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八大古都她最“名不副实” 火车拉出来的城市

中国八大古都她最“名不副实” 火车拉出来的城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529 更新时间:2024/1/13 12:25:57

中国有个地方,“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这个地方就是河南。

河南历史文化悠久,但奇特的是它的省会城市郑州却更像一个现代化城市。

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中国的商业开始与世界接轨,郑州率先爆发了震动全国的商战。

1989年,一句“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的广告词,叫响全国。

亚细亚从价格、公关、服务到环境,全面挑战郑州的五大国营商场,不仅注定要载入中国商业史,而且也为全国的商业改革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当然,后来的亚细亚虽然式微,被财经作家吴晓波以失败的商业案例录入《大败局》,但亚细亚并未彻底消亡,目前仍存活于二七商圈,它就像麦克阿瑟说的那样,“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

目前,郑州还有个新身份“新一线城市”。

既然是“新”,那就代表没有广州、杭州光鲜亮丽,也没有南京、北京物华风流。

偏偏又是现代化城市,同省的二弟洛阳和三弟开封有话说了:我们都是中国乃至世界闻名的古都,你郑州是啥时候蹦跶出来的?凭啥做省会呢?

其实,真要比年纪,郑州一点都不小!

01

郑州很古老

郑州说自己“老”真不是吹牛!它是真的老!如果往前数,可以一直数到人类文明乍现的时代!早在5000多年前,轩辕黄帝就曾在郑州建都。

虽然5000多年有点远,那时候鞠婧祎还不是第一美女。

但这并不是瞎掰。

郦道元在《水经注》记载:或言县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而且还有《广舆记》记载:轩辕丘新郑,黄帝生于此故名。

意思就是:轩辕皇帝不仅在郑州建都,而且就出生在新郑的轩辕丘!

再说点“近”的:

提起商朝这个伟大的青铜王朝,大家都会想到安阳殷墟,但其实商朝也曾在郑州建都,时间上更早于安阳。

据《竹书纪年》等史料记载,为了躲避水患,商王起码迁都五次,而郑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就是商王朝的都城。

在今天郑州的中心城区仍保留着7千米长的商代城墙遗址商代亳都都城遗址公园。据专家考证,这便是当年商代都城亳都的CBD!

而这段遗迹的重见天日,要感谢一个“不务正业”的人韩维国。

除了小学老师这份本职工作,老韩同志还对瓶瓶罐罐特别感兴趣,特别是郑州二里岗一带工地发现的陶罐、瓦片。

他总感觉它们记录着岁月的年轮,也正是他的这份坚持,后来经专家调查确认:这里确实就是安阳殷墟之外的的又一处商代遗址。

这个郑州老城区后来就被命名为:商代亳都都城遗址,也叫“二里岗文化”。

如果觉得青铜王朝的岁月还是久远,那周王朝时期的郑国总有印象吧?

对了,周朝时期的郑国,都城就在今天的郑州新郑!

后来,战国七雄中的小弟韩国,吞灭了郑国,也把都城从阳翟迁到了新郑。仅从郑国到韩国这段时期,郑州的建都史就长达500多年。

轩辕黄帝到夏商周,即便是看遗迹,郑州也有3700多岁的年纪了!

所以,比历史积淀,郑州一点也不弱于洛阳、开封、安阳。

越是古老的城市,古董、古迹就越多,据不完全统计,郑州有各类文物古迹多达1400多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多达26处。

比如黄帝故里轩辕丘、“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中岳庙、周公测景台、元代观星台等等。

正因为此,2004年,郑州被考古学界列入“中国八大古都”,成为和西安、北京、南京、洛阳、开封等古都齐名的特殊存在。

02

火车拉出来的城市

但,“古都”的辉煌毕竟属于过去,郑州的辉煌属于longlongago!

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郑州”几乎没有一点存在感。

甚至直到19世纪末,在全中国数千个大中小城市中,郑州既不出众、也不拔尖,顶多算个中下等,平凡得像根草。

在这沉寂千年的岁月里,郑州这座“王气尽失”的没落古都,一直蛰伏等待、潜龙在渊,直到铁路和张之洞的出现:

1889年12月,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给清廷上了一道折子,请求修建从卢沟桥至汉口的铁路:“豫、鄂居天下之腹”,“东引淮吴,南通湘蜀”,这样就可“经营全局”,既便于国防,又“内处腹地,不近海口,无引敌之虑”。

张之洞的这番慷慨陈词,打动了清廷卢汉铁路(或叫京汉铁路,也就是京广线的前身)被批复修建。

但要修建这条贯通南北的卢汉铁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就是黄河!

而开封段的黄河是著名的悬河,被称为黄河的“豆腐腰”,如果选择从开封建桥,不但投资大,而且建成后风险也非常大。

怎么办?

张之洞想到了郑州的荥泽口黄河渡口,这里“滩窄岸坚”,堪称修建铁路的绝佳地段。正是基于这个考虑,卢汉铁路果断放弃了“豆腐腰”开封,转而向西拐弯选择了郑州!

