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宗弼(?~1149)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第四子(《大金国志》作第六子),女真族,生于哈尔滨阿城区海沟河畔,即金兀术(音wùzhú),也作斡啜,斡出、晃斡出等,是金朝大将,又是丞相,掌管着金国的军政大权,是“铁浮图”“拐子马”的创造者,金朝名将、开国功臣。宋金对峙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有胆略,善射,早年从都统完颜杲追袭辽天祚帝于鸳鸯泺。
完颜宗弼从完颜宗望追击辽天祚帝于鸳鸯泺。天会三年(1125年),随军攻宋,克汤阴,参加围攻东京。宋靖康元年(1126)金破北宋都城汴京,俘获宋徽宗、宋钦宗,灭掉北宋。同年五月一日,康王赵构继位于南京(今河南商丘),改元建炎,史称南宋。在当时,金国处于战略攻势,而南宋处于守势。金国屡屡南侵,战事频繁,由此为完颜宗弼、岳飞等杰出将领提供了一展鸿图的舞台。
天会三年(1125),完颜宗弼从南京路都统完颜宗望伐宋,取汤阴县,逼汴梁迫宋帝出奔,率百骑追击,获马三千匹而还。曾一直追击宋朝皇帝高宗赵构直到宁波,最后把皇帝逼到逃亡大海之中。
天会六年(1128),率军败宋数万人,克青州,临朐;又破宋兵三万于河上,继取濮州,开德府,大明府,平定河北。
天会六年(1128年),率军攻山东,击败宋军数万,连克青州、临朐等城。天会七年(1129年),复率军攻宋,先后在大名府、和州击败宋军。此后一直是金朝主战派的代表,并领导了多次南侵,与宋军先后在黄天荡、富平、和尚原、两淮等地展开激战,胜败不一。
这位四皇子做事风格非常强悍,统兵打仗也是非常厉害,长年征战在外。1137年,完颜宗翰去世,完颜宗弼就成了金国实际掌权人物。
天眷二年(1139年)金、宋签订和议。次年,完颜宗弼杀金朝主和派大臣完颜昌等,撕毁和约,再次大举南侵,但在顺昌、颍昌、柘皋镇等地大败,被迫退守开封。
当以岳飞为首的南宋新一代将领在战争中成长起来时,金国却只剩下被戏称为“大宋名将制造机“的完颜宗弼,带着”龙虎大王“完颜合速、”啼哭郎君“完颜撒离喝这哼哈二将,被中兴名将们各种残虐。
黄天荡之战,虽侥幸逃脱,成就韩世忠的一世功名;和尚原之战,让吴玠、吴璘兄弟大显威风;顺昌之战,刘锜一战成名;还有后来的柘皋之战,让杨沂中用长斧兵大破其王牌军“拐子马”……
虽然完颜宗弼连战连败,却依然是此时金国不得不倚仗的擎天之柱,非但没有被罢职丢权,金国还要靠着他四处奔波救火,连败连战。
从1136年到1141年,先后4次大规模率军南侵。但是四次都被南宋各路大军阻挡在长江以北,没有跨过长江一步。
在和南宋征战的过程中,先后三次率军返回都城,屠杀金国朝堂上的主和派,就差没把他当皇帝的侄子宰了。1140年10月至1141年3月,完颜宗弼亲率大军大举进犯南宋,在安徽河南接连遭到南宋岳飞、王德、张俊、刘琦、杨沂中等名将的承重打击,终于清醒了金想灭宋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才亲自主持宋金议和。1141年10月,绍兴议和签订,金国归还淮河以南的宋朝国土,以及陕西河南全部国土。南宋把齐国每年应该上交给金国的税赋,25两银,25万匹绢上交给金国。随后,金国相继把黄河以南的6个州府归还了南宋。
1162年,太子赵昚登基,誓师北伐,宋金全面大战。同年,宋军被金国打得找不到北,一路南逃,被迫议和。兴隆议和,南宋割让黄河以南6州,相应的减少了5万两银和5万匹绢的岁贡。宋向金称臣更正为皇侄。进贡的岁贡更正为岁银。从此以后宋金再无大事,金国也开始走向日暮西山……
