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磨盘山血战

磨盘山血战

磨盘山血战

磨盘山战役是李定国统率明军给予占有明显优势的清军最后一次沉重的打击。清廷因损兵折将,大为恼怒,经诸王、大臣会议后于顺治十七年六月惩罚统兵将领;多罗信郡王多尼罚银五千两,多罗平郡王罗可铎罚银四千两,多罗贝勒杜兰罚银二千两,都统济席哈革一拜他喇布勒哈番并所加级,副都统莽古图、傅喀、克星格也受到处分,征南将军赵布泰革职为民。 从清廷对三军主帅的处分情况来看,磨盘山之役战斗十分激烈,清军的伤亡肯定相当大

有关“磨盘山血战”的历史故事

  • 磨盘山血战时吴三桂能死里逃生,是如何做到的?

    随着清军入关,明朝气数消失殆尽。明朝共传16帝,历时276年。历经洪武之治、仁宣之治,明朝国力逐渐变得强大起来。但是晚明却政治腐败,加上东林党等多党派势力的明争暗斗和自然灾害频发,导致明朝政权摇摇欲坠。随着李自成攻入北京以后,崇祯帝自缢身亡,明朝覆灭。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了许多小的政权,简称南明。但此

  • 磨盘山血战,叛将吴三桂如何躲过南明大将李定国对他的致命一击?

    1659年(南明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二月二十一日,清军渡过怒江逼近腾越州,大将李定国决定利用地势的优势伏击清军。部署已定,清朝的满汉军队在吴三桂等率领下进入伏击区。正在这一决定胜负之际,明光禄寺少卿卢桂生叛变投敌,把埋伏的机密报告吴三桂。双方展开一场恶战,清将固山额真沙里布等被击毙,明将窦名望

  • 明清时期,李定国和吴三桂在磨盘山血战中分出胜负了吗?

    吴三桂一路追杀几百里,没有任何守军阻挡,认为李定国肯定跑远了,所以当他进入磨盘山也没太在意。就在吴三桂要进入埋伏圈时,南明降将卢桂生告诉吴三桂有埋伏,而此时清军前排部队已经进入二伏,吴大惊,命令精甲兵搜杀伏兵,一道伏兵队长窦名望见伏兵被识破不得已发炮参战,随后二道伏兵也发炮响应救援。顿时短兵相接,喊

  • 明清终极战役——磨盘山血战,李定国VS吴三桂,吴三桂差点挂掉!

    公元1658年,因孙可望投降清廷,向清廷献上了西南地图并详细透露了李定国军的情况,直接导致了李定国盘江大战大败。盘江大战后,永历帝决定南逃缅甸,李定国则留下阻击追来的清军。公元1659年二月二十一日,李定国与追击的吴三桂先后渡过潞江,进入磨盘山。李定国根据磨盘山“径隘箐深,屈曲仅容单骑”的地理优势,

  • 李定国为何挽救不了大明王朝?原因是什么(磨盘山血战)

    1652年初,李定国率军自云南出兵八万,进攻湖南。由于准备充分,李定国势如破竹,先取沅州、靖州,又攻桂林。清军遭遇巨大失败,清军主帅定南王孔有德自杀。李定国占领桂林后,马上抢占柳州、衡州等地,兵锋直指长沙。清廷闻讯,大惊之下派十万大军驰援。为避清军锋芒,李定国后退撤离长沙退守衡州诱敌深入。清军主帅、

  • 什么是磨盘山血战?明清磨盘山血战详解

    磨盘山血战又称磨盘山战役是南明对清朝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1659年(南明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二月二十一日,清军渡过怒江逼近腾越州,大将李定国决定利用地势的优势伏击清军。部署已定,清朝的满汉军队在吴三桂等率领下进入伏击区。正在这一决定胜负之际,明光禄寺少卿卢桂生叛变投敌,把埋伏的机密报告吴三桂

  • 血战磨盘山——明清战史上陆军精锐最后一次血拼(磨盘山血战)

    南明永历十三年,即公元1659年2月21日,爆发在中国大西南的一场较量,更堪称是整个十七世纪人类战争史上,装备与技术含量顶尖的经典一战。但在叹为观止的过程后,最终的结局,却在惊叹之后,不由一声叹息:赢得了过程,输尽了结局!这场巅峰大战,正是南明永历王朝与清王朝的决死较量:云南腾冲磨盘山大血战!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