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约翰·F·肯尼迪的年代

约翰·F·肯尼迪的年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651 更新时间:2023/12/10 21:22:40

约翰·F·肯尼迪(JohnF.Kennedy)美国第35任总统,出生于1917年5月29日的美国马萨诸塞州布鲁克林。肯尼迪只担任了两年的总统职务就被暗杀,他也是美国当选的最年轻的总统,在逝世之后,他仍然留下了许多遗产。

肯尼迪在三年总统生涯里,到底经历了多少大事?

在美国历史上四十多位总统里面,肯尼迪无论是名声,还是政绩怎么算都能排到前五。要知道不是每个总统都能有自己的缩写,这四十多个人里面,也就JFK、FDR、TR这几个人,可见在美国人民心目中,约翰·肯尼迪有多重要的位置。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肯尼迪的总统生涯从1961年1月到1963年11月,满打满算也不到三年,且不说干了12年的罗斯福,就连林肯都干了5年,那么肯尼迪在他不满三年的执政生涯中,到底都做了什么,让他拥有如此高的声望。

肯尼迪在当选美国总统的时候,只有43岁,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当选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是继任总统,他当时42岁),也是第一个天主教出身的总统。他的曾祖父从爱尔兰移民到美国,从连饭都吃不起的穷小子,逐渐发展成中产阶级,他父亲约瑟夫·肯尼迪由于支持罗斯福的新政,从而进入政界,并且当过驻英大使,从此以后便开始了肯尼迪家族的传奇。肯尼迪本人从哈佛大学毕业,二战时在海军立下军功,1946年当众议院开始从政,直到当选总统。由于他的年轻,和激进的个性,从他入主白宫之后,就改变了整个美国的政坛风气。而且在他执政的三年里,全世界发生的大事实在是太多了。

首先就是美国国内的南方民权运动,美国黑人为了争取平等的权利,由马丁·路德·金领导20万人举行“进军华盛顿”运动,那篇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在这一次运动中产生的。肯尼迪公开支持马丁·路德·金的民权运动,并且起草了新的民权法案提交到国会,从而才有了60年代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大高潮。在当时美国国内的环境非复杂,除了民权运动之外,还有黑手党、北方帮会、工会等等强大的民间组织,肯尼迪一直能在他们当中游刃有,把握好权力的平衡天平,才能够保证美国在战时的稳定。

60年代初是冷战最激烈的时候,冷战思维是一切外交事务的重点,而肯尼迪一上任,就要面临冷战最前沿的问题。就在前不久,卡斯特罗和格瓦拉在古巴的革命成功,那么美洲一直是美国的后院,现在后院起火,而且是离美国如此之近的古巴,这是美国无论如也无法接受的事实。所以他刚上任三个月,就公然违反国际法,支持流亡在美国的一千多个古巴人,经过中央情报局的训练,发动震惊世界的“猪湾登陆”,但是没想到不到三天就失败了,这可能是肯尼迪执政期间最大的失败和耻辱。

还没等猪湾登陆的问题解决,一场更大的风暴就来了,那就是“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10月,美国的侦察机发现苏联在古巴布置导弹发射场,肯尼迪立即苏联发出最后通牒,限时撤出导弹,同时部署海军进行海上拦截。霎时间所有人的神经都紧绷了起来,全世界处于一触即发的大战边缘,由于冷战的关系,美苏双方的军备竞赛和相互猜忌都已经达到了极致,只要有一个人想不开,第三次世界大战就会打响,那将是一场足以毁灭全世界的空前核战争。在两个星期的紧张对峙后,最终以赫鲁晓夫在关键时刻下令撤走导弹结束,全世界都捏了一把冷汗,之后白宫和克里姆林宫建立了元首热线,以便互通消息,肯尼迪一下子成为全世界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另外,肯尼迪是第一个对空间探索怀有激情的美国总统,在1961年4月苏联载人飞船进入太空轨道之后,肯尼迪宣布要在10年内登月。然后在肯尼迪的全力支持下,大批的资金投进休斯顿和NASA,国会几乎是在无视的状态下,默许太空发展的一切需求。正是因为肯尼迪的支持,他的诺言在1969年7月20日成功实现,阿波罗11号把阿姆斯特朗送上了月球,美国成为全世界太空第一。

