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把人当两脚羊的吃的是黄巢 十年吃掉三十万人

把人当两脚羊的吃的是黄巢 十年吃掉三十万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528 更新时间:2023/12/10 6:53:02

当代学者易中天谈到他的《中华史》该怎么写的时候认为,“农民起义我一个不写,什么黄巢起义、黄巾起义、张献忠、赤眉军、绿林军起义我统统不写,”农民起义代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不知道;但至少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的文化,它是不代表的。所以,我对这事的评价不能过高。“我的标准是,‘三千七百年来,我们的命运和选择。换言之,事关命运和选择的历史关键性节点,我就写,反之则不写。”

千古奇闻:黄巢原来是吃人魔王

不知长安城是否记得曾有一个失意书生,屡试不第,最终带着满腔愤懑不甘离开,长安不会记得,盛世长安,天下英才趋之若鹜,又有谁会在意那些落魄书生,但它会记住的。

几十年来的中国历史教科书,都把黄巢定性为:唐朝末年为了反抗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带领无法生存的农民进行大起义的革命领袖,是带着耀眼光环的正面形象。事实果真如此吗?黄巢大概是很喜欢菊花的,从他留下的诗歌中我们有理由做出这样的推断,“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这是黄巢五岁时所作的一篇《咏菊》,在传统文人墨客笔下的秋菊大概是凌寒傲骨,隐逸清流或许还带着点感伤,但在黄巢眼中,菊花的这些色彩却都不甚浓重,他笔下的菊是欲与百花争锋而不得的不甘,更是意欲傲杀百花的气魄,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他在本该落寞离京时却写下了那样一首肃杀的诗《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好一朵誓要艳煞长安的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儒生在屡次科举不第之后,发出的杀气腾腾的誓言。若干年后,这个儒生实现了自己这个充满血腥味的誓言,真的做到了“我花开后百花杀”。于是,数百万人在他的屠刀下丧生,数十万人被他和他的部下用舂碾捣磨成肉酱而大快朵颐。唐朝统治者或无能或腐朽,但是起义军的头目无不残忍野蛮,像黄巢以人肉为粮的恶行,绝非一般意义的战场上的较量,而是人性灭绝的屠杀。这个曾经的儒生与贩私盐的头领,就是被如今的教科书描绘成唐末农民大起义的领袖,实际是吃人魔王匪寇之流的黄巢。据最保守估计,黄巢军队在这段时间至少吃掉了三十万人。这种吃人不吐骨头,以人肉充当军粮的行径,其野蛮凶残程度,确实冠绝古今。黄巢和起义军的恶行,也注定了他的最终失败。

唐僖宗乾符二年六月(公元875年),黄巢带着子侄八人揭竿而起响应同为私盐贩子的王仙芝,成为唐末那场农民起义的发起人之一。

黄巢会反并不奇怪,事实上在当时官逼民反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自乾符元年以来,旱灾蝗灾接踵而至,而州县却不上言灾情,朝廷更是越发横征暴敛,百姓活不下去,自然只能造反,缺的只是一个带头的人而已。而历史告诉我们的是世上从不缺少出头鸟,于是濮阳的私盐贩子王仙芝聚众数千人在长垣县揭竿而起,攻破濮阳曹州,一时响应者甚众,仅仅数月,人至数万,而黄巢也正是在这时加入起义队伍。

这个从一介书生,到贩私盐头领,再到农民起义的领袖,最后成为食人魔王的人的变化,是一言难尽的。窃以为,暴民往往是因为暴政而产生的,如果能够吃饱穿暖,绝大多数人是不会去当那个把脑袋别在裤腰上的暴民的。但黄巢却是那个绝大多数人的例外。祖上三代以贩私盐为业的黄巢,家境殷实,吃得饱穿得暖。他之所以成为暴民,只是因为他想造反,想成为暴民,就像他当初的誓言一样,“我花开后百花杀”。这或许是他屡次名落孙山之后,对社会不满而产生的极端复仇心理,也或许是他后来不加选择地实施屠杀破坏的主要原因。历史规律证明,没有信仰的农民起义,往往在小有成就之后就走向衰落。秦末的陈胜如此;汉末的张角如此;明末的李自成如此;清末洪秀全也如此,黄巢当然也不能例外了。

