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时候长期流行一妻多妾制,即便是普通家庭,也会有『大老婆』、『小老婆』之分,作为拥有三千佳丽的皇帝后宫就更不用说了,有明显的等级制度。
《礼记》中所谓的后、夫人、嫔、世妇、御妻,即是西周时周天子后宫内对不同等级宫妃的称呼。皇帝的宫妃都是有明确分工的,并不是仅陪皇帝睡觉,给皇帝当老婆还是一种职业行为。
既然是一种职业,那就没有白干活的道理,皇帝就得给她们挨个发工资。
既然『发工资』,就要讲等级,『工龄』、各妃的受宠程序、贡献大小就有讲究,不可能人人都是一样的,因此后宫比较朝臣的设置,定出不同官品的宫妃,领不同的俸禄。
后宫的工资在中国古代有年薪制也有月薪制。领得最多的未必真的就是『后宫佳丽三千,独宠我一人』。
在汉朝公职人员的薪酬,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禄最高,帮佐天子,助理万机,俸禄最高『金印紫绶,秩俸万石』。
后宫昭仪等同丞相,但实际上,昭仪拿的年俸并没有丞相多,为4200斛。
『石』与『斛』,是古代同一级别计量单位的不同叫法。一石为当时的120斤,昭仪的4200斛,则相当于50万4000斤。
汉代最低一级的宫女保林的年俸也有192斛,相当于现代5184斤,这份薪水也很高了,以人均一天一斤粮来算,一个宫女一年便可以养活14口人,而昭仪一年则可养活310口人。
各个朝代后宫的年俸不尽相同,并非哪一朝的妃子都有这么高的待遇。如东汉刘秀当皇帝时,天下刚定,财政欠丰,后宫的俸禄就可怜了。《东汉会要·内职》记载,只有皇后和贵人被授印封号,而美人、宫人、彩女等低级宫妃,并无地位和品级。有爵秩的贵人,
年俸也不过数十斛稻谷。至于其他宫妃,仅是逢年过节时给点赐俸。
如清朝,七品级的太监月俸在4至5两银子之间,以3000名太监来说,每月发给太监的工资超过一万两银子。
由于后宫俸禄是一笔庞大的开支和经济负担,所以要进行后宫“立法”,以达到少支出的目的。据《国朝宫史》反映,明代后宫开支巨大,“有明之季,脂粉钱岁至四十万两,内用薪炭,巧立名色,靡费更甚”。
有鉴于此,清朝皇家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后宫经费使用制度,“我圣祖仁皇帝鉴往规来,禁浮返朴,垂为诫谕,家法昭然”。
明代后宫仅化妆品的费用,每年就要花去40万银子,可想其他开支了。因此国力强盛年代,后宫规模可能很大,如唐玄宗宫妃有4万人,有条件养活那么多老婆嘛。
实际上,即便在唐朝唐玄宗时代,后宫开支也让他感到沉重。唐玄宗是怎么养活那么多宫妃的?首先是国家财政支出,再是建自己的“小金库”,让太监、爪牙下去搜刮民财,明朝中后期的皇帝也这么干过。
《旧唐书·食货志》(卷48)记载,为了养活后宫成群美妃,唐玄宗便想方设法搞钱,“开元中,有御史宇文融献策,括籍外剩田”。就是检查户籍以外的隐瞒土地,结果仅此一项便多收税几百万贯。有个叫王的自荐要给唐玄宗查征税,王搞钱有方,每年“进钱百亿”,实际都是变向剥削来的。搜刮来的这么多钱到哪去了,史称,“供人主宴私赏赐之用”,这里的“人主”就是唐玄宗,搜刮来的巨额款项,全让他花在后宫上了。
而最后一个封建朝代清朝后宫的工资:皇太后年金20两,银2000两,皇后年银1000两。当然,清朝的嫔妃还会有一些实物奖金,比如皇后每年可得大卷江2匹,妆锻4匹,倭锻4匹等,此外还有棉花40斤。
里貂皮40张,乌拉貂皮50张等等。而且皇后每日还发猪肉16斤,羊肉1盘,小牲口2只,蔬菜若干。
这份工资看起来似乎不低,但这只是皇后,她除了打点下人外,基本上也就没什么花销了。嫔妃们则不同,手上没什么权利,收入也不高,还得拿钱去打点太监,于是钱不够的时候,就只能铤而走险,买官卖官。
比如被慈禧弄死的珍妃,就因为仗着光绪的恩宠,而在私下买官卖官,曾一次索贿就达4万多两,因而才被打入了冷宫。
在清代后宫妃嫔们可以分为九个等级,分别是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等级最高的是皇太后,年俸黄金20两,银子2000两;最少的答应只有银子30两,也就是说,如果按照一两银子300元计算,那么答应年俸只有9千元左右呢。
姑娘们,按照这个标准,如果把你的工资换算到古代,你是属于哪个等级呢?
