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十大兵家必争之地 可谓天时人和地利的重要

中国十大兵家必争之地 可谓天时人和地利的重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511 更新时间:2023/12/12 17:49:56

从古至今,中华大地发生过无数战争。在这中华形胜的大好河山上,不断上演惊心动魄的战争险剧。有些地方的得失,足以直接影响整体战局的胜负,这就是威名赫赫的“兵家必争之地”。

第十名武昌

武昌扼守长江,位于“九省通衢”的核心节点,当之无愧成为了两湖与东南博弈的焦点。

东南地区如果控制武昌,可以屏蔽上游,进而可以攻取两湖、完全割据江南。满清南下后,夺取武昌,南京门户大开。

第九名汉中

汉中是盆地,物产丰富,是四川东北门户。古代中国要完成全国统一,必须夺取四川,而取四川必走汉中。得到汉中,西南可进攻四川,西北可威慑甘肃,东北可夺取西安,威胁中原,东南可直逼襄阳;战略位置无与伦比。(刘邦就是从此夺取天下!)

第八名襄阳

襄阳,地处中原南北交汇处,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在战争时期,襄阳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北方政权来说,手握襄阳可以直逼荆州、武汉,进而控制长江防线;对南方政权来说,控制襄阳可以保持对北方的攻势,形成震慑。三国、南宋时期都将襄阳作为重要的军事基地。

第七名虎牢关

古代帝都多在洛阳,虎牢关是东部平原进入洛阳地区的通道,而历代造反者要拿下洛阳,虎牢关就是最后一关。

第六名嘉峪关

嘉峪关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军事重镇,与万里之外的山海关遥相呼应,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有河西咽喉、连陲锁钥之称。

第五名山海关一带

山海关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被称为“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从地图可以直观的看出,如果锦州防线被突破,山海关就成为京师的最后一道屏障,如山海关大门被打开,敌军则可长驱直入侵扰华北地区。(吴三桂放清军入关就可看出山海关之重要性)

第四名河套地区

自先秦以来一直是游牧民族南下的最后一个据点。东面就是北京,南边就是长安。强盛的王朝都会攻取河套地区将其掌握手中。这样既可以长久解决北方边患,又可以得到西征西域的马匹。比如战国时的赵国,秦汉隋唐和明清。最悲惨的西晋和北宋在版图上的共同点就是没有拿下河套。

第三名大同

大同处于晋冀蒙三省交界处,有“北方门户”之称,得大同,向东可进攻北京,侵扰京师;南可直取太原,直逼洛阳,进犯中原。北魏和蒙元都是从大同长驱直入。失大同,则北方不保,北宋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第二名徐州

徐州在古代被称为彭城,刘邦发迹之地!东面靠着黄海,西接中原,北连鲁南山地,南瞻江淮平原,素有“五省通衢”之美誉!古代徐州要比现在的徐州大的多!是南京的门户。有人形象地比喻,徐州是中国东部的“腰眼”,是中国南北的“咽喉”,适宜两军决战,从秦末到近代,凡是涉及全国范围的战事,徐州没有一次例外。

第一名锦州

锦州是扼华北和东北的要塞,当时东北游牧民族对华北地区虎视眈眈,从东北要想进入华北必须经过锦州,如果从其他地方就要翻过崇山峻岭,极难通行,从地图可以看出从承德到秦皇岛一线已形成天然屏障。如果不走锦州,进入中原就要绕道蒙古荒漠,行程会大大叠加。

中国历史上六大“兵家必争之地

军事上有“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的说法。但是,有一些地区不仅不能放弃,还要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夺。这类地区,就是所谓的“兵家必争之地”。与历史相比,士兵们必须争夺的土地的得失对政权的兴衰有着重要的影响。让我们来看看在中国历史上著名士兵必须争夺的地方。

一、“百二秦关、畿内首险”之函谷关、潼关

函谷关和随后的潼关是关中最重要的门户。函谷关(潼关)在手边,关中和泰山一样稳定。函谷关(潼关)的失守威胁着关中,长须而入,一马平原无可抵挡。战国时期,六个东方国家多次联合进攻秦朝。然而,由于函谷关的存在,不可能进入关中并彻底摧毁秦国。秦末,刘邦攻打关中,虽然函谷关没有多少守军,刘邦不敢强攻,而是绕道进入关中。东汉末年,潼关取代函谷关成为关中的新门户,其地位保持不变。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之前,局势是可控的。潼关失守后,不仅长安城沦陷,形势也立即恶化。

