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东突厥

东突厥

东突厥

   北齐后主天统三年(567),突厥汗国分裂成东突厥、西突厥两部,东突厥(583年~630年)大体上以金山(今阿尔泰山脉)为界,与西突厥划分汗国原来的疆域。但是,随着两国势力的消长,所辖范围也时有伸缩。在东突厥汗国内,突厥分布在南部,铁勒诸部则在北方。强盛时势力范围囊括阿尔泰山到大兴安岭之间的整个蒙古高原及贝加尔湖地区。

有关“东突厥”的历史故事

  • 唐朝颉利可汗简介-唐朝颉利可汗(被生擒的东突厥可汗)

    颉利可汗简介:被生擒的东突厥可汗小编今天讲一位唐朝历史人物:唐朝颉利可汗,历史上评为被生擒的东突厥可汗颉利可汗,唐朝历史颉利可汗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颉利可汗,别名:阿史那咄苾,国籍:颉利可汗(579年―634年),突厥族,姓阿史那氏,名咄苾,启民可汗之子,东突厥可汗。620年,继其兄处罗为

  • 在唐俭与颉利可汗议和时,李靖为什么敢突袭东突厥?-趣历史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靖为什么敢“背信弃义”地在和谈过程中突袭

  • 阴山之战,不但消灭了东突厥,也为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载上历史的穿梭机,让我们再次重温大唐与东突厥交锋的关键性战役-阴山之战,感受下兵强马壮的东突厥汗国是如何被大唐击败并最终销声匿迹。阴山之战又称为“李靖夜袭阴山”,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在贞观四年二月,作为唐军统帅的李靖趁夜袭击驻扎在阴山的东突厥汗国。唐朝无论在经济、政治还是军事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相当

  • 唐灭东突厥之战是华夏军人摒弃仇怨 共同打响民族再度崛起的一战 攻灭东突厥对李世民有多重要?天可汗都只是虚名

    公元629年十一月至四年三月,在唐与突厥的战争中,唐王朝为消除北方威胁而攻灭东突厥颉利可汗部。这是华夏民族历史上,又一次热血澎湃的征战,不仅仅是要战胜一个欠下累累血债的强敌,更要吹响一个民族历经苦难战乱后,再次崛起于世界的号角!唐贞观三年十一月至四年三月,在大唐与突厥的战争中,唐王朝为消除北方威胁而

  • 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之子 东突厥可汗始毕可汗简介

    始毕可汗(?―619年),姓阿史那氏,名咄吉世(一作咄吉、吐吉),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之子,东突厥可汗,609年―619年在位。大业五年(609年),启民可汗病逝,咄吉世继位,号始毕可汗。大业十一年(615年),当时突厥臣服隋朝,隋炀帝采纳大臣裴矩建议,分化突厥势力,拉拢始毕可汗之弟叱吉设,设计杀害

  • 第五节 东突厥与西突厥

    突厥人建立的超级草原帝国给了周边各国巨大的压力,对这种压力感受尤其深刻的当然是长城以内的中原各国。当时北周与北齐正在中原争霸,谁都惹不起突厥人,因此都希望把突厥变成自己的外援,以利用突厥的力量压倒对手。北周本就跟突厥关系紧张,为稳固联盟,两家联姻便是理所当然的选择。于是北周武帝欲娶木杆可汗之女为后。

  • 东突厥始毕可汗:隋末各军阀争相投靠的重要人物

    始毕可汗(?―619年),姓阿史那氏,名咄吉世(一作咄吉、吐吉),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之子,东突厥可汗,609年―619年在位。大业五年(609年),启民可汗病逝,咄吉世继位,号始毕可汗。大业十一年(615年),当时突厥臣服隋朝,隋炀帝采纳大臣裴矩建议,分化突厥势力,拉拢始毕可汗之弟叱吉设,设计杀害

  • 在唐俭与颉利可汗议和时,李靖为什么敢突袭东突厥?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靖为什么敢“背信弃义”地在和谈过程中突袭

  • 契苾何力九岁为可汗,东突厥灭亡后降唐,面对薛延陀劝降割耳明志

    契苾何力是怎样的一个人?其实,契苾何力是最能说明唐朝如何强大,唐人的心胸如何宽广,以及唐朝因何而强大的一个人。铁勒唐将既然说契苾何力是怎样的人,肯定就得说说他的出身。契苾何力是铁勒人,但光这样说可能还不知道铁勒是什么人,所以还要简单介绍两句铁勒是什么民族。目前一般的观点认为,铁勒是历史上中国北方除了

