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历史上有些皇帝的名字用生僻字 你会读吗?

中国历史上有些皇帝的名字用生僻字 你会读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111 更新时间:2023/12/24 6:45:22

据国防大学出版社《中国皇帝史》: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清代宣统覆灭,我国封建社会共经历了352名皇帝,其中统一朝代的皇帝有146名。分裂时期的皇帝有206名,主要是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如果把秦始皇以前历时840年的东、西周朝和春秋、战国时代之王、公、侯加进去,就更多了,这些君王总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进去,中国帝王应该有829位。

由于口径不一,难以有权威的统计,我们只能大概了解一下范围了。

皇帝嘛,自以为是天子,高高在上,无人能比,所以,就连取名字,也要取得与众不同、高人一等。在中国古代数百位皇帝中有部分皇帝名字尤其冷僻、奇特、“高级”。中国皇帝取名为什么喜欢用一些生僻字呢?

独一无二名字不仅深得现在的人喜欢,也深得古时候的一些显贵之人的喜欢,特别是深得当时掌权者的喜欢。有些古代的皇帝,为了突出他们名字的与众不同,从而喜欢采用一些比较生僻的字作为名字既难读也难记,要想做到耳熟能详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一些能够让人耳熟能详的皇帝,他们的名字则比较普通,如:汉高祖刘邦、唐王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等等。因此,名字的独特性不在于它的生僻,而在于它的所赋予的含义。一些既好听又好记,还赋有美好寓意的名字,才是真正的具有独特性的好名字。

就此嘻嘻网整理、筛选历代皇帝中比较生冷怪异的名字,并依据《汉语字典》逐一标出了读音和简单的释义。

上古时代:

颛顼(音zhuānxū),高阳氏

帝喾:(音kù)高辛氏

夏:

羿-寒浞:音zhuó,义:淋湿。

帝扃:音jiōng,义:门户。

履癸:音guǐ(第三声),义:天干的第十位,用于作顺序第十的代称

西周:

懿(音yì,义:德行美好)王囏:音jiān,古同“艰”。

幽王宫湼:音niè,义,同“涅”。

古公亶(音dǎn,义,实在,诚然,信然)父(太王)

东周:

惠王阆:音làng,义,门高的样子,空旷,没有水的城壕。

西汉:

元帝刘奭:音shì。义,盛。

成帝刘骜:音ào。义,千里马。

平帝刘衎:音kàn,有快乐的意思。

东汉:

章帝刘炟:音dá,义,火起、爆。

和帝刘肇:音zhào,义,开始、初始、引发。

安帝刘祜:音hù,义"福"的意思,千万别念成gu。

质帝刘缵:音zuǎn,容易被人念成赞(zàn),义,继也。

三国:

魏明帝曹叡:音ruì,有"深明、通"的意思。

常道乡公曹奂:音huàn,义,盛大、众多。

西晋:

司马邺:音yè。邺是魏晋南北朝时中城市之一。

东晋:

穆帝司马聃:音dān,义,耳朵长大的意思。

孝武帝司马曜:音yào,义,照耀;明亮,日、月、星均称“曜”,日、月、火、水、木、金、土七个星合称“七曜”,旧时分别用来称一个星期的七天,如“日曜日”是星期日,“月曜日”是星期一,其余依次类推。

十六国:

前凉高祖昭王张寔:音shí,同"实",有"放置、此"的意思。

前燕太祖文明皇帝慕容皝:音huàng,仅用于人名。

前燕景昭皇帝慕容儁:音jùn,有才智超群的意思。

前燕幽皇帝慕容暐:音wěi,形容光很盛的样子。

后秦:

武昭帝姚苌:音cháng,古代一种植物。

西凉:

昭武王李暠:音gǎo,或音hào。念gǎo形容"光明、明亮",念hào同"皓"。

李歆:音xīn,义,喜爱,羡慕;飨,祭祀时神灵享受祭品、香火。

南北朝:

南朝宋太宗明帝刘彧:音yù,形容有文才。

南朝齐武帝萧赜:音zé,有深奥的意思。

南朝齐明帝肖鸾:音luán,义,传说凤凰一类的鸟。

北朝北周孝愍(音mǐn义,同“悯”。)帝宇文觉

北朝北周武帝宇文邕:音yōng,有和谐的意思,千万别念成邑了。

北朝北周宣帝宇文赟:音yūn,有"美好"的意思,多用于人名,千万别念成"斌"了。

隋朝:

恭帝杨侑:音yòu,义,相助

唐朝:

武曌:音zhào,只有武则天一个人用过,她自己造的字。结构特殊,能使人联想到日月当空,光芒万丈这一磅礴景象。

懿宗李漼:音cuǐ或cuī,形容水深。

僖宗李儇:音xuān,形容"聪慧、敏捷"。

昭宗李晔:音yè,形容火光很光盛大的样子。

哀帝李柷:音zhù,与"祝"同音。

五代十国:

后唐庄宗李存勖:音xù,意为勤勉,别念成"助"了。

南唐高皇帝李昪:音biàn,光明的意思,古代同"忭",喜乐的意思。

南汉中宗刘晟:音shèng,光明、旺盛的意思。

南汉后主刘鋹:音chǎng,锐利的意思。

宋朝:

南宋孝宗赵眘:音shèn,有"谨慎"的意思,古同"慎"。

南宋度宗赵禥:音qí。

南宋瑞宗赵昰:音xià,是"夏"的古字,有"直"的意思。

祥兴帝赵昺:音bǐng,"明亮、光明"的意思。

西夏末代皇帝李睍:音xiàn,睍睍,眼睛不敢睁大的样子。

明朝:

惠帝建文帝允炆:音wén,义,没有火焰的微火。

孝宗弘治帝朱佑樘:音chēng,在位18年。

世宗嘉靖帝朱厚熜:音zǒng,也念cōng。念zǒng时,有火炬的意思。

穆宗隆庆帝朱载坖:音jì。

清朝:

世宗雍正帝胤禛:音zhēn,以至诚感动神灵而得福的意思.。

仁宗嘉庆帝颙琰:音yóngyǎn,

文宗咸丰帝奕詝:音zhǔ,智慧的意思,也念nuò。

德宗光绪帝载湉:音tián,形容水面平静。

明朝皇帝的名字多古怪

如果我们看史书会发现明朝的皇帝名字非常怪,很多的生僻字,特别是越后期越怪,而那些藩王们的名字就更可怕了,不但不认识打都打不出来,像什么朱慈(火+喜),朱尊(氵+柬),朱(宀+真)(钅+番)等等,这是为什么呢?

这其实跟明太祖朱元璋有关。朱元璋这个人当做和尚做过乞丐,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当了皇上处处要显示自己是个文化人。他就规定了子孙后代取名字要按照五行相生来取,而且还给自己的每个儿子留下二十个字,让他们把这二十字作为后代名字的第二个字。

所以从明太祖朱元璋算起到南明永历帝为止,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名字就是按照阴阳五行排列的,也就是明朝的皇帝从第二任起,名字的最后一个字都和五行“金木水火土”有关。

而且,父子之间还都按照“五行相生”来取名字。比如朱棣的“棣”字带有“木”,他的儿子朱高炽的“炽”则有“火”字,木生火嘛。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基”字带“土”,火生土。

实际上,并不是只有皇帝是这样,明朝整个皇族取名字都是按照五行相生的。为了沿续这个规则,他们把所有带五行偏旁的字全用完了,实在找不出合适的字了,就只能造字啦。

这些九五之尊的皇帝们为什么喜欢选用十分怪僻的汉字做名字呢?

