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深圳赤湾:南宋最后一位皇帝少帝魂魄归依之所

深圳赤湾:南宋最后一位皇帝少帝魂魄归依之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528 更新时间:2023/12/20 20:23:45

南宋最后一位皇帝宋少帝赵昺魂归何处?这是历史学家一直探究的问题,然而,谁又能想到,这个古老的话题却在一个座落南海边的一夜新城被发掘出来了。这个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新城就是深圳。

说起文天祥,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想起他的这首诗《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伶仃洋位于今天广东中山市南边的珠江口,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诗。在这山河破碎之际,文天祥担心他的宋帝,还有他的好友,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的陆秀夫

伶仃洋地理位置赵昺生于公元1271年,这一年,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因此,他一出生就注定是一场悲剧。1274年,度宗死在酒色之中,四岁的嫡子赵显在奸臣贾似道的扶持下登基做皇帝,称为宋恭帝。当时宋元交战,元兵已饮马长江,南宋国势危急。

宋恭帝1276年,南宋行在临安(如今的杭州)陷落,宋恭帝被俘。南宋大臣护送赵昰和赵昺南逃,并在福州拥立赵昰为帝,即宋端宗。元兵穷追不舍,南宋小朝廷被迫继续逃亡到广东。在公元1278年端宗病死,大臣们就拥立8岁的赵昺为帝,改年号为祥兴,并以陆秀夫为左丞相,张世杰为太傅,进驻广东新会崖山,继续抗击元军。

8岁的小皇帝赵昺第二年的正月,元军进攻崖山,宋元两军在广东新会的崖山海面决战,结果,张世杰所率宋军寡不敌众,大败海上。

陆秀夫背着赵昺跳海

三月下旬,陆秀夫见大势已去,他先是手执利剑,催促自己结发的妻子投海,于是身穿朝服,将8岁的小皇帝赵昺抱到船头,叩首再拜道:“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万勿重蹈德祐皇帝(宋恭帝)的覆辙。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言罢,背起小皇帝,又用素白的绸带与自己的身躯紧紧束在一起,然后一步一步地走向船弦,踏上了从临安到崖山的最后里程、水天一色的茫茫大海……张世杰久候不见接迎赵的轻舟归来,便知凶多吉少,于是果断突围,在夜幕下夺路而去。数日以后,许多死里逃生的将士,又驾驶舰船集聚在张世杰的座船周围,停泊在南恩的海陵山脚下。

他们当中,有人给张世杰带来了陆秀夫背负赵共同殉难的噩耗。张世杰悲痛不已。正在这时,不幸之中又遇不幸,飓风再次袭来。舰船将士劝他上岸暂避,张世杰绝望地回答:“无济于事了。还是与诸君同甘共苦吧!”随后,他迈沉重的脚步,艰难地登上座船舵楼,痛苦地俯视着在风浪中飘的宋军残船,焚香祷告上天说:“我为赵氏江山存亡可谓物鞠躬尽瘁了!一君身亡,复立一君,如今又亡,大宋从此再无君可立了。我在厓山没有殉身,是指望元军退后再立新君,光复宋朝江山。然而,国事发展如此令人失望。难道这是天意!”张世杰说到此处,突然堕身入海,滚滚波涛又接纳了一代英杰……至此,南宋彻底灭亡。

而民间则传说,当时赤湾海滩漂来一具身着黄袍龙衣的童尸,而赤湾海边天后庙(即今天位于深圳赤湾的天后博物馆)的一根栋梁却突然塌下,庙祝与乡绅父老急忙焚香问卜,得知童尸为少帝遗骸,塌下的栋梁是天后娘娘送少帝做棺材的材料,当地百姓于是礼葬赵昺于天后庙西边的小南山脚下。

深圳赤湾的天后博物馆而《赵氏族谱·帝昺玉牒》是这样记载:“后遗骸漂至赤湾,有群鸟遮其上,山下古寺老僧往海边巡视,忽见海中有遗骸漂荡,上有群鸟遮居,窃以异之。设法拯上,面色如生,服式不似常人,知是帝骸,乃礼葬于山麓之阳。”直到公元1903年,这个陵墓被赵氏的后人发现。于是他们开始筹款,在公元1911年开始修缮宋少帝陵。过后的几十年由于战争一直无人管理与修缮。