起义军每至一地便壮大一分,再加上流动作战的的特性,使得官兵往往顾此失彼,疲于奔命,唐王廷的镇压收效甚微,就在义军一路高歌猛进之时,内部却出现了分歧,矛盾的导火索是唐王朝对王仙芝的招安,招安是政府对反动武装的常用伎俩,毕竟没有几个人是真的想要造反,实在是被逼无奈之举,尤其是这样的农民武装,既然现在有摆在眼前的荣华富贵可以去享,那还有几个人愿意每天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喊打喊杀,面对朝廷开出的条件,王仙芝没有理由不动心,但值得玩味的是朝廷的招安仅仅是对王仙芝一人,如此待遇自然会招致反对,反对的人就是黄巢,“若你接受招安,置其余人于何地?”怒不可遏的黄巢甚至狠狠打了王仙芝几拳,义军之中更是群情激愤,大有哗变的苗头,王仙芝迫于压力只能拒绝朝廷的招安,但此时的黄巢和王仙芝已然离心离德,二人只能分道扬镳。

乾符五年,王仙芝于黄梅兵败身死,余众纷纷为黄巢所吸收,众人拥立黄巢为黄王,号称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至此,黄巢完全的走向了唐王朝的对立面,尽管此时的义军仍是不足以去与政府正面抗衡,但至少黄巢带领下的义军还是很得民心的,尽管他们也做着烧杀抢掠的勾当,队伍里的每一个人也都不见得是出于自愿,但直到黄巢的军马生涯走至末尾,也仍有成千上万的底层人民死心塌地的追随着他,可以看出当时的政府在人民心中是多么的不堪,比起义军官兵们才更像是一帮盗匪,打着平叛的幌子,劫掠民众,奸污妇女,该做的他们一样没做,不该干的却也是一样没落,甚至比起盗匪他们做的更加理直气壮,如此的光景,又有谁愿意帮助政府去镇压叛乱,义军又如何能够不日益壮大,或许时势造英雄说的便是此,官逼民反也是如此。

广明元年十一月十七日,黄巢大军抵达洛阳城下,唐将齐克让不战而走,退守潼关,洛阳留守刘允章出城迎请义军,义军入城后分毫不取,于民相安,不知黄巢在进入洛阳之后会是何种感想,他不会忘记那个自己曾留下四句诗言,带着满腔不甘而离开的地方,现在自己离那座雄伟的都城是如此的近,几乎只是一座潼关的距离,潼关之后又有什么能够阻拦自己的马蹄,长安是时候该刮起一阵摧城的秋风了。

对于自己能够攻破潼关,黄巢丝毫没有怀疑过,当年安禄山兵临城下时,潼关尚且有二十万大军和一个哥舒翰,而如今的潼关有什么,十万的花架子,神策军可以说是一支金贵的军队,因为里面的军士大体上都是长安城的富贵公子哥们,挂靠军籍不过是为了朝廷给出的优厚待遇罢了,除去平时的欺凌百姓不算这恐怕是他们第一次与敌作战,而为了逃避战事临时花银子找人代行的也不是没有,博野军在一定程度上比起神策还有些不如,神策军在兵败之后起码知道保护皇帝离京,博野军在前线失利之后的举动却是奔至长安,大肆劫掠,真是荒唐可笑,到底哪个是官哪个又是匪。

