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蒋介石“总统”就职仪式 “副总统”李宗仁像侍卫

蒋介石“总统”就职仪式 “副总统”李宗仁像侍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194 更新时间:2023/12/13 20:16:37

凤凰卫视12月26日《腾飞中国》,以下为字实录:

亮亮:1948年4月20日,星期二,在中国现代史上非同寻常,就在这一天,中华民国首次依照宪法举行了第一任“总统”和“副总统”的选举。

这次选举号称采取差额的方式,而且参选人首轮得票,必须要超过半数以上才能当选,不过“总统”选举的结果仍然是毫无悬念,中国国民党候选人蒋介石以两千多票,对二百多票的悬殊比数,击败了同党的对手居正,当选行宪后的首任中华民国“总统”。

其实在1948年,以蒋介石的权威和地位,国内并没有人能够和他竞争“总统”的职位,不过这次选举吸引了中外各界的目光,主角戏是万万唱不得的,据说蒋介石当时有意于精通西方民主和宪政的胡适做他的竞争对手,但是随即有人指出,“蒋中正”和“胡适之”两个字排在一起,意思是“蒋中正往哪里跑”,显得很不吉利。

于是国民党元老,时任国民政府司法院院长的居正便出来“挑战”,而“蒋中正”“居正”两个名字排在一起也煞是好看。尽管“总统”的宝座花落谁家已经是波澜不惊,但是在“副总统”的选举中,还是引起了一场混战,参加“副总统”竞选的共有6人,其中国民政府“副主席”孙科和北平行辕主任宗仁是热门人选。

孙科似乎更胜一筹,因为他的背后是蒋介石,由于出身行伍,因此蒋介石希望由文人出任“副总统”一职,以平衡正副“总统”的角色形象。而李宗仁也是军人,他主导的桂系又多次与蒋不合,一旦当选,也只会造成日后的行政阻力。

所以蒋反对李参选,甚至亲自劝退,但是李宗仁竞选之意十分决绝。如今历史迷雾消散,据曾经担任李宗仁秘书的程思远回忆,李宗仁之所以要参选“副总统”,完全是出于司徒雷登的策动。也就是说,李宗仁的背后有美国无形的支持。

最后李宗仁以1163票当选“副总统”,让蒋介石的如意算盘落空。

蒋介石一身长袍马褂的礼服,李宗仁穿戴着挂满军装的军服

1948年5月20日,正副总统就职典礼,李宗仁(右三)着军服出席。

5月20日,正副“总统”就职大礼正式举行,李宗仁后来回忆说,在典礼前一天,蒋介石通知他穿一般的军便服出席即可,然后第二天,蒋出现在众人的的面前的时候,却是一身长袍马褂的礼服,而李宗仁穿戴着挂满军装的军服出席,站在蒋介石后方的时候,活像是蒋的侍卫副官,毫无“副总统”的形象。

尽管选战期间有种种的活报剧上演,但这次选举不但是中华民国与全中国,目前唯一一次举行的“总统”大选,也是全中国唯一一次的多候选人参选“总统”的民主选举。

当然在中共看来,这次大选无异于一场闹剧,就在蒋介石当选“总统”的两天之后,4月22日,新华社发布消息,人民解放军收复了延安。

另外一种说法:蒋介石“忽悠”李宗仁

令人奇怪的是,在这幅照片中,蒋介石光着脑袋,一身青色长袍马褂,斜披一根红色绶带,左胸佩一枚青天白日勋章,一派斯文,完全是学者风度,而李宗仁则是一身戎装,头发梳得油光发亮。两人站在一块儿,简直就是一位高级副官在侍应主人。现场一位史学家告诉记者,事出并非偶然,这是蒋介石“忽悠”李宗仁的结果。

1948年4月,行宪国大会议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选举总统,蒋介石以“压倒性”的优势当选总统。而蒋介石希望副总统由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出任,便于自己控制整个政局。不想李宗仁“横刀夺爱”,以1163票当选“副总统”,让蒋介石的如意算盘落空。蒋介石咽不下这口气,于是让总务局发出通知:典礼一律着常用军服,而他自己却一身轻松打扮,经过这么一“忽悠”,蒋介石让李宗仁在就职典礼上,成了自己的“侍应官”。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曾详述这段“被骗”的过程

李宗仁说,他一开始蒋中正请示关于就职典礼的服装问题,蒋说应穿西装大礼服。“我一开始颇怀疑,因为西式大礼服在国民政府庆典中并不常用,不过他既已决定,我只有照办”。

李宗仁于是连夜找上海有名的西服店,赶制一套高冠硬领的燕尾服。就职典礼前夕,总统侍卫室又传出蒋介石手谕,“用军常服”。虽然李宗仁觉得,军服与当天气氛环境“有欠调和”,但既然蒋已有指示,“我当然只有遵照”。

典礼当天,赞礼官恭请正副总统就位时,李宗仁发现蒋介石未穿军服,而是“长袍马褂,旁若无人地站在台上”。自己则是一身军服伫立其后,“相形之下,颇欠庄严,感觉蒋先生是有意使我难堪”。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说,“蒋先生以在这种小地方,他的度量都不能放宽,其为人如何也可想见。这尴尬的场景与其说使我难堪,毋宁说使他自己难堪罢了”。