就在肯尼迪作为西方世界的领袖,权力和声望达到顶峰的时候,敞篷车外“砰”的几声枪响,肯尼迪当场身亡。凶手被捕之后,却在移交的过程中又被击毙,这两颗子弹既让全世界震惊,又让全世界迷惑。直到今天为止,肯尼迪身上的谜团,几乎和他的功绩一样多,一样复杂。

在60年代初,约翰。肯尼迪和胞弟罗伯特和爱德华合影(KPA/祖玛/雷克斯特写)

1961年3月:肯尼迪总统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会面(Sipa新闻/雷克斯特写)

肯尼迪总统在白宫就老挝局势举行记者招待会(基石/赫尔顿档案馆)

总统候选人约翰·肯尼迪和竞选经理胞弟罗伯特酒店套房闲聊(汉克。沃克/时代生活画报)

杰奎琳·肯尼迪在幕后看丈夫约翰。肯尼迪参加电视播放的辩论(保罗·舒泽尔/时代生活画册)

肯尼迪参议员在竞选之旅中,观众座无虚席(爱德华·克拉克/时代生活画册)

肯尼迪总统竞选期间,与众多的支持者握手(保罗。舒泽尔/时代生活画报)

当选总统约翰肯尼迪在就职前一天想记者发表讲话(爱德华·克拉克/时代生活画册)

当选总统肯尼迪与妻杰奎琳和其他人等出席他的就职仪式(保罗·舒泽尔/时代生活画册)

在华盛顿国会山,约翰。肯尼迪宣誓就职总统后发表就职演说(美联社)

就职演说场合中,艾森豪威尔,杰奎琳,艾森豪威尔,约翰逊,尼克松都在座(弗兰克,施切尔谢尔/时代生活画册)

1961年1月27日的生活杂志的封面(伦纳德。麦克库姆/时代生活画册)

在卡纳维拉尔角与宇航员格伦(左)和副总统约翰逊(中)(Rougier/时代生活画册)

玛丽莲梦露与罗伯特(左)和约翰闲聊。当晚一曲祝总统生日快乐成佳话(斯托顿/时代生活画册)

肯尼迪总统海泳在沙滩上被支持者团团围住。(比尔。比比/美联社)

在加州百货公司,人们围观总统就古巴导弹危机的电视讲演(克兰恩/时代生活画册)

小约翰。肯尼迪和妹妹卡罗琳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为父亲起舞(报联)

在到达目的地马萨诸塞州的海恩尼斯港后,总统抽回根雪茄(斯托顿/美联社)

1962年3月30日,美国总统约翰·F·肯尼迪与新一任的苏联驻美大使阿纳托利·F·多勃雷宁在总统位于华盛顿(Washington)的白宫办公室(WhiteHouse)内举行会谈,当时这位苏联外交官拜访总统以呈递他的国书。肯尼迪总统告诉多勃雷宁,他希望能在解决冷战问题上实现比过去更大的进展。(照片提供:美国联合通讯社(AP)/BobSchutz)

1962年4月14日,约翰·F·肯尼迪总统望着天空,从“企业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机群正在卡罗莱纳州海上为肯尼迪总统、军队高级将领和国会议员进行表演。(照片提供:美国联合通讯社)

1962年5月4日,约翰·F·肯尼迪总统专心观看战略空军司令部的B52轰炸机在佛罗里达州埃格林空军基地进行演习。在他身后观看的是美国空军参谋长柯蒂斯·勒梅将军。(照片提供:美国联合通讯社)

1962年7月5日在华盛顿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约翰·F·肯尼迪总统在陈述自己在减税、对外援助、医疗保健和其他议题上所持立场时握起拳头做出一个手势(照片提供:美国联合通讯社)

肯尼迪政治生涯的26个瞬间

1962年9月13日在华盛顿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约翰·F·肯尼迪总统正在回答一个问题。这场新闻发布会的大部分是对古巴(Cuban)局势进行讨论。(照片提供:美国联合通讯社)

1962年9月13日在华盛顿召开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约翰·F·肯尼迪总统以一篇关于古巴局势的长篇陈述开场。他声明美国将会保持警惕,并且完全有能力应对从苏联(Soviet)支持的古巴发起的针对美国或者任何北半球国家的进攻威胁。(照片提供:美国联合通讯社)

1962年9月27日在西弗吉尼亚州(WestVirginia)进行的民主党集会上,美国总统约翰·F·肯尼迪发表讲话,称共和党是一个制造障碍的政党,是一群无所作为者。(照片提供:美国联合通讯社)