【位分:皇太后】年俸:黄金20两,银2000两,年薪:100万元左右
【位分:皇后】年俸:银1000两,年薪:30万元左右
【位分:皇贵妃】年俸:银800两,年薪:24万元左右
【位分:贵妃】年俸:银600两,年薪:18万元左右
【位分:妃子】年俸:银300两,年薪:9万元左右
【位分:嫔】年俸:银200两,年薪:6万元左右
【位分:贵人】年俸:银100两,年薪:3万元左右
【位分:常在】年俸:银50两,年薪:1.5万元左右
【位分:答应】年俸:银30两,年薪:0.9万元左右
除了俸禄,小主们还会有其它的赏赐,过节费也是必不可少,不过都是根据位分高低来区别对待的呢。现在小伙伴们终于知道为什么后宫的女人总是想要往上爬了吧!
如果每个月500,那就只能是宫女了……
清朝皇后的年薪
受电视剧的影响,很多人以为,当皇后就像有钱人家的大少奶奶一样,想怎么花钱就怎么花钱,拥有随意支配国家银两的权力,然而实际上的皇后比大家想象中的要“穷”得多,而且皇后也不可能随意花钱。
拿离我们最近的封建王朝清朝为例,清朝的皇后就像一个岗位似的,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每个月都能领到一份固定工资,在古代这被称之为俸禄。作为皇帝的女人,皇后与后宫的其他妃嫔们同样如此,而且后宫之中的俸禄是有严格等级规定的。
还是以清朝后宫为例,等级越高的人,每月可领到的俸禄也就越高。翻阅历史资料,我们发现,按照规定清朝的皇后每年的俸禄为1000两白银,这个1000两白银是皇后的基本俸禄,类似我们的基本工资概念。皇后除了这项基本“工资”之外还会享受其他的实物工资,比如按照规定,清朝皇后每日可以享受16斤的猪肉,这个16斤也是古代的标准,相当于今天的10斤左右。
除了这10斤猪肉,清朝的皇后每年还可分得绸缎布匹150匹,这个绸缎布匹在今天看来有点艺术品的意味,价值几乎无法估量,所以我们在统计价值的时候还是按照当时的市价这折算成银两统计。
以康乾盛世为例,根据比利时传教士马斯特里奇统计的数据,当时一匹布折算成银两的价值在0.11两左右,皇后一年的布匹折算成银两的话价值16两白银。当时皇宫布匹的实际价值比起这个肯定有误差,毕竟皇宫与民间的物价是两个体系,这方面最好的证据就是道光皇帝在皇宫内吃一个鸡蛋都要5两银子。
以上就是清朝皇后的俸禄组成了,这些俸禄包括一年1000两白银,一年3650斤猪肉与一年150匹布,这些东西听起来很复杂,而且作为现代人也不知道这些东西究竟价值几许?为了方便研究,我们把这些东西换算一下,折算成人民币看看清朝皇后一年的俸禄究竟有多少。
那么古代的银两和我们现代使用的人民币之间该如何换算呢?根据朝代的不同,答案也会发生变化。我们就以清朝时期的康乾盛世为背景计算,当时一两白银可以购买上好的大米150斤,按照如今的物价一斤大米2元计算,一两白银折合人民币300元。皇后每年的1016两白银折合人民币就是304800元。
另外皇后每年还有3650斤猪肉,按照每斤猪肉10元计算,单猪肉折合人民币就36500元。两项加起来约34万人民币,这就是清朝皇后每年的所有俸禄。
皇后年薪仅34万,这个钱在现代来说肯定不可能“无节制”地花,所以别再被那些电视剧误导了,在清朝当皇后并不算富有,只能算是一般地“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