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人物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文史百科
诗词大全
名人大全
人物专题
历史专题
导航
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
>孔多塞悖论
孔多塞悖论
多数票规则中存在一个明显的投票悖论。这一悖论由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孔多塞在18世纪80年代发现,所以又称孔多塞悖论。
有关“孔多塞悖论”的历史故事
法国18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之一:孔多塞,也是百科全书派的最后一名成员(孔多塞悖论)
孔多塞(1743.9—1794.3) 是法国18 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之一。他是启蒙运动最年轻的代表人物,是“百科全书派的最后一名成员”( 米什莱)。如果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是启蒙运动在政治上的一场实践,那么,孔多塞就是亲身参与了这场伟大实践的几乎全过程( 一般把1794 年7 月的热月政变视为法国大革
投票悖论是什么?孔多塞悖论的发展与解决
投票悖论指的是在通过"多数原则"实现个人选择到集体选择的转换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或非传递性,这是阿罗的不可能定理衍生出的难题。公共选择理论对投票行为的研究假设投票是那些其福利受到投票结果影响的人们进行的,投票行为的作用是将个人偏好转化为社会偏好。在多数投票原则下,可能没有稳定一致的结果。起源历史孔多塞
18世纪法国最后一位哲学家和数学家——孔多塞(孔多塞悖论)
孔多塞(Condorcet,Marie-Jean-Antoine-Nicolas-Caritat,Marquis de,1743.9.17-1794.3.29),又译康多塞。孔多塞是18世纪法国最后一位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数学家,启蒙运动的最杰出代表人物,政治上属于吉伦特派。有法国大革命"擎炬人"之
吉伦特派什么时候出现的?吉伦特派的历史意义(孔多塞悖论)
吉伦特派(Girondist),有时称"布里索派"(Brissotins)或"长棍面包派"(Baguettes),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立法大会和国民公会中的一个政治派别,主要代表当时信奉自由主义的法国工商业人士。该派着名的活动人士包括雅克·皮埃尔·布里索、孔多塞侯爵、罗兰夫妇、皮埃尔·维克杜尼昂·韦尼奥
其他专题
1
基伯龙湾战役
2
布鲁斯王朝
3
罗斯托夫战役
4
百慕大三角
5
田氏代齐
6
妖书案
7
瓦卢瓦王朝
8
卡西诺战役
9
法国宗教战争
10
意大利北部战役
11
勒洛雷伏击战
12
波旁王朝
13
礼崩乐坏
14
徐州相王
15
猪湾事件
16
巴巴罗萨计划
17
意大利统一运动
18
波罗的海沿岸战役
19
1848年欧洲革命
20
敖德萨战役
NEW
最新推荐
1
熊晃的人物介绍
2
黎光在解放战争中都遇到过哪些挑战
3
黎光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4
黎光是哪个时代的人物
5
上甘岭战役中,颜伏采取了哪些战术取得胜利
6
颜伏的战术创新有哪些具体案例
7
颜伏如何影响中国的军事发展
8
颜伏的主要成就
9
颜伏在革命生涯中还有哪些重要的角色
10
颜伏的革命历程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