在1962年9月30日于华盛顿发表的一场全国性的电视和广播讲话中,约翰·F·肯尼迪总统称联邦法院关于密西西比大学录取非裔美国人詹姆斯·梅雷迪斯的判决正在执行。肯尼迪总统呼吁密西西比大学的学生们维护和平,他称世界正注视着你们,你们的荣誉和这所大学的荣誉危在旦夕。(照片提供:美国联合通讯社/HenryBurroughs)

1962年10月6日上午在密歇根州底特律(Detroit,Mich)的市中心,美国总统约翰·F·肯尼迪在一场演讲结束后站在自己的汽车上向人群挥手致意。参观完底特律之后,作为竞选活动的一部分,肯尼迪总统还将乘直升机飞往弗林特市(Flint)和马斯基根市(Muskegon),以在11月的大选中支持密歇根州的民主党。(照片提供:美国联合通讯社)

约翰·肯尼迪总统走向隔离栏隔开的人群。在他于1962年10月5日抵达底特律大都会机场之后,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每个人都试图和他握手。图片右侧是密歇根州的州长约翰·伯利·斯森(JohnB.Swainson)。(照片提供:美国联合通讯社)

1962年10月22日,肯尼迪总统在一场全国性的电视和广播讲话中告知美国人民,美国正在设立对古巴的海上封锁。(照片提供:美国联合通讯社/BillAllen)

1962年10月22日,纽约市的一台电视机上,约翰·F·肯尼迪总统告知美国人民,他决定设立对古巴的海上封锁。(照片提供:美国联合通讯社)

1962年10月22日,身在白宫的约翰·F·肯尼迪总统在一场电视和广播讲话中告诉美国人民,美国正在设立对古巴的海上封锁。肯尼迪总统还表示,如果北半球的任何国家遭受任何核导弹袭击,那么美国将“对苏联发起全面的报复性回击”(照片提供:美国联合通讯社/BillAllen)

1962年10月22日,美国总统约翰·F·肯尼迪从华盛顿白宫发表了面向全国的电视和广播讲话,他宣布美国对古巴建立海上封锁。(照片提供:美国联合通讯社)

1962年11月2日在华盛顿特区发表的讲话中,美国总统约翰·F·肯尼迪向全美人民报告了古巴危机的情况。他告诉广播与电视听众,苏联导弹基地“正在被摧毁”,并且美国将会继续进行空中监视,直到安排了有效的国际视察。他称美国政府对导弹基地做出的结论是根据于11月1日拍摄的航空照片。(照片提供:美国联合通讯社)

1962年10月22日,约翰·F·肯尼迪总统从华盛顿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他宣布对古巴进行海上封锁,直到苏联的导弹被全部撤走。(照片提供:美国联合通讯社)

1963年6月23日,约翰·F·肯尼迪总统从美国抵达西德,他和西德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在波恩机场(Bonnairport)。在肯尼迪总统为期10天的欧洲行程中,他还将访问爱尔兰、英国、意大利和梵蒂冈(照片提供:美国联合通讯社)

一组肯尼迪和孩子们在白宫过万圣节的珍贵彩色照片,一切犹如发生在昨天……

小约翰·肯尼迪走进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穿着万圣节的服装。肯尼迪总统的个人秘书林维林站在门口。

肯尼迪总统与女儿卡罗琳·肯尼迪和侄女玛丽亚·施里弗在华盛顿特区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一同过万圣节。

卡罗琳·肯尼迪站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穿着万圣节服装,怀里抱着一只猫。卡罗琳的表弟玛丽亚·史里弗站在右边。

肯尼迪总统与他的女儿凯洛琳·肯尼迪、儿子小约翰·肯尼迪在椭圆形办公室,孩子们穿着万圣节服饰。最右边可以看到他们家养的狗狗

这些美好的家庭照片是在1963年的万圣节拍摄的。肯尼迪总统和孩子们看起来非常享受其中的乐趣。很遗憾,三个星期之后,肯尼迪遇刺。

肯尼迪遇刺46周年纪念日深度解密遇刺当日照片

1963年11月24日,杰奎琳·肯尼迪和她的两个孩子小约翰、卡罗琳一起站在白宫的最高一级台阶上,约翰·F·肯尼迪总统的遗体正从白宫被运往美国国会大厦(Capitol)供公众吊唁(照片提供:美国联合通讯社)

