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皇帝虽不是一脉相传 但是传位一直遵循规则

明朝皇帝虽不是一脉相传 但是传位一直遵循规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178 更新时间:2023/12/10 22:21:48

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明朝十六位皇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乐)、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统/天顺)、明代宗(景泰)、明宪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庆)、明神宗(万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明思宗(崇祯)。

明朝帝王世系(1368年1644年)历任皇帝顺序排列

序号、庙号、名字、年号、在位时间,享年,陵墓

1、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年号洪武,1368年1398年,71岁,孝陵;

2、惠帝朱允炆,年号建文,1399年1402年,失踪;

3、成祖(太宗)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1403年1424年,65岁,长陵;

4、仁宗昭皇帝朱高炽,年号洪熙,1424年1425年,48岁,献陵;

5、宣宗章皇帝朱瞻基,年号宣德,1426年1435年,38岁,景陵;

6、英宗睿皇帝朱祁镇,年号1-正统,1436年1449年,年号2-天顺(复辟后),1457年1464年,38岁,裕陵;

7、代宗景皇帝朱祁钰,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30岁,景泰陵;

8、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1465年1487年,41岁,茂陵;

9、孝宗敬皇帝朱祐樘,年号弘治,1488年1505年,36岁,泰陵;

10、武宗毅皇帝朱厚照,年号正德,1506年1521年,31岁,康陵;

11、世宗肃皇帝朱厚熜,年号嘉靖,1522年1566年,60岁,永陵;

12、穆宗庄皇帝朱载坖,年号隆庆,1567年1572年,36岁,昭陵;

13、神宗显皇帝朱翔钧,年号万历,1573年1620年,58岁,定陵;

14、光宗贞皇帝朱常洛,年号泰昌,1620年(实际只有一个月),39岁,庆陵;

15、熹宗悊皇帝朱由校,年号天启,1621年1627年,23岁,德陵;

16、思宗(毅宗)烈皇帝朱由检,年号崇祯,1628年1644年,35岁,思陵。

其中除了朱元璋孝陵在南京,朱允炆失踪,英宗朱祁镇复辟朱祁钰死后以“王”的身份葬在北京西郊玉泉山,其余十三座陵墓都在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合称明十三陵。另外南明小朝廷的皇帝不算在内。

明朝十六帝画像

明朝虽然不是一脉相传的,但是传位一点不混乱。其中有祖死孙继(朱元璋→朱允炆)、杀侄夺位(朱允炆→朱棣)、兄掳弟继(朱祁镇→朱祁钰)、兄终弟及(朱厚照→朱厚熜、朱由校→朱由检),其余的多是父死子继。都说嫡子继承皇位可是明朝太子为何却少有嫡子

下面我们一一讲述明朝历代皇帝的血缘关系。

图表:明朝皇帝世系图。来源:http://114.xixik.com/chinese-emperors/ming/

1.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

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2年朱标视察陕西回来后,因风寒病逝,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1398年继位为帝,朱允炆继位后开始进行削藩,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旗号发动“靖难之役”,1402年朱棣攻入南京,朱允炆下落不明。明朝长子朱标系的传位方式断绝。

2.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

朱棣是朱元璋最能干的儿子,但却是最不孝的儿子,他发动战争杀了朱元璋亲定的继承人朱允炆。此种继位方式是“杀侄夺位”,在历史上是比较罕见的。

从朱棣开始明朝皇帝的世系就归属朱元璋四字系了,朱元璋为燕王一系取的字辈为“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名字以金、木、水、火、土循环。朱元璋被称为化学教父元素周期表和他真有关系

3.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

这一时期的皇位传递比较明确,朱棣传位长子朱高炽,朱高炽在位一年病逝传位给长子朱瞻基,甚至朱高炽得立为太子都是因为有个好儿子朱瞻基的原因,朱瞻基从小被祖父朱棣宠爱。

朱高炽和朱瞻基父子虽然仅仅统治明朝11年,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朱瞻基传位长子朱祁镇,朱祁镇继位时年仅九岁,开始时国事由太皇太后张氏把持,贤臣“三杨”主政。后来张太后病逝,“三杨”去位,太监王振掌权。

