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人物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文史百科
诗词大全
名人大全
人物专题
历史专题
导航
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
>京察
京察
明代吏部考核京官的一种制度。洪武时规定三年一考,后改为十年一考。弘治年间规定六年举行一次,清代改为三年,以“四格”、“八法”为升降标准。
有关“京察”的历史故事
清朝的京察和大计
浑代因循明造,按期对于齐国民员举行广泛性的审核。其详细分为京察、年夜计。京察京察以及年夜计皆是里背文职民员的,三年审核一次,按民员之等第、职任主要水平等接纳没有同圆式,经由屡次调剂变动而成定造。三品以上京民及天圆督抚,后来是自陈现职、岁数、平易近族、任民经历、任内功过等情形,由天子判定。坤隆十七年之
明末党争源于京察:揭示了什么样的官场道理?
明朝的历史到了万历年间,进入了一个转折点。一场接一场的内部斗争逐渐拉开了帷幕,在每场战争中,都是所谓的正邪之争,其实在正邪的背后是一场巨大的阴谋……万历前10年,张居政专政时期和万历亲政的前四年,朝政还算是比较清明。士大夫的表现也没有什么可提的。但从万历十五年开始,酒色财气都占了的明神宗开始怠政,开
大臣拼命辞职,皇帝死活不让,明朝京察到底是什么?
就像如今上班族要写工作周报、月报和年终总结一样,明朝的官员们也面临着KPI考核的压力。为了加强对官员的管理,明朝规定每六年要对南北两京的官员进行考察,谓之“京察”。京察时,四品以上的官员由皇帝亲自考察,四品以下的官员由吏部、都察院会同考
京察斗争:“非升即走”是怎么回事?
明代外官三年一考察,京官六年一考察。尤其是京官的考察,牵动朝廷上下的敏感神经,明末持续五十多年的党争,到最后弄得腥风血雨,“东林党”的名号也普及到了市井乡野的角角落落,毫不夸张地说,起因就在于六年一次的“京察”。追了个讲政治圈游戏的美剧《纸牌屋》,腹黑男主有句名言:“权力跟房地产一样,越靠近中心就越
其他专题
1
英帕尔战役
2
德布勒森战役
3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4
苏德战场
5
龙骑兵行动
6
焦土政策
7
议政王大臣会议
8
敬事房
9
埃厄边境战争
10
半岛战争
11
第六次反法同盟
12
丰田战争
13
俄法1812年战争
14
南斯拉夫内战
15
英法联军
16
姆岑斯克坦克战
17
维也纳战役
18
俄国内战
19
柯立芝繁荣
20
柯立芝效应
NEW
最新推荐
1
熊晃的人物介绍
2
黎光在解放战争中都遇到过哪些挑战
3
黎光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4
黎光是哪个时代的人物
5
上甘岭战役中,颜伏采取了哪些战术取得胜利
6
颜伏的战术创新有哪些具体案例
7
颜伏如何影响中国的军事发展
8
颜伏的主要成就
9
颜伏在革命生涯中还有哪些重要的角色
10
颜伏的革命历程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