皇统元年(1141年),利用宋宰相秦桧除掉大将岳飞,迫宋称臣,签定皇统和议,以功进太傅。次年(1142年),完颜宗弼还朝,独掌军政大权。金宋两国正式签订议和条约,两国以淮水和大散关为界,南宋向金称臣,每年进贡大量的钱财和金银给金国。在此之后他一直坚持“南北合好”的政策,其实是在等到时机消灭南宋。此后的完颜宗弼一路高升,并在1147年担任了太师的职位,完全掌握了军政大权。他在皇统八年(1148年)呈报《太祖实录》之后就在上京会宁府病逝了。死后被追赠为忠烈。完颜亶正式亲政。
1149年,无人节制的完颜亮诛杀金熙宗完颜亶,篡位称帝,1149年,完颜亮诛杀所有被俘的辽宋皇室成员,撕毁和约,率军南征。1161年,完颜亮被部下完颜元宜诛杀,废其帝号,贬为海陵王,继而贬为平民。
此外,金末帝完颜承麟(女真名呼敦)为完颜宗弼的曾孙。
为何又是完颜宗弼,又是金兀术?
完颜是金朝的国姓(也就是皇族的姓),而兀术则是完颜宗弼的女真名。
此外阿骨打是金太祖完颜旻的女真名,吴乞买是金太宗完颜晟的女真名。
完颜宗弼是汉名,完颜兀术是女真名,就像现在日本人的名字既可以用汉字写,也可以用蝌蚪文写一样~~~~~
金兀术原名叫完颜宗弼,这样他就有两个名字,完颜宗弼与金兀术,但刘兰芳的评书中却说成完颜兀术,女真姓与汉名合起来了,这样叫对吗?袁腾飞在两宋风云中写的就是“完颜兀术”,又说他原名叫完颜宗弼,别名金兀术。把我搞糊涂了。那么在正史中,称这三个名字都对吗?在岳飞传中出现了一个人物,金弹子,这个弹发哪个音?为什么在说岳全传中金国人的名字这么奇怪,铜先文郎铁先文郎;金弹子,银弹子?老是以金银铜为姓?
评书里有时候叫“完颜兀术”,有时候叫“金兀术”。
“宗弼”为汉名,“兀术”为女真名,但“金”不是“完颜”的汉姓,完颜的汉姓大约是“王”,宋朝宇文懋昭撰写的<<大金国志>>记载说,阿骨打在称帝建国的时候,采纳了渤海士人杨朴的建议"以王为姓,以曼为名,国号大金"。
所以称“完颜宗弼”为“完颜兀术”是对的,俗称他“金兀术”是说他是“金国来的名叫‘兀术的”。但听评书之类的古代人大多没有读过书,错以为是姓金名兀术,因而衍生出金蝉子之类的名字。
说岳全传是基于民间故事市井话本的古代小说,类似于今天的评书的文字版。为了迎合大众心理,对异邦之人设个有特色的名字而已。
在历史上,完颜宗弼是真实的人物。你可以用完颜宗弼来称呼他,也可以称呼其俗称,金兀术。刘兰芳的想法值得肯定,希望给评书加入历史真实,虽然可能适得其反。
刘兰芳评书整理本里的“金弹子”为“金禅子”,曹运昌评话整理本为“金弹子”,还有叫“金蝉子”的,看来怎么读的都有。
至于评书中的番国人名的问题,什么“金银铜铁”,“青椒不辣”,等等等等,大约是说书人为了说书方便而杜撰的,反正这些人基本都是走过场的次要人物,随便编个名字也就可以了,又好听又好记,要是真说一些番国的人名,比如“合不勒”、“吴乞买”之类,听着就费劲。小说和评书,本就不是历史,有时候与历史的真实情况差距很大,不必这么较真的。
《二十四史》正史中称“金兀术”的时候极少,好像只在《元史》里这样提过一次,大约正如上述说的这是老百姓的俗称。
在史书上,“兀术”“宗弼”二名都有出现,在《金史》中多称为“宗弼”,在《宋史》上多称为“兀术”,个人以为阿骨打建立金国时改用汉名(阿骨打汉名“旻”)是为了更好的统治汉人地区,显示“我有资格统治你们”,而在大宋这边的人民,依然牢记“你们是番人,跟我们是不同的”,所以大多仍称其女真名“兀术”。
其实由于翻译的原因,兀术的别名还有好多呢,“斡啜,斡出,晃斡出”……
总之,您明白,完颜宗弼、完颜兀术、金兀术都是一个人就行了。
金兀术这么优秀的人物为什么始终没有机会当金国皇帝?
