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临公馆静,画满地图雄”一笔一划的勾勒,不仅仅是书香笔墨的挥洒,还是中华领土的扩展,千百年间的变化,中华领土愈加富强,文明愈加成熟。
关于中国历史地图,有很多版本。其中谭其骧版本流传最广,也是目前中学历史教材中的权威版本。然而谭版地图的“地图开疆”是其最大的缺陷。除了谭版之外,还有其他版本,但是很少出现比较精美的。发现台湾制作的中国古代历史地图,也十分精美,也相对客观。细心程度远超港版(香港版的中国历史朝代地图和大陆版有何区别?),个别朝代的堪称经典。
春秋时期的地图,用不同的颜色标出了各国的范围。而且写出了重要民族的分布状态。而谭版的春秋地图没有画出国界线,只标记了地点和国名,使得人们无法了解各国势力范围的大小。
春秋时期疆域
战国七雄纷争
这副地图是战国末期地图,如赵国占据了河套,燕国开扩了辽东,楚国灭了越国。但是这个时期,秦国应该已经占领了楚国的鄢郢之地,因此这个地图并非某一个时间点的地图。鄢郢之地是楚国的宗庙之地,是楚国的核心区域。这幅地图主要考略的是画出各国的传统和最大版图。
秦朝完成一统
台湾版的秦朝地图是十分客观的地图了,也是少有的既精美又客观的秦朝地图,可惜小编没有找到高清版。该地图主要以1955年顾颉刚的秦朝地图为底本制作的,其中象郡位于交趾(越南北部)地区。改地图没有将云贵地区划入秦朝。小编早就论述过谭版秦朝的地图的问题,秦朝并没有统治云贵一带,当时云贵还存在夜郎、滇国等国家。而秦朝最南的象郡应该在越南,汉代被分为交趾、九真、日南三郡,都在越南。
西汉开发西域
台版的西汉地图,也十分不错,画出了主要国家的疆界,标注了汉朝重要的郡名。对于匈奴等北方游牧的民族的北部边界没有画出来,因为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边界线。这一点上,比谭版北方600年不变的圆弧线可以说是强太多了。
东汉经营辽东
至于三国到隋朝的,小编没有发现该版的地图,因此也不再介绍。而该版本的唐朝地图,也就是谭版地图的翻版,没有多大的改变。小编认为,最好将唐朝的版图分为两种颜色。深色为行政管辖区域,浅色为羁縻统治区域或者是势力范围。至于名义上的册封区域,那就是别画进来了。
三国演义,三分天下
东晋南北对峙
隋朝大杀四方
唐朝天可汗
五代十国疆域
北宋失去燕云十六州
台湾版的两宋地图和大陆版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是台湾没有给辽国标出颜色,说明台版认为辽国和过去的匈奴、突厥、回鹘是一个性质的游牧政权。实际上,辽国和过去的这些游牧政权已经不同了,应该画出不同的颜色。
金南宋西夏三足鼎立
蒙古帝国与元朝
对于蒙古帝国和元朝的疆域,台版就没有采取谭版的画法。谭版将元朝的疆域都画到了北冰洋,因为当时中苏关系恶化,所以谭其骧就这样言听计从了。实际上,元朝最北到达了贝加尔湖一带。另外,台版的将朝鲜半岛划入了元朝,因为当时高丽王朝已经被元朝控制,并且一度设立征东行省。大陆版教科书用的是谭版的地图,但是又做了修改,把台湾岛划入了元朝(后来的明朝也是如此),实际上,当时元朝只管辖到了澎湖列岛,但是还没有管辖台湾。
明朝天子守国门
台版的明朝地图也基本是谭版的翻版,但是有一点点的修改,那就是去掉了东北地区“上不封顶”的巨大缺陷,改为以外兴安岭作为奴儿干都司的最北边界,相对合理一些。
清朝万国来朝
清朝版图,台湾版用了两种颜色。褐色部分是清朝实际上的控制地区,也就是一般所画的清朝版图,面积大约为1300万平方公里。而绿色部分就是清朝控制下的附属国,是清朝巅峰时期的势力范围。这些势力范围包括哈萨克汗国、朝鲜、尼泊尔、缅甸、越南、南掌(老挝)、浩罕、阿富汗等。
民国看起来也很大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台湾该版本的地图也没有做到统一的标准。如清朝用绿色标出了势力范围,而唐朝和明朝就是一个颜色。比较欣赏该版本的地图是春秋、战国、秦朝、西汉、蒙古帝国的版图。对于谭其骧版,小编只欣赏其北宋、南宋时期的版图。而港版,小编比较欣赏明朝的地图(将疆域和势力范围区分开)。
▲台湾历史教科书
综述
文明是一座画廊,喜爱观赏的人自然会发现它的美,他就在那里,无所改变,只有幸运,才会让人们见到它,重现当年的风采
【参考资料】《国学导航》《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中国历代疆域面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