(图)《黄巢起义军入长安》局部,王绪

起义之初,黄巢和他的义军可谓爱民如子,甚至因此获得“率土大将军”的美称,这种情形一直维持到他攻陷长安。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五日下午,当黄巢前锋未受到任何抵抗,顺利进入长安城时,唐金吾大将军张直方,率文武官员数十人至灞上迎接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义军将士皆披发,束以红绫,身穿锦袍,手执兵器,簇拥黄巢而行。而黄巢则乘坐黄金肩舆,威风凛凛地招摇过市。“甲骑如流,辎重塞涂,千里络绎不绝”。对唐末酷政已忍无可忍的长安市民夹道欢迎黄巢和他的起义军,黄巢们也被当时的气氛感动得涕泪纵横。黄巢的副将尚让一再告谕市民说:“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无恐。”义军将士在街道上每遇到贫民,“往往施与之”,很有几分“黄巢来了不纳粮”的意思。以至民间甚至编出“正月十五挂红灯”,“端午时节插艾草”的故事来褒颂黄巢和他的起义军。

十二月五日下午,黄巢马踏长安城,时隔数年他终于又来到了这座城市,但今时已然不同往日,今日果真是满城尽带黄金甲。面对义军百姓没有显露出多少恐惧和慌张,在义军进城时甚至夹道而望,投桃报李,面对百姓的欢迎黄巢也展现出了他自己的诚意,“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无恐。”此言不假。

但是,从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十二日,黄巢进入太清宫,并于翌日,在含元殿登上皇帝宝座,建国号“大齐”,建元为金统起,并大赦天下,黄巢可以对百姓友善甚至是对囚犯大赦,但却无法放过唐朝宗室、公卿士族,一切还是源于那个官逼民反,义军之中都是曾经饱受官吏欺凌的苦主,如今翻身做主人了,如何能够不来好好清算清算,“杀唐宗室在长安者无遗。”这话也不假。作为分界线,黄巢和他的起义军就此变质了。黄巢几乎全盘接收了唐末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封其妻为皇后,尚让、赵璋等为宰相,郑汉璋为御史中丞,皮日休为翰林学士,孟楷、盖洪等为尚书左、右仆射兼军容使。并下令:唐官三品以上全部停任,四品以下则官复原职。可见,大齐是由农民军文武官员与唐朝官员混合而成的一个政权机构。农民军憎恨官吏,对唐宗室、公卿士族实行严厉的镇压政策,“杀唐宗室在长安者无遗。”唐宰相及左仆射、右仆射、太子少师等藏匿民间,被义军搜出后“皆杀之”,连投降黄巢的左金吾大将军张直方因匿公卿于夹壁墙中,事发后亦被杀。黄巢这时露出了他“我花开后百花杀”血腥的峥嵘面目。他的起义军,则开始像强盗一样在长安街头杀人越货,抢男霸女。或许他们本来就是明火执仗,肆意妄为的强盗。在黄巢的统治下,老百姓连基本的农耕作业都已无法进行下去,相当一部分地区出现了“赤地千里”的景象。无论如何黄巢起义军都不应该对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进行屠杀,他们肆意屠杀平民老百姓,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不人道的反人类的,往往也是不得民心的。所以说黄巢起义军最后的失败也是历史必然的。

随之而来,黄巢的本性也开始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显露出来。有人题诗讥讽黄巢当了皇帝后,开始变得昏庸残暴。黄巢立刻组织人去查其作者,但是没有查出来,于是黄巢索性把长安城中三千多无辜的儒生砍了头;得人心者的天下,这话同样不假,但却漏了一句,人心多反复,长安百姓对李唐王朝是如此,对待黄巢也是如此。随着唐军的反攻,四个月后,长安被唐军占领。但没几天又被黄巢夺了回来,对于长安的失而复得,黄巢却大光其火,他将之前的那次失利归罪于普通的长安平民。因为面对唐军百姓又是欢天喜地的迎接,甚至捡起砖瓦协助战斗,收集箭矢交还给将士,面对如此情景,黄巢大致是不解的,他不懂自己待百姓如此,百姓为何却待自己这般,难道愚昧反复真的能到如此地步吗?黄巢想不通,也不必想通。因为在五天以后,黄巢率领义军卷土重来复入长安,只不过这一次“率土大将军”是带着獠牙而来,血洗长安城将八万男丁杀戮殆尽,尸骨如山血流成河,黄巢称之为“洗城”,既然想不通绕不过,那就用鲜血把他们一并洗掉好了。

