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当年赴美留学预备役学校 成就中国最高等学府

当年赴美留学预备役学校 成就中国最高等学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871 更新时间:2024/1/15 6:04:58

历史悠久的清华大学是我国一所引人瞩目、令人向往的著名重点大学。清华大学的前身叫清华学堂,是1911年清朝政府用美国“退还”的一部分庚子赔款办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清政府与十一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赔银四亿五千万两,史称“庚子赔款”。其中美国分得三千二百多万两。1904年美国表示所得赔款“原属过多”,可用于“退款办学”。经中美双方多次商谈,于1908年确定退款办学相关事宜。自1909年起至1940年止,逐年按月“退还”给中国,指定用于化教育事业。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士1906年给美国总统《备忘录》中的一段话反映了美国退款办学的真实目的:“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这就是说,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领袖的方式。”

1909年7月,清政府设立游美学务处,附设游美肄业馆,专办派遣学生赴美留学一切事宜。1909-1911年,游美学务处选送三批共180名学生赴美留学,其中包括梅贻琦、胡适、赵元任、竺可桢、胡刚复等。1911年4月26日,清华学堂正式成立,所有办学方法均照美国学堂实行。

1912年10月,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TsinghuaCollege),归北京政府外交部管辖,面积450余亩,校园建筑体现出“中西文化,荟萃一堂”的特点。但办学方针依然照搬美国,清华学校还是一个普通的留美预备学校。学生到这里来,主要是念英文,然后念一些欧美的文化,学生在校学习8年,毕业后公费送美留学,进美国大学一年级或二年级。

1916年清华学校正式提出改办完全大学,1925年设立大学部,同年设立国学研究院,开始向完全的大学过渡,招收四年制大学生。1928年国民党政府接管清华学校,将校名改为“国立清华大学”。第二年,旧制全部结束,完成了从留美预备学校到大学的过渡。1929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国立清华大学专属教育部管辖。至1937年已发展为一所拥有文、理、法、工四个学院16个学系的综合性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清华大学于1952年进行了院系调整,并兴建了诚斋、立斋、强斋等数十座楼房;60年代又兴建了中央主楼;从70年代开始主要兴建教职员工宿舍。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清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工科大学,为祖国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材。

清华园是清华大学的标志,以至人们把清华大学称为清华园。现清华大学工字厅、怡春园一带原来叫熙春园。作为皇家园林康熙行宫(御园)的熙春园,始建于清朝中叶康熙年间,建成于1767年(乾隆32年),它与北京西郊的圆明园等五个苑囿号称”圆明五园”。道光年间,熙春园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仍叫熙春园,赐于五子奕综,西部叫近春园,赐于四子奕詝(zhǔ)(咸丰),俗称”四爷园”。咸丰即位将熙春园改为清华园。

今“清华园”工字厅后面的匾额题“水木清华”四字,两旁有对联一副: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这“水木清华”四字典出晋谢叔源的《游西池》一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这“湛”为澄清之意。因工字厅后有池,故有谢氏诗句,题为“水木清华”。

工字厅现在是校长办公室,原名工字殿,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清华大学最负盛名的古建名胜。工字厅庭院门前有一座小石桥,门口左右各有两只巨大的石狮子,门额一匾上书“清华园”三个大字,是咸丰皇帝御笔亲题。这道门早先是作为皇家园林清华园的二宫门,进入二宫门,便是工字厅,早年称作“工字殿”,因为前后两个大殿中间以短廊相接,俯视如同一个“工”字。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得以幸免。同治时,打算重修圆明园,但由于经费不足以支付从新疆运送材料的运费,于是拆毁近春园,将石材用于圆明园的修缮。但拆毁近春园后由于太平天国运动,清朝国力衰微,重修圆明园计划被搁置,从此近春园沦为“荒岛”达120余年。

1913年近春园并入清华大学校区,统称清华园(在作为清代皇家园林的时代,近春园原本不是清华园的一部分)。此一景点在清华校内常被称作荒岛或荷塘,1979年清华大学重修荒岛上原有的建筑,成为近春园遗址公园,现常作为校内师生员工休闲的场所。

近春园荷塘因散文名篇《荷塘月色》而闻名。1927年夏,居于附近的朱自清先生漫步于荷塘西北角,写下《荷塘月色》一文。岛上建有“荷塘月色亭”以资纪念,亭内有朱自清先生手迹。但许多人常将“水木清华”处的荷塘误认为是《荷塘月色》中的荷塘,这也是“清华四怪”之一:“两处荷塘争月色”。