而这,铺就了古老商都20世纪的重兴之路。

1906年,贯穿郑州的京汉铁路通车,从此,郑州作为交通枢纽,商业日渐繁荣。

当时曾有评论:“汴省自铁轨交达,风气大开,商务、实业进步甚速。”“要想富、先修路”真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铁路在郑州大地呼啸而过,作为省会的开封岂能被冷落?既然大动脉不过开封,开个铁路支脉总可以吧?

图片来源于地球知识局

必须可以!

1908年,作为京汉铁路支线而修建郑州至开封段铁路,即汴郑铁路建成通车,线路全长约68公里。这是一段原本作为补偿而修建的铁路,但却不曾想这成了郑州彻底崛起的最后推手。

汴郑线这条东西走向的铁道建成之后,又开始了向东、向西扩展延伸,而可能谁也没料到,随着几十年的不断扩建,它最后竟然成了一条贯通中国东西的铁路大干线陇海铁路。

京汉、陇海两条铁路线交汇,让郑州成了中国的“十字路口”,也让郑州得天独厚的站在了时代的风口!正是这个优势,1928年、1948年,郑县两次改名为郑州,1954年,河南省政府迁移到郑州,郑州正式完成了对古都洛阳和开封的逆袭!

图片来源于地球知识局

不过,位处中原腹地的郑州,“野心”却并不至于“十字路口”,“十”字哪有“米”字好看!以郑州为中心向周边八个方向延伸,不但沟通东西、南北,而且连西北东南、东北西南方向也都在郑州互相“勾搭”!而“勾搭”的城市越多,郑州的朋友圈也就越大!

据说某市号称“九省通衢”,郑州默默记下,然后抬起头说:不好意思,老夫站了C位,是九州通衢!

或许正是铁路的开通,让郑州在80年代就有了亚细亚的繁荣。

而纵观郑州的发展历程,这个城市的性格不仅和河南类似,甚至有点像中国:都有悠久历史,现代化的时间都比较短,而且治下人口还不少,同样在发展过程中有曲折。

亚细亚的式微就是一个例子。

或许,中原之所以是平原,其文化特征也正是“平”平凡、平淡、平常。

中原文化像个巨大的调色盘,各种色彩都有,但又相互交融,其滋味平和而底蕴深厚,若中原大地一般。因此说,无明显特征的中庸也就是中原文化、郑州性格乃至市民风气的基本特征。

当我们还在对亚细亚评头论足的时候,郑州已经悄然成为了“新一线城市,”敢于试错,同样会默默努力。

今天,无论是走南闯北的商业精英还是在外读书的学子,当你们在不同的地方穿梭时,或许会听到一句“郑州站到了。”

“也许你从没有到过这里,但可能明天就会路过!”

中国历史上的八大古都!

用许嵩的《河山大好》里的一句歌词来概括:北京西安洛阳安阳开封南京杭州,睹一睹古都的风采!中国古代,统一的王朝不多,但割据小王朝却无数,首都也有不少,现将名都罗列如下: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1.西安:毫无争议的十三朝古都,吸收咸阳以后,便是西周、秦、西汉、隋、唐等五个大一统王朝的首都;前汉、前秦、后秦、西魏、北周五个割据王朝的首都,以及东汉、曹魏、西晋三个王朝的陪都。

2.洛阳:长安和洛阳的历史,从来息息相关,两个城市经常会作为首都成对出现一个是首都、另一个便是陪都。比如东汉和西晋时陪都为长安,首都即为洛阳;武周革命以后,都城东迁到洛阳,长安也还是陪都。除此以外,洛阳还曾做过刘宋和北宋的陪都。

3.开封:谈到北宋,就不得不提开封。五代中除了后唐以外,都城皆定于开封,使得北宋也因循旧例定都开封。在北宋时期,开封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东京。即使经过靖康之难的洗礼,开封在金朝依然作为南京存在着,直到一百年后蒙古南侵,开封的辉煌才随着金人的覆灭而落寞下来。

4.北京:从耶律德光将燕云十六州拿到辽国开始,北京的重要性就在一步步凸显。在作为辽国的南京、金国的中都以后,这座城市终于成为元、明、清、北洋政府的首都,直至今日。

5.南京:提北京,就不能不提南京。今日的老北京城,实际上是根据明初南京城的模板来修筑的。而除了作为洪武、建文朝的首都以及此后明朝的陪都以外,南京还曾作为过孙吴、东晋、宋齐梁陈等六朝古都,以及南宋时期的陪都。

6.杭州:很多人都知道杭州是南宋时期的临安行在,却鲜有人知它还是吴越王朝的都城所在。当年赵匡胤曾对吴越国主说:“许我一世,许你一世。”在两人去世后一百多年,历史终于以一种悲剧的方式应验了。

7.邺城:作为一座已经不存在的城市,邺城的历史是比较悲剧的这座最早由袁绍经营的城市,在官渡之战后成为曹魏的大本营,此后它曾作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和北齐六朝国都,直到北周灭齐后被毁灭。

