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加封大臣“太子太傅” 皇帝有没太子都不重要

古代加封大臣“太子太傅” 皇帝有没太子都不重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113 更新时间:2023/12/14 5:33:09

古代皇帝加封大臣“太子太傅”,为何基本不用考虑太子的情况?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太子太傅”等“东宫三师”,以及他们的副职“东宫三少”,实际上发展到后来,就是一个“荣誉称号”。跟他们教不教太子无关。

“太师、太傅、太保”这“三师”本身荣誉是极高的,起源也较早,在《周礼》中,“三师”等同于“三公”的级别,都属于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这“三孤”,都属于正二品级别

前面加上太子,意识就是太子的老师,也就皇帝让臣子教育辅助国本的意思,这本身该含有了一层皇帝托付未来的意思。

因此非皇帝的近臣、重臣生前是很难享受到这个荣誉的,但是一般功勋卓著的干臣通常死后被追赠来享受这种荣誉的也较多。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顾名思义,师、傅、保,都是负责教习、辅佐、顾问太子学习文治、武功以及养生生活的职位。“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就是他们的辅助职位。

但是实际上因为这些人都是重臣,本身自己的事情就非常多,基本上是不可能真的有时间进宫去给太子教书的。所以这些都是虚衔,相当于享受某某某特殊津贴。

而且一旦生前真的被封了“东宫三师”或者“东宫三少”的,千万别当真。真的以为自己有负责教育太子的职责,过于关心国本的事情。

这里有个因为当了“太子太傅”,最终万劫不复的例子。

康熙11年(1672年),索额图因编撰《清世祖实录》之功加太子太傅。但实际上这个时候,康熙并未立太子,因为胤礽还没有出生,3年后胤礽被立为太子。

因为胤礽是索额图的外侄孙,所以索额图对太子上了心了,可以说千里万事亲力亲为,手把手教胤礽读书,手把手叫胤礽拈弓搭箭。可以说为胤礽操心操肺,比康熙的胤礽还要好,照顾还要周到。

然而这事情早期并没引起康熙的重视,但是越往以后,康熙越是觉得问题严重,因为很显然,索额图和胤礽已经把康熙架到一边。康熙22年3月,康熙革去了索额图的这些职衔加以警告,但是索额图并没有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后来因为用的着索额图,不得已又重新起复。

一直到康熙41年(1702年),康熙南巡到德州。恰逢胤礽得病,于是召索额图到德州伺候胤礽。实际上这一次就决定了索额图的命运,因为康熙认为他俩正好趁这次机会密谋推翻自己。康熙42年(1703年),康熙得到高士奇密报,将索额图打入大牢饿死。而康熙47年,康熙以胤礽要为索额图报仇的名义,将胤礽废掉。并且康熙还痛骂“索额图为本朝第一罪人”。

除了这个例子外,还有几个少保的例子,凄凉结局都与国本有关。

那就是著名的岳飞岳少保,没事就上书劝赵构立国本,完全不顾赵构没有儿子的痛苦;要么就上书苦劝“直捣黄龙,迎回二圣”。总之让赵构觉得谁都能当皇帝,就是看自己当这个皇帝岳飞不顺眼。

还有一个就是于谦于少保,朱祁镇“夺门之变”之后,一考虑到这个于谦就恨得牙痒,当初不是于谦拥立自己的弟弟朱祁钰,自己至于被关在南宫9年吗?竟然还要迎立外藩,还不是谁都能当皇帝,就是我朱祁镇不能当呗。根子都跟储位、国本有关,虽然于谦是被冤枉的,但是小人们正是利用了朱祁镇的这种心理。

标签: 太子太傅官位太子

更多文章

  • 十三朝古都洛阳至今埋葬了多少个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洛阳,十三朝古都洛阳,洛阳105个皇帝都是谁,中国皇帝,皇帝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一千年前,司马光恐怕想不到,他的这两句诗成了洛阳最贴切的写真。整个中国历史上,一共有着83个朝代,总共有599个皇帝。但是其中的105个皇帝选择了定都洛阳。而盛世文明凝聚于西安,而乱世文明则凝聚于洛阳。历史上许多朝代都选择定都洛阳,一百余位帝王都选择了洛阳,洛阳之所以