而民间是这样传说:当时赤湾海滩漂来一具身着黄色龙袍的童尸,而赤湾天后庙里的一根栋梁也在此时无端坍塌。庙祝与乡绅父老急忙焚香问卜,得知童尸乃少帝遗骸,栋梁乃天后娘娘送与少帝的棺木。于是众百姓礼葬少帝於天后庙西边的小南山脚下。

当时,溺死后漂泊到赤湾来的宋少帝,还只是一个八岁的孩子,生命的花蕾还没有绽放,怎么想,都是令人伤悲的。一个王朝就这样凄惨地在南中国海沉没了,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这样凄怜地被埋葬在了这座孤伶伶的坟墓里。

可又有谁能想到,七百年后,历史注定要在这里再度崛起。而今,这里己不再是浊浪排空和雾霭障目的蛮荒之地,而是蓬勃着开放的蓝天与充满了生机的港湾,这一切,都使得往昔与现实不可思议地萦绕在一起。如果泉下有知,宋少帝以及随同殉难的大宋臣民们,不知会作何感想?喜耶?悲耶?

深圳赤湾就是南宋少帝的魂魄归依之所!

赤湾的炮台一直到上个世界80年代初,国家规划在深圳的南海建造油田,把赤湾设立为后勤基地。这时候,宋少帝陵才重新被发现。后来,香港赵氏宗亲会和蛇口工业区旅游公司又捐资对陵墓进行了修葺扩建,最后被被列为深圳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赤湾烟墩

80年代被列为深圳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少帝陵远没有一般皇帝陵那么大气,整个陵园几乎一览无余。陵园北依小南山,南临伶仃洋。正中就是少帝墓,墓地中央竖立一块大石碑,墓碑的上方刻有祥龙两幅,中间刻有一太阳浮雕;墓碑正中镌刻“大宋祥庆少帝之陵”八个填金大字。

宋少帝陵近照碑后为坟堆,有两重弧形围墙,前段中间顶面塑祥云拱月,涂染朱红,后段顶面塑双龙拱日,下有一只凤鸟装饰。

图:宋少帝之墓

宋少帝陵墓主体陵墓西侧,是一座高约四米的陆秀夫负帝殉海石雕像,民族英雄陆秀夫背负幼主,视死如归,凛然正气,令人肃然。或许,正是陆秀夫这种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的感召,不时还有世人前来拜祭。

陆秀夫负帝殉海石雕像这就是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赤湾村少帝路、赤湾公园附近,也是广东省境内唯一的一座宋代皇帝陵寝。简单而不奢华的坟茔,似乎向世人诉说着南宋末年国破家亡、山河破碎的痛心,还让人想起曾经那些誓死报国的文人的精忠热血!

凡到过深圳并询问过深圳人文景观的人,得到的答案大多是:大鹏所城、客家围屋、深圳碉楼、赤湾左炮台如此等等,鲜有人会提及赤湾宋少帝陵。然而,恰恰这座宋少帝陵是值得人们去瞻礼的地方。这是一座很微渺的坟墓,远远够不上帝陵的规格。圆形的坟丘,两侧的环形拥墙,尽管四周都己建成了高低不等的楼房,但少帝陵仍然掩映在婆娑摇曳的绿树中,显得格外幽静。

陆秀夫与少帝昺像

704年后的一九八二年,深圳赤湾在建设海港的过程中,人们无意中发现了南宋最后一位皇帝-宋少帝赵昺魂魄的归依之所。当时,这里还是一片榛莽之地,这在深圳算是一个重要的考古发现了。深圳市政府高度重视,派员认真勘查后,把陵墓修葺扩建为占地共1500多平方米的宋帝昺陵园,并在陵园内塑立陆秀夫背负少帝昺蹈海殉国的石雕和史碑,还在墓前矗立2米多高的“大宋祥庆少帝之墓”的墓碑。据深圳市政府重修扩建碑记记载:“一九八三年春,我国开发南海油田,赤湾为后勤基地,是时披荆斩棘,宋祥兴帝(即宋帝昺)陵墓赖以发现公布,扩建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赤湾将这位年少的皇帝推到了二十世纪中国人的面前。