8.成都:很难再有哪一座城市的省会地位能稳固地超过成都,因为每次有政权割据四川,成都都势必会作为其都城。无论是刘备父子的蜀汉,还是成汉、谯蜀,以及后来十国时期的前后蜀,成都都是首都。当然,这些政权也只传递了两代人而已。

除了这八个城市以外,还有一些城市曾做过一些小王朝的首都,比如长期作为凉州地区政权首都的姑臧(今武威)、南汉首都广州、后金首都沈阳等,不再一一罗列。

标签: 中国八大古都古都郑州

更多文章

  •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是谁?春秋时期,中国历史阶段之一。关于这一时期的起讫,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另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

  • 日本二战28位甲级战犯中 有5人曾担任日本首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日本甲级战犯,抗日战争,日本首相

    甲级战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A级战犯;经过战胜国多方商议后,最终决定下来的日本甲级战犯共有28人:▲绞刑七个人因为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而判决绞刑。他们于1948年12月23日在池袋的巣鸭监狱执行死刑。东条英机陆军大将,日本前关东远征军指挥官、前陆军大臣、前首相。板垣征四郎陆军大将

  • 唐朝最风流公主太平公主 两次婚史与母亲共夫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太平公主,武则天,公主

    她残忍骄横,喜欢奢华,离不开男人,不是一个女子的优良典范。太平公主富有很多传奇色彩,她与她的母亲,嫂子,好友组成了大唐最强妇女天团,她们的权势在某段时间内凌驾于男权之上。在女皇在世的时候,尽管太平参与了政事,但她的母亲把这件事变成了秘密,这是为了保护女儿的措施。太平害怕母亲,对外也没有发表任何政治言

  • 从“画史”开始,探寻中国历史上的画院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画院,画史,古画

    画院的正式产生有唐代说、五代后蜀说、五代南唐说、北宋说等多种主张。而在出现专门的画院机构之前,就已有直接服务于宫廷的职业画家了。《庄子·田子方》上记载春秋末期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这些为国君作画的“史”,当是早期的宫廷画家。唐代在掌

  • 盘点明朝276年的疆域变化:不割地只是个骗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疆域,明朝,疆域,明朝不割地

    目前,在网上流传着许多明朝的地图,大多数都不能客观反映明朝疆域的真实情况。目前流传最多的明朝地图时谭其骧的版本,但是谭老的历史向来以地图开疆闻名,其可信度十分值得怀疑。如谭其骧版图的元朝地图上不封顶,直接把整个西伯利亚都划入了元朝,其原因就是当时中苏关系恶化。而为了照顾越南等周边国家的兄弟感情,越南

  • 驻马店 | 城市名字太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驻马店,汝南,城市改名

    家乡作为我们最基本的信息,在社交场合免不了会被提及。但中国有些地名实在是让人一言难尽,因为他们现在的名字在当地人眼里既尴尬又老土。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是从古代一直沿用下来的土名字也就罢了,偏偏有些地区的曾用名像诗画一般文艺。想象一下,在古代,你的祖先介绍自己时,张口一句“在下汝南人也

  • 历史上哪些国号用得比较多?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国号,汉朝,用得比较多的国号

    中国古代的国号就是朝代名称,历朝建国者第一要事即确立国号。有些国号特别受到青睐,如周、魏、汉、梁、宋等。国号可以代表一个朝代的气质,沿用至朝代结束之时,因此历代开国君主都很重视国号。古代国号取名根据主要有3种,第一种是以封地为号,主要出现在早期,比如周朝、秦朝,那时诸侯盛行,独立之后,涌现出了大量的

  • 唐朝分封过哪些异姓王?为什么唐朝异姓王如此之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异姓王,唐朝,分封

    从商鞅变法开始秦国开始实行郡县制,至公元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接受李斯的建议,废分封,置郡县。始皇帝嬴政没有让赢氏子孙或功臣列土封疆,而是选择了加强中央集权。秦统一六国仅十五年,严酷的刑罚和沉重的徭役让普通民众苦不堪言,陈胜吴广举起反抗的大旗,一时之间群雄并起。沛县人刘邦在群雄逐鹿和楚汉之争中获胜

  •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 七雄六个国都至今健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国都,战国七雄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76年(《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为前477年,《史记·周本纪》为前478年)周敬王卒的中国历史时期,因鲁史《春秋》记录了这一阶段的历史而得名。由于周的东迁,前人也称这时期为东周。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见于《左传

  • 朱元璋灭元几无贡献 打农民军摘桃子捡漏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元朝,明朝

    1206年,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的时候,蒙古铁骑,横扫半个地球,让许多国家匍匐在了他们的铁蹄之下,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继承者是那样的不堪。13世纪四五十年代,曾经不可一世的元朝逐渐走向灭亡,再也忍受不了元朝残暴统治的农民,拿起了武器,挥起了刀,砍向元廷。在这其中相继涌现了韩山童、刘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