1963年11月24日在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会大厦圆形大厅内,杰奎琳·肯尼迪与女儿卡罗琳站在一起,首席大法官厄尔·沃伦正在致悼词颂扬这位遇刺身亡的总统。图片左起:士兵斯蒂芬·史密斯、身份不详者、林登·贝恩斯·约翰逊总统、帕特里夏·肯尼迪·劳福德、司法部长罗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正在安慰女儿悉尼的彼得·劳福德和史密斯夫人(照片提供:美国联合通讯社)

1963年11月25日,总统在达拉斯遇刺身亡的三天后,美国第一家庭注视着约翰·F·肯尼迪在华盛顿的送葬队列。站在中间位置的是总统的遗孀杰奎琳·肯尼迪、左边是总统的女儿卡罗琳·肯尼迪,另一位是总统的儿子小约翰,陪伴着他们的还有已故总统的两位兄弟、民主党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左边)和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照片提供:美国联合通讯社)

1963年11月25日,肯尼迪总统在达拉斯遇刺身亡的三天后,三岁的小约翰·F·肯尼迪在华盛顿向他父亲的棺材行礼致敬。站在中间位置的是总统的遗孀杰奎琳·肯尼迪、另一位是总统的女儿卡罗琳·肯尼迪,陪伴着他们的还有已故总统的两兄弟、民主党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左)和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照片提供:美国联合通讯社)

1963年11月25日,灵车载着约翰·F·肯尼迪总统覆盖着国旗的棺材,送葬队列正离开白宫,沿着华盛顿的宾夕法尼亚大道走向阿灵顿国家公墓。(照片提供:美国联合通讯社)

1963年11月25日,美国总统约翰·F·肯尼迪被葬在阿灵顿国家公墓。棺木下葬时,总统的兄弟罗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遗孀杰奎琳·肯尼迪与他们身后总统的母亲罗丝·肯尼迪(RoseKennedy)在葬礼现场。(照片提供:美国联合通讯社/JohnRooney)

1963年11月25日,肯尼迪家族的成员们出席在阿灵顿国家公墓举行的美国总统约翰·F·肯尼迪的葬礼,阿灵顿国家公墓位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市。站在中间并且戴着面纱的女士是肯尼迪总统的母亲罗斯·肯尼迪;他的兄弟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站在他左手边的是总统的遗孀杰奎琳·肯尼迪(照片提供:美国联合通讯社)

下面这个图集将回顾肯尼迪总统在家乡生活的时刻。

老约翰·肯尼迪(JohnP.Kennedy)与儿子约翰·肯尼迪(JohnF.Kennedy)和约瑟夫·肯尼迪(JosephP.KennedyJr.),拍摄于1920年。(JohnF.KennedyLibrary)

192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布鲁克林。约翰·肯尼迪(JohnF.Kennedy)。(JohnF.KennedyLibrary)

1927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布鲁克林。德克斯特足球队,约翰·肯尼迪(JohnF.Kennedy)(最右)坐在地面上,而他的哥哥约瑟夫·肯尼迪(JosephP.Kennedy)坐在第二排,从左到右的第三个。(JohnF.KennedyLibrary)

1946年,美国海厄尼斯港。肯尼迪一家,从左边开始,约翰·肯尼迪、让·肯尼迪、罗斯·肯尼迪、约瑟夫·肯尼迪、肯尼迪·帕特里西亚、尤妮斯·肯尼迪和前方的爱德华·M·肯尼迪。(JohnF.KennedyLIbrary)

1946年,美国海恩尼斯港。约翰·肯尼迪(JohnF.Kennedy)和兄弟爱德华·肯尼迪(EdwardM.Kennedy)在一起。(JohnF.KennedyLibrary)

1952年5月18日,美国伍斯特。国会议员约翰·肯尼迪拄着拐杖在有着4000名妇女参加的茶会上演讲。肯尼迪,他正在不断寻求美国参议院席位,他的腿部是在以他在二战中牺牲的弟弟命名的船上受伤的。坐在国会议员后面,从左到右,是他的妹妹和母亲,还有律师EdwardC.Maher。(BostonGlobeArchive)

1952年10月17日,美国波士顿。美国参议员候选人约翰·肯尼迪(JohnF.Kennedy)和他的姐姐正在听总统哈里·杜鲁门总统的演讲。(GilFriedberg/GlobeStaff)

