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之子 东突厥可汗始毕可汗简介

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之子 东突厥可汗始毕可汗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477 更新时间:2023/12/10 8:09:55

始毕可汗(?―619年),姓阿史那氏,名咄吉世(一作咄吉、吐吉),民可汗阿史那·染干之子,东突厥可汗,609年―619年在位。

大业五年(609年),启民可汗病逝,咄吉世继位,号始毕可汗。大业十一年(615年),当时突厥臣服隋朝,隋炀帝采纳大臣裴矩建议,分化突厥势力,拉拢始毕可汗之弟叱吉设,设计杀害始毕可汗宠臣史蜀胡悉,始毕可汗因此怨恨隋炀帝,逐与隋朝断交。同年八月,始毕可汗趁隋炀帝北巡之机,亲率数十万大军在雁门郡包围隋炀帝。隋炀帝向始毕可汗之妻、隋朝义成公主求救,义成公主派人对始毕可汗说北方边境告急,加上隋朝援军相继抵达,始毕可汗于是解围而退。

当时由于隋炀帝实行暴政,致使各地爆发大规模反隋起义,中原地区避乱者大多逃入突厥。义宁元年(617年),始毕可汗派兵协助太原留守李渊平定长安。当时突厥势力强盛,拥兵百万,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等国都臣服于突厥,中原割据势力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等人亦皆向始毕可汗称臣。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始毕可汗自恃对唐有功,因而骄横,用兵威逼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始毕可汗与梁师都、刘武周谋袭太原,行至夏州时病逝。始毕可汗死后,其弟俟利弗设继位,号处罗可汗。

人物生平

续娶公主

始毕可汗,姓阿史那氏,名咄吉世(一作咄吉、吐吉),

是东突厥启民可汗之子。隋朝大业五年(609年),启民可汗病逝。当时东突厥臣服于隋朝,隋炀帝杨广拥立咄吉世继任汗位,号始毕可汗。始毕可汗上表隋炀帝,请求续娶嫁给其父启民可汗的和亲公主义成公主,隋炀帝诏令遵从突厥的习俗,同意始毕可汗续娶义成公主。

与隋断交

大业十一年(615年),始毕可汗前往到隋朝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朝见隋炀帝。

当初,隋朝大臣裴矩认为始毕可汗部众逐渐强盛,就向隋炀帝献策分散始毕可汗的势力。隋炀帝打算以宗室女嫁给始毕可汗的弟弟叱吉设,并封他为南面可汗,叱吉设不敢接受册封。始毕可汗知道此事后,就对隋朝逐渐产生怨恨。突厥的大臣史蜀胡悉善于谋略,受到始毕可汗的宠信。裴矩诈称与史蜀胡悉做买卖,将史蜀胡悉诱骗到马邑,将他杀害。然后派使者向始毕可汗宣布诏命说:“史蜀胡悉背叛可汗来投降,我已经帮您将他处死。”始毕可汗知道情况后,从此就不再到隋朝进贡朝见。

八月初八日,始毕可汗趁隋炀帝巡游北塞之机,亲自率领几十万名骑兵策划袭击隋炀帝的车驾。义成公主事先派遣使者将此情况报告给隋炀帝。八月十二日,隋炀帝的车驾迅速驰入雁门(今山西代县)城,隋炀帝次子齐王杨暕率领后军进驻崞县。八月十三日,突厥军队包围雁门郡,隋军上下惊惧恐怖,拆毁民房用作守卫城池的材料,城中有军、民十五万人,粮食仅够供应二十天。雁门郡的四十一座城池,突厥军队已经攻破其中的三十九座,只有雁门、崞县没有攻下,突厥军队急攻雁门,箭都射到隋炀帝面前,隋炀帝大为恐惧,抱着小儿子赵王杨杲哭泣,眼睛都已哭肿。

八月二十四日,隋炀帝诏令各郡县发兵救驾。同时,隋炀帝暗中派使者向义成公主求救,义成公主派人告诉始毕可汗说:“北部边境告急。”这时隋朝洛阳和各郡的援军也都达到忻口。九月十五日,始毕可汗解围退走,隋炀帝派人出去侦察,山谷空无一人,没有突厥军队,才派出两千名骑兵在后面追踪突厥军队,隋军追到马邑,俘获突厥老弱两千人返回。