当黄巢于中和三年(公元883年)四月再次被赶出长安后,率部出蓝田入商洛山。五月,黄巢派左军中尉孟楷为先锋进攻蔡州(湖北枣阳),唐节度使秦宗权战败后投降齐军,孟楷随即由蔡州移师转攻陈州(今河南淮阳)。

陈州刺史赵犨是唐朝的著名将领,本人多次参加过围剿黄巢的战斗,是大齐军队的夙敌。赵犨担任陈州刺史后,就对部下说过:“黄巢若不死在长安,必定向东走,陈州是他必经之路,不可不防。”看得出,他刚上任就已预见到黄巢的失败,并进行了相应的部署。孟楷刚入陈州境内,赵犨趁其不备,果断出击,齐军大败,孟楷被俘。赵犨为表示与黄巢绝不妥协的决心,命人将孟楷斩首。孟楷是最早追随黄巢起义的重要将领,素为黄巢宠信。黄巢异常悲愤,立即与秦宗权合军将陈州团团围住,并“掘堑五重,百道攻之”,大有不拿下陈州决不罢休之势。

赵犨刚任刺史之时,就一直不断地修筑城堑,积蓄粮草,缮治兵器,在黄巢到来之前,就采取了坚壁清野的策略,将方圆六十里内的居民迁入城中,同时募集大批勇士,由其弟和儿子分头统领,加固城防。赵犨对陈州保卫战的准备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和到位,因此,黄巢攻打陈州受到了很大的挫折。黄巢见自己带着几十万大军,却连小小的陈州都攻不下来,非常生气,干脆在陈州城下扎起营寨不走了。竟在陈州城下建起一座类似于皇宫的“八仙营”,并设置了百官曹属,“立宫室百司,为持久之计”。结果,黄巢围困陈州长达三百多天,却始终没能攻破陈州。而唐廷却不断调动军队,开始了对黄巢的围剿。

黄巢在陈州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来自唐军的进攻,而是没有粮食。他是在唐军的进攻下败出长安的,不可能带有多少粮食。赵犨在他到来之前就采取坚壁清野,也没有给他留下粮食。而他手上有着一支几十万的大军,这支军队人吃马嚼,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可是这里没有粮食,那么,他们吃什么呢?黄巢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吃人。“贼围陈郡百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见《旧唐书》)“人大饥,倚死城堑,贼俘以食,日数千人,乃办列百巨碓,糜骨皮于臼,并啖之。”(见《新唐书》)“时民间无积聚,贼掠人为粮,生投于碓,并骨食之,号给粮之处曰‘舂磨寨。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卞、曹、濮、徐、衮等数十州,咸被其毒。”(见《资治通鉴》)

名词解释:舂:把东西放在石臼里去壳或捣碎;臼:舂米的器具,用石头或木制成,中部凹下;碓:舂米用具,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杠,杠的一端装有一块圆形的石头,用脚连续踏另一端,石头就会连续起落,去掉石臼中糙米的皮。搞清了这些工具,就可以很清楚黄巢是怎么解决部队的粮食问题了。黄巢的军队把人抓来,活生生地放入石臼里,然后像舂米一样,用巨碓把人碾成肉泥,以此来填饱士兵们的肚子。在围困陈州的三百多个日夜里,黄巢动用了数百个这样的巨型杀人机器,同时开工,流水作业,日夜不停。活生生地把大批无辜乡民,无论男女,不分老幼,悉数纳入巨舂,顷刻碾为肉糜。陈州四周的老百姓都被吃光了,为扩大活人供应的来源,又“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汴、曹、徐、兖等数十州,咸被其毒”。

于是,这支曾经被称为“义军”的黄巢军队,成了一群吃人恶魔。据最保守估计,黄巢军队在这段时间至少吃掉了三十万人。这种吃人不吐骨头,以人肉充当军粮的行径,其野蛮凶残程度,确实冠绝古今。黄巢和起义军的恶行,也注定了他的最终失败。在唐军的合围下,黄巢惨败。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六月十五日,众叛亲离的黄巢,被其外甥林言,杀于泰山狼虎谷(今山东莱芜西南)。黄巢自乾符二年(公元875年)起义至中和四年(公元884年)被杀,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据不完全统计,有八百万人(其中大部分为普通老百姓)死在他和他军队的屠刀之下,原来人口稠密的中原大地,又变成赤地千里,荒无人烟了。由此可见,一次暴烈的革命,不但不能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反而屠杀了人类文明。

