志着北朝文学开始复苏,也迈开了南北文学融合的第一步。其中较著名的是温子升、邢邵、魏收。号称北地三才。温子升温子升(495-547)字鹏举,济阴冤句人【今山东菏泽】,祖籍太原(今太原)人北魏著名文学家

  • 考古学家在进行考古发掘的时候,不小心挖了自家的祖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考古学家,埃及

    众所周知,目前我们国家的很多文物瑰宝都是来自考古发掘,所以,当你真正的去关注一些考古历程时,你会发现,这当中也曾出现过很多考古趣事。比如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考古趣事。话说2016年,在湖南长沙一个施工工地上,工人们在施工时挖到了一块石板,出于好奇,他们便将石板挪开,此时,一个黑洞赫然

  • 考古学家在进行考古挖掘的时候,最害怕看见什么东西?最害怕看见矿泉水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考古学家,埃及

    随着盗墓题材的小说火爆起来,考古也变成了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我国的考古工作很早就开始进行了,而且经过考古学家的考古发现,我们有个很多历史遗迹被挖掘出来供历史学家研究,供世人观赏,例如兵马俑之类的,那么大家知不知道考古学家在进行考古挖掘的时候,最害怕看见什么东西吗?考古学家在对一个古迹或者墓地进行挖掘

  • 在古罗马女性奴隶都有着怎样的非惨待遇?奴隶主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奴隶主,奴隶制社会

    罗马的等级制度是十分分明的,层层的等级制度,带来的就是无穷无尽的压迫。一日为奴,便终身为奴。奴隶的生活是十分悲惨的,但是奴隶也有男女之分,女奴隶的下场远比男奴隶的惨烈。女奴隶和男奴隶的价钱是根本不同的,虽然男奴隶力气更大,能够提供劳动力,但是男奴隶实在是太难控制了。很多男奴隶力大无穷,很容易攻击别人

  • 刘邦斩蛇起义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朝,刘邦,斩蛇起义

    异姓取代前朝,总得有合法性说服力才能让人心服。前朝被后朝所攻灭。这在古人看来不仅是人力更有天助冥冥之中有神的帮忙才成。史书由后朝人来写。后朝写史书典籍的人是吃后朝的饭,穿后朝的衣,拿后朝的给养以生存。所以,是地道的现实主义者。必然带着后朝人的观点审视前朝的兴衰荣辱,是非成败,这就不能不对前朝持否定态

  • 斩蛇起义的具体过程是什么样的 刘邦是如何解决这件事情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汉朝,刘邦,斩蛇起义

    在历史数据中,每个朝代的更替都会出现一些传说,在老百姓的眼中,无论当局者到底是谁,只要不剥削不压迫,可以让自己的日子过得去,就不会有一些逆反的心理。但是在一些暴政当道的情况下,为了生存,就会有人起来反抗这些统治者。但是,即使起义反抗,在成功之后名不正言不顺,也不会让别人信服。所以就会用一些谣言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