  • 阴山之战:李靖违抗李世民的号令,活捉突厥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

    “跟老子走啊!坏小子们!”这是战神李靖的封神之战,同时李靖最霸气的一战,他直接违抗李世民的号令,率领十万大将军向草原十八部发动决战,他发誓要彻底灭掉东突厥,活捉颉利可汗! 唐朝贞观三年十一月,突厥人侵犯唐朝国土,河西大片地区被骚扰,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帷幕,此时,李世民任命

  • 东突厥沙钵略可汗:被隋文帝所折服的草原雄主

    沙钵略可汗(?―587年),亦称伊利俱卢设莫贺始波罗可汗,阿史那氏,名摄图,伊利可汗阿史那土门之孙,乙息记可汗阿史那科罗(一说阿逸可汗)之子,木杆可汗阿史那俟斤和佗钵可汗的侄子,突厥汗国第六任可汗,581年―587年在位。佗钵可汗在位时,任命摄图为尔伏可汗,统治突厥东部地区。开皇元年(581年),佗

  • 唐灭东突厥之战:苏定方率200精骑夜袭突厥大汗

    突厥年年入侵大唐抢掠扶植7个干儿子大唐武德元年,东突厥入侵6次,武德二年,东突厥入侵24次,武德三年,东突厥侵入12次,武德四年,东突厥入侵16次。武德五年,西突厥入侵14次,发生在武德五年最大是入侵事件,是8月,突厥大军攻陷重镇大震关,从山西介休到晋州,数百里间山谷中到处都是突厥人在急速南下。整个

  • 在平定东突厥后,李世民重罚李靖是为何?

    纵观历史,唐朝国力之强盛、国家之开放、文明之灿烂,唐太宗李世民的作用必不可少。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古之帝王权谋,韩非子一语道尽,“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赏罚公平,皇帝才能驾驭群臣,成为真正的英明

  • 李世民是如何结局东突厥的?看看他的复仇之路

    大家好,说起李世民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春,正月,李靖帅骁骑三千自马邑进屯恶阳岭,夜袭定襄...李世勣出云中,与突厥战于白道,大破之。(《资治通鉴·唐纪九》)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春,随着两位统帅同时出击,大唐对东突厥的总攻战正式打响;这是李世民登基以来,唐王朝首次主动大规模对外用兵。蛰伏了

  • 东突厥战败后,李世民是如何安置那10万俘虏的?

    东突厥战败后,李世民是如何安置那10万俘虏的?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唐朝与东突厥的战争,最终以前者的胜利而告终,但胜利之后,还有一系列问题没有解决,例如,怎么安置那些俘虏?围绕这个话题,唐太宗麾下的大臣们提出5种不同意见,到底选哪个,唐太宗也纠结半天。一、“东亚

  • 李靖带兵平定东突厥 回来之后李世民为何训斥他

    你真的了解李世民斥李靖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贞观四年,将军李靖带兵一举平定东突厥,正值凯旋之际,却有人弹劾李靖“致令虏中奇宝”,李世民听此哈哈大笑,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可是待李靖归来后,李世民却以此大做文章,深深地训斥了李靖一顿,这是为什么呢?这便是“帝王术”,自古以来臣子的

  • 东突厥投降后,李靖为什么还要突袭他们?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东突厥投降后,李靖为什么还要突袭他们?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春,在李靖、李世勣这两位大唐最杰出的将领领衔下,唐军发起了对东突厥的总攻战。兵锋所指,摧枯拉朽,突厥溃不成军,颉利可汗仓皇逃往铁山,并派人向唐帝国请降。李世民接受了这一请求,派出鸿胪卿唐俭

  • 唐太宗吓退东突厥可汗的十万大军,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武德九年(626年)七月,东突厥的最高统治者颉利可汗率领十万骑兵到达渭水北岸,逼近长安,形势对唐朝真有如黑云压城。在如此危急的形势下,刚刚登基不久的唐太宗决定亲自前往渭水退敌。面对东突厥的十万大军,唐太宗只带了六个人与颉利可汗交锋。更让人感到的奇怪的是,总共只有七个人的唐太宗一行却吓退了颉利可汗的十

  • 隋文帝为何被称为圣人可汗?东突厥及其附属部落的承认

    隋朝和唐朝是中国古代的巅峰盛世,这点从“圣人可汗”和“天可汗”这两个尊号就可以看出来。在中国历史上,兼任周边游牧民族尊号中原王朝的皇帝只有隋朝和唐朝的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隋文帝杨坚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

  • 唐太宗受渭水之耻三年后攻灭掉东突厥汗国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不久,其父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成为唐太宗。可是,他刚继位不久,突厥大军在颉利可汗的率领下,直接兵临城下,李世民被迫与颉利可汗签订城下之盟“渭水之耻”。想当年,李世民为秦王的时候,何等的英勇盖世,他带领手下诸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