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上最成功的枪手 出身贫寒后位极人臣成为宰相

史上最成功的枪手 出身贫寒后位极人臣成为宰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545 更新时间:2023/12/24 4:24:42

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那就是人头落地,有的甚至还会连累到自己的几代家人。所以当皇帝容易,想要当好人臣那可是一门相当大的学问了。而纵观我们漫长的历史,要找到一个能即能处理好和皇帝的关系又能得到手底下人敬服的人就少之又少了,有的能得到皇帝认可,但底下骂声一片。有的支持率很高,但皇帝却对他们咬牙切齿,要么活的时候就收拾了,要么等他们死后就搞秋后算账了。但有一个人却是例外。比如唐朝宰相马周就是少数之一。马周是唐太宗时期的宰相,他多次向唐太宗谏言为贞观之治的出现,起到了积极作用。

算起来马周是一个相当会摆谱的人。但他能摆谱是因为他是有真本事。马周这个人出身很卑微。他很小的时候,全家就死绝了。虽然受到如此打击,但马周却没有因此而堕落。还要求上进,利用一切机会去读书。当然他所在的时代对读什么没有硬性规定,因此要你能读就读,加上他没有老师教导,因此马周都是自己读自己理解。但就算是这样,他竟然还读出了门道来,这就好比玩朝代类型游戏一品官老爷或者麻雀飞青天玩成了历史学家那样不可思议。

因为他早早成为了孤儿,所以待遇其实也不算太好,甚至说是烂,比较不事劳动光读书,吃饭就靠蹭了,久而久之就成无赖了。马周在少年时代,行为是很不受约束的,因此他在家乡时,乡亲们都不是很喜欢他。因为他还没有成年时,就成为了孤儿,家境也贫穷,使得他的心情变得有些沮丧,思想上处于悲观状态。但因为当年的文化分子不多,他又读了很多书,因此最后竟然被他混到了一官半职。由于他精通《诗》和《传》,他成为了博州助教。但毕竟小时候积累了太烂的名声,就算他当官了,也管不住地方上的人,想办个事吧,人家就翻开旧历,开始算你当年你在我家吃过多少次,现在要忘恩负义咋滴。马周觉得他没有受到重视,于是每天喝酒,不务正业,结果刺史就斥责他,马周便愤然离职了。

最后实在混不下去了。就决定换个地方,他想来想去就决定去首都长安混。他到了长安后,凭借超强才华,竟然被当时的开国将领常何看上了,把他拉去当门客。门客说白了就是名人用钱和饭养的一帮乱七八糟的,专门给主人提意见的人。这里面有的是真有本事,但大多是混吃等死的,反正我意见提了,你不信我就是你的不对,你信我,还办成了,那就是我的功劳。如果信了,办不成,那也不是什么大事,换个人接着混,反正都是吃饭的,哪里不是吃。但我们前面说过,虽然马周以前是混饭吃的,但还是有一定本事的。

在贞观五年,唐太宗李世民要底下官员给自己提意见,可是常何是个武将,不擅长文章,怎么办呢?马周知道后,为了报答常何收留他,于是主动提出来帮助常何,并列出了二十多件事情,写成奏折要常何上呈给唐太宗。太宗李世民是个很精明的人,知道常何大字不识一个,他看了奏折后就知道这不是常何写的,于是就问常何你是不是请枪手了?这个枪手叫啥名字?现在在哪里?常何本是粗人,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常何就实话实说了,就如实告诉了李世民。李世民听完就很好奇,于是想见马周一面,就派人去请马周。这马周,本身就知道常何是个粗人,给他这些答题,就会知道会被招见,所以在家里早就准备好了。唐太宗爱才,使得马周有机会见到唐太宗,并受到唐太宗的重用。如果唐太宗不爱才,那么马周也不可能见到唐太宗,更不可能成为宰相。所以马周最后能成为唐朝名相,既有运气也有实力。马周本来是想帮常何的,结果帮到了他自己。

不过谱还是要摆的,13还是要装的。李世民用了四波人马,才把他给请来了。因为马周从住处到皇宫是有距离的,可是唐太宗希望马上见到他,派人催促马周,可见唐太宗的急切心情是溢于言表,同时他爱才的特点也是展露无遗。来了之后,两人一谈,李世民高兴了,还真是个人才,就把他留下了。让常何自己让出马周来。之后马周是一路高升,最后官到宰相,名留青史,成为毛都很欣赏的人物。最后马周死了,李世民还伤心不已呢。

标签: 宰相马周唐太宗

更多文章

  • 南宋李嵩:最早的西湖写生图《西湖画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西湖写生图,西湖画卷,西湖,西湖古画,西湖名画