更多文章

  • 革命先驱孙中山究竟是如何获得美国公民身份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中山,孙中山国籍,美国国籍,夏威夷出生证明书,美国出生纸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你都得面对这么一个客观历史事实,国父孙中山是美国人!!!指出这个历史事实,没有丝毫贬低孙先生的意思,他通过伪造出生证明获取美国公民身份,一是为了开展革命,去美国发动华侨参加同盟会;而是为了躲避清廷对他的迫害和追杀。然而这段历史事实,却被有意无意的隐瞒了一个世纪,还要特别指出,这段

  • 孙中山夏威夷“出生证”曝光 系为革命骗取美国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中山,孙中山国籍,美国国籍,夏威夷出生证明书,美国出生纸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你都得面对这么一个客观历史事实,国父孙中山是美国人!!!指出这个历史事实,没有丝毫贬低孙先生的意思,他通过伪造出生证明获取美国公民身份,一是为了开展革命,去美国发动华侨参加同盟会;而是为了躲避清廷对他的迫害和追杀。然而这段历史事实,却被有意无意的隐瞒了一个世纪,还要特别指出,这段

  • 德国纪念柏林墙动工修建50周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柏林墙,柏林墙倒塌,东德,西德

    当地时间8月13日,德国柏林,一名修女参加德国柏林墙动工修建50周年纪念活动。柏林墙是二战后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的,用于隔离东德和西德的围墙,是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柏林墙1961年8月13日开始建造,1989年11月9日开放,两德重归统一。当地时间8月13日,德国柏林,一位民众点燃蜡烛纪

  • 中国服饰的百年变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服饰,中国服饰变迁史

    图为“飞虎队队员”龙启明(左)小时候和哥哥、父亲穿着长袍马褂的合影(20世纪20年代末摄)。中国服饰文化历史悠久,百年不过是其中短暂的瞬间。但20世纪却由于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均发生巨大变化,使服装也随之出现频繁的变化。20世纪的20-30年代,清朝的三寸金莲靴、长袍马褂

  • 百年救国梦:孙中山和他的《实业计划》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1年,中国大革命。当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枪响之后,远在美国的孙中山浑然不知情,他正在为屡败屡战的国内革命点点星火演讲筹款。10月12日的站点是丹佛市,这一天他还没来得及办理布朗宫殿酒店328房间的入住手续。当地报纸一则武昌起义成功的消息,让他既高兴又意外。这个并没有受到他遥控指挥和经济资助的

  • 中国古代仅有一位庙号为“圣宗”的皇帝有何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圣宗,庙号,辽朝,辽朝皇帝

    如今我们提起中国皇帝,一般不会直呼他们的名字,而是称呼他们的庙号和谥号。庙号最早起源于商朝,一般对国家有大功的王,就会被追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当时庙号只有四种:创基立业曰“太”、功高者曰“高”、世代祭祀曰“世”、中兴者

  • 蒋介石“总统”就职仪式 “副总统”李宗仁像侍卫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总统大选,中华民国总统大选,蒋介石,李宗仁

    凤凰卫视12月26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何亮亮:1948年4月20日,星期二,在中国现代史上非同寻常,就在这一天,中华民国首次依照宪法举行了第一任“总统”和“副总统”的选举。这次选举号称采取差额的方式,而且参选人首轮得票,必须要超过半数以上才

  • 孙中山并非辛亥革命头号功臣 就任大总统的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01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的日子。著名历史学家史扶邻这样评价孙中山:如果说孙中山有一贯的特点,那就是一生屡遭失败。尽管如此,他仍然不愧是民族英雄,因在他活动的四分之一多世纪,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假如没有对他的回忆,也许更黑暗。中国大陆执政的CCP则尊孙中山为&ldqu

  •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详表 主要历史朝代名称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朝代,历史朝代,历史朝代顺序表,朝代名称来历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详表:朝代起讫年代都城今地统治民族开国皇帝三皇五帝:“三皇“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夏朝约前2146-1675年安邑山西夏县华夏族禹商朝约前1675-1029年亳河南商丘华夏族汤周西周约前1029-77

  • 中国人误解最深、被扭曲历史最多的朝代:隋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隋朝,朝代,历史朝代

    由于李渊李世民父子在太原造反后一系列倒行逆施的篡改历史行为,由于隋炀帝的死过于仓促突然,由于李世民把隋朝官方的原始记录档案都毁尸灭迹逐一销毁,许多有关隋朝的历史真相与社会现实、政治事件被篡改、扭曲、丑化、粉饰、夸大,加上李渊李世民父子为千方百计妖魔化隋文帝、诋毁污蔑隋炀帝的不遗余力、不择手段,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