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明朝276年的疆域变化:不割地只是个骗局

盘点明朝276年的疆域变化:不割地只是个骗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334 更新时间:2024/1/16 4:49:39

目前,在网上流传着许多明朝的地图,大多数都不能客观反映明朝疆域的真实情况。目前流传最多的明朝地图时谭其骧的版本,但是谭老的历史向来以地图开疆闻名,其可信度十分值得怀疑。如谭其骧版图的元朝地图上不封顶,直接把整个西伯利亚都划入了元朝,其原因就是当时中苏关系恶化。而为了照顾越南等周边国家的兄弟感情,越南就没有划入秦朝和明朝永乐时期的版图。

明粉眼中的明朝版图

明粉眼中的明朝版图2

目前,对于明朝的版图的争议很大。小编先列出一些标准,要划入版图必须达到这两个条件的任何一个:一是有军事机构设置,如都护府、都督府、都司、卫所等;二是必须有行政管辖体系。涉及明朝,由于明朝喜欢到处搞册封,因此,我必须明确,光册封而没有派遣一兵一卒镇守的都司、卫所不算。如乌斯藏都司是册封的吐蕃僧官、东北的卫所是册封的女真族首领、西北的沙州卫、罕东卫、赤斤蒙古卫、哈密卫都是册封的蒙古王公。另外,明朝的土司,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强大的军事控制的云贵地区土司,一种还是光册封不管理的土司。第二种土司的代表有三宣六慰、旧港宣慰司,统统不能算为明朝疆域。

谭其骧的明朝版图

首先,看看洪武年间的明朝疆域。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明朝,但是当时内地尚未统一,北方有北元占据河西、陕西、山西、东北等地,南方还有明玉珍割据,贵州的土司还未归附,云南还有元朝的梁王镇守。此后朱元璋不断进行北伐,1369年攻占陕西,山西和河西走廊,随后设置了山西布政使司和陕西布政使司(之后的布政使司均简称省);1369年到1373年不断北伐北元,使得蒙古势力退回漠北地区,漠南地区纳入明朝势力范围。1370年,朱元璋消灭明玉珍的“大夏”,设置了四川省;1371年元朝辽阳行省长官刘益归顺,辽东地区纳入版图,设置辽东都司。此后,贵州土司归顺,设立了贵州都司;1382年,消灭云南梁王和大理国,设置了云南省,标志着内地基本统一。1387年,朱元璋派遣蓝玉北伐到捕鱼儿海,明朝的势力范围到达了大呼伦贝尔一带,明朝在此设立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史称“兀良哈三卫”,归宁王统辖。此后朱元璋后期版图如下,面积大约450多万平方公里。大明是怎么建成的明朝两京十三省格局的形成

洪武后期到建文时期的明朝版图

洪武年间的版图在1387年形成,之后到了永乐时期才发生了变化。1403年,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为一个藩王造反成功的皇帝,史称“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同时加强了对北方地区的控制。1407年,朱棣征服了越南,在此设立了交趾布政使司,这是越南自唐朝以后第一次回归。1411年,朱棣成功将明朝的军事势力扩张到了黑龙江流域,在此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和辽东都司并列为东北两大都司。当然,朱棣还在南洋册封过旧港宣慰司,但是并没有驻扎任何军队,实权归旧港的施氏,因此不能算明朝版图。永乐时期是明朝版图最大的时候,面积在700万平方公里左右。

这幅图很有意思,他是哈佛大学藏的明朝1420年地图,由于不认为明朝对西藏的羁縻统治有效,所以该图没有把西藏放进去,但大家可以看到在图最下面的,现在印度尼西亚的地方有一块也标给了明朝,这是啥情况?这是中国五千年来唯一一次有领土到南洋群岛,该地其实是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设立的旧港宣慰司,但国内土地一般不会把此地划给明朝,因为此地羁縻统治实在是太强,划进来意义不大,而且旧港宣慰司很快就被废了。

永乐时期的明朝版图(该版本将奴儿干都司和西北诸卫和云南西部算为势力范围)

这是目前最常见的明朝疆域图,这国内公开发行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明朝宣德八年(1433年)疆域图,可以看作是大明王朝鼎盛时期,我们可以看到,东北地区还保留了羁縻统治(奴儿干都司),蒙古一带明朝的疆域也还由长城有一定程度外沿。

