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五节 东突厥与西突厥

第五节 东突厥与西突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934 更新时间:2023/12/10 9:03:53

突厥人建立的超级草原帝国给了周边各国巨大的压力,对这种压力感受尤其深刻的当然是长城以内的中原各国。当时北周与北齐正在中原争霸,谁都惹不起突厥人,因此都希望把突厥变成自己的外援,以利用突厥的力量压倒对手。北周本就跟突厥关系紧张,为稳固联盟,两家联姻便是理所当然的选择。于是北周武帝欲娶木杆可汗之女为后。即便如此,迎亲依然是一波三折。突厥因为获得了北周的大量帮助,因此很早就答应将公主许配给周武帝为妻。北周派了陈国公宇文纯、许国公宇文贵、神武公窦毅、南安公杨荐等高官贵戚率领六宫以下一百二十人的迎亲团去迎亲,可是突厥人借故拖延,就是不肯完婚。原来北齐动用了大批金钱财物去突厥说亲,还贿赂了突厥的东面可汗阿史那库头为他们说项。北齐的不惜血本使得突厥人极为心动,悔婚几乎已经成了定局。这时候老天帮了北周的大忙,就在木杆决定悔婚之后,草原上狂风暴雷突起,打坏了突厥人的帐篷,并且持续下了十几天都不停。突厥人以为自己的背信弃义触怒了老天,遭到了天谴,于是赶忙让女儿出嫁到北周。得到阿史那皇后到来的消息后,周武帝亲自到甘州迎接,还以盛大的排场接待,可见这次联姻已经是当时中原国家的头等大事了。就这样突厥人越来越嚣张,到了佗钵可汗的时代就公然宣称:“我在南方的两个儿子那么孝顺,根本不用担心没钱花。”此时突厥人对于中原已经是类似于太上皇般的存在了。

在中原争霸的这两国真的心甘情愿地当儿皇帝么?当然不愿意。他们每年进贡给突厥人大量的财物,就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北方出现敌人、腹背受敌,希望能积蓄力量全力击败对手,统一中原。中原国家心里想什么突厥人知道么?突厥人虽然在文明程度上不及中原文明,可是他们并不傻,看看他们称雄域外的过程就很清楚地知道,突厥不但不傻,而且是一个极其聪明、甚至可以说狡诈的民族。他们对统一后的中国所能爆发出的能量知道得非常清楚,因此当北周表现出能够统一中原的实力以后,突厥的政策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改变,从偏帮北周到两不相帮,最后发展到偏帮北齐,给北周的统一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可是三百年的乱离已经太久,中国人渴望统一的心情无法用任何言语描绘,这种上下一致的愿望没有任何势力能够阻挡,北周最终还是排除了突厥的干扰,彻底击败了北齐,统一了中国北方。创下此等功业的北周武帝宇文扈不幸英年早逝,作为权臣的杨坚篡夺了北周的政权,改国号为隋。

隋帝国拥有并且稳固了整个中国北方,此时隋朝的国力强盛,昔日的对手已经灭亡,当然不能对骑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的突厥人再那么客气。隋文帝杨坚很快地就中断了对突厥人的财物供应。这一下立刻惹翻了突厥人,突厥全力南侵,全面突破长城防线,隋军尽起精锐相抗,不过依然不是狂猛的突厥人的对手。突厥人进入中原后杀掠千里、所向无敌。隋将达奚长儒率两千隋军与十万突厥人死战于周盘,隋军将士昼夜拼斗、血战三日,士兵手中武器全部损耗殆尽。隋军士卒赤手空拳,依然毫不放弃,没有武器便用拳殴击,军士手皆见骨,突厥人死伤万余。而此时血战到底的隋军两千将士几乎死伤殆尽,达奚长儒自己身被五创,两处伤口甚至被刺穿,身负重伤。隋军将士以自己的生命硬生生将突厥人逼退,隋帝国用血的代价将突厥和中原之间的关系重新拉回到了平等。突厥的入侵让隋帝国上下重新认识了突厥人的巨大威胁,面对这样强力的对手硬抗肯定不行,但是堡垒往往由内部被攻破,隋帝国开始了一个被后世称为“中国的阴谋”的计划。

