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汉士兵制度介绍:秦代两汉时期的兵勇

秦汉士兵制度介绍:秦代两汉时期的兵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866 更新时间:2024/1/18 16:10:49

秦汉士兵制度介绍:秦代两汉时期的兵勇,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秦代两汉时期的兵勇

>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皇帝拥有最高的军事权力。不仅体系完善、有效,而且在征兵制度、兵种分配及使用方面也极具实战特点。

>

>汉代兵制承袭秦制,但也多有创新。西汉南北军的扩展和屯田制的出现,尤其是一些免役政策,是汉代休养生息思想的体现;东汉以募兵制取代征兵制,这是汉代兵制的重要变化。

>

>统一后的秦代军队分为京师兵、地方兵以及边兵三部分。京师兵主要由郎官、卫士和守卫京师的屯兵组成。郎官由郎中令统领;卫士由卫尉统领,负责宫廷内外的警卫;屯兵由中尉统领,负责守卫京城。地方兵一般由郡、县尉协助郡守或县令统率,平时维持地方治安,战时听从朝廷调遣。征调地方兵,需以皇帝虎符为凭。边兵主要负责边郡戍守,由边郡郡守统领,下辖都尉和部都尉。

>

>在兵役制度方面,秦律规定,男子17岁必须到国家机关登记,称为“博籍”,每年在郡县服力役一个月,主要从事土木石工程劳作,称为“更卒”。男子在一生中轮流在郡县服兵役一年做材官、骑士、楼船士;在京都或边郡服兵役一年当卫士或当戍卒。

>

>卫士负责警卫皇宫和官衙,戍卒负责屯戍边疆。不服役时,博籍者是预备役人员,遇有战事,朝廷临时征发,奉调出战。

>

>此外,秦朝还实行嫡戍制度,即嫡罚商人、贫民、有罪之吏征战或戍边,并在紧急情况下赦免刑徒和奴隶为兵。

>

>秦朝尚有免役制度,秦律规定,有爵者56岁免老即止役,无爵者60岁免老。贵族子弟、官吏、残疾人等,可免服兵役和徭役。

>

>在兵种方面,秦军有4个基本兵种,这就是轻车、材官、骑士和楼船。轻车就是车兵,材官就是步兵,骑士就是骑兵,楼船就是水兵。平原诸郡多编练骑士、轻车,山地诸郡多编练材官,沿江、海诸郡多编练楼船。

>

>秦代车兵虽已不是军队的主体,但仍然是战斗编组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兵种。车兵既可以独立使用,又可以同其他兵种配合使用,是车、步、骑联合作战中的重要力量。

>

>从秦始皇陵兵马俑出土的情况看,车兵既有单独的编队,也有与步兵相结合的编队,还有与骑兵相结合的编队,以及有与步、骑同时相结合的编队。

>

>车兵主要用于平原地区的作战,进攻时用以冲陷敌阵,打乱敌军的战斗队形;防御时用战车布为阵垒,阻止或迟滞敌军的冲击;行军时置于前锋和两翼,有利于保障部队的安全。

>

>步兵是秦军构成中的主体,秦始皇陵出土的绝大部分武士俑都是步兵俑。步兵灵活性大,能适应各种地形、气候和战斗形式,尤其利于在复杂环境下行动,因而其分类和装备都较其他兵种复杂,使用也较其他兵种广泛。

>

>步兵主要分类有重装步兵和轻装步兵两种。重装步兵多数身穿金属铠甲,手持戈、矛、钺、铍等长柄兵器,担负着同敌军重兵集团格斗的任务。轻装步兵一般不穿铠甲,持弓、弩等远射武器,配合重装步兵杀伤格斗距离较远的敌军。

>

>步兵中百将以上的各级军官,主要职责是指挥部队作战,安全和自卫甚为重要,所以只穿甲带剑,不持长柄兵器。屯长以下的小吏,既指挥战士作战,又亲自率领战士冲锋格斗,所以既佩剑又持长柄兵器,并和所率的战士一样,有的穿甲,有的不穿甲。

>

>不论进攻、防御,还是攻城、守险、迂回、包围、伏击、奇袭,在各种作战形式中,步兵往往承担主要的作战任务,并最终结束战斗。在值勤、警戒、巡逻等各种勤务中,也往往以步兵为主。

>

>因此,步兵是秦代军队中最主要的兵种,在车、步、骑协同作战中,步兵一般居于主导地位。

>

>骑兵也是秦代的重要兵种之一,在统一前,秦军队有骑万匹,统一后有较大的发展,在北击匈奴的战争中都有较多的骑兵参加。

>

>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出土情况看,秦代骑兵已经配有齐全的鞍。战马也经过严格的训练和精选。