二、“山河表里、河东险要”之太原

山西以东的太行山、以南的吕梁山、黄河、以北的长城,如此得胜,以至于可以称之为北麓山,在这种情况下,太原是绝对的核心。战国时期,由于太原在握,赵国可以依靠太行山来维持对秦国的防御。太原失守后,赵国的防御崩溃,只能被秦国逐渐蚕食。十六国后期,北魏进攻并占领了关东的后燕。通过坚持太原,后燕算稳定了局势。一旦太原失守,局势立即恶化,后燕政权迅速瓦解。五代时期,李克用父子占领了山西,把太原作为首都。依靠山西在河北的高地位,李克用的父子不仅对抗河北和后梁,而且最终彻底击败后梁,完全统一了北方。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剑阁

由于汉中是一个独立的、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城市,大巴山脉已经成为四川的现实屏障。在大巴山脉中有许多的关卡,剑阁是最重要的,首当其冲。它是当之无愧四川的北大门。剑阁在,政权就在,剑阁失守,四川政权只能覆灭,三国后期,魏国将派钟离会,邓艾大军攻打蜀国,虽然汉中失守,但是,蜀国的姜维只用剑阁自然的屏障就挡住了钟离会的军队,使得无法前进。看到这种情况,邓艾被迫派出士兵绕过剑阁,从小路直奔成都。成都向邓艾投降后,剑阁的卫兵才投了降。北宋初期,王全斌联合部队攻打后蜀。起初,宋军轻松占领了后蜀北部的大片土地。然而,宋军在剑阁被后蜀军队封锁了。鉴于对剑阁的持续攻击,王全斌被迫绕过剑阁,从背后攻击剑阁,以击败剑阁的守军。剑阁倒台后,后蜀大势已去,最终被宋军打败

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剑阁

由于汉中是独立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大巴山已经成为四川的实际屏障。在大巴山的众多屏障中,剑阁是通往四川中北门的关键。起初,宋军轻松占领了后蜀北部的大片土地。然而,宋军在剑阁被后蜀军队封锁了。剑阁在,政权就在,剑阁失守,四川政权只能覆灭,三国后期,魏国将派钟离,邓艾大军攻打蜀国,虽然汉中失守,但是,蜀国的姜维用剑阁自然屏障挡住了钟离会盘旋的军队,无法前进,看到这一点,邓艾被迫带兵绕过剑阁,直接从小路跳到成都。成都向邓艾投降后,剑阁的守军才投降。北宋初年,王全斌军队进攻后蜀。起初,宋军很容易占领了后蜀北部的大片地区,但是宋军在剑阁被后蜀军挡住了。鉴于对剑阁的持续攻击,王全斌被迫绕过剑阁,从背后攻击剑阁,以击败剑阁的守军。剑阁倒台后,后蜀大势已去,最终被宋军打败。

四、“夔门天下雄”之瞿塘峡

如果说剑阁是四川盆地当之无愧的北门,那么瞿塘峡就是四川盆地当之无愧的东门。此外,瞿塘峡是连接四川和中国东南部的命脉。只要瞿塘峡被封锁,四川和中国东南部的联系就会立即被切断。在战国时期,为了完全依靠四川,秦国并不关心其在四川的不稳定立足点,并不惜一切代价迫使楚国军队离开瞿塘峡;三国时期,刘备兵败夷陵,退守曲塘峡口的白帝城,以稳定自己的地位。西晋后期,蜀人李特在四川发起了一场反对金朝的运动,切断了四川与东南的联系。李特和他的儿子李雄从战略上攻击了四川的城市,最终建立了分离四川的汉族政权。

五、“南北要冲、七省通衢”之襄阳

因为襄阳位于南北交汇处,交通便利发达,所以被称为七省通衢。在南北对峙的形势下,襄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北方来说,占领襄阳可以从汉江进入长江,然后进攻并摧毁南方沿江的政权。对于南方政权来说,控制襄阳不仅可以保护长江,还可以作为对北方发动进攻的跳板。三国时期,曹魏占领了襄阳,不仅对孙吴的长江防线构成严重威胁,而且迫使孙吴放弃中线威胁许昌的思想。南宋初,岳飞从傀儡齐国手中收复襄阳,并在襄阳基地向北方派兵。由于襄阳交通便利,岳飞不仅收复了河南省在短时间内丢失的大片土地,还一度威胁河北。南宋后期,蒙古以襄阳为主要进攻方向,襄阳战败后,整个南宋长江防线。它倒塌了,很快被蒙古摧毁了。

六、“东南屏蔽、吴越门户”之武昌

由于两湖区具有在东南地区建立战略地位的优势,并且由于武昌守护长江,武昌是仅次于襄阳的两湖区第二重要的城镇,因此武昌理应成为两湖之间博弈的焦点。东南部地区。控制两个湖区的武昌对东南部地区构成了致命的威胁。如果东南部控制武昌,至少可以封锁上游,最高可以占领两个湖,完全占领南部。三国初期,孙权占领了武昌,然后以武昌为基地,占领了刘备控制下的荆州西部,达到了占领整个长江以南,将整个国家分成三部分的目的。南明朝初,武昌和两淮地区共同构成了南明朝江淮防清线。清朝南下后,两淮地区没有战斗就沦陷了。南京的大门敞开着。尽管形势不好,武昌首江左良玉放弃了武昌南迁峻青的计划,导致了明朝江淮防线的崩溃。因此,南京没有战斗就倒下了,南明失去了机会。

