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和金朝是怎么亡的?封建迷信害死人呐!

北宋和金朝是怎么亡的?封建迷信害死人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128 更新时间:2023/12/7 23:12:13

01

1122年,金国完成了对大辽的完美剿灭。

当然是在大宋的帮助下宋金两国前后夹击并且顺利会师,曾经不可一世的大辽就这样没有了。

但是,这一仗让宋金两国都有了很惊奇的发现。

女真人惊奇的发现,看上去很猛的大宋军队居然比辽军还不堪一击传说中的宋军精锐部队陕西军和辽军在北京打了一仗,居然没打赢。

而大宋的所有官员们也都很惊奇的发现,看上去很萌的金兵居然比辽军更牛叉。

合作完成之后,双方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但是狡猾的女真人马上将大宋定义成为下一个敲诈对象这小白兔太肥了啊,不敲诈一点简直对不起自己。

1125年,女真人终于撕下了温柔的面纱,忍不住要对昔日的盟友大宋下手了。

这一年的12月,金兵两路人马长驱南下,一路攻打太原,一路直接来到了开封城下。

这时候的宋徽宗还在汴梁城里沉浸在收服燕云十六州的喜悦中,突然听说自己曾经的合作伙伴居然翻脸来打自己,一下子就蒙圈了。

大臣宇文虚中看着手足无措的徽宗出了一个主意:皇上,我看不如这样吧。你呢,天生就是一个艺术家,根本不适合当皇帝,现在敌人都打到家门口你了,那我看你也没啥高招儿,干脆你退休别干了吧。

徽宗愣了:我还年轻啊,我不干了谁来干?

宇文虚中说:你还真以为离了你这夜壶都尿不了尿了?你让太子来干啊。

徽宗说:好吧。

于是徽宗给全国人民写了一封检讨《罪己诏》,光荣退休了,太子赵桓上台登基,就是宋钦宗

其实赵桓是不想当这个皇帝的,或者准确的说赵桓并不想在这个时候出来当这个皇帝的。

只要不是瞎子,谁都能看出来这时候让他上台其实就是让他来当背锅侠的。

当时他爹决定把大宋的江山交到他手里的时候,赵桓还一脸懵逼,就被众人推到他爹跟前,龙袍也不知道啥时候被谁披在了身上。

赵桓哭得哇哇的:爹呀,我干不了啊,你还年轻啊,再干几年吧,让我多学一点本事嘛。

徽宗也很尴尬:你把这么严肃的事当成过家家吗?说了让你干就是让你干,别再推辞了。

赵桓眼珠子一转:爹呀,我最近身体不太好,能不能缓过这段时间等我身体养好了再说呢?

徽宗说:身体不好?那你先回去睡一觉吧,明天来上班。

02

赵桓死活不愿意当皇帝,有一个人可是已经蠢蠢欲动了。

这个人就是赵桓的三弟,赵楷。

说实话,宋徽宗其实内心里并不怎么喜欢赵桓的,他更喜欢的就是自己的三儿子赵楷。

可是没办法,赵桓是老大,只能立他为太子。

赵楷从小就聪明至极,而且很像他爹,在艺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但是更为让人佩服的是,赵楷并不是只会附庸风雅的纨绔子弟,人家是有真才实学的。

据史书记载,赵楷曾经在政和八年参加过高考,殿试环节里,在783名进士中间居然排名第一。

殿试第一名什么概念,状元啊。

可是徽宗觉得自己的儿子当状元,天下人怎么看怎么说?

于是,那一年一个叫王昂的幸运的成了状元。

从那以后徽宗更加喜欢这个儿子,给赵楷封了一个太傅,可以随便出入皇宫,甚至在自己家和皇宫之间修了一个天桥。

万千恩爱集于一身。

人呐,一旦光环加身的时候,就都开始有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想法。

赵楷也是这样:我爹这么稀罕我,我是不是也可以竞争一下皇位?

这个想法被当时的宰相王黼看出来了太子赵桓对王黼不怎么感冒王黼就想着既然这样不如把赵楷捧上去,自己以后不是可以继续荣华富贵吗?