金兀术是宋朝时期可以说是内忧外患相继而来,在外患中,金朝的金兀术是其中非常有名的一个。金兀术并非是他的本名,准确地说他应该叫完颜宗弼,是岳飞的对头。不过抛开这段时期宋朝的历史,只看金朝的话,发现其实金兀术距离皇位是很近的,但是他为什么最终也只是一个名将,却没当上皇帝呢?
读《岳飞传》大家都熟悉金朝元帅金兀术,其实他全名完颜宗弼,祖籍哈尔滨阿城区,是金朝名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个孩子。能战善战,勇猛无比,其作战版图囊括大半个中国。但这样优秀的皇子为什么没有继承皇位呢?史书没有记载,现在资料分析的也五花八门,看客查阅了很多资料,找到些原因。
在金朝的王位继承问题上,看似完颜晟(吴乞买)也就是金太宗死后,传位给金兀术也是合理的。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完颜旻传位给了自己的弟弟完颜晟,到了完颜晟传位时,其实是想传位给自己孩子的,但是,朝臣大多反对,朝臣大多数人都希望把皇位传给完颜旻的子嗣。也是就传位给了完颜旻的嫡长子嫡长孙完颜亶。其实作为完颜旻的四儿子完颜宗弼,也有这个机会。这种宗室的血脉传承皇位,显得比较复杂了。
首先,金兀术并非阿骨打正妻所生。历史资料显示,金兀术的母亲是金太祖的元妃乌古伦氏所术。大老婆和小老婆所生孩子地位在那时截然不同。据说金太祖阿骨打传位给他的弟弟金太宗后,金太宗很讲究,又立阿骨打嫡长子完颜宗峻的儿子完颜亶为太子,准备接他的班。完颜宗峻是阿骨打正妻唐括氏所生。咱们看看当时立完颜亶为太子时,是在完颜宗干、完颜宗翰、完颜宗辅、完颜希尹等亲戚和开国重臣支持下才立的。其中完颜宗干、完颜宗辅是金兀术同父异母的两位哥哥,完颜宗翰、完颜希尹都是随阿骨打建国的大将,任何人的地位都比金兀术强,根本不会想到金兀术,只让他在前方打仗就行了。金熙宗完颜亶即位后,金兀术看着自己这个十三岁的侄子当皇帝,即使心里不舒服有想法,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那时朝中还有很多比金兀术厉害的人物。
其次,金兀术掌握军政大权后也没了当皇帝的欲望。完颜亶当皇帝后,当然还得利用金兀术为金朝基业东打西拼,对他这位叔叔也很重用,必竟血缘关系在那里。后来金兀术不打仗了,就开始清除朝中那些异己,奠定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首先开刀的是金兀术的本家完颜希尹,完颜希尹可是金兀术老爹阿骨打开国的老臣,就因为与金兀术发生口角,金兀术就告诉他侄子,完颜希尹有可能谋反,这还了得,金熙宗就把完颜希尹杀了。把托孤的老臣杀掉后,金兀术感觉地位还不巩固,于是就开始扶植了一批人,继续为夺权而斗。后来他给老臣田珏安个罪名流放了,然后又找了借口杀了朝中大臣田珏、奚毅等多人,并且把大臣孟浩等三十四人迁到很远的海上去。从此,金兀术在朝中掌握了大权,无人能敌,无人敢挡,这比当皇上要好的多。