  • 中国历史的正统观 如何判定某个政权是正统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正统观,正统朝代,正统,朝代

    中国是世界上最多历史朝代的国家,自从诞生夏朝之后,中国几千年历史不断发生朝代更替。至于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代的文明古国那是自说自话。说到朝代,外国历史当然也有,而且世界大部分国家历史上都有朝代,除了美国这种比较特别的国家历史上没有朝代,亚洲绝大部分国家、欧洲绝大部分国家都有历史朝代。不过,外国历

  • 中华民族抗日“出师表”:毛泽东《祭黄帝陵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出师表,抗日,祭黄帝陵文,黄帝,黄帝陵

    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共祭黄帝陵,图为两党代表在黄帝陵前合影矗立于于黄帝陵轩辕庙的毛泽东《祭黄帝陵文》黄帝陵冢毛泽东给范长江的信1937年4月5日(清明节),正值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为唤起四万万同胞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分别派代表,共同赴位于陕西黄陵县桥山黄

  • 中国历史上十大昏君 亡国君未必是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昏君,亡国君

    什么是昏君?简单的来说就是不称职的君主。然而什么叫做不称职呢?传统的观念认为,如果一个君王不务正业,整天吃喝玩乐,声色犬马就是昏君。如果从这个定义出发,中国历史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君主都可以称得上昏君。但是如崇祯,赵构这类“有为”的皇帝倒反而不是昏君了。说起中国远古时候的三皇五

  • 开国皇帝才能称“祖”,元明清七位皇帝都敢称“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庙号,太祖,元朝,明朝,清朝

    古代皇帝去世后,朝廷会根据先皇生平功绩给予一个称号,这就是谥号。除了谥号外皇帝还有庙号,不过庙号乃古代皇帝独有,是在太庙中供奉时特有的名号。所谓“祖有功而宗有德”,太祖创业有功,后世守成有德,再根据大行皇帝生平功绩,给予适当的庙号。自从谥号被唐高宗李治、大周皇帝武则天两口子玩

  • 五代十国南汉国非汉人建立 或是穆斯林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南汉,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版图南汉国版图南汉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之一,刘氏家族在岭南地区建立了十国之一的南汉,其开国者为刘谦父子。刘谦(?-894年),又名刘知谦,字德光,唐朝末年时人。刘氏祖籍河南。因祖上刘仁安为潮州刺史,后复迁广东番禺,所以他们就从河南来到广东。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黄巢起义军攻破广州,之后

  •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死亡上千万有何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汉武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为什么只有汉朝才能说出“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汉元帝时期!强大的罗马帝国在统一了地中海沿岸后,为了掠夺东方的财富和主导丝绸之路的贸易主导权,于是挥军东征。在黑海边击败了中东强国安息帝国的军队,直逼康居国,,估计在现在的阿富汗地区,,,康居王大惊失色,连忙向汉朝驻西域

  • “丑奴”的皇帝创造出史上唯一一个带“兽”字的年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神兽,年号,万俟

    纵观世界历史,中国是最早使用年号纪年的国家。在《中国历史纪年表》中收录的年号,一共有720多个,比如我们都很熟悉的“建元”、“贞观”和“乾隆”等等。其实,在这些比较中规中矩的年号之外,还有不少奇异风格的年号。比如“神

  •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个政权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少数民族政权,少数民族,鲜卑族,五胡乱华

    少数民族朝代,顾名思义就是由少数民族人士建立做皇帝的朝代,说到少数民族朝代,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元朝、清朝,少数民族朝代的建立,促进了中华民族大融合,形成了现在的汉人,在这个过程中,古汉人与古少数民族交错发展,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汉人,而古代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鲜卑、匈奴等也在融合中消失,共同组建了华夏民

  • 这个已消失少数民族 建立了五代十国一半的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五代十国,沙陀族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无数神秘的少数民族柔然、匈奴、突厥、契丹、女真、鞑靼、鲜卑,这些民族也曾有过自己的辉煌,比如古代史上有很多的时期,都是由外族们主导的,像鲜卑人影响的南北朝,西夏,契丹影响的宋辽夏时期,这些民族也因此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号,那么还有一个神秘民族,他昙花一现,它在唐末起到了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