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世纪法国最后一位哲学家和数学家——孔多塞(孔多塞悖论)

18世纪法国最后一位哲学家和数学家——孔多塞(孔多塞悖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146 更新时间:2024/1/18 22:03:59

孔多塞(Condorcet,Marie-Jean-Antoine-Nicolas-Caritat,Marquis

de,1743.9.17-1794.3.29),又译康多塞。孔多塞是18世纪法国最后一位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数学家,蒙运动的最杰出代表人物,政治上属于吉伦特派。有法国大革命"擎炬人"之誉。雅各宾派当政后被杀害。

成就

孔多塞的理论有两方面的成就:

一是主社会政治研究必须引用数理方法。以此和维柯并列,成为18世纪建立有效的社会科学的努力中最有贡献的两个人。

孔多赛提出了著名的"投票悖论",就是"孔多塞悖论"。

其二,就是《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提出的"人类不断进步"的历史观念,而成为西方历史哲学中历史进步观的奠基人之一。

这本书是18世纪启蒙哲学的经典,宏观透视人类进步的历史,对人类的历史作出了乐观的展望。这一历史观在19世纪和20世纪影响了几乎所有的思想家。但是,其后的两次世界大战证明了这种观念的空想性。20世纪的历史哲学家已经作出了新的思考。但是,对人类历史乐观的往,永远都是对人类命运最美好的祈祷。

政治主张

在法国大革命取得胜利的时候,孔多塞这位法国侯爵认为,当时的狂热分子的掌权就已经标志着他们的教育理念走向了它的反面。这位无所畏惧的启蒙者是数学家出身,平生最喜欢的科学就是数学。他的这种数学家本性在他的政治思想中也表露无遗:他使用统计学和概率论的方法来推导他的哲学观念。孔多塞信仰可操作的理性,因为只有这种理性才能实现"一种自由的宪法"和"市民的普遍教育"的协调一致。这种思想在当时来说是非新颖罕见的。在法国大革命前他就已经克服了那时候的特权阶层所特有的顽固不化。

孔多塞还主张男女平等,把科学看做是人的理性不断改进的工具,宣扬被压迫阶级的解放和所有人的公平正义。他的所有这些政治主张到现在为止依然是毋庸置疑的。

数学成就

1765年出版了《积分计算》一书。同年出版了《论集》,讨论了积分运算及相关的运算。1768年断言当时所有的超越函数(仅限于三角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都能用圆和双曲线构成。他证明了条件方程可以通过系数确定其可积性,并可通过系数运算进行降阶。在1785年的《概率分析的应用》里指出了概率计算在应用数学中的重要作用。他是第一个将数学应用于人类社会的科学家。他在1785年就预言了20世纪才兴起的一些综合性边缘学科,称之为"社会数学'

.

更多文章

  • 吉伦特派什么时候出现的?吉伦特派的历史意义(孔多塞悖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吉伦特派,法国,孔多塞悖论

    吉伦特派(Girondist),有时称"布里索派"(Brissotins)或"长棍面包派"(Baguettes),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立法大会和国民公会中的一个政治派别,主要代表当时信奉自由主义的法国工商业人士。该派着名的活动人士包括雅克·皮埃尔·布里索、孔多塞侯爵、罗兰夫妇、皮埃尔·维克杜尼昂·韦尼奥

  • 德米扬斯克包围战:纳粹党卫军奇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德米扬斯克包围战,苏联,德国

    东线战场上,无论是从41年的巴巴罗莎计划再到台风计划,从库尔斯克会战再到最后的哈尔科夫战役,从柏林战役在到春醒行动,武装党卫军的表现无疑都是最出色的,在党卫军骷髅师所经历的恶战中,无疑最令该师官兵难忘的恶战就是从1941年9月到1942年2月的德米扬斯克战役,这场历时将近半年的恶战令骷髅师的减员数量

  • 德米扬斯克包围战:德国骷髅师的血腥突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德米扬斯克包围战,德国,苏联

