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人物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文史百科
人物专题
历史专题
导航
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
>刑部
刑部
刑部是中国古代隋以后官制中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一个司法部门,主管刑罚,但其在每个不同的朝代中职责范围相差甚大。
有关“刑部”的历史故事
正史中的隆科多和佟国维是什么关系 隆科多当过刑部牢头吗
对隆科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隆科多当过刑部牢头吗,他与佟国维真是叔侄关系?《雍正王朝》中隆科多的形象塑造得很成功,让人印象深刻。剧中,隆科多的前半生是一个八旗纨绔子弟,被康熙帝冷落了几十年,曾在刑部监狱担任过牢头,直到一废太子后才被委任为九门提督。不过这只是影视镜
三司会审中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有什么区别
说到三司会审里面的刑部,大理寺以及都察院,这三个可是明朝当时监管部门的三大巨头,有一些事情,就是需要三个部门联合来解决。但是这三个部门之间的区别还是有的,很多事情都是分工来解决。下面小编就个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这三个之间的区别。1、三司会审中谁的权利地位最高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按前朝惯例设立六部,其中刑
白敏中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刑部尚书白居易从弟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白敏中(792年
沈荩被刑部杖毙
慈禧太后一辈子杀人很多,出有一次像那一次深受中中***的叱责,那团体便是沈荩,沈荩果此被毁为“中国史上第一个殉职的记者”。哪么沈荩为什么被杀?又是怎样去世往的,接上去一同往瞧瞧吧。1903年7月31日,沈荩为中国远代的旧事奇迹献出了本人可贵的死命。沈荩,湖北擅化(古少沙)人。戊戌变法时,取谭嗣同、唐
唐代刑部的司法职能
刑部是中国现代隋之后民造中的“三省六部”造中的一个法律部分,主管科罚,但其正在每一个没有同的晨代中职责局限相好甚年夜。隋唐时的刑部其权柄局限最小,基础只限于对于仄平易近及七品下列民员(宽格去道正在现代七品下列没有属于“民”,而属于“吏”)有止刑权,但一样平常出有处分权,处分权基础属于年夜理寺,并且对
明朝恶霸抢夺民女,朱元璋震怒,将刑部尚书一起处死
一、恶人告状这件事发生在山西洪洞县,当地有个名叫姚小五的人,他的妻子名叫史灵芝,两人成婚多年,夫妻关系很好,先后生有三个儿女。可是原本幸福的生活突然被一张状纸打破!有个名叫唐润山(不是唐山)的军人,他把姚小五给告了,说姚小五犯了“妄娶她人妻室为妻之罪”。唐润山毕竟是军人,他的诉状送到了兵部。兵部也没
十分钟了解明朝的“三司会审”,什么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
明朝的“三司会审”说的到底是哪三个部门?三司会审的有关部门并非诞生于明朝,其实早在唐朝盛世的时候已经存在,它属于我国古代的一种审判制度,后来明朝的官员根据唐朝沿袭下来的三司制度为基础,形成明朝的独有“三司会审”。那么在明朝时期,若是发生了重大疑案,诸如狸猫换太子、某某妃子离奇死亡等着一般都交由刑部、
雍正王朝中刑部冤案并不是戏说,清朝历史上有太多“宰白鸭”事件
很多人觉得这段剧情匪夷所思,哪里有这么愚蠢的人,不是自己的罪,为什么要认?这还真不是戏说,因为真实历史上,此类事件层出不穷,尤其是清朝中后期,防不胜防。这种行为也有一个名字,就叫“宰白鸭”!此种冤案的确是清代非常有代表性的陋俗,可能有很多人不太明白何为“宰白鸭”,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宰白鸭
宋朝在唐朝的刑部基础上,在元丰改制后,做出了哪些改变?
龚延明先生在《宋代官制总论》中概述道:“宋承唐制,此唐制,实则为后唐之制。”宋朝建立以后,在许多制度上都承袭了唐末五代以来的旧制,官制亦是如此。唐末五代时期的官制体制就已经出现了较为复杂的局面,有宋一代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加以扩充,使得原本就复杂的官制变得更为复杂。唐末五代及宋初的刑部建制五代至北宋初期
唐朝刑部尚书为何被李世民诛九族?收了500多个义子是作死么?