突厥人自木杆可汗起的辉煌盛世可谓是武功赫赫,可是在辉煌里却有很大的隐忧,那就是突厥的分封制度。这种制度规定各大小可汗都能有自己的固定封地,可是突厥的领土绝大部分非常贫瘠,不能给突厥人多少经济收入,只有西域经济发达,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资源,因此被分封在此处的突厥西面可汗的实力便比其他可汗大很多,甚至不比中面的突厥可汗的实力逊色。如此不平衡的实力对比,当然会让人的野心膨胀。突厥佗钵可汗死后的继承人问题导致突厥五可汗争位,虽然沙钵略可汗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暗中的裂痕不可避免地渐渐扩大。面对西方强藩镇主的局面,沙钵略可汗虽然也想出了种种措施加以解决,可是不但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反而更加深了彼此的矛盾。就在突厥人彼此暗中猜疑之时,隋文帝派出了使节结交突厥各大方面可汗,进而离间他们之间的关系,一下子将突厥之间的矛盾放在了台面上,昔日的突厥大帝国终于开始分裂,形成了以突厥中面可汗和东面可汗为代表的东方集团与以西面可汗和阿波可汗为代表的西方集团这两大对立的军事政治集团。

突厥分裂之后,内战随之而来,什么样的国家都架不住内讧,隋帝国乘机东西逢源,给予对自身威胁最大的突厥东方集团数次重大打击,之后又扶植突厥民可汗为东突厥可汗,东西突厥帝国的局面正式形成。在突厥的内战中,东西两方面都奈何不了对方,于是东突厥的启民可汗开始采取表面臣服隋朝以求尽快恢复国力的政策,使得东突厥的国力迅速得到恢复壮大,到了隋炀帝年间,东突厥的实力已经不亚于当初全盛时代,到了隋末甚至比突厥大帝国全盛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国史书记载,“其族强盛,东自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属焉。控弦百余万,北狄之盛,未之有也。高视阴山,有轻中夏之志。”

而反过来,隋帝国却好景不长,隋炀帝的好大喜功让征伐高丽国这样一个平常的战争行动变成了敲响隋朝丧钟的导火索。中原大地战火重燃,国内盗贼蜂起,隋帝国刚刚拥有没多久的对外优势再度丧失殆尽。此时正当东突厥的盛世,兴旺强盛的突厥人立刻给了以往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隋炀帝一个下马威。公元615年,隋炀帝不顾国力衰弱,发大军亲巡塞外,企图震慑突厥。可是却被突厥始毕可汗率数十万骑兵将其围困于雁门,使得隋炀帝只能抱着小儿子赵王杨杲痛哭。

当然,历史无法假设,虽然突厥没能将隋炀帝抓住,但是此战完全暴露出了隋帝国的虚弱和突厥的强大。隋炀帝一个人搞垮了一个伟大的帝国,各种势力再次割据一方。隋末的群雄势力,根据《新唐书》的记载总计有四十八人,而《隋书》以及其他史书中的记载,则远远大于此数,达到百余人之多。这些豪杰称霸一方,进而逐鹿中原,使中国再次陷入了战乱之中。而突厥的阴影也再次笼罩在中国北方之上。当时的北方群雄,无论是自愿还是被迫,都要结交突厥以为靠山。当时着名的豪杰例如梁师都、刘武周、薛举、窦建德、罗艺、高开道等人不是突厥的附庸就是与突厥有所勾结,就连后来唐帝国的开国君王李渊都不得不领受突厥人赐给的狼头大纛,向其称臣。

标签: 东突

更多文章

  • 翟让为什么会接纳李密?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李密投奔翟让,翟让不接纳,此人说了几句话,翟让同意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613年,李密辅助杨玄感举事失败后,被隋军抓到,和他的同党们一起送往高阳。在路上的时候,李密和他的同党们设计逃跑成功。李密跑出来之后,不能回归隋庭了,只能投靠起义军们。所以李密先去投奔了郝孝德,郝

  • 独孤天下冬曲背叛伽罗,杨坚宠幸姬妾,最后结局圆满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独孤