中国古代皇帝的名字都是经过一改再改,比喻曹奂原来就叫曹璜,太后和大臣们觉得他的名字没有君临天下的气概。古代皇帝的名字有什么讲究呢,首先是要使皇帝本人能洪福齐天,其次还要兼顾到江山社稷的永固和传承,还要能福泽百姓,或者拓展疆土。比如刘邦原名叫刘季,又叫刘三。就是取四海一统用固之意。后秦衰微,皇取名的姚兴。所以皇帝的名字都是:大、极、吉、永这四个特点。他们的名字大也是大到极点,比如武则天,又叫武照。所以他们无所不用其极,为一个名字挖空心思,反复修改,直到找出独一无二的为止,这样一来就可能会有很多是生僻字。

皇帝的名字都是避讳的,如果是一个好君王,后代对这个字可能无比热爱,但是亡国之君,他的名字即使在一般的文章中也很少人提及,尤其是那些臭名昭著的皇帝,他们的名字几乎后世不用,比喻:、纣,还有某些运气不好的君王,后世认为晦气,也不用他们的名字:比喻姚泓、司马邺、曹髦、吕纂。

因为古代有避讳这条缺德规矩……别说同字,有时连同音都不行。

以下是中国部分改字法避讳

秦始皇名政,“政”与“正”同音,所以秦代称“政月”为“正月”,“正”字改念平声,甚至改称“端月”。

避汉高祖刘邦讳,“相邦”改“相国”。

避汉文帝刘恒音讳,“姮娥”改嫦娥

避汉景帝刘讳,“启蛰”改惊蛰、“启封县”改开封县。

避汉武帝刘彻讳,“彻侯”改通侯。

避汉昭帝刘弗陵讳,否定词“弗”改“不”。

避汉宣帝刘询音讳,“荀卿”改孙卿。

避东汉光武帝刘秀讳,东汉孝廉“秀才”改“茂才”。

避汉明帝刘庄讳,庄姓者多半改成严姓。

避汉灵帝刘志讳,东观汉记的“志”改称“意”。

避晋宣帝司马懿讳,三国志将吴懿改“吴壹”。

避晋文帝司马昭讳,王昭君改称王明君,蔡昭姬改称蔡文姬,韦昭改称韦曜。

避晋愍帝司马业讳,建业(今南京市)改名为建康。

避唐高祖李渊讳,陶渊明改称陶泉明或陶深明。

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世”、“民”常改为“代”、“人”。例如,柳宗元《捕蛇者说》中句子“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中的“人风”实际上是指“民风”,是为此而改。

避唐高宗李治讳,文章内“治”字改为“理”。

避武则天(武曌)的讳,庐陵王(稍后的唐中宗)之长子李重照改名李重润。(曌为照的则天文字)

避后晋高祖石敬瑭讳,有些敬姓人士改为端姓,或拆字变为苟姓以及文姓。

孔子之名丘曾经是金朝的圣人讳,所以有些丘姓人士改为邱姓。

避明太祖朱元璋讳,“元年”改为“始年”、“原年”,“元来”改为“原来”。

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而“玄孙”改“元孙”。

避清雍正帝胤禛之讳,兄弟字辈“胤”改“允”。赵匡胤通称为“宋祖”甚至改称赵匡续,王士禛改称王士正或王士祯。

避清乾隆帝弘历讳,曆常改为歷,而大清历法时宪历改时宪书,弘文馆改“宏文馆”。

避清道光帝旻宁讳,北京外城广宁门改名广安门。

标签: 皇帝皇帝名字生僻字

更多文章

  • 北宋灭亡后男俘被分散为奴 后宫美女的悲惨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北宋灭亡,靖康之难

    中新网6月9日电国破家亡之际,战争就不再只是男人们的事。而女人们往往要比男人承受更多的苦难,因为她们往往成为战争的战利品和敌人的玩物。美国《侨报》援引了《960年到1279年之两宋典故》的一些史料,对靖康年间北宋皇族女子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进行了重读。天潢贵胄的“骨气”靖康二年

  • 岳飞是怎样成为“民族英雄”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岳飞,民族英雄

    岳飞的品格我是很钦佩的,他也确实算得上是位英雄,但是要把他拔高到民族英雄的地位,我认为是不符合历史真相的,这很大程度上是历朝历代出于政治需要炒作的结果。岳飞的这种情况,跟历史上的另外一个著名将领很相似,那就是关羽,当然关羽并不是被定位为民族英雄来炒作的,而是定位为忠义的化身来炒作的,下面我们就来对照