兵败而逃

当时,始毕可汗数次派兵侵犯隋朝的北部边境。大业十二年(616年),始毕可汗派兵侵犯马邑,隋炀帝下诏命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率领太原道军队与马邑太守王仁恭抗击突厥。当时突厥正处于强盛时期,太原道和马邑

郡两处隋军不满五千人,王仁恭忧虑兵少。李渊挑选善于骑射的士卒二千人,让这些隋军士兵饮食起居完全同突厥人一样,隋军骑兵与突厥人相遇时,就伺机袭击突厥人,这样前后屡次获胜,突厥人颇怕李渊。李渊派兵反击突厥,始毕可汗兵败而逃。

军阀依附

义宁元年(617年)二月,隋朝朔方郡鹰扬郎将梁师都、马邑郡鹰扬府校尉刘武周分别据郡反隋,联合并依附突厥。不久,隋朝雁门郡丞陈孝意与虎贲郎将王智辩共同讨伐刘武周,包围他所辖的桑干镇。二月二十一日,刘武周与突厥合兵攻击并杀死王智辩,陈孝意逃回雁门。三月十七日,刘武周袭击攻取楼烦郡,并夺取汾阳宫,俘获宫中的宫人,用她们去贿赂始毕可汗。始毕可汗以马回报刘武周,刘武周兵势越发强盛,继而攻陷定襄,始毕可汗封刘武周为定杨可汗,赠给他狼头旗。

不久,梁师都攻占雕阴、弘化、延安等郡,称帝建国。始毕可汗赠以狼头大旗,并赐给大度毗伽可汗的称号。梁师都与突厥占据河南之地,攻克盐川郡。当时左翊卫将军郭子和亦起兵反隋,自称永乐王,依附于突厥,并送儿子到突厥作为人质以巩固自己的势力。始毕可汗封刘武周为定杨天子,梁师都为解事天子,郭子和为平杨天子,郭子和再三辞谢,不敢接受,于是始毕可汗改封他为屋利设。

辅助李渊

此后,始毕可汗多次派兵攻打李渊。义宁元年(617年)五月,李渊在太原(今山西太原)起兵反隋。六月,大将军府司马刘文静劝说李渊与突厥联合,请突厥资助兵马以壮大兵势,李渊听从他的意见。于是亲笔写信,言辞卑屈,送给始毕可汗的礼物十分丰厚,信中说:“我想大举义兵,远迎隋主,重新与突厥和亲,就象开皇年间那样。您要是能和我一起南下,希望不要侵扰强暴百姓。假若您只想和亲,您就坐受财物吧。这些方案请您自己选择。”

始毕可汗得到李渊的信,对他的大臣说:“隋朝皇帝的为人我很了解,若是把他迎接回来,必定会加害唐公而且向我进攻,这是毫无疑问。如果唐公自称天子,我应当不避盛署,以兵马去帮助他。”始毕可汗立即命令将这个意思写成回信。使者七天后返回,见信,李渊的将领僚佐们都很高兴,请李渊听从突厥人的话,李渊认为不可。裴寂、刘文静都说:“如今义兵虽然召集前来,但是军马还极为缺乏,胡兵并不是所需的,但胡人的马匹不可失去,如果再拖延而不回信,恐怕对方反悔。”李渊说:“大家最好再想想别的办法。”裴寂等人就请李渊尊隋炀帝为太上皇,立代王杨侑为皇帝,以安定隋王室;传布檄文到各郡县;改换旗帜,用红、白掺杂的颜色,以此向突厥示意不完全与隋室相同。李渊说:“这可以说是‘掩耳盗钟’,但这是形势所迫,不得不如此啊。”于是就同意这样做,派刘文静将这个决定通知突厥。

始毕可汗派特勒康稍利等人押送一千匹马(一作二千匹)到李渊处进行交易,并答应发兵送李渊入关,人数的多少随李渊定。六月十八日,李渊在绛郡会见康鞘利等人,接受始毕可汗的书信,礼仪容止都极为恭敬,赠送给康鞘利等人的礼物也很丰厚。六月己巳日,康鞘利返回突厥。李渊命令刘文静出使突厥请求发兵,他私下对刘文静说:“胡骑进入中国,是黎民百姓的大害。我所以要突厥人发兵,是怕刘武周勾结突厥一起成为边境上的祸患。另外,胡马是放牧饲养的,不用耗费草料,我只是要借突厥人的兵马以壮声势,几百人就足够,没有别的用途。”