李宗仁说,开票当日,“当播报员报告我的票数已超过半数、依法当选时,蒋先生盛怒之下,竟一脚把收音机踢开”。李宗仁回忆,当选翌日他和夫人拜访蒋介石,结果在会客室枯坐30分钟,蒋介石夫妇才姗姗而出。

蒋李不合,后世颇多传书记载,当属李宗仁回忆录最让人印象深刻。

更多文章

  • 孙中山并非辛亥革命头号功臣 就任大总统的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01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的日子。著名历史学家史扶邻这样评价孙中山:如果说孙中山有一贯的特点,那就是一生屡遭失败。尽管如此,他仍然不愧是民族英雄,因在他活动的四分之一多世纪,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假如没有对他的回忆,也许更黑暗。中国大陆执政的CCP则尊孙中山为&ldqu

  •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详表 主要历史朝代名称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朝代,历史朝代,历史朝代顺序表,朝代名称来历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详表:朝代起讫年代都城今地统治民族开国皇帝三皇五帝:“三皇“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夏朝约前2146-1675年安邑山西夏县华夏族禹商朝约前1675-1029年亳河南商丘华夏族汤周西周约前1029-77

  • 中国人误解最深、被扭曲历史最多的朝代:隋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隋朝,朝代,历史朝代

    由于李渊李世民父子在太原造反后一系列倒行逆施的篡改历史行为,由于隋炀帝的死过于仓促突然,由于李世民把隋朝官方的原始记录档案都毁尸灭迹逐一销毁,许多有关隋朝的历史真相与社会现实、政治事件被篡改、扭曲、丑化、粉饰、夸大,加上李渊李世民父子为千方百计妖魔化隋文帝、诋毁污蔑隋炀帝的不遗余力、不择手段,中国的

  • 一张作假的照片:尼克松访华和周恩来握手修去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尼克松访华,冀朝铸,红墙第一翻译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点30分,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的"空军一号"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尼克松及夫人急忙走下舷梯,向前去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了手。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手握在一起,结束了20多年的隔绝状态,标志着中美关系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新华社资料图: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在机场握手(涉嫌修版,冀朝

  • 吃麦当劳就等于为美军贡献一颗射向苏联的子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麦当劳,莫斯科第一家麦当劳,苏联

    1989年末麦当劳将在莫斯科开业的消息传开,年轻人对美式快餐的热情令当局非常不安。苏共有关部门开始制造舆论,说你们每吃一次麦当劳,就等于为美军贡献了一颗射向苏联的子弹,结果,苏联人顿时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赶着去吃麦当劳。1990年1月31日,麦当劳开业那天迎来了3万人,营业额超过15万卢布,创造了麦当劳

  • 历史十大篡位者 一个比一个毒为了皇位手足算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篡位,皇帝,皇帝,中国皇帝

    1、嬴胡亥作为中国封建皇权历史上第一个篡位者,嬴胡亥并未给人留下老谋深算富于心计的印象,除了一颗勃勃野心之外,他似乎一无是处。也许这唯一和其父皇相同的一点,让他得到了始皇帝的欢心,得以随侍左右,获得了一个千载难逢的篡位良机。这是嬴胡亥本人的大幸运,也是他的兄长嬴扶苏的大不幸,更是两千万秦朝人民的大悲

  • 林彪“第一号令”被误解:疏散领导人是主席的决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林彪第一号令,林彪,第一号令,文革

    1969年10月18日下午,林彪背着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借口"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突然袭击",让其秘书张云生向总参谋长黄永胜传达了所谓"紧急指示"。黄永胜于18日下午,布置阎仲川向下传达。阎仲川将林彪的"紧急指示"定名为"林副主席指示第一号命令",要前指作战组立即用电话向全军传达。林彪和最高领袖19

  • 同样是中原王朝南迁 为什么南明不如南宋旺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明,朱由崧

    1644年3月,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入北京,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统治中国276年的大明王朝落下帷幕,失业驿站工作人员李自成的起义击破了大明的帝国梦想。或者说,二百七十多年的大明朝算是垮了一大半。另外一小半暂时还没有垮的原因是,侥幸逃出生天的明朝遗老遗少们很快又聚集在旧都南京。在这里幸存的文官

  • 脚趾分成两瓣和李渊有关系?可能是鲜卑族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脚趾,脚趾分瓣,小脚趾分瓣,跰趾

    打开这篇文章的亲们,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沟通,请先将鞋脱掉,拔掉袜子,请仔细盯着脚的小拇指观察三分钟,请看脚趾是不是分叉的!?是的话,请继续看下去;不是的话,也请看下去,将这段子传播给你朋友有档次,又显得智慧。这样的脚趾被称为跰趾,又叫“复甲”,百度百科还傻乎乎定了一个&ldqu

  • 崇祯的三个太子去哪了 朱慈烺的归宿到底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崇祯皇帝,末代皇帝,崇祯皇帝自杀,明朝皇帝,明朝灭亡,明太子,朱慈烺

    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其实就是一部王朝更替,家族换位,权力交接的历史。一个王朝的兴起就是一个家族的兴起。而每每到了王朝末年,改朝换代之际,对于昔日的皇族来说,只能是以逃命为根本,隐名换姓,只愿能够生存。因此,几千年朝代更替,虽然被杀的皇族很多,但是活下来继续传承的并不在少数。自古以来,末代皇帝的下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