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当个皇帝没好下场 这些下台后人间蒸发的皇帝

当个皇帝没好下场 这些下台后人间蒸发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011 更新时间:2023/12/4 22:04:39

古代封建帝王,包括因种种原因被废黜而下台的帝王,其生平起居,史书一般都有详尽的记载。然而,盘点两千多年的封建帝王史,却发现有7位帝王被废黜后竟生死不明,好似人间蒸发,给史书留下一片空白,也给后人留下一团迷雾。

1、刘贺

当了27天皇帝,因荒淫无度被赶下台

公元前74年,汉王朝第六任帝王、22岁的昭帝刘弗陵死时因没有儿子,他的侄子昌邑王刘贺幸运地被权倾朝野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扶上了汉王朝的帝王宝座。刘贺是个典型的浪荡公子。这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实在不是当帝王的料儿。即位后,他不理朝政,终日和宠妃饮酒作乐。

更荒唐的是,刘贺竟召先皇宫女淫乱,大臣的劝谏,他根本听不进去。霍光和大司农田延年商议后,禀报太后,决定废黜刘贺。

不久,霍光召集丞相、御史、将军、列侯等朝廷大官至宫中,共商废黜刘贺之事。闻听霍光要废黜皇帝,众人惊愕失色,没人敢发言。只有田延年手握宝剑,附和霍光之意。接下来,群臣同意了霍光的意见。霍光又将此事告知皇太后,皇太后勉强同意。霍光当即将刘贺从封国带来的200多名心腹官宦一网收捕,下了狱。

解决了刘贺的心腹后,皇太后召见刘贺,并布置禁兵把守宫中。待皇太后责问刘贺之时,霍光等出班奏本,并由尚书令宣读刘贺的恶状,指陈他即位以来仅27天,就做下了1127件荒唐事。当尚书令读到刘贺“当废”时,皇太后当即表示同意。霍光随即上前,解脱其玉玺,奉献给皇太后,转身扶刘贺下殿。

刘贺离开了尚未坐热的帝位,被押送到始封地昌邑,从此便再也没有消息。

2、曹芳

自身不争气,被司马家族赶下台

曹魏王朝的第三任帝王曹芳,是魏明帝曹叡的养子。公元239年,曹叡病死后,年方8岁的曹芳登上了魏国的帝位。

曹芳即位后,由曹操的侄孙、大将军曹爽和太傅司马懿辅政。曹爽和司马懿明争暗斗,最后,曹爽被司马懿所杀。魏国的军政大权,从此落入司马懿之手,年幼无知的曹芳,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幌子而已。

令人遗憾的是,曹芳也是一个太不争气的帝王。成人后沉溺于酒色中不能自拔。曹芳越是昏愚,司马氏父子越是专横。

公元251年,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继续专权。这时,快20岁的曹芳,对司马兄弟的专横日益不满。不久,左右臣僚劝曹芳诛杀司马昭,以解除司马兄弟对朝廷的威胁。诏书都写好了,可曹芳畏惧司马兄弟的势力,不敢下诏。

事后,司马兄弟得知了这一情况,就合谋废黜曹芳。司马师假借皇太后令召集群臣,商议废黜曹芳。众臣慑于司马家族的势力,不敢有异议。

司马师又派皇太后叔父郭芝去告知太后。当时,太后正和曹芳对坐。郭芝直截了当将司马师欲废曹芳的事告知了太后和曹芳,曹芳惶恐不已,太后也很不高兴。

太后要求见司马兄弟,然而郭芝不答应,只要求曹芳快点交出玺绶。曹芳迫于司马师的威势,遣人取来了玺绶。司马师得到皇帝玺绶后,又遣使者授予曹芳齐王印绶,让其移居宫外。曹芳此后再也没有了消息。

3、元晔

做了5个月皇帝,从此生死不明

公元530年,北魏王朝在野心家尔朱荣等人的折腾下,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这时,孝庄帝元子攸,不甘北魏大权旁落尔朱氏手中,于是诈称皇太子出生,召尔朱荣入朝。

9月的一天,孝庄帝在明光殿埋伏下士兵,遣使去唤尔朱荣来见太子。

尔朱荣入宫落座后,见少卿鲁安、典御李侃希等抽刀从东侧门闯入,当即起身直奔御座。孝庄帝横刀膝下,亲手杀死了尔朱荣。

尔朱荣死后,他的侄儿,汾州刺史尔朱兆为了替死去的叔父报仇,发兵攻入京师洛阳,俘掠了元子攸。长广王元晔,被尔朱兆拥立登上了帝位。

元晔即位后,即封尔朱兆为大将军,并进爵为王。这样,北魏的大权仍为尔朱氏把持。元晔称帝后,尔朱兆自以为拥立有功,杀死皇子,污辱嫔妃,大杀宗室成员和朝廷其他官员。不久,尔朱兆满载着掠夺的财物到了晋阳。临走之际,留下叔父尔朱世隆牵制元晔。