义宁元年(617年)七月,刘文静到达突厥,请求始毕可汗派兵辅助李渊,并与始毕可汗约定,“要是进入长安,百姓、土地归唐公,金玉绫罗归突厥。”始毕可汗很高兴,便派大臣级失特勒先往李渊的军营,通知他突厥军已经上路。八月,始毕可汗派康鞘利率领五百骑兵,两千马匹随刘文静来到李渊处,李渊非常高兴。九月,这些突厥兵跟随李渊平定长安(今陕西西安)。

恃功傲慢

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受禅登基,建立唐朝政权,是为唐高祖。唐高祖因为起事初期曾借助于突厥兵马,所以前前后后赠送给突厥的东西,无法计算。始毕可汗以及突厥部众自恃对唐有功,日益傲慢无礼,每次突厥使者到长安来,大多都胡作非为,蛮不讲理。唐高祖因为中原尚未平定,所以每次都优待、宽容他们。

五月二十七日,始毕可汗派遣骨咄禄特勒出使唐朝,唐高祖在太极殿宴请他,演奏宴乐、清商、西凉等九部乐。

因病去世

武德二年(619年)二月,始毕可汗率军渡过黄河到夏州(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与梁师都军队会合,谋划攻打唐朝。始毕可汗将五百骑兵授予刘武周,准备从句注入侵太原。恰逢此时始毕可汗病逝。唐高祖在长乐门为之发哀,诏令群臣向其使者致哀,派使者送去奠仪帛三万段。始毕可汗死后,因其子什钵苾年幼,不能继任汗位,所以突厥群臣们拥立始毕可汗的弟弟俟利弗设为可汗,号处罗可汗。处罗可汗任命什钵苾为泥步设(一作尼步设),把他安置在突厥的东部,正当幽州的北面。

为政举措

始毕可汗在位时期,正值隋朝末年,中原地区战乱四起,中原避乱的人大多逃入突厥。当时突厥势力强盛,东自契丹、室韦,西边包括吐谷浑、高昌,各国都臣服于突厥;中原割据势力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等人虽然都拥兵割据、自尊帝王,但都向始毕可汗称臣,接受可汗的称号。始毕可汗拥有精兵近百万(一说一百多万),戎狄之强盛实属空前。

趣闻轶事

武德元年(618年),始毕可汗所居住的牙帐无故自己破裂,唐高祖向内史令萧瑀询问吉凶,萧瑀说:“从前魏文帝到许都时,城门无故倒塌,这一年魏文帝驾崩,可能是同类之事。”第二年,始毕可汗果然病逝。

历史评价

刘昫等《旧唐书》:“始毕自恃其功,益骄踞。”

史籍记载

《隋书·卷八十四·列传第四十九》

《北史·卷九十九·列传第八十七》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四上·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上》

《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五上·列传第一百四十上》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一至一百八十五

家庭成员

父亲

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

弟弟

处罗可汗阿史那·俟利弗设

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

阿史那·步利设

阿史那·叱吉设

妻子

义成公主杨氏

儿子

突利可汗阿史那·什钵苾

阿史那·结社率

标签: 可汗

更多文章

  • 麻叔谋的故事:百姓为何痛恨麻叔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隋炀帝为了临幸江都,下旨开凿大运河。宇文述进言,说是睢阳一带留有王气,应当乘机掘断龙脉,方可免患。炀帝准其所奏,下旨负责这段工程的总管麻叔谋,照令行事。麻叔谋是个非常贪暴的人,他奉旨开河,借机搜刮民脂民膏,中饱私囊。当督工开掘到上源驿旁时,挖出了一口绝大的棺木。麻叔谋以为棺内必有宝藏,便命夫役劈开棺