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和太监王振亲征瓦剌,

4.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

朱祁钰当上皇帝算是个偶然,但是朱祁镇亲征让其监国,谁知朱祁镇居然被俘了,当时太子朱见深年幼,朱祁钰临危受命登基为帝,后来打赢了北京保卫战,迎回了哥哥朱祁镇。

但是朱祁钰害怕丢失皇位,禁闭朱祁镇,废掉朱见深太子之位,后来朱祁镇趁朱祁钰病重,在徐有贞和石亨的帮助下发动“夺门之变”,再次登基为帝,并废朱祁钰和杀害于谦。

5.明英宗朱祁镇→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

“夺门之变”后,明朝皇帝重回朱祁镇系,二次登基后仍立朱见深为太子。天顺八年,朱祁镇病逝后朱见深继位,朱见深是一位有恋母情节的皇帝,他最爱年长自己17岁的万贵妃,还差点因为万贵妃而绝嗣,后来万贵妃年老生不出孩子之后,朱见深的妃子为其生下多个皇子,后来万贵妃病死,朱见深对其情深没多久亦死去。

明孝宗朱佑樘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三子,从小为了防止万贵妃下毒手,六岁才敢与父亲朱见深相认,母亲和保护他的太监都相继被害。后来万贵妃因年长生不出孩子,就放肆的让朱见深生孩子,朱佑樘后来继位为帝,他扭转了父亲给他留下的朝政紊乱,国力凋敝的江山,使得明朝得到中兴,史称“弘治中兴”。

朱佑樘是个好皇帝,却不是个好父亲,因为自己从小缺乏父爱和母爱,所以他一辈子就只爱一个女人,而且特别溺爱皇太子朱厚照。以至于朱厚照继位后胡作非为,算得上是荒淫无道的昏君,但是他能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之乱、宁王之乱,大败蒙古小王子,且多次赈灾免赋。朱厚照在皇位上躁动16年驾崩于豹房,死后无子,所以明朝皇帝又再一次转系了。

6.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

朱厚照在其弥留之际,首辅杨廷和预料到之后的继承人问题,他援引《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原则,搜寻到了适合继位的兴献王朱祐杬(yuán)之子朱厚熜。

7.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坖→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

嘉靖帝朱厚熜在位初期,通过“大礼仪”逐步掌握了皇权,他善于玩弄权术驾驭百官,在民政上宽以待民和减轻赋税,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不过他后期他崇信道教和宠信奸臣严嵩,弄得朝政紊乱,明朝国力开始衰退。

朱载垕是明世宗朱厚熜的第三子,虽被封为裕王,但因母缘故不得父皇宠爱,后来因两位长兄早逝而成为储君,继位后施行新政,明朝国力有一定的恢复,不过明穆宗因好色而早亡。

明神宗朱翊钧以太子身份继承大统,前期在张居正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张居正死后朱翊钧倦于朝政荒于政事,长达20年不上朝,不过主持的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土,自他开始关外的满人崛起。

明光宗朱常洛是最不幸的太子和皇帝,因其母出身微贱,朱常洛不受明神宗喜欢,以至于迟迟不立作为长子的他为太子,甚至在立为太子之后还想废掉他和谋害他,好不容易等到继位后,却因为吃红丸而死,在位仅一个月,年号还是追用的。

明熹宗朱由校是明朝比较奇葩的皇帝,因为其父不受宠爱,他从小就缺乏好的教育,他最擅长做的是木匠活,在位期间宠信大太监魏忠贤和乳母客氏,明朝政治腐败,关外战情严峻。明熹宗在位七年,后来落水生病,在此期间他还服用“仙药”,最后身亡,死前指定五弟为继承人。

8.明熹宗朱由校→崇祯帝朱由检

崇祯帝继位后铲除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他是一位年轻有为的皇帝,但是生性多疑、刚愎自用,此时大明王朝内忧外患,对内崇祯帝无法平定李自成等人的起义,对外他又不能防止满人后金的进攻。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他认为“君王死社稷”,在煤山自缢身亡,明朝灭亡。

9.南明的四帝二监国

朱元璋这个屠夫对外人非常残酷,但对待自己的子女特别优待,不仅给他们分封了王爵,还给他们封地和庄园,以保证他们和他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永远享受这一切。毫无疑问,朱元璋的这些后代们给朝廷和百姓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而且这些藩王后代中能堪大用者寥寥,这一点在明朝灭亡的时候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崇祯自尽之后的十八年中(这段时间在历史上被称作南明),此后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若干政权反抗满人的入侵,历经四帝两监国,史称“南明”。同样是中原王朝南迁为什么南明不如南宋旺盛?