尔朱世隆也是一个心肠毒辣的野心家。留守洛阳不久,就密谋趁元晔母亲卫氏出行之际,遣数十人扮成劫盗在街巷中将其杀死。

公元531年,一直觊觎北魏王朝大权的尔朱世隆以长广王与孝庄帝关系疏远且无威望为由,欲废黜长广王另立亲近。时逢元晔出行郊山,尔朱世隆擅作禅文,硬是逼迫元晔禅位于曾装聋扮哑达8年之久的广陵王元恭。元晔被迫交出帝位后,被降为东海王。满打满算做了5个月帝王的元晔,从此以后生死不明。

4、孙亮

夺权的消息传到敌人耳中,不战而败

孙亮是吴王朝的第二任帝王,早在父亲孙权在位时,就因母贵而被立为太子。

公元252年,孙权病终,年仅9岁的孙亮在大将军诸葛恪等人的扶持下,登上了帝位。

诸葛恪大权在握,不顾众大臣的强烈反对,一意孤行,发兵20多万攻打魏城淮南,结果魏守将张特奋力死守,诸葛恪连攻月余后以失败告终。孙亮的堂侄、侍中孙峻乘机在孙亮面前诬告诸葛恪图谋政变,将诸葛恪及他的两个儿子,还有弟弟奋威将军诸葛融及他的3个儿子全部诛杀。

诸葛恪被诬杀后,吴王朝的大权又落到了孙峻和其堂弟、时任大将军的孙綝手中。不久,孙峻因病暴死,集侍中、武卫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等官爵于一身的孙綝独揽军政大权。

一向倨傲的孙綝根本不把孙亮放在眼中。孙綝根本不买孙亮的账。年龄虽小,但头脑比较清醒的孙亮与大将军刘承、黄门侍郎钱纪密谋,决定诛杀孙綝,夺回大权。

孙亮命全皇后的兄弟全纪将此事通报给任卫将军的皇后之父全尚,并再三告诫全纪不要告诉与孙綝“同堂姊”的母亲。然而,消息还是传到了孙綝耳中。

孙綝得知后,立即发兵包围了皇宫。孙亮闻讯,十分愤怒,带箭执弓欲出,准备和孙綝拚个死活。侍中近臣、乳母等人怕孙亮敌不过孙綝,一起拖住他不让出去。

随后,孙綝遣中书郎李崇夺了孙亮的皇帝玺绶,并强迫众臣僚在他制造的所谓孙亮罪过的布告上签名。尚书桓彝不肯署名,竟被孙綝当场斩杀。孙綝遣将军孙耽将孙亮送回会稽,又派人将全尚在贬往零陵的途中杀死。16岁的孙亮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了下落。

5、阿速吉八

稀里糊涂被推上帝位在混战中失踪

元天顺帝阿速吉八,也是在权臣的斗争中被拥立为帝的。

公元1328年,阿速吉八的父亲、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病死后,阿速吉八理所当然成为帝位继承者。然而,大权在握的佥书枢密院使燕铁木儿,为保自己的功名富贵,却决定拥立武宗海山之子、镇守江陵的怀王图帖睦尔为帝,他召集百官,当场宣布:“立江陵怀王图帖睦尔为帝,有敢不顺者斩!”

随后,燕铁木儿与西安王入守内庭,分别派心腹到枢纽地段防守,派遣守卫军长严把通往皇宫的街巷。自认为万无一失后,燕铁木儿派人迎怀王图帖睦尔于江陵,不久图帖睦尔便在大都称帝。留守上都的左丞相都尔苏因不满燕铁木儿的所作所为,又立皇太子阿速吉八为皇帝。

阿速吉八年方9岁,稀里糊涂地当了帝王。这样,元王朝一时在大都和上都出现了两个帝王。图帖睦尔大为恼怒,命燕铁木儿率兵攻打上都。最后,上都一方战败。天顺帝阿速吉八在这场混战中神秘失踪。

6、李重茂

被太平公主扶上帝位又撵下台

公元710年6月,唐中宗李显被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杀后,太平公主与上官昭容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皇后主持朝政大事,相王李旦参谋政事。

李重茂即位,年仅16岁。李重茂即位后,韦太后临朝称制。依附韦太后的中书令宗楚客、太常卿武延秀等人,秘密上书韦太后说:“应该早些废去殇帝,改朝换制,以便韦氏一统天下。并宜早些除掉图谋不轨的太平公主,以扫清立国换制之路。”