第三,深知当皇上无望不如保留全尸安保晚年。随着金熙宗完颜亶渐渐长大,当然对金兀术独掌大权有看法。但金兀术也不是傻子,他深知自己身体不行了,必竟南征北战受了很多伤,老了再争皇位自己也没好下场。同时,金兀术的老爸阿骨打儿子众多,史料上说有16个孩子。金兀术独掌军政大权做的那些事,阿骨打这些儿子后人肯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金兀术心里能没数吗?这就是金兀术至今墓地不知道在哪里,历史对于金兀术后代也没有详细记载。可见金兀术还是一个聪明人。
粘罕为何被称为大太子却不是继承人
就当时来说,金人口中的“太子”相当于宋人这边的“皇子”。
因为在金朝初期,所谓的“太子”并不是皇位继承人,当初金朝的核心权力制度叫勃极烈制度,“谙班勃极烈”才是皇位继承者。
而且粘罕并不是“太子”,斡离不和兀术分别是金太祖(《精忠岳飞》中金太宗的哥哥,也是前一任皇帝)的二儿子和四儿子,所以叫“二太子”和“四太子”。
完颜宗翰(1080-1137年),女真名黏没喝,又名粘罕,小字鸟家奴,虎水(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人。金朝宗室名将,国相完颜撒改长子,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侄子。曾参与金太祖伐辽建国、灭辽攻宋等重大战役。在金熙宗时掌朝政,先统兵权,后任相位,最后被皇帝囚狱郁愤而死。
粘罕(完颜宗翰)是国相完颜撒改的长子,而非金太宗的儿子;金兀术(完颜宗弼)是金太祖的儿子。
粘罕和金兀术是叔伯关系的兄弟,金兀术要喊粘罕哥哥。金兀术总共有5个兄弟,大儿子叫粘罕,原名是完颜宗翰。二儿子叫喇罕,三儿子是答罕,而第四个儿子就是金兀术,第五个儿子是泽利。这是他们的最浅层的关系,金兀术的父亲是阿骨打,金兀术的父亲和粘罕的父亲是亲兄弟,谁大谁小就无从考证了,所以父辈是亲兄弟,金兀术应该要喊一声粘罕为叔叔,所以金兀术和粘罕的关系是叔叔和伯父之间的兄弟关系,并不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
完颜承麟史上在位最短的皇帝
就皇帝在位年限而论,在皇位上坐得最久的,非清圣祖康熙帝莫属,此君统治中国长达61年时间。然而对于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想必很多人却并不太清楚,此人便是金末帝完颜承麟,在位子上坐了还不到两个小时。那么,完颜承麟的皇帝位子为何只坐了那么短呢?