    包围圈里,有的士兵被炸断手腕依然持续反抗,而打光了子弹的士兵甚至在撕咬对方士兵,他们用残损的牙齿和流血的躯体做着最后的冲击。不少德军士兵用刺刀发狂得戳着早已死去的敌人,这个瞬间他们已经处在了最癫狂的状态,没有人能听到四周的呼喊,也没有人能停下手中的厮杀,在这场“绞肉机”战役中,唯有献血是他们唯一的语

  • 德米扬斯克包围战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德米扬斯克包围战,苏联,德国

    希特勒在1942年春季所面临的情况,已经与9个月前大不相同了。在那个时候,他的威望如日中天,他的部队在苏联境内势如破竹,英国被孤立了,美国也畏缩不前,仍然保持着名义上的中立。1941年11月德军发动了旨在攻占莫斯科的“台风作战”行动,但攻势在严酷的冬天及来自西伯利亚的红军预备队前很快停滞了。德军的进

  • 关于巴格拉季昂行动评价如何?对历史有着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巴格拉季昂行动,苏联

    堂堂的中央集团军群就这样轻易地在不到一个月内被苏军所打败,其军事上战败的原因实在是令人值得深思。首先,1944年的那支中央集团军群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支具有一流战斗力的部队了,经过3年的苏德战争,原先所属的中央集团军群的那群优秀低级和中级指挥官很多都已被调往其它战线或阵亡或被俘,剩下的官兵大多战斗力只

  • 巴格拉季昂行动双方损失如何?双方装备对比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巴格拉季昂行动,苏联

    巴格拉季昂行动连同利沃夫-桑多梅日和卢布林-布列斯特行动一起使红军渡过涅曼河进抵东普鲁士边境,并在波兰中北部渡过了维斯拉河和Narew河。德军只在华沙和拉脱维亚成功的反击了红军,而这更多的也是因为战线过长造成的后勤困难而不是因为德军力量的强大。超过30个德国师被歼,余下的师也遭受重创。德国最大的中央

  • 巴格拉季昂行动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巴格拉季昂行动,苏联

    1944年5月31日大本营下达了关于巴格拉季昂行动的基本指示。与此前几次攻势不同的是,该计划把各方面军限制在可实现的目标上,最初的目标是明斯克以西,据出发地域不超过150公里。而在实际进攻中,巴格拉季昂的巨大成功使苏军指挥官放松了警惕,他们不得不在战斗中修改计划以将更深远的目标包括进来。这个计划包含

  • 巴格拉季昂行动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巴格拉季昂行动,苏联

    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先前已证明自己是难以对付的,这在苏军在火星行动中战败已可证明,但在1944年6月,虽然战线已被缩短,但中央集团军群因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在1943年夏未、秋及冬季分别于库尔斯克会战、解放基辅及解放克里米亚中崩溃而被暴露——称为伟大解放战争第3阶段,苏沃洛夫行动是于1943年秋季令德军从斯

  • 北非战场主要战役简介 北非战场主要战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突尼斯战役,北非战场,火炬行动,西部沙漠战役

    西部沙漠战役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王国站在纳粹德国一边向法国和英国宣战。以埃及为基地的英军被命令承担防御行动,但尽可能的不进行挑衅。然而,6月11日他们开始了一系列对意大利在利比亚的阵地的袭击。随著6月25日法国战败,在的黎波里塔尼亚本来被用来和突尼斯的法军对峙的意军,被调动至昔兰尼加以增援意

  • 北非战场简介 北非战场是在什么时间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非战场,意大利,英国,隆美尔,蒙哥马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1940年6月10日至1943年5月16日在北非发生了北非战役。它包括发生在利比亚和埃及的沙漠(西部沙漠战役,也被叫做沙漠战争)以及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火炬行动)和突尼斯(突尼西亚战役)的战役。战役在同盟国和轴心国之间展开。同盟国的战力主要来自英联邦和来自德国控制下的欧洲的流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