仁宣时期(14251435)的10年是明朝的盛世,但是由于国家采取了收缩的政策,因而疆域和势力范围都大幅度的萎缩。如1428年,被迫放弃了交趾布政使司,越南复国;正是因为不希望影响与越南的关系节外生枝,所以现在选择的明朝版图(鼎盛时期)一般是选这幅图而不是永乐时期的版图。

15世纪30年代之后,天气转冷,农耕不济,这导致边疆卫所难以维持,1434年撤销了奴儿干都司,明朝退出了黑龙江流域。加之宣宗采取了休养生息的国策,全面战略收缩,长城以北的卫所很多都放弃了,明朝基本退到长城沿线。这也给土木堡之变埋下了伏笔,这个时候东北已经没有了奴儿干都司,明朝放弃了直接统治东北,但该地区女真人名义上仍然臣服于明朝。仁宣时期之后,明朝的疆域面积就一直在400万平方公里左右,而且不断在收缩。

明英宗时期(14351464),明朝由盛转衰,其疆域面积也不断缩小。该时期,北方的瓦剌强盛,统一了蒙古,明朝册封的西北诸卫和兀良哈三卫均投降于瓦剌。明朝的势力范围进一步萎缩。另外,明英宗时期的东北女真族也开始和明朝为敌,此后的200年,女真族和明朝不断战争。在南洋,明朝之前册封的旧港宣慰司施氏在1440年被满者伯夷国所灭。当然,明朝还在中南半岛册封了一些“三宣六慰”,但是仅仅册封而已,没有派遣军队,没有派遣官员吗,甚至年交往都很少,那就算势力范围吧。

明英宗时代的明朝版图

成化年间(14641487),明朝对女真族的战争取得了许多胜利,但是却忽视了蒙古。1465年,蒙古占据了河套,从此明朝退出了漠南地区,基本收缩到了内地。由于瓦剌的衰落,西北各蒙古王公脱离了瓦剌控制,明朝重新册封了罕东卫、赤斤蒙古卫、哈密卫、沙州卫等。但是西北的吐鲁番出现,西北各卫处境十分艰难;此后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其版图基本没有变化,只是北方的鞑靼强大了起来。

1500年的明朝版图

嘉靖年间,明朝的国力更加衰落,这时候女真族对明朝的战争越来越大,明朝已经开始在东北修建辽东边墙来抵御女真族的入侵。在西北地区,其西北的蒙古王公基本不再接受明朝的册封,吐鲁番国兴起,吞并了哈密,明朝的势力完全退出了西北。该时期,蒙古俺答汗十分强盛,曾经发动了入侵北京的“庚戌之变”,嘉靖皇帝最终通过大量的钱财馈赠才让她回到草原。隆庆时期,俺答汗又逼迫明朝签订了城下之盟,要求开放边市,并且明朝每年给与大量的“市赏”。

嘉靖时期的明朝版图

到了万历时期(1573年-1620)和天年间(16201627),明朝经过张居正的改革终于恢复了国力,出现了万历三大征,均胜利了。但是明朝的疆域并没有因此扩大,反而势力范围缩小了。在云南,由于缅甸的统一,明朝册封的“三宣六慰”基本消失,云南西部地区进一步收缩。在东北,努尔哈赤成为了建州的大汗,他在1588年统一了建州女真,建立女真国,之后又基本统一了海西女真,于1616年建立“后金”;1619年取得了萨尔浒战役的胜利,明朝势力迅速推出辽东,努尔哈赤在1625年迁都沈阳。

万历时期版图

这是1582年,明神宗万历年间的疆域,此时北疆萎缩至长城一带,东北地区萎缩至辽东,西北地区萎缩至嘉峪关,青藏地区已不能有效控制,此图有个特殊的地方是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有很多小“缺块”,这是怎么回事?这其实是当地一些没被明朝直接控制的苗瑶民族的地盘,这种缺块很难划得精准,国内地图一般也不划出来。

1616年的明朝版图,后金崛起

崇祯年间,东亚大陆的局势迅速变化。在西北,俄罗斯已经到达了西伯利亚,进入了黑龙江流域,蒙古部分地区被俄罗斯占据。蒙古的一支进入了青藏高原,建立了和硕特汗国。此后,清朝迅速崛起,统一了女真族地区,征服了漠南蒙古,而明朝的势力则完全退出了东北。另外,此时的海盗郑芝龙不断将福建流民迁徙到台湾,这为台湾成为了中国的版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明末崇祯时期,已经焦头烂额……

综上所述,明朝的疆域面积,有20年在700万平方公里左右,其余的250年都在400万平方公里左右。明朝的疆域基本固定在内地两京十三省,对吐蕃只是名义册封了僧官,在东北也没有有效控制,在西北鞭长莫及,在蒙古则是对抗200多年。