>

>骑士个个精强勇悍,一律穿短甲,手持弓箭。当时尚无马镫的出现,骑士两脚悬空,没有着力点,很不利于马上格斗。加之用于斩劈的厚背长刀在当时也没有出现,不论使用长柄击刺性兵器矛、戈、戟还是短柄的剑,从马上对敌步兵冲杀都很不便。

>

>因此,骑兵的技术、战术发挥受到一定影响,主要是发挥其快速机动、突然猛烈、远距离射杀敌步兵集团的优势。这些情况表明,秦代的骑兵和战国时的骑兵一样,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其地位和作用后来日趋重要。

>

>在秦始皇陵兵马俑中,骑兵既有独立的编队,也有与其他兵种的混合编队,是构成秦代军队的重要兵种之一,在车、步、骑协同作战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平原旷野和一般丘陵山地中作战,骑兵更是一支强大的机动力量。

>

>水军是秦代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其数量仅次于步兵,远远超过车兵和骑兵。秦统一前的水军主要在巴蜀地区,统一后遍布江南各地,规模十分庞大。

>

>水军的战船主要区分为大型的楼船和轻捷的蒙冲、斗舰等两类,水上作战时,大、小部队及轻、重战舰之间互相配合。

>

>水军的武器装备齐全,除水战特用的钩拒等武器外,凡陆地上作战使用的弓弩、长短兵器、火攻用具等无不具备。水上战斗时远则以矢弩交射,近则以钩拒等近战兵器进行攻守格斗,一旦有机可乘,便施以火攻。

>

>水军不仅担负水上作战的任务,实际上它是江南水泽地域的综合性兵种,除水上战斗外,登岸野战、攻城守险等无所不能。战于水上则相当于车、骑,战于陆上则相当于步兵。

>

>汉代的国民兵役分3种,一是到朝廷做卫兵;二是到边郡做戍卒;三是在原地方服兵役。每一国民都该轮到这几种。第三种由于是在本地服役,所以年龄上要求从20岁开始。

>

>朝廷卫兵有两支,一称南军,一称北军。南军是皇宫的卫队,北军是京城的卫戍部队。当时南北军全部军队合共不到7万人。各地方壮丁轮流到朝廷做卫兵一年,当卫兵是极优待的,来回旅费由朝廷供给,初到和期满退役,皇帝备酒席款宴,平时穿的吃的,也不要卫兵们自己花钱。

>

>汉武帝改革京师部队,将北军扩大为北军八校尉,士兵分别来自征调的义务兵和外卒兵。在八校尉中,中垒校尉统管北军营垒内的日军务,其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等七校尉,分别统领七支特种部队,屯驻于长安城内外及京畿地区,镇守京师,也有出征任务。

>

>边郡戍卒有戍边和屯垦两个任务。汉武帝时因不断对匈奴作战,边兵所需粮草,由内郡辗转运送,费力又耗时,边兵常常有断粮之忧。

>

>于是,在西北边区大量增设新郡,建立起屯田的领导系统,征发数十万戍卒,称为“屯田卒”或“田卒”,担负戍边和农垦的双重任务。屯田兵实行军事编制,由屯田校尉、护田校尉、农都尉等统领。

>

>屯田制度的推行,加强了边防,也解决了边兵的食粮问题。但在汉武帝以后,屯田时起时落,没有形成定制。边防兵的兵役负担比内地正卒重,除兼有戍守与屯田的双重任务外,实际服役时间也较长。边防兵的来源,也不限于沿边诸郡。

>

>此外,在汉宣帝时,西汉在西域设立都护府。朝廷派都护骑都尉到西域都护府监理各属国,随行者有属官吏士,都护之下的校尉统领一定数量的屯兵。

>

>汉代对服役者有很高的身体要求,身高不符规定者均可免役,残疾人和身高不足者不服兵役。在居延汉简中,戍卒名籍包括他们的家庭成员,一概不计身高,可能当时的身高标准在实际征兵时已被废除。汉代选募兵勇的方式,要求择取身体好、胆量大、技能优的勇敢之士从军。有时征募不足,则发刑徒为兵即谪兵,并实行七科谪,即谪发有罪之吏、无籍之人、婿、商人为兵。

>

>西汉末年,为防匈奴,还曾招募奴隶为兵。

>

>针对免服兵役的对象,汉高祖时规定:“军吏非七大夫以下,皆复其身及户,勿事。”汉帝时规定:“民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

>

>汉武帝时增设武功爵11级,位居第七级千夫以上者,免其人户的兵役。没有高爵的民户,可以用钱物买五大夫或千夫爵位以免兵役,称作买复。若家有90岁以上老人,其孙子可得免役。

>

>汉代除却规定的义务兵役外,民间还有义勇队,志愿从军的。国家有事可以自由报名。这叫良家子从军。那些都是比较富有的家庭,尤其是居家近边境的,平常在家练习骑马射箭,盼望国家有事,报名从军,打仗立功,可以做官封侯,这风气在边郡特别盛。