1953年6月,约翰·肯尼迪和他的妻子杰奎琳··布维尔在他的私人帆船上整理索具。(UPI)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1954年10月7日,美国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民主党州长候选人RobertF.Murphy(右)和美国州参议员JohnF.Kennedy(约翰·肯尼迪)电视上露面之前的会见。约翰·肯尼迪因背部受伤而拄着拐杖。(WilliamEnnis/GlobeStaff)

1955年11月29日,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的晚宴上。约翰·肯尼迪和他的兄弟爱德华·肯尼迪。(LaurenceT.Welsh/GlobeStaff)

1957年7月20日,美国海厄尼斯港。约翰·肯尼迪和他的妻子杰奎琳·李·布维尔。(CharlesMcCormack/GlobeStaff)

1957年9月9日,美国普利茅斯州。参议员肯尼迪走在五月花号的木板上,州立警察局的警察正在试图帮助他。(CharlesMcCormick/GlobeStaff)

1958年4月20日。美国东北部马萨诸塞州沃特敦。参议员约翰·肯尼迪正在和两个候选人交谈。从左至右分别是:JosephCurtin,St.Judes,Waltham;Sen.Kennedy;JosephQuinn,St.Lawrence,Brookline;andBobMelanson,St.Johns,Newton.(JohnM.Hurley/GlobeStaff)

1958年3月,美国南波士顿。参议员约翰·肯尼迪和她的妻子在选举游行活动里坐在车上。(PaulJ.Connell/GlobeStaff)

美国海厄尼斯港。约翰·肯尼迪和他的兄弟在海滩上。(JohnF.KennedyLibrary)

1959年10月1日,美国波士顿希尔顿酒店。参议院约翰·劳动委员会会议上,肯尼迪在聚光灯下仔细听取建议。(EdFitzgerald/UPI)

1960年7月17日,人们正热烈迎接肯尼迪参议员,他被提选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AssociatedPress)

1960年6月21日,美国海厄尼斯港。夏季,参议员约翰·肯尼迪和他的妻子杰奎琳·李·布维尔还有他们的女儿卡洛琳在家的后院。(FrankFalacci/TheBostonGlobe)

1960年7月21日,美国海厄尼斯港。参议员约翰·肯尼迪暑期回家时,克里斯汀·吉格利奥(ChristineGiglio)找他签名。(FrankFalacci/TheBostonGlobe)

1960年7月17日,美国海厄尼斯港。参议员肯尼迪(JohnF.Kennedy)和他的妻子正前往接待会,以准备提名总统。(FrankFalacci/TheBostonGlobe)

1960年8月6日,美国海厄尼斯港。参议员和总统候选人约翰·肯尼迪(JohnF.Kennedy)正对着人们讲话。(FrankFalacci/TheBostonGlobe)

1960年11月7日,美国波士顿法尼尔厅。总统候选人约翰·肯尼迪(JohnF.Kennedy),独自一人在一个封闭的房间内做最后的竞选演讲。他说到:“我们今晚齐聚在这里,在遇到各种危机期间,我们选择了前进。我相信明天,1960年11月8日,这个国家将再次选择进步,这个国家将再次选择前进,这个国家将再次选择去不断运作,这里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也为这个世界建立一个和平秩序和完善的生产力。”(BobDean/GlobeStaff)

1960年11月7日,美国波士顿花园。约翰·肯尼迪(JohnF.Kennedy)在集会上结束了最后的总统竞选。在竞选结束的最后一天,历经了新英格兰的跟着“狂风暴雨”后,肯尼迪再次回到了22000名热情的支持者人群中。(EdKelley/GlobeStaff)

1960年11月9日,当选总统的约翰·肯尼迪和他的妻子杰奎琳·肯尼迪在海恩斯军械公司的新闻发布会上首次公开发表声明。(PhilPreston/GlobeStaff)

1960年11月11日,约翰·肯尼迪和他的妻子从海厄尼斯港前往佛罗里达州棕榈滩的一架飞机上走下准备进行为期的休假。(AssociatedPress)

1961年1月9日,美国波士顿。当选总统的约翰·肯尼迪访问立法机关州议会上做弥撒。(GilFriedberg/GlobeStaff)