武将盛彦师曾剿灭李密、王世充,是一个难得的军事奇才。后来徐圆朗叛乱,李世民让盛彦师当安抚大使,希望借助盛彦师的威名让其束手就擒。哪知盛彦师还没有完整的说上两句话,就被徐圆朗活捉了。盛彦师曾为李世民的统一大业做过重大的贡献,然而,功过终究不能相抵。李世民认为盛彦师有辱使命,便赐死了他。其实这本身就是李
明朝弑母案令人唏嘘,二婚夫妻拔刀相向,看刑部主事如何翻案
而后,父亲方廷叙续弦,娶继室陈氏,陈氏其人,为人凶狠且善妒。经常与丈夫方廷叙争吵,还经常虐待方大年,不仅如此,陈氏甚至将家里的财务转移至娘家。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此等行为被方廷叙发现后,方廷叙便苦口婆心的劝说陈氏,已经到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程度。但陈氏乃是何人?岂能就此善罢甘休。转移财产的行为一日
岳飞判决书------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刑部大理寺状
来源:admin早晨,读邓广铭先生关于岳飞的评论,想起自己中学时对刘兰芳〈岳飞传〉评书的痴迷,也想起杭州西湖旁边的岳飞祠,凡此种种,又到了腊月二十九日岳飞三十九岁遇难的忌日,涌起对忠臣岳飞的万般敬意。“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岳飞墓前的绝句,虽然表达出人们对民族英雄岳飞的怀念和敬仰,以
《雍正王朝》中胤禛为什么不接刑部的差事?
《雍正王朝》是二月河写的一部小说,而电视剧也是根据这部小说改编而成的。有不少观众看的只是电视剧,没有看原著小说。所以对康熙君臣父子之间的争斗,看的不是那么明了。而电视剧在改编上把胤禛即雍正刻画的过于正面,形象也描写的高大上。实际上在小说中邬思道对雍正的评价是与天子共患难易,共富贵难。对于不让胤禛接刑
包拯来头可不小刑部侍郎的公子典型的官二代
戏剧、评书等文艺作品曾把宋朝的清官包拯演绎成包青天,说他是从小没了爹娘,是兄嫂养大的苦孩子。其实,历史上的包拯出身于殷实的官宦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儒家教育,他的父亲包令仪曾在宋太宗时代任职刑部侍郎。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二十八岁考中进士,三十六岁那年出任天长县知县。因断案出名,庆历元年(1040
清朝大理寺和刑部有什么区别
大理寺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明清时期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清末新政改称为大理院,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政府亦袭此名,为当时的最高审判机关。秦、汉时以廷尉主刑狱,审核各地刑狱重
明朝刑部尚书王用汲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王用汲,字明受,隆庆二年中进士,历任推官、户部员外郎。后因上疏劾张居正,削籍归。张居正死后,起补刑部,累官南京刑部尚书。用汲为人刚正不阿,遇事敢为。万历二十一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子太保,谥恭质。个人事迹公元1567年冬,王用汲上京赶考,翌年,王用汲考中进士,登上通向官场的第一个台阶,王用汲新官上任
明朝兵部尚书赵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历任南京刑部、礼部、兵部尚书
赵锦 (1516-1591) 明余姚(今属浙江)人,字元朴,号麟阳。嘉靖进士。师事王守仁。授江阴知县,擢南京御史。嘉靖三十三年(1553)元旦,日食,他以为系权奸乱政之应,驰疏劾严嵩罪。建阳明祠于龙场。下诏狱,斥为民。家居十五年。穆宗即位,起故宫,进光禄卿。隆庆初,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镇压龙得鲧
明朝官员刑部尚书:王世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生于嘉靖五年十一月初五,卒于万历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
唐朝宰相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裴谈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裴谈,唐朝人,历任怀州刺史、唐中宗时期的御史大夫,神龙元年授大理卿。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裴谈,历官怀州刺史、唐中宗时期的御史大夫,神龙元年授大理卿,景龙四年,韦后专制,以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留守东都。开元二年,由滑州刺史放归草泽。好佛法,以惧内著称,号称&
唐朝刑部的司法职能介绍
刑部是中国古代隋以后官制中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一个司法部门,主管刑罚,但其在每个不同的朝代中职责范围相差甚大。隋唐时的刑部其职权范围最小,基本只限于对平民及七品以下官员(严格来说在古代七品以下不属于“官”,而属于“吏”)有行刑权
其他专题
1
小乔墓
2
杨贵妃墓
3
六月起义
4
北周
5
民族乐派
6
西凉
7
西魏
8
浪漫乐派
9
印象派
10
洪都保卫战
11
大理寺卿
12
大理寺
13
两都之战
14
秦始皇地宫
15
乃颜之乱
16
北齐
17
东魏
18
印象主义音乐
19
古典乐派
20
明治九元老
NEW
最新推荐
1
秦始皇说的秦文公遇黑龙是什么故事?
2
有人了解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背景和影响么?这些事确实存在么?
3
秦始皇陵墓被发现几十年后为什么考古学家不挖呢?
4
秦始皇与术士有什么故事?
5
秦始皇与神女汤泉讲的是什么故事?
6
秦始皇兵马俑讲的是什么故事?
7
秦始皇陵兵马俑有什么联系?
8
关于秦始皇的历史你知道多少呢?
9
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何会“失色”?
10
鬼节中元节的来历故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