但此时的黄巢仍然是代表底层苦难人民为自己的生存而斗争的,直至其身死前所言也仍是欲涤荡这个世间的污浊,哪怕是用鲜血,不论这种方法的对错与否,最终黄巢还是失败了,戎马十年,顺境低谷都经历过了,甚至是降而复叛的反复也都做过,能以一届布衣为李唐王朝掀起第一抔黄土,当以自傲了吧,可惜黄巢死时仍是遗憾。

中和四年六月十五日,黄巢打完了人生中的最后一场战役,已经自知走投无路的黄巢对自己的外甥林言说,“我本来想洗净这个世界的污秽,没想到如今却是一败涂地,你把我的头颅砍下来去领赏吧,不要便宜了别人。”说完竟拔剑自刎,世人皆知霸王自刎乌江,不知黄巢比之可少之半分雄壮。

黄巢输给了李克用的乌鸦军团,也输给了阵前反戈的朱温,更是输给了这世道,一个泥沙俱下,小丑跳梁的晃晃乱世。

黄巢落马处

据史料记载,黄巢起义失败后转战山东,后在泰山附近狼虎谷战败而死。

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黄巢落马处“在山东莱芜西南三十里,接泰安县界,亦名狼虎谷。唐中和四年,黄巢自瑕丘东窜走狼虎谷即此。”据碑载:“唐僖宗时,黄巢战败,潜入此谷而死,由此得名降寇,后改称祥沟(址狼虎谷)。”祥沟村村中有一棵千年“古槐”(名曰唐槐),据说黄巢即死于此树下。村南石河的石光梁上刻有“一步三眼井”。这是黄巢落马处的历史见证,也是降寇(现名祥沟)村名来历的历史见证。

公元883年5月,黄巢起义军经过激烈的战斗退出长安,带领余部15万人在河南继续战斗了一年多,先后又有不少重要将领如尚让、朱温等降唐。884年6月,起义军经陈州一战几乎全军覆没,仅剩千余人,行至兖州西北的瑕丘时又被唐军围困,突围出来的已不足百骑。黄巢带领余部沿着当年齐鲁的山中通道北逃。至狼虎谷(即今祥沟),又遭到自博山来的唐军时溥部的堵截。至此,黄巢起义军腹背受敌,进退无路,陷于唐军的重重包围之中。黄巢看看身边仅剩的几十骑人马,感到大势已去,不禁悲愤交加,喟然长叹:“吾等揭竿,本欲荡平唐王朝,铲除天下不平,救百姓于水火,不幸一败至此!”煊赫一时的冲天大将军至此力单势孤,再也无力冲出重围,在这里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续修莱芜县志》记载:“僖宗中和四年,武宁将李师悦与尚让追黄巢至瑕丘,败之,巢走狼虎谷,为其甥林言所杀。”

黄巢败亡后,有一细节,供读者思之: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秋七月,唐僖宗在大玄楼举行受俘仪式。武甯节度使献上黄巢首级及其姬妾二三十人。唐僖宗问姬妾女子:“汝曹皆勋贵子女,世受国恩,何为从贼?”一个为首的女子回答:“狂贼凶逆,国家以百万之众,失守宗祧,播迁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贼责一女子,置公卿将帅于何地乎!”上不复问,皆戮之于市。临刑前,执法人员可怜这些女子,让她们喝醉后,再行刑。女子们边哭边喝,结果,都在醉卧中受死,唯独为首的女子不哭亦不醉,从容就死。