1961年1月9日,美国马萨诸塞州。一名迎接约翰·肯尼迪总统参观哈佛大学的监事会成员正在和总统握手。(HarryHolbrook/GlobeStaff)

1961年6月30日,美国。夏季,约翰·肯尼迪总统从马萨诸塞州的Otis空军基地起飞准备返回在海厄尼斯港的家。中间的是杰奎琳·肯尼迪夫人和带有公文包的兄弟罗伯特·肯尼迪。总统和他的家人计划在7月4日的周末在海厄尼斯港渡过。(JohnRous/AssociatedPress)

1961年,美国海厄尼斯港。约翰·肯尼迪总统妻子杰奎琳·肯尼迪以及女儿卡洛琳、侄子和侄女坐在一辆车上。(AssociatedPress)

1962年7月29日,美国海厄尼斯港。约翰·肯尼迪总统妻子杰奎琳·肯尼迪在做完弥撒后离开教堂。(UPI)

1962年10月19日,美国在波士顿。一个筹款演说上,约翰·肯尼迪陈赞他的兄弟爱德华·肯尼迪。(EdmundKelley/GlobeStaff)

1963年4月20日,美国波士顿学院百年纪念大会。JohnF.Kennedy(约翰·肯尼迪)总统和参议员LeverettSaltonstall(右)以及参议员EdwardM.Kennedy(爱德华·肯尼迪),约翰·肯尼迪在大会上发表了演讲。(PaulConnell/GlobeStaff)

1963年7月7日,访问美国海厄尼斯港期间,群众迎接约翰·肯尼迪。(FrankFalacci/TheBostonGlobe)

1963年5月11日,约翰·肯尼迪离开波士顿前,伸出手与下方的人握手。(FrankH.Hill/GlobeStaff)

1963年8月9日,约翰·肯尼迪总统离开沼泽体育场。(RobertBackoff/GlobeStaff)

1963年8月8日,美国波士顿。约翰·肯尼迪总统和他的兄弟罗伯特·肯尼迪坐在车上离开儿童医院。帕特里克·布维尔·肯尼迪,是约翰·肯尼迪的第三个儿子,出生在法尔茅斯,五星期半以后,由于呼吸系统疾病,送往儿童医院后不久,该婴儿死于1963年8月9日。(FrankH.Hill/GlobeStaff)

约翰·肯尼迪总统先海厄尼斯港的家中,这是他回到华盛顿的旅程的第一站。伴随他的封闭从作开始是:SydneyLawford,JohnF.Kennedy,Jr.,CarolineKennedy,thePresident,SecretServiceAgentSamSulliman,DavidKennedy,AgentsJerryBehnandTomWells.(CecilStoughton/WhiteHouseviatheJohnF.KennedyLibraryandMuseum)

1963年10月19日,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哈佛大学。约翰·肯尼迪总统正在观看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足球赛。(JoeRunci/GlobeStaff)

1963年10月26日,美国马萨诸塞州阿默斯特市阿默斯特学院。肯尼迪总统获得法学学士学位。(BostonGlobeArchive)

1963年10月19日,约翰·肯尼迪抵达波士顿喜来登广场酒店门口。这是他去海厄尼斯港探望生病的父亲之前,在波士顿参加新英格兰致敬晚宴。(FrankH.Hill/GlobeStaff)

1963年10月19日,约翰·肯尼迪在波士顿联邦军械库筹款晚宴上。(EdmundKelley/GlobeStaff)

更多文章

  • 专家谈萧皇后“一女侍多帝”传闻并不属实 荒谬之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萧皇后,隋炀帝

    她,容貌姣好,性格静婉,一生命途多舛;她累世显贵,文采卓然,却因夫婿杨广留下种种不公骂名。萧氏,隋炀帝皇后。正史记载,萧后深得诸君敬重,而在野史中,这位传奇女子却背负侍寝数位帝王的“淫名”。历史长河,浩瀚云烟,后人的评述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传奇萧后究竟何人?品性如何?随着她与

  • 太子报仇千年不晚 隋炀帝墓重见天日遭遇杨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隋朝,隋炀帝,隋炀帝墓,杨勇

    2013年4月,扬州蜀冈-瘦西湖景区一家房地产公司施工,无意中挖出一座古墓,随即考古专家介入。让专家大吃一惊的是,这座坟墓非同一般,首先挖出的是一条十三环金镶玉碟躞带,这是隋唐时期帝王的葬品,随后又挖出了一系列帝王才能用的葬品。直到此时,考古专家们还没有把这一个古墓和隋炀帝联系起来,原因很简单,在距