赵桓装病不想当皇帝,机会来了。

王黼找到赵楷:你大哥这时候玩儿深沉不想干,你二哥又早死了,现在正是你的好机会啊。

赵楷一听:哈哈,这可不是我要争,是大哥你自己给的机会哦,明天一大早我就进宫去找我爹。

只是赵楷咋也没想到,自己一个晚上在心里练习了上百遍的话术还没说出来,就永远也再也说不出来了。

他大哥比他起得更早被人从床上硬拉起来,答应了徽宗的禅位。

所以说啊,拖延症是一个最坏的毛病。

赵楷走到皇宫门口,并没有看到他爹。

迎接他的是徽宗的护卫何灌和他手下人那明晃晃的钢刀:太子都已经登基了,你来干啥,回去吧。

很戏剧性的一场宫廷政变,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不过看到这里,我总是忍不住想:假若赵楷前一天晚上就来找他爹阐述自己的理想抱负,有没有可能当上皇帝?假若赵楷真的当上了皇帝,会不会要比他大哥强一点,哪怕少犯一两个他大哥那样的错误,是不是靖康之耻的屈辱就不会发生?

历史当然没有假如,但事实证明,钦宗赵桓也许还不如他爹徽宗。

最起码赵桓真的不适宜在那样的一个局势下当皇帝。

当时的局势需要的是一个能挽狂澜于既倒能扶大厦于将倾的有魄力的人来主持,很显然,钦宗并不是最适合的。

03

1126年8月,女真人又没钱了,继续沿用以前的模式,两路进发来到了开封:

北方马上就要下雪了,给点钱我们好回去斗地主哇。

当时开封城里的军队有差不多4万人,张叔夜同志也正率领着3万人的部队向首都进发,各路勤王部队也都通过对讲机向钦宗报告:半个钟头之内到达战场,稳住。

女真人是真没想打仗:小赵,我从来想过要占你的地盘,你知道俺们那嘎达天寒地冻的,没有个啥特产,你给我弄俩钱儿我们就回去放假过年了。

然而谁都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靖康元年闰11月25日,大雪。

开封城外女真人已经等到快要绝望的时候,城门开了。

女真人一阵激动:终于想通了,可送钱出来了。

然而,瞪大了眼睛的金兵一瞬间都愣住了一队“三分像道士,七分像难民”的士兵向他们冲了过来。

最要命的是,这支队伍队形松散,而且个个张牙舞爪的。

金兵都是一脸惊诧:这是干嘛来的,广场舞表演吗?

经过了短暂的尴尬沉默之后,金兵明白了:这不是出来送钱的,也不是来慰问演出的,是要和我们过招啊,那就对不起了。

一顿砍瓜切菜的操作之后,这些“道士”们五零四散,金兵很顺利的打开了城门。

开封陷落。

然后,靖康之耻,徽宗,钦宗,整个皇室都当了俘虏,开始了侮辱的后半生。

北宋亡。

熟悉这段历史的都知道,这一次大型战地广场舞的总导演是一个叫郭京的。

郭京是个什么人,怎么能在这样的关键时刻组织这么一场表演秀?

其实,郭京就是一个兵痞子。

但是,郭京有一项本领很厉害:吹牛逼。

郭京经常吹嘘自己能“撒豆成兵”,会“移山倒海”,懂“隐形潜身”,要不是把裤衩穿在里面,活脱脱就是一个超人。

因为牛逼吹得太过响亮,被当时的同知枢密院的孙傅听说了。

孙傅一听世上还有这样的高人,那城外的金兵算个毛线,让郭京去分分钟不都把他们赶跑了吗?

于是就向钦宗推荐了郭京。

钦宗也很高兴:来吧,大宋的江山社稷都靠你小子了,好好干,亏不了你。

郭京说:这都不是事儿,你只要给钱给粮食,我组织一支部队,马上把金兵的头子给你抓过来。

郭京选拔了7777人,这7777人也不需要政治面貌,不看身体素质,不问从业经历,只问生辰八字。

只要生辰八字符合,管你是什么市井无赖,管你是什么平头百姓,都来听我的命令训练吧。

训练的内容既不是什么负重越野跑也不是正步齐步走,就是弄几面大旗,旗帜上画一些鬼符一样的玩意儿。

当时一个叫孙觌的官员看到这样的训练模式都快疯了:你招的这些人从哪里来的我不知道,但是里面有几十个学士院中书省后街司的人我认识,他们都是些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他们会打个屁的仗?

郭京轻蔑的笑了:谁跟你说我是让他们去打仗的,我只不过是让他们去帮忙捡人头的金兵的人头。

孙觌还是不解:好吧,就算你让他们去捡人头,可是总得有人去砍人头吧?你告诉我,谁负责砍人?