崇祯帝殉国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先后监国和登基,年号弘光,不过弘光政权仅支撑一年,南京就陷落,弘光帝被俘。

弘光帝被俘后,其堂叔潞王朱常淓曾短暂在杭州监国,不过他寄希望与满清和谈,杭州城破后被俘,押至北京后与朱由崧等九王俱被杀。

其中的弘光帝和永历帝胸无大志,面对清军节节败退,绍武帝因和永历帝争立最终被清军消灭,政权仅仅维持一个月,潞王监国更是七天就投降了清军。

1645年8月,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等人的拥立下,在福州称帝,改元隆武。隆武帝虽有心北伐,但受制于郑成功之父郑芝龙,郑芝龙胁迫其降清,隆武帝被俘后绝食而亡,清军迅速占领东南大部。南明隆武帝半生牢狱满腔热血却无力扭转乾坤

南明四帝两监国中,仅仅隆武帝和鲁王监国表现算是不错,隆武帝胸怀大志,意欲中兴大明,无奈没有根基,也得不到大军阀郑芝龙(郑成功父亲)的支持,苦苦支撑一年后失败被俘。而鲁王监国则算得上一位很有骨气的监国王爷了。

鲁王朱以海,是朱元璋第十子鲁王朱檀的九世孙,算起来是朱元璋的十世孙,因为明末农民起义的祸乱,他搬到了浙江居住。在清军相继消灭了弘光政权和潞王监国之后,散居在浙江各地的明朝藩王纷纷响应清朝的号召,投降了清朝,唯独鲁王和唐王(后来的隆武帝)没有投降。唐王南下去了福建组织政府抗清,而鲁王则留在了浙江,鲁王朱以海于1645年8月在绍兴称监国,组织力量抗清。后来各诸王争立,1646年12月朱聿键之弟朱聿鐭在广州称帝,年号绍武,在位仅四十天清军占领广州,绍武帝朱聿鐭被俘自缢殉国。

虽然鲁王监国政权和后来福建的唐王隆武政权也发生了很多的摩擦,但是鲁监国政权的主要行动还是针对清朝的。顺治三年(1646年),朱以海抗清失败,家属被清军俘虏,清军以此要挟鲁王剃发投降,被鲁王严词拒绝。在隆武帝被清军俘虏之后,很多原本归属于隆武政权的明军便选择归顺了鲁王,鲁王势力大增,于是在福建对清朝发起了反攻,一时间攻陷了十多个府县,让清朝在福建的统治濒临崩溃。

但是,清军毕竟有强大的后方作为支撑,在加上政权内部权臣之间发生了内讧,鲁王在福建并没有站稳脚跟,1649年后才在浙江舟山面前建立了一个落脚点,但是此时已经大不如前了,对清朝无法造成较大的伤害。1651年,清军对舟山进行强攻,最终鲁王丢失了舟山,被郑成功安置在福建金门岛居住。

郑成功之前是奉隆武帝为正朔的,在隆武帝失败之后又奉永历帝,所以鲁王是个尴尬的监国,再加上失去了自己的根据地和军队,1653年鲁王监国去掉了自己的监国称号,依旧称鲁王。

西南地区起义军和明朝官僚拥护桂王朱由榔为帝,改元永历,此时郑成功在东南沿海崛起,东西两面打击清军,抗清局面出现了高潮。不过后来抗击清军的各队伍面和心不和,永历帝在位16年。永历十五年(1661年),清军攻入云南,朱由榔逃到缅甸曼德勒,被缅王收留。后来吴三桂攻入缅甸,缅王将其献与吴三桂,1662年在昆明被吴三桂所弑,明朝统始亡(大明悲歌,落魄天子:汉人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榔)。消息传到金门后,鲁王十分悲痛。而有大臣建议让鲁王继承明朝皇位,继续领导剩余的力量抗清,但是此举却没有得到郑成功和郑经的支持,最终郁郁不得志的鲁王在1662年十一月在金门病逝。随着明朝最后一位有影响力的藩王的去世,明朝的抗清运动也正式宣告失败。

PS.奉大明正朔的延平王国姓爷朱成功(即郑成功)及其后裔于1661年在台湾建立的郑氏政权,抗清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被施琅攻克,共历五王、前后二十二年。

更多文章

  • 汉哀帝刘欣一生独宠一人,却不是他的任何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哀帝刘欣,汉哀帝,刘欣,同性恋,同志,断袖之癖