关于宋帝昺陵墓的发现,民间还有以下传奇性的传说:当时在赤湾开发南油后期基地时,13部推土机一起开动,要铲平陵墓所在地的一处荒山野坡。殊料推土机以排山倒海之势铲到陵墓之处时,竟然同时死火,几经检修,只能后退,无法再前行,令人诧异万分。有一司机下车察看,在凸起的一个小山包的乱石中寻获一墓碑,请考古人员检视之,才知道这里正是宋少帝昺皇陵故址。

至于宋帝是否浮尸至深圳,并在深圳赤湾安葬、树碑、建陵等还是一宗历史疑案,有待考证,但遗落于新会和散居于国内及海外的宋皇赵氏后裔,每年均有人前往拜祭,纪念先祖。

宋朝皇帝列表,宋朝皇帝简介及在位时间

据《宋史》记载;这个小皇帝还有两个兄弟,一是宋显宗赵显,一是宋端宗赵罡。赵显是宋度宗的嫡子,因而在度宗驾崩后,显继位。而赵罡与赵昺是度宗的庶子,赵罡虽比赵显年长,也只能看着龙椅叹息。德佑二年(1276年),元军攻进临安(今杭州),将年仅六岁的赵显及全太后等宋朝官员俘获北上。九岁的赵罡在福州被众臣拥立继位,是为端宗,改元景炎,并册封母亲杨淑妃为皇太后。虽然端宗赵罡号召大宋军民抵抗元军,南方各地军民也纷纷起兵勤王,也曾有几次收复失地,但毕竟狂澜即倒,颓势难挽。在元军铁蹄的冲击下,陆秀夫、张世杰等人保护赵罡母子们向南辗转退逃,最后退到井澳。在井澳的海面恰遇大风,赵罡乘坐的大船在巨浪中倾覆,“几溺死”。赵罡受到极度惊吓,不久就在海上飘泊中病逝。大臣们再拥立他的弟弟赵昺为帝,也就是宋少帝,改年号为祥兴。并以陆秀夫为左丞相,张世杰为太傅,进驻崖山,继续抗击元军。其间也曾收复部分州县,但终似回光返照,难有作为。

图:宋少帝赵昺

崖山位于广东新会以南四十公里处,面对波浪滔天的南中国海,杨太后每天抱着幼子少帝赵昺,在船上主持朝政。这时的宋军尚有二十余万人,一千余艘大船,为了加强防守,宋军用巨缆把船只连接起来,摆出棋盘形状的船阵,并在船上构建楼棚,好似城墙的垛口,少帝乘坐的龙舟便位于船阵的中心。面对这样坚固的船阵,元遣都元帅张弘范率军进攻。强攻不成,就学着三国火烧赤壁中黄盖的做法,在小舟上装载茅草,泼上油脂,“乘风纵火焚之”。然宋船皆涂泥,并在船上绑上长杆以拒火船,船不能焚。战斗持续了一个月,宋军疲备之极。一天,在元军的大举进攻中,宋军一艘船上的樯旗突然扑倒,很快,其他船只的樯旗也都摧折。太傅张世杰看到战局危急,大势己去,忙抽调精兵往中军寻找少帝的座船,以营救少帝。无奈暮色降临,风雨骤至,雾霭障目,咫尺难辨。张世杰只好砍断缆绳,率十余艘船冲出战场逃离崖山。左丞相陆秀夫登上帝舟,为了不让少帝再像赵显一样受辱,于是背负少帝,跳入波涛汹涌的大海,保持了大宋君臣的最后气节。杨太后听说少帝己死,拊膺大恸,伤心地说:“我忍死艰关到此,是为保存赵氏骨血,现在赵氏骨血没有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遂投海而亡。随少帝蹈海殉国的后宫和诸臣甚多,七天后,浮尸出於海面有十余万人。是年为大宋祥兴二年(1279年),大宋亡。