更多文章

  • 驻马店 | 城市名字太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驻马店,汝南,城市改名

    家乡作为我们最基本的信息,在社交场合免不了会被提及。但中国有些地名实在是让人一言难尽,因为他们现在的名字在当地人眼里既尴尬又老土。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是从古代一直沿用下来的土名字也就罢了,偏偏有些地区的曾用名像诗画一般文艺。想象一下,在古代,你的祖先介绍自己时,张口一句“在下汝南人也

  • 历史上哪些国号用得比较多?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国号,汉朝,用得比较多的国号

    中国古代的国号就是朝代名称,历朝建国者第一要事即确立国号。有些国号特别受到青睐,如周、魏、汉、梁、宋等。国号可以代表一个朝代的气质,沿用至朝代结束之时,因此历代开国君主都很重视国号。古代国号取名根据主要有3种,第一种是以封地为号,主要出现在早期,比如周朝、秦朝,那时诸侯盛行,独立之后,涌现出了大量的

  • 唐朝分封过哪些异姓王?为什么唐朝异姓王如此之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异姓王,唐朝,分封

    从商鞅变法开始秦国开始实行郡县制,至公元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接受李斯的建议,废分封,置郡县。始皇帝嬴政没有让赢氏子孙或功臣列土封疆,而是选择了加强中央集权。秦统一六国仅十五年,严酷的刑罚和沉重的徭役让普通民众苦不堪言,陈胜吴广举起反抗的大旗,一时之间群雄并起。沛县人刘邦在群雄逐鹿和楚汉之争中获胜

  •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 七雄六个国都至今健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国都,战国七雄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76年(《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为前477年,《史记·周本纪》为前478年)周敬王卒的中国历史时期,因鲁史《春秋》记录了这一阶段的历史而得名。由于周的东迁,前人也称这时期为东周。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见于《左传

  • 朱元璋灭元几无贡献 打农民军摘桃子捡漏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元朝,明朝

    1206年,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的时候,蒙古铁骑,横扫半个地球,让许多国家匍匐在了他们的铁蹄之下,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继承者是那样的不堪。13世纪四五十年代,曾经不可一世的元朝逐渐走向灭亡,再也忍受不了元朝残暴统治的农民,拿起了武器,挥起了刀,砍向元廷。在这其中相继涌现了韩山童、刘福通

  • 光绪皇帝的天价鸡蛋和慈禧太后日均500个鸡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光绪皇帝,鸡蛋,慈禧太后,清朝皇帝

    对于鸡蛋,我们都知道它并不是什么奢侈品,而是家常菜中的一种食材而已,而且我们都知道在古代一两银子可能是一个家庭一年的收入。而在清朝的宫廷鸡蛋十几两白银几十两白银一个,那这鸡蛋这么贵,里面又暗藏着什么的样的玄机呢?真是特别的鸡蛋吗?“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奢靡之风是古代封建王朝的

  • 隋炀帝杨广难图大业:其原因在于急政外加暴政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隋炀帝杨广,隋炀帝,杨广

    唐太宗和隋炀帝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一个是公认的暴君,一个是流芳百世的贤君,可谓是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唐太宗与隋炀帝很像,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真的很像。有本书形象地称之为“暴君与圣主的如影随形”。唐太宗和隋炀帝的皇位都是通过非法手段得来的,都干了若干有悖于儒家礼法道德的事情:隋炀帝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称这样诞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称由来1949年7月初,中共中央成立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周恩来担任主任,彭真、林伯渠、李维汉任副主任。即将诞生的新中国,此时还没有一个正式名称。于是,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就国号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协商。毛泽东在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致词时最后呼喊的

  • 盘点历史上四次灭佛运动的原因,原来是这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四次灭佛运动,灭佛运动,灭佛

    在中国最流行的两个宗教就是佛教和道教了,道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而佛教则是东汉时期从古代印度(天竺)传入中国的,起初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力。到了战乱不止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轮回转世”、“因果报应”、“众生平等”等学说给了战乱

  • 权臣加九锡距离帝王半步之遥 有些人想要受十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权臣,加九锡

    “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这是诸葛亮写给另一位顾命大臣李严的亲笔信中说的,这封信还被收进了《诸葛亮集》。这段话翻译过来大致的意思是这样的:“如果北定中原消灭曹魏,斩杀了伪帝曹叡,到时候咱们一起加官进爵,别说是九锡之礼,就是十种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