>

>东汉盛行募兵制,但所募之兵有常募和临时募集之分。募兵的主要来源是社会各层人员。东汉还招募少数民族兵丁,比如东汉将领任尚曾数次募部分羌族人以平叛乱其他诸羌。

>

>知识点滴

>

>秦代的水军作战能力很强,曾经在数次实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例如,秦始皇南平百越时,动员楼船士50万,既完成了水上作战任务,也完成了陆上作战任务,对开拓和统一岭南广大地区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

>此外,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天下时,曾一度在水军的护卫下,长途航行于海上,并亲手以连弩射杀巨鱼。这说明秦代的水军已经具有海上作战的能力,能够有效地控制东部沿海的海防。秦代水军彰显了秦帝国风采。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仁宗赵祯简介赵祯的女人及儿子介绍

夏朝皇帝列表

亚伯拉罕(亚巴郎)简介

标签: 兵勇

更多文章

  • 太不可思议了!项羽竟然是死在爱人虞姬苦肉计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项羽

    太不可思议了!项羽竟然是死在爱人虞姬苦肉计之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霸王虞姬的故事已经是家喻户晓了,一代美人虞姬誓死追随项羽的忠贞之情感天动地,两人唯美的爱情故事一代代传下来,成为一段绝美的佳话。在大家看来虞姬是绝世无双的好女人,其实项羽的死跟虞姬是脱不了关系的,是不是感到不可思议呢?想知道

  • 揭秘古代最高危的职业:大多死无全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

    揭秘古代最高危的职业:大多死无全尸“二爷”者,自然是对应于“二奶”之俗称。古代的王公贵族、富商巨贾,大都是妻妾成群,妾应该是广义上的“二奶”。古代能包养上“二爷”的,则大抵是一些掌控大权的贵妇们。而傍上这

  • 如何评价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武帝

    CCTV-9纪录片频道播出的《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是一部好片,观片感受是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在此说说这部纪录片,顺便谈谈学习历史的几点感受。如何评价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一是这部纪录片对秦皇汉武的评价。对秦和秦始皇,指出“百代皆行秦政,两千年之政治皆是秦政也”;对于汉和汉武帝,认为这是“一段最为昂扬

  • 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

    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王政灭六国后把全国定名为秦,国都定于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他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如再延用过去“王”的称号就不能显示成功,传之后世,便于群臣商议,更换名号。李斯等人说:“过去五帝管理的地方,也不过一千里大。如今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大

  • 连李斯自己也承认比不上他!秦王政对他赞叹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王

    连李斯自己也承认比不上他!秦王政对他赞叹不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韩非是一个法神似的人物,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法治的代称。历朝历代的统治,那一个不笃行法治。他是法制理论的创建者。他善于用寓言故事说明道理,构思巧妙的《守株待兔》便是他的生花妙笔,以比喻那些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的人,为他的法制

  •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文化是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各方面发展的。西周以前所传的,只有后世认为共主之国一个国家的历史,其余各方面的情形,都很茫昧。固然,书阙有间,不能因我们之无所见而断言其无有,然果有文化十分发达的地方,其事实也决不会全然失传的,于此,就可见得当时的文明,

  • 李斯为什么会玩不过赵高?因为他还有点“天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他还

    李斯为什么会玩不过赵高?因为他还有点“天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李斯出恭,看茅房里老鼠惊恐的在粪屎堆里落魄觅食,后又见米仓里仓鼠肥硕安详,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于是李斯的成功哲学就成了老鼠哲学,李斯追求的是出人头地。于是,李斯辞别了老师荀况。入秦谋富贵,有人说李斯是秦国的

  • “荆轲刺秦王”幕后真相及失败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幕后

    “荆轲刺秦王”幕后真相及失败原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荆轲刺秦王”幕后真相及失败原因荆轲与秦舞阳到达咸阳后,荆轲首先找到了中庶子(君王的贴身随从)蒙嘉,送了他一笔巨款,请他代为引荐,向秦王通传。蒙嘉这个人,身份一直是个谜。一种说法是,他是名将蒙骜的弟弟;另一种说法是,

  • 秦帝国是因为掉了包的遗诏而亡国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遗诏

    秦帝国是因为掉了包的遗诏而亡国的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通观古往今来有关遗诏的种种事情,可以用一句话来加以总结:所谓的遗诏问题,都是活人借死人的口说话,体现的都是活人的利益。死人说得好,活人接着说;死人没有说,活人代他说;死人说得不好,活人修改重新说。有关秦始皇遗诏的问题,千百年来,不断地被

  • 千古谜案吕不韦与秦始皇到底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千古

    千古谜案吕不韦与秦始皇到底什么关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千古谜案吕不韦与秦始皇到底什么关系?按司马迁所著“史记”中“吕不韦列传”所记载,秦始皇为吕不韦所生。"载录于正史司马迁的《史记》之《吕不韦列传》。但是查秦始皇本纪,见:“秦始皇