由元人编撰的《宋史.本纪第四十七》是这样记载的:“…今暮且风雨,昏雾四塞,咫尺不相辨。世杰乃与苏刘义断维,以十余舟夺港而去,陆秀夫走卫王(少帝)舟。王舟大,且诸舟环结,度不得出走,乃负昺投海中,后宫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於海十余万人。杨太后闻昺死,抚膺大恸曰:‘我忍死艰关至此者,正为赵氏一块肉尔,今无望矣!遂赴海死,世杰葬之海滨,己而世杰亦自溺死,宋遂亡。”

崖山战事结束后,张弘范自鸣得意,派人在崖山北面的石壁上,刻下了“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个字,妄想“功”垂千秋。但是,中原和南国人民却反其道而行。尽管在元朝的高压政治下,人们敢怒不敢言,心里却时刻思念着陆秀夫,每当看到或想到崖山,都情不自禁地默诵“大宋丞相陆秀夫殉难于此”。元朝灭亡以后,人们为了表达前辈和自己的心愿,怒不可遏地将当年颂扬张弘范的刻字铲掉,改镌“宋丞相陆秀夫死于此”九个大字,用以永远纪念这位临难受命、壮烈殉节的名臣。至于张弘范,很多人说他是汉奸,可事实上他父亲就已经是金国人,他本人出生于元朝,如此切责张弘范,多少有点不公平。

崖海之战后,陆秀夫为什么不带领幼帝隐姓埋名以保命?

你要明白,陆秀夫他们不是为了保小皇帝,他们是为了江山社稷,是为了汉人的江山。这才是他们不屈不挠地立小皇帝的原因所在。小皇帝死了可以再立一个,江山丢了可再也回不来了,而且亿万百姓将臣服于异族的铁蹄之下。失去的不仅是尊严和江山,还有历史文化与生活习惯,如果仅仅为活命,文天祥就不会起兵勤王,陆秀夫也不会颠簸海上,像这样的汉人精英,如果投降蒙古人,照样是荣华富贵:如留梦炎,如后来的洪承畴等。

我觉得他们还是有信仰的,小皇帝的生死其实并不重要,崖山海战时小皇帝已经是汉文明的象征了,是江山社稷的代表;瀛国公和谢太后已经投降受辱,这是血性男儿所不能忍受的,所以小皇帝不能再受辱了,国家如此,他若不能逃出重围,便只能殉国,若再被擒受辱,臣民颜面何在?

其实张世杰后来已经说出了他们这些志士的真实想法:“我为赵氏,亦已至矣,一君亡,复立一君,今又亡。我未死者,庶几敌兵退,别立赵氏以存祀耳。”

他们为之奋斗的不是某个人的荣华富贵,而是江山社稷。

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虽屡遭奴役,终能败而复起,延续至今,靠的绝不是石敬瑭、留梦炎、吴三桂、洪承畴、汪精卫之流的“聪明”。

鲁迅先生说:"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就是这些少有的单身抵抗的猛士,若还不被人理解,则民族前途堪忧。

更多文章

  • 萧皇后经历的事情可以说“年龄对她只是一个数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萧皇后

    她,就是南朝梁明帝萧岿的女儿萧氏,人们一般称她为萧皇后。萧皇后是历史上一位奇女子,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却总是让那些君王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这样的女人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萧皇后一生共经历了5次婚姻,隋炀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小妾,两代突厥可汗的爱妃。如果李世民真的纳她为昭容,就是6次,

  • 隋炀帝墓发现两颗牙齿 萧皇后身高原来只有1米5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隋炀帝,隋炀帝墓,萧皇后

    2013年11月16日下午在江苏扬州召开的隋炀帝墓考古发掘成果新闻发布会获悉,此前在该市发现的疑似隋炀帝陵经过考古发掘论证,确认为隋炀帝杨广与萧皇后最后埋葬之地。墓葬中不仅出土大量随葬品,还发现了两颗男性牙齿和女性人骨遗骸。隋炀帝墓2013年3月,在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房地产建设项目中发现两座砖