郭京一脸鄙夷:懒得跟你,说你懂个球。

说完转身离去,只留下孙觌在风中迷茫。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经过短暂的跳大神排练之后,郭京这7777人的“六甲部队”出城应敌去了。

然后开封城就破了。

然后郭京就跑的无影无踪了。

所以,我们一直在强调:封建迷信害死人呐。

04

北宋就这样以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你绝对想不到的是。

灭掉了北宋的金国在将近90年之后,居然也差点用这种方式将自己葬送了。

时间来到了1213年,这时候是南宋的嘉定6年,金国此时的皇帝是金宣宗,刚刚即位不到一年。

历史本来就是个大舞台,你方唱罢我方休,此时,蒙古人开始在草原上崛起。

金宣宗的皇帝宝座还没暖热,蒙古人就开始进宫中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

说实话,游牧民族真的不适合在中原生活这时候的女真人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年的风采,战斗力退化的厉害,根本和当年不能同日而语。

面对蒙古人的凌厉攻势,金兵根本无力招架。

打不过怎么办?

金宣宗相信高手在民间,于是在东华门设了一个“招贤馆”,希望隐藏在民间的高人能挺身而出为国解忧。

你别说,还真的招来了一个高人。

高人叫王守信。

没人知道这个王守信曾经做过些什么,但是面对负责招聘的完颜寓,王守信只说了一句话就把他镇住了:诸葛亮是死的早啊,要是他活到现在,在我面前他都不敢说比我懂军事。

完颜寓虽然是个女真人,但是可不是光会吃烧烤,人家也是中过进士的,读过很多书的。

诸葛亮是谁,完颜寓当然知道诸葛亮都不行,那你相当牛逼啊。

赶紧推荐上去吧。

金宣宗就像当年看到郭京一样,只是简单的问了几句,就给王守信封了一个官儿,让他自己去招募军队。

我很怀疑王守信是南宋派过去的卧底他招人的标准和当年的郭京惊人的相似,什么都不问,就一个条件:看着顺眼。

训练?

训个毛线,竖起一杆大旗就行了,上面写着四个大字:【古今相对】。

不知道是不是向当年的郭京致敬?

就这样每天在广场上【进退跳掷,大概似童戏】,我都不知道这样的训练有没有我小时候做的广播体操效果好。

装备也很玄幻:黄布袍子黑头巾锡牌各三十六样,然后做成牛头形状供起来,据王守信说根本不用掂刀掂枪的上去厮杀,到时候把这些东西祭出去蒙古军队看到就会转身逃跑。

朝中有知道点历史的就跟金宣宗说:皇上,这货玩儿的这一套看着有点眼熟啊,好像当年咱们的先辈攻打开封的时候宋军都用过这招啊,结果被咱们干趴下了,咱们现在让这小子这样玩儿,貌似是抄作业吧,还特么抄的是个《错题集》?

金宣宗脑子虽然也不是很灵光,但是还没愚昧到宋钦宗那一步。

趁着现在蒙古人围城还不是太严,就让王守信带着他的人马出城去打一仗。

目的很明确:做个实验,你要是真行那就是你了,你要是不行,嘿嘿,你可小心点吧。

要说这王守信的心理素质真是好,要是换作是我我估计就趁着出城的机会逃跑了你弄得这些玩意儿行不行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不,王守信可没跑,人家带着人雄赳赳气昂昂的出城去,到附近的山上杀了几个砍柴的樵夫回来了:

喏,小胜,下次争取多弄几个人头回来。

嘿,差点就让王守信蒙混过去了。

谏议大夫张行信不信人家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大文化人,说啥也不相信这种事就跟金宣宗说:这事儿真的不靠谱,你千万不能相信这个王守信啊。

可是金宣宗好不容易抓到一个救命稻草,实在不忍心就这样放弃,于是就跟自己的心腹术虎高琪商量。

谁知道这术虎高琪跟完颜寓不对付,心里早就对宣宗重用这个王守信心生不满你想想王守信要真是立了功,那是完颜寓的功劳啊,到时候自己情何以堪?

本着“就算王守信那一套是真的有用也不能让完颜寓骑在我脖子上”的这一思想理念,术虎高琪硬生生的把王守信这事儿给搅黄了。

王守信被罢免,他辛辛苦苦组织起来的流氓军团也风流云散。

不过,就算没有了王守信,也依然没能阻挡到金国的灭亡。

几年后,燕京城破的时候,不知道王守信在哪里,也不知道王守信的心里会不会有一种惆怅:当初如果用了我,怎么可能会这样?

作为后人的我们,其实也有一种遗憾:王守信一直没有机会出手,不知道他和郭京比起来,到底谁更厉害呢?