  • 独孤曼陀喜欢的人是谁?独孤曼陀最后嫁给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独孤

    电视剧《独孤天下》正在热播中,剧中独孤曼陀是独孤信的女儿之一,独孤曼陀喜欢的人是谁?独孤曼陀最后嫁给了谁?独孤曼陀是怎么死的?独孤天下独孤曼陀喜欢谁《独孤天下》中,独孤曼陀没有喜欢的人,她心中没有爱情,只有出人头地的欲望。电视剧《独孤天下》正在热播,剧中独孤曼陀是独孤家族的庶女,因为身份卑微,所以一

  • 隋唐时期的疆域变迁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疆域

    公元2世纪开始,中国进入一个分裂的时期,不仅边疆地区的主人朝夕之间可能就会改变,连中原地区也无法保持一个长期稳固的政权,有统一也是相当的短暂。而且以中原民族为主导文化的认同也出现了问题,也就是说,作为文化的中国概念此时有了一个重新调整的过程,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进入一个再整合的时期。因此,此段历史时期

  • 第六节 击灭高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不及九百年,当有八十大将灭之。”这是一个神秘的预言,它预言了高丽的国寿以及亡于谁手。今天看来我们可以斥之为封建迷信,可是隋唐之际,此类预言特别盛行,而且准确度奇高,例如李唐建立、武后称帝无不被准确地预测出来,高丽最后的命运也不幸被言中,享国达九百载的高丽国和年近八十的绝代名

  • 隋朝末年的着名将领裴仁基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隋朝

    裴仁基是隋朝末年的将领,字德本,河东郡人(今天在山西)是北周汾州刺史裴伯风的孙子,父亲是裴定。裴元庆是《说唐》中的人物,在历史中的人物原型是裴行俨,是裴仁基的儿子。裴元庆在《说唐》、《兴唐传》等书中,是隋唐第三条好汉,是裴仁基的第三个儿子,裴元绍和裴元福的弟弟,裴元庆的姐姐嫁给书中的另一个英雄程咬金

  • 第三节 结好突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突厥

    既然死里逃生,李渊更是加紧了造反的准备。要造反就必须打仗,要打仗最关键的就是两样,一个是兵,一个是粮。太原是边塞重镇,粮草不成问题,但是兵员就很成问题。隋炀帝给李渊的兵员额度只有数千人,靠这点兵马想要造反是不可能的,必须招兵买马。可是李渊身边的两个副留守都是隋炀帝的心腹,责任就是监视李渊,因此李渊无

  • 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三征高句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穷兵黩武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北周随国公杨坚篡位,立国为隋,是为隋文帝,改元开皇。同年十二月,高丽王高阳(即平原王高汤)遣使朝贡,杨坚授高阳大将军、辽东郡公,改封高丽王。从这以后,高句丽遣使纳贡不绝。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原。平原王高汤怕祸事临头,积极练兵积粮,为守拒之策,引起隋文帝的不满,

  • 名相高颎有着怎样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北周末年,杨坚被任命为左大丞相,总揽国家朝政。杨坚向来知道高颎强干明察,又习兵事,非常有计谋,想要用他为辅佐,派杨惠前往去表明自己的意思。高颎欣然承命说:“愿受驱驰。纵令公事不成,颎亦不辞灭族。”这样,高颎就做了相府司录,成为杨坚的心腹,为之后杨坚成就大业作出了很多不朽的贡献

  • 善窥上意,适时转舵代代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上改朝换代屡见不鲜。每朝皇帝不多,官僚却不少,国君亡国后,虽然这些大臣们未必要跟着作亡国奴,但想在下一朝继续走红也不是件易事。可有的人,身在官场多年经验丰富,就算是改朝换代也能继续走红,他们究竟有何法宝呢?封德彝本来是隋朝的一个不起眼的臣子。隋朝立国不久,隋文帝命令宰相杨素负责修建仁寿宫,杨素任

  • 第五节 战薛举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就在李渊夺取长安不久,另外一个有能力有机会夺取关中的隋末豪强薛举的前锋也打到了与长安近在咫尺的扶风。薛举原为河东汾阳(今山东万荣西)人,后随父迁居金城(今甘肃兰州附近),是当地一个大土豪,号称拥有“家产巨万”。此人跟武士*有点类似,财雄势大后,便开始向军队钻营,后来当上了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