  • 难以启齿的靖康之耻 道学家开始强调妇女保贞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靖康之耻,靖康之难,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

    北宋末年,金兵第二次南下包围了汴京城,为了苟延残喘,宋徽宗、宋钦宗竟以上万名宫廷、宗室和京城妇女为抵押品,明码标价地抵押给了金军。在金军的营寨中,她们遭到强暴和蹂躏。北宋政权灭亡后,金兵北撤,这些女性在金军的押解下随同北迁,在途中历经磨难、大批死亡。到达金国都城上京以后,她们被遣送到供金国君臣享乐的

  • 辛亥革命后,15个省市独立顺序及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辛亥革命,省市独立

    ?图:辛亥革命形势图1911年10月,一场伟大的革命在中国爆发,从而结束了在这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已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年,按照中国农历的纪年方法是辛亥年,这场革命也因而被后人称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打开了贫弱的中国进步的闸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

  • 隋炀帝魂断面子工程 好大喜功打扮盛世景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炀帝,面子工程,面子外交,好大喜功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同秦始皇齐名的暴君。杨广本与皇位无缘,他凭借逼真的忽悠表演骗取了孤独皇后的信任,在孤独皇后的力荐下,隋文帝废黜了太子杨勇,杨广才如愿以偿的登上了太子之位,随后他又暗中结党营私,勾结隋文帝身边的近侍重臣,为抢班夺权做好准备,在阴谋即将暴露的关键时刻,杨广弑父杀兄,夺取了皇位。小人

  • 唐睿宗李旦两次登基三让天下 最后让出个太平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睿宗,李旦,唐朝皇帝

    宋代词人宋祁赞曰:睿宗有圣子,一受命,一追帝,三赠太子,天与之报,福流无穷,盛欤!这里所说的唐睿宗李旦便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八个儿子,也是武则天的第四个儿子。他出生在长安,自小就恭敬好学,尤其精通书法,曾经担任过诸多官职。在他出生之后不久就被封为王爷,之后也陆陆续续地担任过冀州大都督,右金武卫大将军等官

  • 几位死于贫困的美国总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死于贫困的美国总统

    大约不会有人想到,做为天下第一强国和第一富国的美国,它的民选总统们居然有死于贫困的,并且还不止一位。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以下几位吧!美国历任总统名单、美国历任总统任期、美国总统生卒年份及所属党派杰斐逊:为债务而烦忧第一位死于贫困的是第三任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他出身贵族家庭,死于18

  • 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到底有多少“娃娃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皇帝,娃娃皇帝

    中国两千余年封建专制社会中,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从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登基”称帝至公元一九一二年末代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炮声中宣布退位,二千一百三十三年间共涌现出四百九十四个皇帝。各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取得了政权,一旦登上“天子”宝座,皇帝们就无一例外

  • 秦始皇叫“嬴政”是错误的 应该叫赵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嬴政,赵政

    图:秦始皇画像现在的史书和文章上,秦始皇都叫嬴政,其实这是很不恰当的,混淆了姓氏演变的历史。战国及秦汉以前,姓与氏是分家的,姓用来区别婚姻,氏用来区别贵{贝戋}。比如吕太公以姜为姓,以吕为氏。后来姓氏合流,基本的规律是以氏为姓,对人的称谓基本是氏字加名,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战国时候,对诸侯及其子

  • 这对父子真谦让皇权也能让 结果让出了唐朝中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让皇帝,李成器,唐玄宗,李隆基

    “孔融让梨”,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几乎家喻户晓的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也许因为物体价值不同,大凡让出喜爱之物者多,让出权力者寡,让出皇位者更是鲜有人在。自古以来,皇帝的儿子总是不容易的,因为权势滔天的皇位,多少亲兄弟自相残杀,“冷血无情&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