    在没有照相机的年代,想留住场境的最直接方式是提笔作画,众多古代画家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画作,详细描述了跟今天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堪称“人肉相机”。在众多的“人肉相机”中,李嵩是出色的一位。西湖图(局部)南宋李嵩上海博物馆藏李嵩《西湖图卷》,纸本墨笔,手卷

  • 清朝是夺取天下靠趁虚而入 也靠实力和笼络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也是一个相当具有争议的朝代。诸如清朝1644年入关,从割据政权过渡成为大一统政权,可谓是鱼跃龙门。但是长久以来,有些人认为清朝的入关是趁虚而入窃取的天下,不是靠的实力,是捡漏的。有人认为清朝并非如此,而是靠着自身实力入关夺取得天下。那么清朝到底是趁虚而入,窃取天下

  • 古代官名:那些个郡守、太守、刺史是多大的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古代官名,郡守,太守,刺史

    在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一在地方设置了许多官职,而且他们相互制约非常精妙,比较常见的地方官,比如太守、刺史、州牧……他们哪个权力更大呢?三国时期,太守、刺史和州牧哪个官职更大?州牧和刺史都是州的长官,州牧权力更大;太守是郡的长官。所以,州牧最大,刺史次之,太守最小

  • 明朝存在感最低的皇帝 在位只六年闷声发大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载坖,明朝皇帝

    在中华几千年历史的每个王朝都曾经在历史的卷轴中,留下了独特的一页,他们有些辉煌有些落败,有些饱受后世之一,有些被后世大肆称赞,在历届的王朝当中,也都曾经出现过影响一个王朝的人物,即便是这个王朝饱受争议,也因为其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被史书记载。不过有些王朝当中,还有这样的一群人,因为其先辈的荣耀过于耀眼,

  • 秦亡秦制未亡 给中国创造了一个总枷锁大盛大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制,秦朝,统一,大一统

    中国人口繁荣时期增长比欧洲快,而崩溃时骇人听闻01、大灾难的形成机制与那些“封建”文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以后中国历史的明显特征就是它的大盛大衰。承平之时,“秦制”不像“封建”那样领主林立多内耗,因而可以多次取得“大

  • 中亚的五个“斯坦国”,是怎么演化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亚,斯坦国,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

    中亚五国中亚地区的历史十分悠久,是古代中华、波斯、印度文明的交汇点。丝绸之路贯穿着整个中亚地区,沟通起欧亚大陆两端的同时,也给这里带来了繁荣的商业。中原王朝强大时,几度将中亚的大部分地区纳入版图。中亚以山地和高原地形为主,气候干燥,平均年降水量低于300毫米,不利于农耕,因而历史上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天

  • 四大农民起义哪句口号最霸气,最让人热血沸腾?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农民起义

    农民起义是我国古代十分频发的一种斗争活动,当身居社会底层的农民们被封建统治者、地主阶级欺压到极限,往往就会导致起义的发生。作为一种集体性的活动,如何团结参与者是很重要的,而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大部分起义领袖都会选择提出一句极具号召力的口号,来实现振奋人心,强调起义目标等目的。在众多的农民起义运动当中,

  • 1937年南京沦陷后国军官兵自发抵抗史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国军,南京大屠杀

    近期笔者在收集整理南京大屠杀史料时;发现不少南京沦陷后,国军官兵自发抵抗史料。但大部分都来自于大屠杀幸存者,南京市民和外国友人的回忆,多没有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出于严谨,仅补充中日双方史料记载和有具体时间,地点的事迹。希望,能有更多被埋没的英雄被挖掘。本文献给这些有名或无名的英雄,你们为了中国,为了南

  • 宋齐梁陈皇帝平均年龄只有37岁 最长寿者86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南朝皇帝,皇帝寿命,皇帝

    南朝宋宋的建国者叫刘裕,彭城人,他因平定桓玄叛乱、扶持晋安帝复位而得以把持朝政,任相国,封宋公,加九锡。公元420年刘裕废晋恭帝,建立宋朝,定都建康。公元479年,刘宋被南齐所灭。经历60年,产生了8位皇帝,具体情况如下:宋武帝刘裕,享年60岁,在位3年。宋少帝刘义符,享年19岁,在位3年。宋文帝刘

  • 唐朝皇帝为何喜欢给功臣赐姓 有时候可能很吓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皇帝赐姓,赐姓,姓氏,百家姓

    话说N的N次方年前,有个叫董父的大叔喜欢养龙,龙也喜欢他,于是帝王舜就给他赐姓为豢龙氏。也就是这一赐,打开了帝王赏赐的新世界大门,以后的历朝历代便时不时刮起一阵赐姓风。赐的姓好,光宗耀祖皆大欢喜,若是运气不佳,碰上个把感性又逗比的皇帝,一个没赐好,那就对不住子孙后代了。比如来自北魏逗比皇室的赐姓,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