标签: 兵家必争之地

更多文章

  • 五十年短暂光阴 五代十国中每个朝代的国名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五代十国,沙陀族

    从907年到960年,虽只有短短的五十余年时间的光景,可在中原地区却经历了五个朝代。这五个朝代,又与同时期内其他地区先后并存着的十国政权,合称五代十国。在《水浒传》的引言中,施耐庵引用了北宋著名理学家邵雍(字尧夫),为感叹五代时期干戈离乱,而写的一首诗: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

  • 号称“九省通衢”的武汉为何几乎没当过都城?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九省通衢,武汉,都城

    武汉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形式的首都,哪怕是地方割据政权,或是农民起义政权。从这点来看,不仅比不过七大古都,甚至连成都、广州、沈阳、太原、昆明、长沙、福州等等都不如,毫无王者之气。历史上,处于中心位置的武汉,为何从没做过首都?湖南在西汉时期就有长沙国,长沙国不是割据政权,是正式的封国。初代长沙

  • 李白真的是外国人 不是韩国的是哈萨克斯坦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白,李白出生地,碎叶城

    国内很多城市都在争夺李白故里,开拓本地旅游市场。就在大家争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个外国城市却站出来说:你们都不要争了,李白出生在我们国家。这个城市,就是托克马克。中国有个邻国叫吉尔吉斯斯坦,吉国首都比什凯克。托克马克就在比什凯克东边不远,楚河南岸,北岸就是哈萨克斯坦。有人戏称,李白是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

  • 明明有老婆却没有性生活!古代驸马到底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老婆,性生活,没有性生活,驸马,公主

    一提到驸马你能想到什么?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每天AJ椰子球鞋随便穿,升职加薪发财不是梦……现在大家都知道娶了公主就是驸马皇帝的女婿。你了解驸马吗?驸马一开始也不似中国古代帝王女婿的称谓,又称帝婿、主婿、国婿等,因驸马都尉得名。然而驸马原本是汉武帝时设置的官职,全称&

  • 极简五代十国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极简历史,漫画,五代十国,五代十国历史,极简五代十国史

    欣赏混乱的五代十国极简史吧。但真的是极简……(⊙o⊙)…是不是so极简?

  • 金缕玉衣——为什么汉朝死后非要穿的这么隆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金缕玉衣,汉朝,汉朝王侯

    “金缕玉衣”其实只是玉衣当中的一种,而玉衣一般都是在汉朝才出现,大约在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出现,金缕玉衣中国汉代皇帝和贵族的殓服,到汉末三国初期消失,但是往前却能够追溯到东周时期缀玉的丧服。西汉与东汉时期都有玉衣出土,而不仅仅是玉质,有一些还有琉璃、石质的,而又根据串联玉片所使用

  •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今在何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国玉玺,玉玺,和氏璧

    中国古史浩浩汤汤(意思是浩浩荡荡,指水势浩大的样子),其间改朝换代,相貌、姓氏各异的“真龙天子”纷纷粉墨登场,演出了一幕幕政治活剧,每逢新朝当立,新天子总免不了一番除旧布新,无论袍服、冠冕、正色、礼制等等等等,全部予以“维新”,但惟有一样东西,几乎历代

  • 中国总共有55个姓当过皇帝 仅一个以姓氏当国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皇帝,百家姓,陈朝

    中国历史上当过皇帝的姓有“55个”姓氏是中国一大文化特色。说到姓氏,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在上古时期,只有部落首领才拥有姓氏,大家熟知的有黄帝轩辕氏,炎帝神农氏。也就是说那时就开启了我国的姓氏文化先河。是当时姓氏并不像咱们现在这样普遍,是人人都有姓氏。那个时候的姓氏也是身

  • 为何常看到古代城池,遗迹都被埋在很深的地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城,城市遗迹

    这是一个好问题,的确,现在的很多古代遗址都是掩埋在地下的,有的比较浅一些,挖掉表层的耕作土壤就能暴露出来,有的则很深,甚至在地下十几米处才能找到。比如著名的“开封城,城摞城”,真正的开封已被掩埋在地底下,我们现在看到的开封府是根据原貌建起来的。在开封,埋着7座古代的城市,被掩

  • 邓小平为何说:“凡是和美国搞好关系的国家都富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邓小平,富裕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公报。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仅一个月后,即1979年1月28日至2月4日,邓小平以中国副总理的身份访美,一访就是九天。陪同出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美国研究所所长李慎之在飞机上问邓小平:“我们为什么要这么重视同美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