    即将迎来收官的热播电视剧《独孤天下》中,伽罗和杨坚两人相爱了大半辈子,到老了两人却闹起了矛盾。其实在宇文邕临死前,拜托了伽罗一件事情,就是自己放心不下太子,希望伽罗能够帮忙照顾。其实宇文邕知道杨坚不会久居人下的,数年之后杨坚果然称帝了,伽罗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皇后,但事情总有不完美,杨坚和伽罗终于起矛

  • 第五节 再征高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次规模浩大的远征行动失败了,可是炀帝显然不会就此罢休。在隋朝强盛国力的支持下,仅仅隔了一个冬天,第二年(613)春,他又准备再次征讨高丽。天下兵马再一次集于涿郡(今北京),战鼓也又一次被擂响。炀帝这样的行动必然会再次引起骚乱,之前国内已经是群盗蜂起,现在更是开始规模化、集团化发展。齐郡王薄、孟让

  • 历史上杨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是怎样

    杨素在历史上人们称杨素:“美须髯,有英杰之表”,更有隋朝第一名将的美誉。他戎马一生,为大隋王朝立下赫赫战功,是大隋王朝功盖华夏的开国元勋。杨素“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节”,“多权略,乘机赴敌,应变有方”,征战无数,每战有功,政绩

  • 杨素平定江南叛乱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江南

    为了从根本上消除南方割据的社会基础,维护国家的统一,隋灭陈后,在江南推行种种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强化国家权力,压制豪门大族的势力,对豪门大族动辄便绳之以法;推行户口制度,用利益手段诱使依附于豪门大族的农民成为国家的编户,这是和私家地主争夺劳动力,给豪门大族的利益带来了威胁。豪门大族不甘宰割,于是他

  • 杨玄感造反李密献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隋炀帝第一次进攻高丽,被打得大败。一百万隋军兵士,逃回来的不到三千人。沉重的惨败,这个暴君仍不死心。大业九年(公元613年),他又发动第二次对高丽的进攻。他亲自率领大军攻打辽东,派大臣杨玄感在后方黎阳督运粮草。杨玄感的父亲杨素,原是隋炀帝的亲信,帮助炀帝夺取皇位。因杨素功高盖主,杨广想除掉他,便设宴

  • 隋文帝左膀右臂李德林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左膀右臂

    在隋朝的众大臣中,能称得上隋文帝左膀右臂的,除了一代重臣高颎之外,再就是文士李德林了。因为事实上李德林也的确为文帝开创隋朝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李德林为北齐旧人,职位到了通直散骑常侍并兼任中书侍郎,而且掌握着国家要职,同时与当时的名士颜之推同为文林馆事,在当时已经是名满天下。北周武帝时,北齐被灭,武帝

  • 隋灭陈建康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之战

    战争概述:杨坚建立隋朝之后,南、北两大政权的国力差距日益增大,灭陈成为了隋王朝的最重要的政治目标。隋文帝杨坚平定突厥消灭后梁后,于隋开皇八年(588年)十月发动五十一万八千大军,兵分八路灭陈。开皇九年正月渡江后攻进建康城,陈后主叔宝被俘投降,陈亡。分裂近三百年的中国迎来了隋唐大一统时代。将帅星数:杨

  • 当初李世民用计打败了刘黑闼 后人再用这计谋差点推翻了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再用

    唐朝之所以能够建立,说起来最大的功劳还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劳,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从开始起兵李世民可以说每次都冲在前边,不仅如此他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将领,很多的人都败在了他的手里,他可以说是用兵如神了。李世民在战场上其实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跟刘黑闼作战的时候,李世民也曾经吃过大亏,当时李世民手下有很多

  • 纵情声色——宫女遭殃幽宫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宫女

    隋炀帝自宣华夫人去世后,伤心欲绝,整天长吁短叹,再也打不起精神。萧皇后见状劝说:“宣华虽死,为什么不另选佳人,天下之大,难道就没有国色天香的丽人么?”一语惊醒了沉醉于旧梦中的隋炀帝,他对宣华夫人的怀念反正是在色不在情,只要有美人填补,他便可以忘却伤心。于是他一面下诏广征天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