    说起汉代可能不太熟悉历史的人会不清楚有那个特别的人,但是刘欣确实是一个很特殊的皇帝,因为他有一个特殊的“妃子”,汉代其实也很不错的,只是在他执政的这个时候距离汉朝的第一任皇帝已经轮了好几轮了,底下的孩子孙子也开始变化,一直到刘欣这一代变得让人越发不能理解,而且像是一个叛逆期的

  • 揭秘欧亚屠夫成吉思汗之死:被咬掉生殖器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死亡原因,蒙古,蒙元,元朝

    中国的版图上,正北方有一片叫做鄂尔多斯的高原。每年八月,在这片土地上,都会举行著名的“那达慕”盛会。每到这个时候,数以万计的人们从各个地方赶来。在尽情享受草原人们热情的同时,大家还会不约而同地来到那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参观、祭奠。那就是著名的成吉思汗陵。成吉思汗陵在这片土地上已经

  • 朝代歌:一句话概括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朝代歌,朝代,历史朝代

    我们或许从小到大都是背着朝代歌,因为这是我们生存的根,是我们祖祖辈辈的生活的历史,有幸福也有灾难,有安和也有战乱,可是我们都是无法摆脱,那是我们维系的根。朝代歌也有很多版本,有些简单,有些也很复杂。简单版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又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教科书版炎黄尧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

  • 女人裹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又是如何结束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裹脚,裹小脚,缠足

    在中国古代,女性有裹脚的陋习,年轻女孩从小都要经历一种极其痛苦的手术,也就是“缠足”。她们的脚用布条紧紧地绑着,脚趾弯在脚底下,脚从前到后都绑着,让脚变得越来越小,这样脚就长出了夸张的高曲线。这简直是对女性身体的一种摧残。缠足始于中国汉族的上层社会,但它传播到了除最贫穷的家庭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诏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诏书,退位诏书

    汉宣帝的故剑情深,朱元璋的白话抗倭圣旨,和慈禧太后的对万国宣战……历史上最深情的诏书!作为帝王,我可以为你放弃整个天下!中国历史上最浪漫的一道诏书,一个王子对灰姑娘的爱情许诺。这份著名的浪漫诏书是汉宣帝为自己的结发妻子许平君下的诏。《汉书》记载:公元前72年,汉宣帝突然颁

  • 揭秘:芈月的私生活为何如此开放?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芈月,秦宣太后

    芈月,又称芈八子,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史称秦宣太后。她是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芈月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为后来秦国统一华夏奠定了基础。芈月是一位拥有传奇一生的铁血太后,也是一位饱受世人诟病的风流太后。她年轻时与义渠王翟骊二人在一起保持

  • 深入了解从西晋到五代十国的朝代疆域变化(25P)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晋,五代十国,历朝历代疆域变化,疆域变化

    西晋早期,司马懿父子执掌曹魏大权西晋基本完成统一东晋时期,司马家族已经没落,北方胡人占据前秦、西凉兴起,东晋继续缩小前进进一步扩大,东晋再次受到威胁,不要小看了苻坚淝水之战后,前秦分裂,东晋依旧,北方动乱北方政权更替,南方东晋依旧北方五胡,南方东晋依旧北魏一统北方,刘宋依旧北方北魏,南方齐朝北魏分裂

  • 春秋五霸到底是指哪五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五个诸侯之长。霸,政之名,谐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尊天子以令诸侯。"春秋五霸"是历史上对春秋时期诸国中能力最强,实力最壮,对历史的发展贡献最大的五位国君的称呼。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历史上称为

  • 宋代妇女的地位高 有继承财产和离婚诉讼权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妇女地位,男女平等,宋朝,宋朝妇女,离婚,继承财产

    中国古代离婚的七个标准仍然需要从“七出”和“七出”开始。事实上,在中国古代的法律、礼仪和习俗中,七外和七外是夫妻离婚时应具备的七个条件。当妻子符合这些条件之一时,丈夫和他的家庭可以要求离婚。因此,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在古代的父权制社会,只有丈夫才能与妻子

  • 唐高宗李治为何要称天皇?日本天皇山寨中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天皇,日本天皇,唐高宗李治,唐高宗,李治,唐朝,唐朝皇帝,武则天

    日本山寨了唐朝的“天皇”众所周知,东洋日本人那边的扛把子叫天皇。如中国人一提起就咬牙切齿的明治天皇、昭和天皇,等等。殊不知,“天皇”这个名号,是日本人从中国大唐抄袭过来的。唐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出名的一个朝代之一,在这个时代出现了灿烂的文化,其开放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