“历史给人的唯一教训,就是人们从未在历史中吸取过任何教训”

黑格尔

更多文章

  • 关于古代中国的“进贡”,你不知道的滑稽荒唐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进贡,朝贡,弄虚作假,天朝上国

    所谓进贡,也就是:藩属国向宗主国呈现礼品。从这个定义上来说,宗主国一定是强大的,至少在武力上是强于藩属国的;而藩属国基本是弱小的,在受到别的国家侵略的时候,需要宗主国的保护。古代中国,每一个不同的朝代,都有大大小小的藩属国向“天朝上国”进贡,多着4/5百个,少则1/2百;而每

  • 为什么说“五百年前是一家”?或许真的是一家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五百年前是一家,亲戚,家族传承

    中国人第一次见面,经常会问到姓名,如果对方跟自己同姓,往往会笑称“五百年前是一家”。为何“五百年前是一家”会流传这么广呢?为何不是三百年、四百年、六百年呢?这么说有无依据呢?其实,这个说法的背后,是一部血泪史。“五百年前是一家”

  • 利玛窦眼中的中国人:向全世界进贡还自鸣得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利玛窦,进贡,藩属国

    2018年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逝世408周年,中华书局适时推出了《利玛窦中国札记》的精装本。1615年,继《马可·波罗游记》以后,由金尼阁整理的该书一经出版,再次轰动欧洲,让西方重窥天朝大国的一抹斜阳。学界多从东西文化交流的视角,强调利玛窦对欧洲文明东渐与中华文明西传的独特贡献,这固然

  • 中国历史上的正统王朝 中国正统王朝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正统王朝正统,朝代

    中国古代王朝的建立正统性从何而来?俗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正统一词,出自儒教圣经《春秋》一书,又称法统、道统、礼仪之统,意思是以宗周为正,尊先王法五帝,为天下一统。春秋五霸到底是指哪五个人?战国七雄分别是七国?《汉书》曰:“《春秋》法五始之要,在乎审己正统而已”。

  • 看清朝是如何收拾明朝留下的残局扩大版图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满清版图,清朝版图,清朝疆域,清朝

    元明清时代是中国疆域奠定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东亚大陆的农耕文明地区和游牧民族地区融合而形成了一个大帝国,北京由于处于农耕和游牧的过渡地带,也因此成为了首都。从元朝到明朝,再到清朝,也是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的时代。西方国家迅速崛起,尤其是俄罗斯已经逐渐扩张到了西伯利亚,使得清朝的扩张具有了空前的意义。12

  • 《三国演义》虚构的事 正史无此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演义,三国演义虚构的故事,三国

    《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写的。章学诚在《丙辰杂记》提到演义时说“七分实三分虚”,演义里许多精彩的情节是千古传说,受地方野史传奇、逸史传闻影响极深。民初五四运动后,反传统派学者积极澄清《三国志》,以对诸葛亮、关羽、刘备传统正面人物进行再评价,胡适、鲁迅等革新派学者也带头从释

  • 成也节度使败也节度使 唐朝藩镇节度使亡了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节度使,唐朝,藩镇节度使,藩镇,藩镇割据,安禄山,安史之乱

    从“节度使”到“藩镇”,大唐如何一步步走向深渊提起唐朝,必然要提起“安史之乱”,那么唐朝“节度使”、“藩镇”(方镇)更是绕不开的话题,节度使几乎贯穿着大唐的历史,唐朝亡于节度使。&

  • 中国行政区划是什么时候由州、道、路,演化成为“省”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行政区划,中国省级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设置一般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市、县(区、县级市)等三级,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县级的政区和称呼较为稳定之外,县级以上的政区设置和称呼则变化很大。比如和今天省相对应的高级政区就有州(两汉、魏晋)、道(唐)、路(宋金)、行省(元明)等,而管县的政区则有郡、府、州等,这些不同的历史时期的

  • 迪奥曼尼不是迪奥 CK跟小CK无任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迪奥曼尼,迪奥,高仿,山寨,迪奥和迪奥曼尼有什么区别,CK

    迪奥曼尼和迪奥的区别?迪奥曼尼是迪奥的仿品吗?对,是迪奥(Dior)的仿品,在中国真正的注册商标是迪奥曼尼(商标国际分类24,25,14,10,18,9注册于2020年08月28日)和Deao-Mani(化妆品品类3注册于2021年03月02日),该商标持有人的“迪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r

  • 王莽新朝改制一世而亡 好好的儿子被杀地精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莽,新朝,新朝改制,王莽儿子

    在中国漫长的帝制时代,曾存在过数以千计的政权,但能实现大一统局面、配得上“王朝”称号的,却不过10个而已,而在这10个大一统王朝当中,只有王莽建立的新朝一世而亡。那么,新朝为何如此短命?王莽在亡国后的遭遇如何?01外戚篡位作为中国史上第一位以外戚身份篡位称帝者,王莽出身显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