标签: 黄巢黄巢起义两脚羊

更多文章

  • 极简隋朝史(爆笑收藏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隋朝,隋朝史,极简隋朝史

    隋炀帝究竟是什么样的人?隋炀帝究竟犯了哪些错?究竟应该如何评价隋炀帝?京杭大运河的地缘政治意义究竟有多大?一起来欣赏那个短命的隋朝故事。

  • 中国历史上到底有多少个朝代? 18、67还是83个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朝代,历史朝代,中国有多少个历史朝代

    也许你能随口背下中国历史朝代歌,但你能随口说出中国历史有多少个朝代吗?都说大禹开创了夏王朝,然而并无出土文物可以例证我们先来看一首经典的朝代歌,看看中国到底有多少个朝代。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夏、商、西周、东周(

  • 古代的皇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称为“万岁”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皇帝,万岁,皇帝的称呼

    众所周知,“万岁”是古代对皇帝的专称,那时候如果有谁敢称“万岁”,就代表着他要造反了。不过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万岁”最初并不是皇帝的专称。1、“万岁”本是庆贺、祝福用词“万岁”一

  • 周太祖郭威:中国历史上真正的黄袍加身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郭威,后周,后周太祖,五代十国

    乱世出英雄,国难出明君李渊当皇帝后,禁止民间穿黄色袍子,“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据宋代王楙所撰的《野客丛书·禁用黄》云:“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自黄袍正式成为皇权象征起,穿上黄袍的,力

  • 中国历史上三次亡国 但是却没亡天下中国还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中国亡国,五胡乱华,元朝,清朝,异族政权

    一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似乎历史上中国在对抗周边国家时永远是不可一世。可惜的是,现实却刚好相反,在这悠久而又漫长的历史中,中国却亡国了三次。很多人说中华文明是世界唯一不间断的、永远持续的民族文化。其实中华文化是在不断的种族迁徙和在亡国运动中人种不断的杂交形成的各民族和种族

  • 故宫:世界上最大的院子 6个世纪中国权力中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故宫,明清故宫,紫禁城

    故宫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宏伟的宫殿建筑,这是十五世纪到二十世纪初中国五百年间政治权力的中心,这些红墙黄瓦、深宅大院,就像一本厚重的书,纪录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与没落。故宫昨日中国曾经华丽的交响,今天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公元1368年,蒙古人建立的元王朝被明朝所取代,大都不再是中国首都。为

  • 南宋王朝的创立人孟太后 赵构合法性的钦定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哲宗,宋哲宗孟皇后,孟太后,南宋,宋高宗

    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这深深刺痛了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这样写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山河破碎之际,她曾两次于国势危急之下被迫垂帘听政,挽救大宋于危亡。她是谁?她就是元祐皇后。在宋朝历史

  • 中国历朝历代房价大比拼 在古代买得起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房价,房价上涨,古代房价,买房

    买房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可逃避的一个话题,好像随时都能牵扯到全国人民的神经,只要有任何买房政策的变化,都会引得大家热议。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就是,一定要够一个自己可以安居乐业的家,所以从古至今,买房一直是一件人生大事。尤其是对于男同胞们来说,没有房子是很难找到一个媳妇的,对于这点,咱们倒不应该纯粹的责怪丈母

  • 明朝一线城市竟然是苏州 可谓中国城市史上奇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一线城市,明朝,明朝一线城市

    所谓一线城市,无非指其吸纳人口较多,人口密度很高、产业基础雄厚经济富有活力、对周边区域具有一定的辐射性。在明朝当然也有一线城市。今天,我们了解一下哪些城市在明朝是一线?凭什么?由于史无前例地将多达19座城市列入了“一线城市”,最近一份“2018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

  • 宋神宗的王安石变法本英明神武 却输得一塌糊涂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神宗,王安石变法

    历史上的皇帝大致有三类:有能力有志向者,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文治武功,开辟盛世;无能力无志向者,像夏桀商纣徽钦二帝,贪图享受,荒废祖业。这两类人虽说处在极端,但至少活得还算痛快,最悲惨的莫过于第三类了有志向无能力,困于有心无力的尴尬境地,多半难逃郁郁而终的宿命,最典型的代表,莫过于宋神宗赵顼了。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