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12月26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1948年4月20日,星期二,在中国现代史上非同寻常,就在这一天,中华民国首次依照宪法举行了第一任“总统”和“副总统”的选举。
这次选举号称采取差额的方式,而且参选人首轮得票,必须要超过半数以上才能当选,不过“总统”选举的结果仍然是毫无悬念,中国国民党候选人蒋介石以两千多票,对二百多票的悬殊比数,击败了同党的对手居正,当选行宪后的首任中华民国“总统”。
其实在1948年,以蒋介石的权威和地位,国内并没有人能够和他竞争“总统”的职位,不过这次选举吸引了中外各界的目光,主角戏是万万唱不得的,据说蒋介石当时有意于精通西方民主和宪政的胡适做他的竞争对手,但是随即有人指出,“蒋中正”和“胡适之”两个字排在一起,意思是“蒋中正往哪里跑”,显得很不吉利。
于是国民党元老,时任国民政府司法院院长的居正便出来“挑战”,而“蒋中正”“居正”两个名字排在一起也煞是好看。尽管“总统”的宝座花落谁家已经是波澜不惊,但是在“副总统”的选举中,还是引起了一场混战,参加“副总统”竞选的共有6人,其中国民政府“副主席”孙科和北平行辕主任李宗仁是热门人选。
孙科似乎更胜一筹,因为他的背后是蒋介石,由于出身行伍,因此蒋介石希望由文人出任“副总统”一职,以平衡正副“总统”的角色形象。而李宗仁也是军人,他主导的桂系又多次与蒋不合,一旦当选,也只会造成日后的行政阻力。
所以蒋反对李参选,甚至亲自劝退,但是李宗仁竞选之意十分决绝。如今历史迷雾消散,据曾经担任李宗仁秘书的程思远回忆,李宗仁之所以要参选“副总统”,完全是出于司徒雷登的策动。也就是说,李宗仁的背后有美国无形的支持。
最后李宗仁以1163票当选“副总统”,让蒋介石的如意算盘落空。
蒋介石一身长袍马褂的礼服,李宗仁穿戴着挂满军装的军服
1948年5月20日,正副总统就职典礼,李宗仁(右三)着军服出席。
5月20日,正副“总统”就职大礼正式举行,李宗仁后来回忆说,在典礼前一天,蒋介石通知他穿一般的军便服出席即可,然后第二天,蒋出现在众人的的面前的时候,却是一身长袍马褂的礼服,而李宗仁穿戴着挂满军装的军服出席,站在蒋介石后方的时候,活像是蒋的侍卫副官,毫无“副总统”的形象。
尽管选战期间有种种的活报剧上演,但这次选举不但是中华民国与全中国,目前唯一一次举行的“总统”大选,也是全中国唯一一次的多候选人参选“总统”的民主选举。
当然在中共看来,这次大选无异于一场闹剧,就在蒋介石当选“总统”的两天之后,4月22日,新华社发布消息,人民解放军收复了延安。
另外一种说法:蒋介石“忽悠”李宗仁
令人奇怪的是,在这幅照片中,蒋介石光着脑袋,一身青色长袍马褂,斜披一根红色绶带,左胸佩一枚青天白日勋章,一派斯文,完全是学者风度,而李宗仁则是一身戎装,头发梳得油光发亮。两人站在一块儿,简直就是一位高级副官在侍应主人。现场一位史学家告诉记者,事出并非偶然,这是蒋介石“忽悠”李宗仁的结果。
1948年4月,行宪国大会议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选举总统,蒋介石以“压倒性”的优势当选总统。而蒋介石希望副总统由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出任,便于自己控制整个政局。不想李宗仁“横刀夺爱”,以1163票当选“副总统”,让蒋介石的如意算盘落空。蒋介石咽不下这口气,于是让总务局发出通知:典礼一律着常用军服,而他自己却一身轻松打扮,经过这么一“忽悠”,蒋介石让李宗仁在就职典礼上,成了自己的“侍应官”。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曾详述这段“被骗”的过程
李宗仁说,他一开始向蒋中正请示关于就职典礼的服装问题,蒋说应穿西装大礼服。“我一开始颇怀疑,因为西式大礼服在国民政府庆典中并不常用,不过他既已决定,我只有照办”。
李宗仁于是连夜找上海有名的西服店,赶制一套高冠硬领的燕尾服。就职典礼前夕,总统侍卫室又传出蒋介石手谕,“用军常服”。虽然李宗仁觉得,军服与当天气氛环境“有欠调和”,但既然蒋已有指示,“我当然只有遵照”。
典礼当天,赞礼官恭请正副总统就位时,李宗仁发现蒋介石未穿军服,而是“长袍马褂,旁若无人地站在台上”。自己则是一身军服伫立其后,“相形之下,颇欠庄严,感觉蒋先生是有意使我难堪”。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说,“蒋先生以在这种小地方,他的度量都不能放宽,其为人如何也可想见。这尴尬的场景与其说使我难堪,毋宁说使他自己难堪罢了”。
李宗仁说,开票当日,“当播报员报告我的票数已超过半数、依法当选时,蒋先生盛怒之下,竟一脚把收音机踢开”。李宗仁回忆,当选翌日他和夫人拜访蒋介石,结果在会客室枯坐30分钟,蒋介石夫妇才姗姗而出。
蒋李不合,后世颇多传书记载,当属李宗仁回忆录最让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