不料如此重要的机密,竟被与宗楚客关系密切的兵部侍郎崔日用获知。崔日用即派宝昌寺僧普润秘密告知李旦之子、太平公主的侄儿李隆基。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等人合议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兵诛杀了合伙作恶的韦太后、安乐公主以及亲韦后的武延秀等人。随后又大规模地捕杀韦氏亲党。中书令宗楚客身穿破衣烂裳,乘毛驴逃出,至通门,被守门者认出,绑回后斩杀。

韦氏亲党既诛,太平公主暗中密谋迎立曾被武则天废黜的李旦复位。太平公主矫诏少帝李重茂命,愿让位于相王李旦,李旦推辞不受。中书舍人、参加机务的刘幽求又去做李隆基的工作,让李隆基劝父王李旦复位。李隆基却说:“父王生性恬淡,不以世事为念,况且现在帝王是其亲兄的儿子,怎么肯替换掉他呢?”刘幽求再三劝说,李隆基才入见相王李旦,好言相劝李旦再次复位,李旦这才同意了。

次日,蒙在鼓中的李重茂照旧上朝。朝堂之上,太平公主突然向大臣们宣布说:“皇帝打算让位于其叔父,众臣同意吗?”刘幽求跪着附合。这时,目瞪口呆的李重茂还不明白是咋回事!太平公主于是说道:“天下之心已归顺相王,这座位也不再属于你了!”不几天,李重茂被囚禁于内宅。

后来,李重茂的哥哥、任集州刺史的谯王李重福在一些原被贬出朝廷的官吏支持下,自立称帝,同时封弟弟温王为皇太弟。然而没过几天,李重福即兵败被杀。被姑姑太平公主等人扶上台又撵下台的李重茂,再也不知所终。

7、朱允炆

敌不过强劲对手焚宫后消失

600多年后,同样的灾难又降临在明王朝第二任帝王、建文帝朱允炆的身上。朱允炆是继太祖朱元璋之后登上帝位的。

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死后,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时,已经20多岁,头脑还比较清醒。即位不久,针对“诸王拥兵自重”的现状,他听从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等人建议,决定削夺各地藩王的权力。

当时,建文帝考虑到燕王朱棣势力强大,因而未对朱棣下手,他先废周王,以此牵制燕王。不久,又削除了湘王、齐王、代王、岷王4个亲王的藩王爵位,并将他们废为庶人。朱允炆的所作所为,当即引起了朱棣的警觉。

就在朱允炆称帝的第二年,朱棣以祖训“如果朝廷内已无忠臣,而奸佞之辈满朝,则亲王可以训兵待命,为天子清除掉周围的奸臣”为由,举兵发难。

智勇而有雄才大略的朱棣,在父皇在世时,就多次受命带兵出塞征战,因而起兵后仅一个月,就攻下了北平周围许多重要的关口和州县。建文帝和齐泰等人商议后,以朱棣谋反为由,发布告示,要讨伐燕王。

但建文帝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将领,只好派年已古稀的太祖时的将领、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北上讨伐燕王朱棣。只有13万兵力却号称30万的南军,被朱棣统领的北军,在今河北正定一带打得一败涂地。消息传到南京,建文帝顿时忧虑万分,和黄子澄商议对策后,又派曹国公李景隆为大将军,取代耿炳文。

李景隆调集各道兵马,纠合耿炳文的余众,共计50万兵力,扎营于河间。朱棣得知此情后,对诸将说:“李景隆是纨绔子弟,何时还学过布兵打仗,今领50万来犯,不过是第二个赵括罢了。”果然,交战不久,南军又一次大败。多次击败南军后,燕王朱棣乘胜挥师南下,包围了京师。

无可奈何之中,建文帝遣人与朱棣议和,并以割地为条件。一心要夺得帝位的朱棣根本不予理睬,向京师发起了猛攻。

负责把守南京金川门的建文帝的叔父、谷王朱穗,以及屡战屡败的李景隆,面对朱棣的威势,开门放入燕师。建文帝闻讯,知道形势再也扭转不回来,遂纵火焚宫。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终未能找到建文帝。建文帝到底是死是活?去了哪里?至今仍是一团迷雾。

标签: 皇帝废帝

更多文章

  • 八十万禁军为何打不了金兵:宋代的军制与兵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八十万禁军,宋朝禁军,宋代军制,宋朝兵制