完颜承麟出身金国宗室,是金世祖完颜劾里鉢的五世孙,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玄孙,梁王完颜宗弼(即演义里的金兀术)的曾孙,芮王完颜孛迭之孙,完颜羊蹄之子,宗室大将兼宰相完颜白撒的弟弟。完颜白撒镇守陕甘十余年间,曾两次大败宋军、数挫西夏,威震西陲。不过据史书记载,完颜白撒懦怯无能、刚愎贪婪,他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皆赖诸将之力。
正大五年(1228年),因蒙军攻势凌厉,完颜白撒被朝廷征召回朝,出任平章政事。完颜白撒目不知书、胸无韬略,拜相之后只知专横跋扈,根本无力匡救时弊,所以在攻击卫州失败后,引起金哀宗的大怒。最终完颜白撒被逮捕入狱,在监狱里关了七天之后被活活饿死,时在天兴二年(1233年),此时距金国灭亡仅有一年时间。
此时的金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金哀宗尽管有匡复之志,但怎奈国家积弊日久、军无斗志,在蒙古和南宋的联合夹击下,在战场上溃败连连,导致疆土日蹙,危亡可待。在坚守都城开封近一年时间后,金哀宗逃离出城,先是北渡黄河,而后逃奔归德(今河南商丘)。而在此期间,正是完颜承麟的舍身保卫,哀宗才得以顺利抵达归德,由此备受哀宗器重。
就在哀宗逃出开封后不久,守将崔立便向蒙古大将速不台投降,并将金朝太后、嫔妃、公主装满37辆大车送往和林,以供蒙古君臣享乐,而男性皇族则全部被杀死。事后,速不台又计划屠城,幸好被宰相耶律楚才劝阻,才使得开封免除阖城遭屠的命运。虽然免于被屠城,但此时开封早已是满城萧索、饥人相食,沦为人间地狱。
四月壬辰,立以两宫、梁王、荆王及诸宗室皆赴青城,甲午北行,立妻王氏备仗卫送两宫至开阳门。是日,宫车三十七两,太后先,中宫次之,妃嫔又次之,宗族男女凡五百余口,次取三教、医流、工匠、绣女皆赴北(见《金史·卷一百一十五·列传第五十三》)。时汴梁受兵日久,岁饥,人相食,速不台下令纵其民北渡以就食(见《金史·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八》)。
就在哀宗进入归德后不久,便发生完颜白撒进攻卫州失利,随即下狱饿死的事件,而完颜承麟也受到牵连,一度被发配到徐州安置,但不久又被哀宗赦免召回。天兴二年(1233年)六月,因归德形势恶化,哀宗在完颜承麟等人的保护下,再度逃奔蔡州,而这里也成为他最后的落脚之地。到达蔡州后,完颜承麟因护送有功,被授予防守蔡州的重任。
但是就在半年之后,也就是1234年正月,蒙古与南宋联军再次进逼,将蔡州围了个水泄不通。此时的哀宗再无出逃作战的心气,但又不想背负亡国之君的骂名,思虑再三,打算在殉国前将皇位让给有才能的宗室将领。经过仔细筛选,最终决定由完颜承麟来“接班”。
当听到哀宗准备“禅位”给他时,完颜承麟执意推却,迟迟不肯接受玺绶。哀宗没有办法,便对完颜承麟苦苦哀求道:“朕把江山社稷托付给你,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原因是朕的身体肥胖,不能策马出征,万一城池沦陷,必然难以突围。考虑到你平时身手矫健,有将才谋略,如果大金还有救的话,那么等你逃出城后还可以再战,由此可延续国祚。”完颜承麟听后,自知不能再推辞,只好受命。
(三年正月)戊申,夜,上集百官,传位于东面元帅承麟,承麟固让。诏曰:“朕所以付卿者,岂得已哉?以肌体肥重,不便鞍马驰突。卿平日矫捷有将略,万一得免,祚胤不绝,此朕志也。”己酉,承麟即皇帝位。见《金史·卷十八·本纪第十八》。
然而,“禅位”大典刚开始不久,宋蒙大军便已攻进蔡州城内,哀宗仓皇逃往幽兰轩上吊自杀。而刚即位的完颜承麟则急率兵出门迎敌,与敌军展开巷战,最终不敌被杀。此时,距完颜承麟称帝还不到一个时辰。完颜承麟但他在位时间不足半天,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最短的皇帝却是事实。
其实,从历史来看,无论完颜承麟突围与否,金国的灭亡都早已是定局。
因为金亡之局,宣宗便已注定,哀宗为君十年已是苟延残喘,纵然完颜承麟突围了,竭力组织力量抗蒙图存,但是,他却无法挽救丧乱中的金王朝在经济、政治上的全面崩溃,也就不能从根本上阻遏生气勃勃的蒙古政权的猛烈进攻。
所以,等待着他的,只能是一个亡国之君的悲惨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