  • 可怜生在帝王家 南宋赵显出家成为高僧却难逃一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显,宋恭宗,宋恭宗赵显,宋朝皇帝,宋朝皇帝列表

    宋朝末代皇帝之宋恭帝赵显: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这是北宋奇人邵雍所著《梅花诗》中的一句。其中暗喻了赵氏宋朝三百年基业的覆亡,随着陆秀夫负帝投海,“长天碧水”间吞没了宋室最后一线希望。不过在其前3年,蒙古大军就已经攻占了南宋都城-临安,

  • 后宫除了斗争还要赚钱 说说各朝皇后嫔妃薪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后宫,皇后,妃子,嫔妃,皇后工资,嫔妃薪水

    中国古时候长期流行一妻多妾制,即便是普通家庭,也会有『大老婆』、『小老婆』之分,作为拥有三千佳丽的皇帝后宫就更不用说了,有明显的等级制度。《礼记》中所谓的后、夫人、嫔、世妇、御妻,即是西周时周天子后宫内对不同等级宫妃的称呼。皇帝的宫妃都是有明确分工的,并不是仅陪皇帝睡觉,给皇帝当老婆还是一种职业行为

  • 唐朝皇后列表:唐朝历代皇帝的皇后及嫔妃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皇后,唐朝历代皇帝,唐朝历代皇后,唐朝嫔妃,唐朝嫔妃列表

    唐朝皇帝皇后列表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但讲述唐朝皇后及嫔妃的历史却不多,以下是唐朝皇后列表是以历代皇帝为纲,汇集了唐朝历代皇后及嫔妃的列表,可供参考。唐朝皇后(包括太后)26位,分别是:太穆窦太后、文德长孙皇后、王皇后、则天武皇后(旧唐书武则天不在后妃列传,在本纪)、和思赵皇后、韦皇

  • 中国古代皇帝谥号一览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谥号,文人谥号,皇帝谥号,中国皇帝谥号

    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1.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福临(顺治)

  • 隋朝皇帝列表:隋朝历代皇帝在位时间及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朝皇帝,隋朝皇帝列表

    隋朝(西元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之中最伟大的朝代之一,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朝代。581年隋文帝杨坚受禅建立隋朝,619年王世充篡位,隋朝灭亡。隋朝也是中国古代大统一形势下短命的王朝之一。这是一个苦难而又辉煌,伟大与罪恶并存的皇朝。隋朝是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

  • 满清鞑子入侵中原 半个世纪人口锐减8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满清鞑子,清军入关

    漫长的五千年时光里上演了无数个朝代更替,几乎每一次都像是杀人大戏。受此影响,全国人口基本都要锐减一半以上。中国历史上一个空前疯狂的时代,人口损失竟然高达8000多万。▲赤壁大战绘画大家别觉得这个数据夸张,就以三国时期为例,赤壁一战之后中原大地只剩下了140万人,到公元221年,人口更是损失惨重,降到

  • 赵匡胤天下赵光义子孙坐 赵广义的天下匡胤子孙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赵光义

    提及宋朝,诸多后世人可谓是五味杂陈。宋朝曾有过繁华盛世的景象,也曾有过生灵涂炭的悲惨。当年金人入侵北宋,靖康之乱,成为了历史上的耻辱之一。宋徽宗的家眷妃嫔,几乎全部被金人俘获,向金人俯首称臣。而徽宗唯一遗留在外的儿子,便是他的第九个儿子赵构了。宋朝虽然满目疮痍,但好歹有旧臣在努力收拾残局。待到金军北

  • 炎黄子孙灭族 中国历史上人口锐减最可怕的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人口锐减,中国大屠杀,五胡乱华,炎黄子孙

    历史上的中国,经过历代战乱,真正的炎黄子孙在中国的国土上已经没有多少了。我们现在的中国人,是由百越集团、苗蛮集团、华夏集团、戎狄集团融合而来的。(也既现代科学证明的四大基因集团)。华夏集团在历史上最残烈的一次灭绝是蒙元帝国的大屠杀,除了当时的一些叛将,顺民能活下来,真正的汉人除了福建一带的客家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