    《水浒传》中武职出现的比较多,重点说一下北宋军制和兵制。先看军制。前文说过北宋实际管理全国军队的最高管军机构不是号称西府的“枢密院”,枢密院类似国防部角色。宋代最高管军机构是三衙。北宋沿袭五代后周设侍卫亲军司、殿前司掌握禁军。宋太祖赵匡胤以后周殿前都点检代周建立宋后,于建隆二

  • 只想做个静静的美男子 开创光武中兴的刘秀太低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东汉,朝代,光武中兴,刘秀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位,建立了新朝。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后代的刘秀兄弟聚众起义,反抗王莽。彼时,刘秀势力弱小,面对强大的对手,他有什么能力可以胜出呢?光武帝刘秀是西汉皇族血统但是靠实力上位众所周知,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但是两汉的关系很多人并不清楚。教科书上简单地说,西汉为王莽篡位

  • 中国古代哪个姓所建相关政权最多?刘姓共为9个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汉,刘姓,汉朝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十五亿的中国人里一共有八百多个姓氏(俗称百家姓),其中人口最多的是李姓将近有一亿人,排在后面的两个则是王跟张,其中张这个姓氏可以说是比较悲催的一个,因为虽然此姓在中国人数排名第三,但是在历史上却没有出过一个开国皇帝(张姓出过四位皇帝,但名不正言不顺结局都很惨),也算是一

  • 秦始皇至少有儿女二三十人 见于史书仅仅四个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始皇,秦始皇儿子,秦始皇子女,扶苏,胡亥

    秦始皇见于史书有名可考的秦始皇子女只有长子扶苏,少子胡亥、公子高、公子将闾四人。有史书说秦始皇有12个儿子,史书中还有秦始皇第10个女儿被杀的记载,这样看来,秦始皇至少有儿女二三十人。据专家考证,秦始皇共有子女33人。秦始皇的33位子女,除胡亥在赵高、李斯合谋下篡得皇位,做了秦二世,其余32人皆死于

  • 汉因王莽新朝分前后汉 唐为何不因武周而分前后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朝代,前汉,后汉,王莽,唐朝,武则天,武曌,武周,朝代前缀

    武瞾称帝可以说是异姓称帝,在这段时期天下不是李家的天下,国号也发生改变,武瞾夺权和王莽夺权的性质是一样的,如果武瞾统治时期被称为唐朝时期,那么王莽是否应该算汉?先看史实,周(690年-705年),是武则天建立的朝代实为“周”,为了区别周朝,故称“武周”

  • 热衷还清国债的美国总统 自己却死于贫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国债,美国国债,美国总统

    伊利运河的修建直接引发了人们对运河股票的狂热追捧,并启动了华尔街历史上的第一轮大牛市。在这轮牛市中,出现了现代华尔街投机者的原型。他的名字叫利特尔,与杜尔不同的是,他是个独立的经纪人,没有任何政府关系,因此也无从获取内幕信息。他主要借助市场的短期波动来投机获利,并靠成功囤积莫里斯运河的股票而一举扬名

  • 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秦两汉西晋隋唐元明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朝代,大一统王朝,统一王朝

    泱泱华夏几千年文明历史,狼烟滚滚王朝更迭不断,在中国这两千年文明推进,完全是在分分合合动荡中完成的。而在这动荡的过程中,不但涌现出一批登顶权力之巅的大人物,同时更是无数英雄为之竞折腰。而令这些大人物与无数英雄为之趋之若鹜,甚至不惜搭上身家性命的,就是这一片如此多娇的江山。中国古代历史尤其异彩纷呈,你

  • 五胡乱华是多么惨烈 那么后来五胡的结局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五胡乱华,五胡十六国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最凶险的时刻莫过于五胡乱华时刻,当时晋朝“八王之乱”后,国力大减,无法掌控北方局势,而此时俗称的五胡匈奴、羯族、鲜卑族、氐族、羌族纷纷趁势南下作乱,在中原大地纷纷称王称帝,建立了很多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其实超过16

  • 哪来的什么四大家族 有陈立夫这样养鸡卖皮蛋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富豪,富豪排行榜,陈立夫,四大家族

    在蒋介石执政时期的中国,“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可谓是炙手可热势绝伦,掌握着整个国家的命脉。当时有两句俗语叫作“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姐妹孔家财”,形容的就是当时这几个家族的盛况。陈立夫陈果夫就是陈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然而陈立夫开玩笑说:“真的不知

  • 以族地封号为名 中国历史上十八个朝代名称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朝代,国号,历史朝代,朝代名称,王朝,王朝名称

    中国历史悠久(中国历史究竟有多长?5000年,3500年还是2100年),朝代更迭几为世界之冠(中国简史:一句话概括中国历史各王朝的特点)。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论语·子路》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