  • 福王朱常洵真的是被李自成煮作“福禄羹”吃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福王朱常洵,福王,朱常洵,李自成,福禄羹,福禄宴

    据说福王朱常洵是被李自成部下著称“福禄羹”吃掉的,这一传说被人们津津乐道,大多信以为真。在许多文章里,都会这样绘声绘色地描写: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二十日,河南洛阳,福王府邸。在宏伟壮丽的飞檐红墙映衬下,王府中堂广场尤显平阔。人声鼎沸中,烈焰腾腾,珍稀香木制成的无数王府

  • 潘金莲本是名门淑媛讹传千古荡妇 施耐庵后人道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潘金莲,历史上的潘金莲,千古荡妇,施耐庵,水浒传

    今年清明前夕,河北清河县的武植(又名武大郎)祠又热闹起来。据武氏后人称,历史上的武大郎并非是卖烧饼的,而是一名县太爷。他与名门之后潘金莲本是一对恩爱夫妻,潘金莲与西门庆更是毫无瓜葛。本月上旬,河南潘氏家族重修族谱,特意为潘金莲正名。记者随潘氏族人前往清河县采访,以期还原历史的真面目。《水浒传》中的毒

  • 靖难之役:朱棣10万大军难破济南城的前后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靖难之役,建文帝,朱允炆,朱棣,明朝皇帝

    在风景秀丽如诗如画、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的大明湖畔,有一处名为铁公祠的景点。这是一座民族形式的庭院,走进院中,可见一公端坐于堂,头戴官帽,手持笏板,双目炯炯,正气凛然。此公即本祠的祠主铁公铁铉。大明湖内留有不少文士名流的遗迹,但能享受立祠殊荣的仅有3人:辛弃疾、曾巩和铁铉。辛弃疾,号稼轩,济南人,南宋杰

  • 谁见过段祺瑞“长跪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段祺瑞

    段祺瑞在“三一八惨案”中是否下了令开枪?南方周末资料图“三一八”惨案已经过去88年。相关史料,多已被史学家打捞出水。笔者遍翻手头史籍,也均不见有段氏“长跪不起”的记载。近几年,有关段祺瑞曾在“三一八”惨案

  • 中国古代高危职业——皇帝 平均寿命不足40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帝寿命,中国皇帝寿命,中国历代皇帝列表

    易中天曾说过,中国古代有一种职业,危险性非常大,死亡率非常高。这个职业就是“皇帝”,皇帝往往死于非命,常常被杀,六成活不到40岁。作为身份高贵的“天之骄子”,九五之尊,皇帝们都是应运而生的,所享受到的各种资源都是最多的,而这样都很难活过40岁,到底是因

  • 感谢你八辈祖宗 ,你真的知道究竟是哪八辈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八辈祖宗,亲戚,亲戚关系图

    “感谢你八辈祖宗”是反语,即为XX你的八辈祖宗,是骂人的话,不要以为人家是真的感谢你。俚语,即是非正式用语。从它的语意上来说是相当低俗的。这里边有一种词不达意,说话的本人是想表达自己深切的谢意,但显然没有达到效果,反而有骂人的嫌疑,因为还有另一句俚语:X你八辈祖宗。八辈祖宗称

  • 和珅到底贪污了多少?各种版本差别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和珅,和珅贪污金额,贪官

    晚清外交家薛福成所著的《庸庵全集》里面有一节叫《查抄和珅家产清单》,数字挺吓人的,已经估值的为两亿六千四百万两白银,加上没有估值的,总计约11亿两白银,而当时清朝每年的国库收入才7000万两白银。这本书可不可靠?没法定论,不过咱们还是回到原始文件上来吧,《清朝档案史料选编》里有一节名为《查办和珅案》

  • 历代开国皇帝:历史上最年轻的开国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皇帝,开国皇帝,最年轻的开国皇帝

    自秦王嬴政首创皇帝称号,并将其定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以来,这就是有野心的枭雄们为之奋斗一生的最高的目标了。成功的不少,没成功的更多,但总有人前赴后继,只要你有那个本事,奴隶和平民也能当上皇帝,比如石勒,比如朱元璋。这大概是秦末陈胜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给最底层人士最大的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